用瓶子做好吃的蛋糕

用瓶子做好吃的蛋糕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若山曜子 著
图书标签:
  • 烘焙
  • 蛋糕
  • 瓶子蛋糕
  • 甜点
  • 食谱
  • 创意美食
  • 简单易学
  • 厨房美食
  • 下午茶
  • 自制甜点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百图书苑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南海出版公司
ISBN:9787544288545
商品编码:30057971347
包装:平装-胶订
出版时间:2017-07-01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用瓶子做好吃的蛋糕

:39.80元

作者:若山曜子

出版社:南海出版公司

出版日期:2017-07-01

ISBN:9787544288545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在《用瓶子做好吃的蛋糕》中,日本料理家若山曜子分享了40种造型可爱的乳酪蛋糕和巧克力蛋糕的做法。所有蛋糕都是用耐热玻璃瓶做的,这让整个烘焙过程变得更加轻松快乐,大大减少了工作量。做好蛋糕糊后无需在模具中抹黄油、撒面粉防粘,直接倒入玻璃瓶,送入烤箱即可。新鲜出炉的蛋糕不用费力脱模或裱花,外形自然可爱。只需掌握基本做法,在色彩搭配和装饰上稍微花点心思,就能发挥创意,做成不同风格和口味的蛋糕。

内容提要


本书是日本料理家若山曜子著的甜点食谱集,分享了用密封玻璃瓶做美味蛋糕的方法。

为什么要用玻璃瓶做蛋糕?

◆锁住新鲜与美味。选用密封性好的玻璃瓶,可以在方寸之间营造出一个“微真空”的小环境,蛋糕的美味不流失。

◆手拙的人也能轻松做好。不用小心翼翼地脱模,也不必用尽心思裱花,只需将食材层层叠放进玻璃瓶中,就能轻松做出造型可爱的蛋糕。

◆省时又省力。玻璃瓶既是容器,也是模具。制作、烘烤、保存、装饰……一只小小玻璃瓶,就能满足各种需求。

◆随身携带更方便。用玻璃瓶来做柔软细滑的蛋糕和慕斯,不用担心成品融化变形,可以作为小礼物送人,还可以带出去野餐、参加朋友的聚会。

这就是风靡纽约、巴黎和东京的玻璃瓶蛋糕,简简单单,却能带给大家意想不到的惊喜。透过剔透的瓶身,可以看到食材的组合,色彩的碰撞,释放自己的创意与想象,生活的美就在点滴之间。

目录


06主要原料

07主要工具

瓶子乳酪蛋糕

10基础纽约乳酪蛋糕

12变化款①甜杏乳酪蛋糕

14变化款②黑糖香蕉乳酪蛋糕

16变化款③红薯乳酪蛋糕

18变化款④南瓜 姜双层乳酪蛋糕

20变化款⑤卡门培尔坚果乳酪蛋糕

22基础冻乳酪蛋糕

24变化款①蓝莓冻乳酪蛋糕

26变化款②黄豆枫糖冻乳酪蛋糕

28变化款③树莓冻乳酪蛋糕

29变化款④芒果冻乳酪蛋糕

31枫丹白露

33柠檬乳酪慕斯

34基础舒芙蕾乳酪蛋糕

36变化款①抹茶白巧克力舒芙蕾乳酪蛋糕

39柑橘乳酪克拉芙蒂

40提拉米苏

41桃子提拉米苏

45水果千层生日蛋糕

47胡萝卜蛋糕配奶油乳酪糖霜

49蓝纹乳酪蔬菜慕斯

51猕猴桃果酱

51葡萄柚果酱

column用市售的果酱也很方便!

53枫糖牛奶花生酱

53黑糖酱

瓶子巧克力蛋糕

56基础经典巧克力蛋糕

58变化款①苹果巧克力蛋糕

60变化款②马斯卡彭树莓巧克力蛋糕

column自制树莓果酱

62变化款③柠檬酱奶油巧克力蛋糕

64基础巧克力慕斯

66变化款①焦糖香蕉巧克力慕斯

68变化款②奶香巧克力慕斯

69变化款③白巧克力慕斯

72巧克力布丁

73白巧克力奶油布蕾

75熔岩巧克力

77白豆蔻风味的意式白巧克力奶油布丁

78基础巧克力海绵蛋糕

80变化款①黑森林蛋糕

82变化款②巧克力草莓红酒冻英式松糕

84变化款③栗子千层蛋糕

87榛仁巧克力酱

87柚子白巧克力酱

column焦糖榛仁

89冰激凌蛋糕

91伯爵红茶风味热巧克力

column如何把饮品做成礼物

92WrappingIdea瓶子蛋糕包装技巧

94瓶子蛋糕的美味秘诀Q&A;

96写在后的话

作者介绍


日本甜点家,曾就读于东京外国语大学法语系,毕业后留学巴黎,在巴黎蓝带厨艺学院和斐杭迪高等厨艺学院进修,获得法国国家料理师资格。

留学期间,她曾在巴黎多家餐厅和甜品店研修,提高厨艺修为,回到日本后,经常出现在书籍和杂志中。她为许多食品企业和咖啡店研发了多种大受称赞的菜式,以匠心的手法使食材焕发出新的生命力。她手中的料理不仅赏心悦目,更因好学易做广受欢迎。著有《今天也带一瓶沙拉》《用瓶子做好吃的蛋糕》等书。

文摘




序言



好的,以下是一本与《用瓶子做好吃的蛋糕》无关的图书简介,内容详细,力求自然流畅。 --- 《星际迷航:奥德赛》 作者: 伊利亚·凡·德·维尔德 出版社: 银河之光文化传媒 装帧: 精装,附赠全息星图折页 字数: 约 45 万字 页数: 780页 内容简介: 在浩瀚无垠的银河系深处,人类文明的触角已经延伸到了数千光年之外。然而,和平的表象之下,古老的矛盾从未真正消弭,新的威胁也正从宇宙的阴影中悄然浮现。《星际迷航:奥德赛》并非一部关于宏伟战争或政治阴谋的史诗,它聚焦于一艘被时间遗忘的探索舰——“奥德赛号”,及其船员们在一次看似例行公事的深空考察任务中,所遭遇的关于存在本质与文明存亡的终极拷问。 故事始于公元 2742 年,地球联邦(Terran Confederacy)与遥远的泽洛斯帝国(Xylos Hegemony)签订了百年休战条约后的第三十年。联邦的边境探索队“奥德赛号”被指派前往“寂静之弧”——一个因空间折叠异常而被隔离了数个世纪的星域。指挥官,年轻而富有争议的航行家艾丽卡·雷诺兹,背负着解开星域稳定之谜的重任。她麾下的团队包括了经验丰富的维斯克族(Viskian)语言学家,对古老技术怀有病态热情的机械师,以及一位坚信“所有未知都潜藏着生命”的生物学家。 “奥德赛号”在穿越一个由失控的引力透镜构成的屏障时,遭遇了严重的系统故障,迫使他们坠入了一个未被任何星图记录的、被当地称作“低语之雾”的星云之中。这里的物理定律似乎与已知的宇宙模型格格不入:时间流动不稳定,恒星的光芒呈现出诡异的紫色,更令人不安的是,他们接收到了来自虚空的、清晰的、却无法解码的音乐。 随着探索的深入,船员们发现这个星云并非自然现象,而是一个被某种超乎想象的古老文明所建造的巨大“工程”。这个文明在数百万年前就已消失,但他们留下的遗迹——漂浮的、如同水晶迷宫般的结构体——正在以一种缓慢而不可逆的方式,吞噬周围的时空能量。 雷诺兹的团队必须在燃料耗尽、船体结构持续崩塌之前,理解这个“工程”的真正目的。他们发现,这个古代文明并非为了征服或统治,而是为了逃离某种更深层次的宇宙灾难。然而,他们的逃逸计划在执行过程中产生了致命的副作用,形成了“低语之雾”,并将所有误入其中的生命体——包括后来的“奥德赛号”船员——困在了时间的循环之中。 小说的高潮部分,集中在对核心控制单元的探寻上。机械师通过解析残存的能源矩阵,发现启动“工程”的最后一道指令是“隔离”。而生物学家则通过分析雾中异常增生的微生物群落,推断出“隔离”并非针对外部威胁,而是针对内部的某种失控演变。 雷诺兹面临一个道德困境:是尝试修复这个可能导致宇宙更大灾难的古代装置,冒着将“低语之雾”扩散到联邦领土的风险;还是彻底摧毁它,永远切断人类获得新知识的可能,同时保证自己船员的即时安全? 故事的张力在于对“进步”与“敬畏”的辩证。每一次技术上的突破,都伴随着对未知深渊更深的窥探。书中的描绘细致入微,不仅有对未来星际航行技术的冷峻分析,更有对船员们在孤立环境中,面对精神压力、信念崩塌与人性考验的深刻刻画。维斯克语言学家对已逝文明符号的逐字破译,构成了悬念的核心线索;而雷诺兹在关键时刻对直觉的信任,则成为了打破死局的唯一钥匙。 《星际迷航:奥德赛》是一部探讨边界、牺牲与知识代价的硬科幻作品。它要求读者跟随“奥德赛号”一起,质疑我们所理解的现实结构,并思考:当我们面对那些超越人类理解力的存在时,我们是应该选择敬畏地退却,还是勇敢地踏入那片深不见底的奥德赛?本书将引领读者完成一次心智上的星际穿越,其结尾既留下了对未来的无限遐想,也对“探索的意义”给出了一个令人深思的、非传统式的解答。 ---

用户评价

评分

天哪,这本书简直是烘焙界的“黑魔法”!我一直觉得做蛋糕是件高深莫测的事情,那些复杂的配方、精确的温度控制,光是想想就头疼。但是,这本书完全颠覆了我的认知。它不是那种循规蹈矩的教科书,更像是一位住在隔壁的烘焙达人,端着一盘刚出炉的小点心,笑眯眯地跟你分享她的“偷师秘诀”。我记得我第一次尝试它里面的“一分钟巧克力熔岩”配方时,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从准备材料到蛋糕出炉,整个过程行云流水,完全没有那种手忙脚乱的感觉。最让我惊喜的是,它对不同厨房工具的适应性超强。我那个老旧的小烤箱居然也能做出媲美专业水准的口感,这简直是小厨房爱好者的福音!书里对食材替代品的介绍也非常人性化,比如没有特定品牌的香草精时,它会告诉你用新鲜柠檬皮屑来提升风味,那种实用的智慧,不是那些只讲理论的书能比拟的。这本书读起来,心情是愉悦且充满期待的,每一次翻开,都像是要开启一场甜蜜的冒险。

评分

我对这本书的结构和逻辑性非常满意。很多食谱书的问题在于,基础知识讲得太少,等你遇到问题时,翻遍全书也找不到答案。而这本书则采取了一种“递进式教学法”。开篇详述了面粉、糖和油脂在烘焙中的“性格差异”,这部分内容写得深入浅出,即便是厨房新手也能立刻明白为什么要先打发黄油再加入鸡蛋。接着,它才进入到具体的食谱练习。这种由理论到实践的过渡非常自然流畅。我个人最喜欢的是它对“失败案例分析”这一章节的处理。作者没有回避制作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塌陷”、“回缩”等问题,反而用近乎幽默的口吻分析了背后的原因,并给出了“急救措施”。这种坦诚的态度,极大地增强了读者的信心。我已经不再害怕烤箱里的意外了,因为我知道,即使失败了,这本书也能帮我找到原因并快速修正。它不只是食谱集,更像是一位耐心的私人烘焙导师。

评分

说实话,我买这本书纯粹是出于好奇心,毕竟市面上蛋糕书多如牛毛,大多数都是翻来覆去那几样东西。但这本《XXX》(此处省略书名,假装是另一本书)却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视角,它似乎更专注于“氛围”和“体验”而非仅仅是“成品”。我尤其欣赏作者在描述制作过程时所营造的那种宁静而专注的氛围。比如,它花了整整一章的篇幅来讨论“如何等待酵母苏醒”的哲学意义,这让我开始重新审视烘焙这件事——它不只是为了吃,更是一种与时间、与自我对话的过程。书中提到的“慢发酵面包”系列,虽然耗时较长,但最终出炉的那种外壳的酥脆和内里的松软形成的巨大反差,完全值回票价。它的排版设计也很有艺术感,大量的留白和复古的插画,让这本书本身就像一个可以被珍藏的物件。我甚至会特意把书摊开放在厨房的角落,即使不烘焙的时候,看看那些精美的图片,也能感到一种莫名的治愈。

评分

这本书的“社区互动感”让我感觉非常温暖。在书的封底,作者留下了一个邀请——“欢迎在社交媒体上分享你的烘焙故事并@我”。虽然这听起来像是个营销手段,但实际上,它形成了一个非常积极的反馈循环。在我的第一次尝试中,我按照书上的步骤烤了一个柠檬戚风,结果顶部裂得像个“火山爆发”。我半开玩笑地拍了张照发了上去,没想到作者的团队很快就回复了我,指出了可能是搅拌过度导致面糊起筋的问题。这种即时的、有人情味的指导,在冰冷的出版物中是极其罕见的。这本书让我感觉自己不再是一个孤立的烘焙者,而是加入了一个充满热情和支持的大家庭。它不仅仅是教你做蛋糕的指南,更像是一本关于如何享受生活、如何与他人连接的指南。阅读体验是轻松愉快的,充满了分享的冲动。

评分

这本书的“地方特色”做得太棒了!我一直觉得做蛋糕太西化了,味道总是离不开奶油和巧克力。然而,这本书大胆地将一些亚洲传统食材融入了西式甜点中,比如用红豆沙来制作夹心,或者用茉莉花茶来给磅蛋糕增加独特的香气。我试做了它的“黑芝麻欧培拉”,那种坚果的醇厚和芝麻的微苦完美地平衡了巧克力的甜腻,口感层次极其丰富。它不仅教会了我如何制作蛋糕,更拓宽了我对“甜点”的定义边界。书中的照片质量极高,色彩饱和度把握得恰到好处,让人食指大动。而且,作者还贴心地附上了不同地区的食材采购指南,让身处不同地理位置的读者都能找到合适的替代品。这本书的价值远超其标价,它激发了我探索本土风味与国际技艺结合的无限热情。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