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四季家常美味汤粥400
定价:23.00元
作者:杨卫,田均平
出版社: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6-06-01
ISBN:9787801698469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
商品重量:0.400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目录
Ⅰ 春季汤粥
Ⅰ-00 春季特点与饮食调理
Ⅰ-01 紫菜蛋花汤
Ⅰ-02 猪蹄豆腐汤
Ⅰ-03 淡菜海带冬瓜汤
Ⅰ-04 豆芽豆腐汤
Ⅰ-05 黄豆肉排汤
Ⅰ-06 猪蹄莲藕汤
Ⅰ-07 四神排骨汤
Ⅰ-08 西红杮猪肝汤
Ⅰ-09 竹笋西瓜皮鲤鱼汤
Ⅰ-10 淮山乌鸡汤
Ⅰ-11 猪蹄木瓜汤
Ⅰ-12 黑豆排骨汤
Ⅰ-13 咸蛋芥菜肉片汤
Ⅰ-14 罗汉果八珍汤
Ⅰ-15 鱿鱼鹌鹑蛋汤
Ⅰ-16 猪肝豆腐汤
Ⅰ-17 夏枯草瘦肉汤
Ⅰ-18 芹菜荸荠降压汤
Ⅰ-19 淮山牛汤
Ⅰ-20 乌豆鲤鱼汤
Ⅰ-21 海带绿豆汤
Ⅰ-22 杞子芡实煲粉肠
Ⅰ-23 核桃墨鱼汤
Ⅰ-24 香菇鸡肝汤
Ⅰ-25 菜干猪肺汤
Ⅰ-26 茄子土茯苓汤
Ⅰ-27 北芪枣豆泥鳅汤
Ⅰ-28 鸡肝银杞汤
Ⅰ-29 乌豆杞子煲猪肝
Ⅰ-30当归姜枣羊肉汤
Ⅰ-31 枸杞银耳瘦肉汤
Ⅰ-32 杞子田七煲鸡汤
Ⅰ-33 西红杮猪肝瘦肉汤
……
Ⅱ 夏季汤粥
Ⅲ 秋季汤粥
Ⅳ 冬季汤粥
Ⅴ 煲汤技巧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这本书的理念,深植于对传统中式饮食文化的尊重与传承,它似乎在倡导一种“慢生活”的饮食哲学。在如今快节奏的社会里,我们越来越习惯于速食和预制食品,而这本书提醒我们,真正的美味和健康,往往藏在那些需要时间和耐心的烹饪过程中。它没有使用任何市面上流行的所谓“网红”食材,所有的配料都极其朴素,可能是地里的白菜,是菜市场买回来的老豆腐,是自家阳台上几棵小葱。正是这份对寻常食材的尊重,让书中的每一道食谱都充满了力量感。我特别注意到,书中多次强调“吊汤”的重要性,教导读者如何用最基础的骨头和蔬菜,熬出鲜美的底汤,而不是依赖于高汤块或味精。这一点,是很多现代食谱中缺失的环节。当我按照书里的方法,用鸡架和几片姜慢炖了两小时后,舀一勺汤,那份鲜甜和醇厚,是我用任何浓缩汤料都无法复制的,这让我对“从零开始”的烹饪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本书不只是教人做菜,它在重塑我对“家常”二字的定义。
评分从编辑和排版的角度来看,这本书的细节处理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首先,它的用词非常精准,尤其是在量词的使用上,不像有些食谱那样含糊不清。比如,它会明确区分“一小撮”、“一撮”、“半茶匙”,这对于需要精确控制味道的汤粥制作至关重要。其次,它的“小贴士”栏目设计得恰到好处,它们不会打断主流程的阅读,而是巧妙地穿插在步骤之间,提供一些锦上添花的建议。比如在某道肉粥的制作过程中,它会建议“加入几滴香醋能有效解腻并提升肉的香味”,这种小小的点睛之笔,让成品风味提升了一个档次。再者,书本的耐用性也考虑到了。由于是烹饪书,难免会弄脏。这本书采用的纸张虽然质感好,但表面似乎做了一层轻微的防水处理,即使不小心滴上几滴汤汁,也容易擦拭干净,这对于一个经常在厨房里和水汽、油污打交道的读者来说,是非常人性化的设计。总的来说,这本书在内容深度、实用性以及阅读体验上,都达到了一个非常高的水准,绝对是厨房必备的良伴。
评分这本书的结构安排,不得不说设计得非常巧妙,它不是简单地按照“肉类汤”、“蔬菜汤”来划分,而是更侧重于功能性和季节性。开篇是“唤醒清晨的元气粥”,里面收录的几款粥品,用料简单,烹饪时间短,非常适合忙碌的早晨,比如那个只用小米和几颗红枣熬制的粥,那种暖胃的感觉无与伦比。接着是“滋补养生的炖汤”,这部分内容就显得厚重多了,里面包含了许多需要长时间煨煮的秘方,比如针对不同体质的药膳搭配,虽然步骤略显繁琐,但详细的步骤指导让操作流程变得非常清晰,每一步的“为什么”都解释得很到位,让人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然后是“清爽解腻的时令汤”,这部分就充满了夏日的活力,各种瓜果蔬菜的搭配,简直是把夏天的清爽感都浓缩到了碗里。最让我欣赏的是,它在每一类别的最后都会附带一个“常见问题解答”的小版块,比如“为什么我的汤总是浑浊不清?”或者“如何让粥煮出来不粘锅?”这些都是我在实际操作中经常遇到的困境,书中给出的解答非常实用,立马解决了我的燃眉之急。这种贴心到位的服务,让这本书的使用体验大大提升。
评分我通常对食谱类的书籍持保留态度,因为很多都会陷入那种过于复杂的西式烹饪理论或者过于简化的口水话叙述中,但这本书的叙述方式,简直就像是坐在邻居家,听一位经验丰富、和蔼可亲的长辈在娓娓道来。它没有那些生硬的化学名词,也没有让人眼花缭乱的专业术语,它用的都是最接地气的语言,比如“少许盐提味”、“水开后转小火咕嘟咕嘟煮上一个小时”、“用筷子能轻松扎透就算好了”。这种“口述历史”般的记录方式,极大地降低了烹饪的门槛,让我这个厨房新手也能信心满满地尝试那些看起来有点“功夫”的汤品。特别是它对火候的把握,讲得特别精妙,什么叫“中火”,什么是“微沸”,它会用生活中的参照物来描述,比如“像蚊子腿那么大的泡泡”或者“听到锅底传来轻微的咕嘟声”。我尝试做了书里一个用山药和排骨慢炖的汤,按照书里的时间线和火候控制,出来的汤汁浓稠却不油腻,山药软糯适口,那种纯粹的食材本味被完美地激发了出来,真的是很久没有尝到过如此纯粹的家常味道了。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传递的不仅仅是“怎么做”,更是“如何用心做”。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和设计简直是太棒了,封面采用了一种复古的哑光纸质,触感非常舒服,而且色彩搭配得恰到好处,那种淡淡的米色调配上几笔清新的插画,让人一眼就能感受到家常菜的那种温馨和朴实。内页的排版也非常讲究,字号适中,留白充足,阅读起来毫无压力。更让我惊喜的是,它对食材的介绍和处理技巧讲解得极其细致,比如如何挑选当季最新鲜的蔬菜,如何正确清洗菌菇以保持其原有的风味,甚至连不同产地的米应该用多少水来煮粥都有详细的说明。我特别喜欢其中关于“时令”的理念,书中反复强调顺应自然,不同季节就该吃不同的东西,这不仅仅是食谱,更像是一本生活哲学指南。比如春天,它推荐的那些清淡的菠菜豆腐汤,喝完身体感觉一下子就舒畅了;到了冬天,那些用老母鸡文火慢炖的滋补粥品,简直是寒冷天气里的最佳慰藉。这本书的配图也是一大亮点,每一道菜的照片都拍得非常有“烟火气”,没有过度修饰,让人一看就知道是自家厨房能做出来的美味,而不是遥不可及的米其林大餐。这本书绝对值得放在厨房的书架上,随时翻阅,每一次都会有新的启发。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