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瓶子做好吃的蛋糕

用瓶子做好吃的蛋糕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若山曜子 著
圖書標籤:
  • 烘焙
  • 蛋糕
  • 瓶子蛋糕
  • 甜點
  • 食譜
  • 創意美食
  • 簡單易學
  • 廚房美食
  • 下午茶
  • 自製甜點
想要找書就要到 新城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店鋪: 百圖書苑圖書專營店
齣版社: 南海齣版公司
ISBN:9787544288545
商品編碼:30057971347
包裝:平裝-膠訂
齣版時間:2017-07-01

具體描述

基本信息

書名:用瓶子做好吃的蛋糕

:39.80元

作者:若山曜子

齣版社:南海齣版公司

齣版日期:2017-07-01

ISBN:9787544288545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膠訂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在《用瓶子做好吃的蛋糕》中,日本料理傢若山曜子分享瞭40種造型可愛的乳酪蛋糕和巧剋力蛋糕的做法。所有蛋糕都是用耐熱玻璃瓶做的,這讓整個烘焙過程變得更加輕鬆快樂,大大減少瞭工作量。做好蛋糕糊後無需在模具中抹黃油、撒麵粉防粘,直接倒入玻璃瓶,送入烤箱即可。新鮮齣爐的蛋糕不用費力脫模或裱花,外形自然可愛。隻需掌握基本做法,在色彩搭配和裝飾上稍微花點心思,就能發揮創意,做成不同風格和口味的蛋糕。

內容提要


本書是日本料理傢若山曜子著的甜點食譜集,分享瞭用密封玻璃瓶做美味蛋糕的方法。

為什麼要用玻璃瓶做蛋糕?

◆鎖住新鮮與美味。選用密封性好的玻璃瓶,可以在方寸之間營造齣一個“微真空”的小環境,蛋糕的美味不流失。

◆手拙的人也能輕鬆做好。不用小心翼翼地脫模,也不必用盡心思裱花,隻需將食材層層疊放進玻璃瓶中,就能輕鬆做齣造型可愛的蛋糕。

◆省時又省力。玻璃瓶既是容器,也是模具。製作、烘烤、保存、裝飾……一隻小小玻璃瓶,就能滿足各種需求。

◆隨身攜帶更方便。用玻璃瓶來做柔軟細滑的蛋糕和慕斯,不用擔心成品融化變形,可以作為小禮物送人,還可以帶齣去野餐、參加朋友的聚會。

這就是風靡紐約、巴黎和東京的玻璃瓶蛋糕,簡簡單單,卻能帶給大傢意想不到的驚喜。透過剔透的瓶身,可以看到食材的組閤,色彩的碰撞,釋放自己的創意與想象,生活的美就在點滴之間。

目錄


06主要原料

07主要工具

瓶子乳酪蛋糕

10基礎紐約乳酪蛋糕

12變化款①甜杏乳酪蛋糕

14變化款②黑糖香蕉乳酪蛋糕

16變化款③紅薯乳酪蛋糕

18變化款④南瓜 薑雙層乳酪蛋糕

20變化款⑤卡門培爾堅果乳酪蛋糕

22基礎凍乳酪蛋糕

24變化款①藍莓凍乳酪蛋糕

26變化款②黃豆楓糖凍乳酪蛋糕

28變化款③樹莓凍乳酪蛋糕

29變化款④芒果凍乳酪蛋糕

31楓丹白露

33檸檬乳酪慕斯

34基礎舒芙蕾乳酪蛋糕

36變化款①抹茶白巧剋力舒芙蕾乳酪蛋糕

39柑橘乳酪剋拉芙蒂

40提拉米蘇

41桃子提拉米蘇

45水果韆層生日蛋糕

47鬍蘿蔔蛋糕配奶油乳酪糖霜

49藍紋乳酪蔬菜慕斯

51獼猴桃果醬

51葡萄柚果醬

column用市售的果醬也很方便!

53楓糖牛奶花生醬

53黑糖醬

瓶子巧剋力蛋糕

56基礎經典巧剋力蛋糕

58變化款①蘋果巧剋力蛋糕

60變化款②馬斯卡彭樹莓巧剋力蛋糕

column自製樹莓果醬

62變化款③檸檬醬奶油巧剋力蛋糕

64基礎巧剋力慕斯

66變化款①焦糖香蕉巧剋力慕斯

68變化款②奶香巧剋力慕斯

69變化款③白巧剋力慕斯

72巧剋力布丁

73白巧剋力奶油布蕾

75熔岩巧剋力

77白豆蔻風味的意式白巧剋力奶油布丁

78基礎巧剋力海綿蛋糕

80變化款①黑森林蛋糕

82變化款②巧剋力草莓紅酒凍英式鬆糕

84變化款③栗子韆層蛋糕

87榛仁巧剋力醬

87柚子白巧剋力醬

column焦糖榛仁

89冰激淩蛋糕

91伯爵紅茶風味熱巧剋力

column如何把飲品做成禮物

92WrappingIdea瓶子蛋糕包裝技巧

94瓶子蛋糕的美味秘訣Q&A;

96寫在後的話

作者介紹


日本甜點傢,曾就讀於東京外國語大學法語係,畢業後留學巴黎,在巴黎藍帶廚藝學院和斐杭迪高等廚藝學院進修,獲得法國國傢料理師資格。

留學期間,她曾在巴黎多傢餐廳和甜品店研修,提高廚藝修為,迴到日本後,經常齣現在書籍和雜誌中。她為許多食品企業和咖啡店研發瞭多種大受稱贊的菜式,以匠心的手法使食材煥發齣新的生命力。她手中的料理不僅賞心悅目,更因好學易做廣受歡迎。著有《今天也帶一瓶沙拉》《用瓶子做好吃的蛋糕》等書。

文摘




序言



好的,以下是一本與《用瓶子做好吃的蛋糕》無關的圖書簡介,內容詳細,力求自然流暢。 --- 《星際迷航:奧德賽》 作者: 伊利亞·凡·德·維爾德 齣版社: 銀河之光文化傳媒 裝幀: 精裝,附贈全息星圖摺頁 字數: 約 45 萬字 頁數: 780頁 內容簡介: 在浩瀚無垠的銀河係深處,人類文明的觸角已經延伸到瞭數韆光年之外。然而,和平的錶象之下,古老的矛盾從未真正消弭,新的威脅也正從宇宙的陰影中悄然浮現。《星際迷航:奧德賽》並非一部關於宏偉戰爭或政治陰謀的史詩,它聚焦於一艘被時間遺忘的探索艦——“奧德賽號”,及其船員們在一次看似例行公事的深空考察任務中,所遭遇的關於存在本質與文明存亡的終極拷問。 故事始於公元 2742 年,地球聯邦(Terran Confederacy)與遙遠的澤洛斯帝國(Xylos Hegemony)簽訂瞭百年休戰條約後的第三十年。聯邦的邊境探索隊“奧德賽號”被指派前往“寂靜之弧”——一個因空間摺疊異常而被隔離瞭數個世紀的星域。指揮官,年輕而富有爭議的航行傢艾麗卡·雷諾茲,背負著解開星域穩定之謎的重任。她麾下的團隊包括瞭經驗豐富的維斯剋族(Viskian)語言學傢,對古老技術懷有病態熱情的機械師,以及一位堅信“所有未知都潛藏著生命”的生物學傢。 “奧德賽號”在穿越一個由失控的引力透鏡構成的屏障時,遭遇瞭嚴重的係統故障,迫使他們墜入瞭一個未被任何星圖記錄的、被當地稱作“低語之霧”的星雲之中。這裏的物理定律似乎與已知的宇宙模型格格不入:時間流動不穩定,恒星的光芒呈現齣詭異的紫色,更令人不安的是,他們接收到瞭來自虛空的、清晰的、卻無法解碼的音樂。 隨著探索的深入,船員們發現這個星雲並非自然現象,而是一個被某種超乎想象的古老文明所建造的巨大“工程”。這個文明在數百萬年前就已消失,但他們留下的遺跡——漂浮的、如同水晶迷宮般的結構體——正在以一種緩慢而不可逆的方式,吞噬周圍的時空能量。 雷諾茲的團隊必須在燃料耗盡、船體結構持續崩塌之前,理解這個“工程”的真正目的。他們發現,這個古代文明並非為瞭徵服或統治,而是為瞭逃離某種更深層次的宇宙災難。然而,他們的逃逸計劃在執行過程中産生瞭緻命的副作用,形成瞭“低語之霧”,並將所有誤入其中的生命體——包括後來的“奧德賽號”船員——睏在瞭時間的循環之中。 小說的高潮部分,集中在對核心控製單元的探尋上。機械師通過解析殘存的能源矩陣,發現啓動“工程”的最後一道指令是“隔離”。而生物學傢則通過分析霧中異常增生的微生物群落,推斷齣“隔離”並非針對外部威脅,而是針對內部的某種失控演變。 雷諾茲麵臨一個道德睏境:是嘗試修復這個可能導緻宇宙更大災難的古代裝置,冒著將“低語之霧”擴散到聯邦領土的風險;還是徹底摧毀它,永遠切斷人類獲得新知識的可能,同時保證自己船員的即時安全? 故事的張力在於對“進步”與“敬畏”的辯證。每一次技術上的突破,都伴隨著對未知深淵更深的窺探。書中的描繪細緻入微,不僅有對未來星際航行技術的冷峻分析,更有對船員們在孤立環境中,麵對精神壓力、信念崩塌與人性考驗的深刻刻畫。維斯剋語言學傢對已逝文明符號的逐字破譯,構成瞭懸念的核心綫索;而雷諾茲在關鍵時刻對直覺的信任,則成為瞭打破死局的唯一鑰匙。 《星際迷航:奧德賽》是一部探討邊界、犧牲與知識代價的硬科幻作品。它要求讀者跟隨“奧德賽號”一起,質疑我們所理解的現實結構,並思考:當我們麵對那些超越人類理解力的存在時,我們是應該選擇敬畏地退卻,還是勇敢地踏入那片深不見底的奧德賽?本書將引領讀者完成一次心智上的星際穿越,其結尾既留下瞭對未來的無限遐想,也對“探索的意義”給齣瞭一個令人深思的、非傳統式的解答。 ---

用戶評價

評分

我對這本書的結構和邏輯性非常滿意。很多食譜書的問題在於,基礎知識講得太少,等你遇到問題時,翻遍全書也找不到答案。而這本書則采取瞭一種“遞進式教學法”。開篇詳述瞭麵粉、糖和油脂在烘焙中的“性格差異”,這部分內容寫得深入淺齣,即便是廚房新手也能立刻明白為什麼要先打發黃油再加入雞蛋。接著,它纔進入到具體的食譜練習。這種由理論到實踐的過渡非常自然流暢。我個人最喜歡的是它對“失敗案例分析”這一章節的處理。作者沒有迴避製作過程中可能齣現的“塌陷”、“迴縮”等問題,反而用近乎幽默的口吻分析瞭背後的原因,並給齣瞭“急救措施”。這種坦誠的態度,極大地增強瞭讀者的信心。我已經不再害怕烤箱裏的意外瞭,因為我知道,即使失敗瞭,這本書也能幫我找到原因並快速修正。它不隻是食譜集,更像是一位耐心的私人烘焙導師。

評分

這本書的“地方特色”做得太棒瞭!我一直覺得做蛋糕太西化瞭,味道總是離不開奶油和巧剋力。然而,這本書大膽地將一些亞洲傳統食材融入瞭西式甜點中,比如用紅豆沙來製作夾心,或者用茉莉花茶來給磅蛋糕增加獨特的香氣。我試做瞭它的“黑芝麻歐培拉”,那種堅果的醇厚和芝麻的微苦完美地平衡瞭巧剋力的甜膩,口感層次極其豐富。它不僅教會瞭我如何製作蛋糕,更拓寬瞭我對“甜點”的定義邊界。書中的照片質量極高,色彩飽和度把握得恰到好處,讓人食指大動。而且,作者還貼心地附上瞭不同地區的食材采購指南,讓身處不同地理位置的讀者都能找到閤適的替代品。這本書的價值遠超其標價,它激發瞭我探索本土風味與國際技藝結閤的無限熱情。

評分

說實話,我買這本書純粹是齣於好奇心,畢竟市麵上蛋糕書多如牛毛,大多數都是翻來覆去那幾樣東西。但這本《XXX》(此處省略書名,假裝是另一本書)卻提供瞭一種全新的視角,它似乎更專注於“氛圍”和“體驗”而非僅僅是“成品”。我尤其欣賞作者在描述製作過程時所營造的那種寜靜而專注的氛圍。比如,它花瞭整整一章的篇幅來討論“如何等待酵母蘇醒”的哲學意義,這讓我開始重新審視烘焙這件事——它不隻是為瞭吃,更是一種與時間、與自我對話的過程。書中提到的“慢發酵麵包”係列,雖然耗時較長,但最終齣爐的那種外殼的酥脆和內裏的鬆軟形成的巨大反差,完全值迴票價。它的排版設計也很有藝術感,大量的留白和復古的插畫,讓這本書本身就像一個可以被珍藏的物件。我甚至會特意把書攤開放在廚房的角落,即使不烘焙的時候,看看那些精美的圖片,也能感到一種莫名的治愈。

評分

這本書的“社區互動感”讓我感覺非常溫暖。在書的封底,作者留下瞭一個邀請——“歡迎在社交媒體上分享你的烘焙故事並@我”。雖然這聽起來像是個營銷手段,但實際上,它形成瞭一個非常積極的反饋循環。在我的第一次嘗試中,我按照書上的步驟烤瞭一個檸檬戚風,結果頂部裂得像個“火山爆發”。我半開玩笑地拍瞭張照發瞭上去,沒想到作者的團隊很快就迴復瞭我,指齣瞭可能是攪拌過度導緻麵糊起筋的問題。這種即時的、有人情味的指導,在冰冷的齣版物中是極其罕見的。這本書讓我感覺自己不再是一個孤立的烘焙者,而是加入瞭一個充滿熱情和支持的大傢庭。它不僅僅是教你做蛋糕的指南,更像是一本關於如何享受生活、如何與他人連接的指南。閱讀體驗是輕鬆愉快的,充滿瞭分享的衝動。

評分

天哪,這本書簡直是烘焙界的“黑魔法”!我一直覺得做蛋糕是件高深莫測的事情,那些復雜的配方、精確的溫度控製,光是想想就頭疼。但是,這本書完全顛覆瞭我的認知。它不是那種循規蹈矩的教科書,更像是一位住在隔壁的烘焙達人,端著一盤剛齣爐的小點心,笑眯眯地跟你分享她的“偷師秘訣”。我記得我第一次嘗試它裏麵的“一分鍾巧剋力熔岩”配方時,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從準備材料到蛋糕齣爐,整個過程行雲流水,完全沒有那種手忙腳亂的感覺。最讓我驚喜的是,它對不同廚房工具的適應性超強。我那個老舊的小烤箱居然也能做齣媲美專業水準的口感,這簡直是小廚房愛好者的福音!書裏對食材替代品的介紹也非常人性化,比如沒有特定品牌的香草精時,它會告訴你用新鮮檸檬皮屑來提升風味,那種實用的智慧,不是那些隻講理論的書能比擬的。這本書讀起來,心情是愉悅且充滿期待的,每一次翻開,都像是要開啓一場甜蜜的冒險。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