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镜头入门(插图第2版)

电影镜头入门(插图第2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美] 杰里米·温尼尔 著,张铭,马森,孙传 译
图书标签:
  • 电影
  • 摄影
  • 镜头
  • 入门
  • 技术
  • 教学
  • 影视制作
  • 电影语言
  • 光影
  • 构图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ISBN:9787510031120
版次:2
商品编码:10541858
包装:平装
丛书名: 电影学院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1-05-01
页数:159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电影镜头入门(插图第2版)》为电影爱好者、初学者提供一条了解、认识、学习电影制作常识的捷径。作者提出通过观看影片来学习电影镜头语法的观念,并化繁为简,归纳、总结了电影拍摄过程中各种最为常见并有效的镜头技法,包括基本电影技巧、构图技巧、升降技巧、运动镜头技巧、视点技巧、摄影机技巧、剪接技巧等。作者运用最容易为读者理解的方式阐释每一种技巧的概念、用法及效果,并列举出运用此种技巧的相关影片场景。另外,《电影镜头入门(插图第2版)》请来专业画师,为书中的电影技法配置了相应的故事板插图,帮助读者更为直观地理解、掌握电影制作的秘密。

作者简介

杰里米·温尼尔德(Jeremy Vineyard),一名“不切实际的社会改良家”,是个想到就要做到的家伙。为什么不能使一门技术学习起来容易些呢?这门技术本身并不复杂,但是,它常常被夹杂在多本大部头的教科书中,令人费解而不利学习。换句话说,用这样的方法学习一门技术,枉费了太多的时间。十年下来,他要么会在笑嘻嘻时,露出镶嵌着钻石的牙齿,要么就得靠微薄的薪水维持艰苦的生活。

内页插图

目录

如何使用这本书1
引言2
Step1 基本电影技巧 2
机械运动4
移动摄影,跟移5
转场6
横摇7
俯仰8
变焦点9
变焦距10
蒙太奇11
构图术语12
练习13
Step2 构图技巧 14
摄影机高度16
戏剧性角度,极端角度,鸟瞰视角17
银幕方向18
倾斜的地平线,倾斜的角度19
大特写20
舞台调度21
纵深舞台调度,平面舞台调度22
视线引导23
三人、四人构图24
内部画框25
层次26
多层次的情节27
练习28
Step3 升降技巧 30
升降机上升、移开,升降机下降、移近32
搜索式升降机上升运动33
上升34
下降35
升降机前移升高36
升降机上升跟进37
升降机上升的情感表达38
升降机上升、俯视39
升降机下降、仰视40
练习41
Step4 运动技巧 42
跟拍44
发现45
后拉撤回46
后拉揭示47
扩展48
精简49
紧缩50
引出51
环绕52
飞越53
纵深移动54
移动上摇,移动俯摇55
环绕观看56
穿越固体57
眩晕58
延伸移动59
收缩移动60
倒退移动61
长镜头62
延时揭示63
练习64
Step5 视点技巧 66
(主观)视点68
带物(主观)视点69
物体(主观)视点,抛射物(主观)视点70
旁视71
直视摄影机72
打破第四面墙73
窥视视点74
暗中偷窥75
遮罩,镶边76
筛滤77
映象78
插件视点79
影子80
剪影81
随动82
练习83
Step6 摄影机技巧 84
快速摇摄,快速切换86
快速变焦推摄87
扫视88
焦点前移89
散焦、昏厥90
调焦转场91
曝光渐过,曝光渐欠92
天花板旋转93
颠倒拍摄94
摇晃的角度95
俯视旋转96
练习97
Step7 剪接技巧 98
跳切100
匹配剪接101
对立剪接,对立运动102
主题剪接,主题运动103
潜意识剪接104
交叉剪接105
场景切换/特写变换107
定格108
视点剪接109
多重抓取110
跳切式变焦推111
跳切式变焦拉112
蒙太奇段落113
跳切段落114
分割画面115
附加画面116
叠印117
填充,揭示画面118
过人,揭示画面119
拼贴120
相机快照121
由照片到场景122
瞬白,闪切,闪跳切123
练习124
Step8 其他技巧 126
电影中的现实128
慢动作、快动作、动作混合129
影像的匹配130
影像的不协调131
影像符号132
粒子133
角色群135
焦点的分裂136
照明137
色彩138
色度抠像139
色彩渗透140
穿越眼睛的旅行141
背景放映142
“星球”的变焦143
时间片段144
频闪145
主色调滤光镜,负像146
意象147
运动引起的活力148
镜头149
混合媒体150
混用胶片151
声效设计,画外音152
CGI电影153
X-档案154
练习156
结语157
译后记158
出版后记159

前言/序言


电影镜头入门(插图第2版):一部深度剖析视觉叙事的实战指南 作者: [在此处填写原书作者姓名,或留空,如果不想提及] 出版社: [在此处填写出版社名称] 出版年份: [在此处填写出版年份] --- 内容提要: 本书并非一本关于“如何拍摄电影”的泛泛之谈,而是一部聚焦于电影制作中最为核心且决定性的元素——摄影镜头——的深度技术手册与美学探究。它旨在为电影制作人、摄影指导(DP)、以及所有对电影视觉语言抱有深刻兴趣的读者,提供一套系统、详尽且极具实践指导意义的知识体系。 《电影镜头入门(插图第2版)》将镜头视为连接叙事意图与观众感知的桥梁。全书结构严谨,从最基础的光学原理出发,逐步深入到复杂的镜头选择、物理特性对画面构图和情感表达的影响,直至现代数字电影制作中的镜头技术前沿。本书强调的重点在于:理解镜头如何“看待”世界,并利用这种“观看”方式来构建电影的独特语境。 第一部分:基础光学与镜头解剖学 本部分将读者带入镜头的微观世界。我们首先会详细拆解一个标准摄影镜头的内部结构——从前组镜片到后焦平面之间的光线折射路径。 1. 焦距的魔力与误区: 我们将探讨不同焦距(从超广角到长焦)如何从根本上改变场景的透视关系和景深表现。不同于简单地罗列焦距数值,本书会通过大量的案例分析,展示 24mm 与 50mm 在表现人物心理状态和空间环境上的本质区别。例如,如何利用广角镜头的边缘畸变来暗示角色的不安感,或如何使用长焦距的压缩感来创造戏剧性的隔离效果。 2. 光圈、景深与清晰度的控制: 光圈不再仅仅是曝光的工具。本书深入剖析光圈值(T-Stop 与 F-Stop 的精确差异)如何直接影响画面的可聚焦区域(景深)。我们将详细阐述在不同光照条件下,DP 如何精确调控景深——无论是追求如手术刀般锐利的焦点,还是追求梦幻般的柔焦,每一种选择背后的叙事逻辑是什么。 3. 畸变、呼吸效应与像差的艺术: 本书详细辨析了球差、色差、场曲等光学像差,并阐述了在现代电影制作中,何时应该主动拥抱或刻意消除这些“缺陷”。特别是对变焦镜头在变焦过程中焦点移动(变焦呼吸效应)的物理成因进行了细致的分解,并提供了避免或利用这一现象的实操技巧。 第二部分:镜头的语言——视觉叙事的构建 这一部分是本书的核心,它将技术知识转化为叙事工具。镜头不再是记录设备,而是叙事的主角之一。 1. 镜头选择与视点构建: 我们探讨了电影叙事中常见的“镜头语汇”:特写(Extreme Close-Up)如何建立亲密感或压迫感;全景镜头(Establishing Shot)如何锚定观众的位置;以及中景镜头(Medium Shot)如何平衡人物与环境的关系。关键在于,我们会分析当导演选择一个特定镜头时,他/她希望观众“看见”什么,以及这种观看方式对情感投射的影响。 2. 运动镜头中的镜头应用: 平移(Pan)、摇摄(Tilt)、推轨(Dolly)与斯坦尼康(Steadicam)运动中,镜头的选择至关重要。例如,在快速跟拍中,使用较长焦距的定焦镜头进行“变焦式推轨”(Dolly Zoom/Vertigo Effect)的原理和实现步骤,以及这种技术如何精确地传达角色的眩晕或恐惧感。 3. 模拟与数字时代的镜头匹配: 随着电影制作流程的数字化,镜头的老化(Vintage Look)和“特性”变得尤为重要。本书细致对比了经典电影镜头(如 Cooke Panchros, Zeiss Super Speeds)与现代高性能镜头(如 Primo, ARRI DNA)在分辨率、对比度、高光溢出(Flare)和焦外成像(Bokeh)上的差异。读者将学会如何为特定项目选择一组能协同工作,并传达所需美学的镜头系列。 第三部分:高级应用与未来趋势 本部分面向经验丰富的专业人士,探讨镜头的极端应用和新兴技术对电影制作的革新。 1. 特殊镜头与视角操控: 深入研究鱼眼镜头(Fisheye)、移轴镜头(Tilt-Shift)以及内窥镜(Endoscope)等特殊工具在叙事中的非传统应用。如何使用移轴镜头在视觉上模仿微缩模型的效果,或者如何利用鱼眼镜头来增强环境的扭曲感,以服务于特定类型片的风格要求。 2. 附件与镜头前的世界: 镜头的最终表现不仅仅由镜头本身决定。本书详尽分析了滤镜系统的重要性,包括 ND 滤镜(用于控制曝光与景深)、偏振镜(Polarizer)以及各种软化/纹理滤镜。如何利用这些附件在不更换主镜头的情况下,精确调整画面的对比度和颗粒感,实现独特的“电影质感”。 3. 虚拟制作与镜头数据同步: 在虚拟制片(如 LED 墙背景)环境中,镜头的焦距、失真参数需要与实时渲染引擎进行精确匹配。本书将探讨 Lens Distortion Calibration(镜头畸变校准)在 V-FX 流程中的必要性,以及如何利用镜头元数据(Metadata)优化后期合成流程。 --- 本书特色: 高度图解化: 第二版在原有的基础上,增加了数百张清晰、专业的剖面图、光线追踪图以及对比样张,直观展示了光圈、焦距变化对画面产生的物理影响。 实战案例驱动: 所有理论均辅以来自全球经典及当代电影制作中的真实案例进行解析,确保知识点的即时应用性。 技术与美学并重: 本书拒绝陷入纯粹的技术参数堆砌,始终将镜头的技术选择置于更宏大的视觉叙事框架下进行讨论。 无论您是刚刚接触电影制作,渴望建立扎实技术基础的新手;还是经验丰富、寻求突破当前视觉局限的资深电影人,本书都将成为您工具箱中不可或缺的指南,帮助您以更精准、更富创造力的方式,驾驭电影镜头,讲述引人入胜的故事。

用户评价

评分

我是一名科班出身的学生,但坦白说,学校里教的很多内容都停留在概念层面,实际操作中遇到的各种光线和运动镜头的问题,书本上很少有深入的探讨。这本书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出色。它花了很大篇幅去讨论运动镜头(如摇摄、移摄、跟拍)在不同场景下的应用逻辑,特别是如何利用这些运动来引导观众的视线和情绪。我特别欣赏它对“运镜服务于故事”这一理念的强调。例如,书中对比了固定机位与运动机位处理同一场戏的效果,清晰地展示了运动镜头的节奏感是如何影响叙事张力的。此外,对于复杂机位(比如斯坦尼康、摇臂)的早期准备和风险规避也有非常实实在在的建议,这些都是教科书上学不到的“江湖经验”。这本书的插图质量很高,那些示意图清晰地标出了不同轴线和安全区域,让我在实拍前心里有底气多了。

评分

作为一名短片制作者,我最大的痛点是预算有限,很难请到专业的摄影指导。我需要一本能让我自己快速掌握核心技术,并能直接应用到低成本制作中的工具书。这本书完全满足了我的需求。它没有过多渲染昂贵的设备,而是将重点放在了“如何用手头的器材拍出专业感”。关于光线布置的部分,作者提供了大量使用廉价灯具(甚至自然光)模拟好莱坞布光法的技巧。我尝试了书中关于“三点布光”的进阶应用,比如如何利用反光板和简单的柔光箱,在白天户外拍出电影感的打光效果,效果立竿见<bos>为见影。更重要的是,书中对镜头选择的经济学考量非常到位,它解释了为什么有时一个廉价的定焦头比昂贵的变焦头更能出片,帮助我把有限的资金花在刀刃上。这本书的实用性,远超我购买的其他任何一本“如何拍摄”的书籍。

评分

我是一个已经拍摄了几年纪录片的摄影师,想寻求在叙事节奏和视觉语言上的突破。我发现很多入门书对我来说太基础,而专业手册又过于晦涩难懂。这本书的第三版,相比之前的版本,在“主观性镜头”和“非线性叙事中的镜头运用”这两个前沿话题上做了非常精彩的补充。书中对不同文化背景下观众对镜头语言的接受差异也有所提及,这对于我处理国际合作项目非常重要。它让我重新审视了那些我们习以为常的拍摄手法,比如近景的过多使用是否会削弱环境的代入感。书中对“视听语言的词汇量”的讨论非常精辟,它不像字典那样罗列词汇,而是教你如何组织句子,如何让镜头之间的剪辑跳跃产生诗意。这本书的视角非常开阔,是从一个资深从业者的经验积累上升到了对视觉叙事哲学的探讨,对我的启发是颠覆性的。

评分

这本书简直是电影摄影新手的福音,我之前对景别、角度这些概念总是感到一头雾水,看了好多网络教程也讲得不够系统。这本书的叙述方式非常直观,不是那种干巴巴的理论堆砌。它会用很多实际的电影片段作为例子来解释同一个景别在不同情绪表达上的微妙差异。比如,书中分析了广角镜头如何夸大空间感和人物的疏离感,而长焦镜头如何压缩空间、聚焦情感。这种“理论+实例”的讲解方式,让我一下子就抓住了核心。作者的语言风格非常亲和,就像一个经验丰富的老师在你身边耐心指导,而不是一个高高在上的专家在说教。特别是关于焦段和景深控制的那几章,讲解得深入浅出,让我明白了为什么有些画面干净利落,有些画面却充满信息量。对于想要提升自己影像叙事能力的业余爱好者来说,这本书绝对是值得入手的第一本教材。它提供的不仅仅是技术知识,更是一种观察世界的镜头感。

评分

我本身是做视觉设计的,对电影的画面美学有很高的要求,但对技术层面的理解总是差了一点火候。这本书的深度恰到好处地弥补了我的知识盲区。它不仅仅停留在“什么光圈是浅景深”这种基础知识上,而是深入探讨了镜头像差、畸变对画面美学的影响,以及如何利用这些“缺陷”来增强特定的艺术风格。例如,关于球面镜头和非球面镜头的解析,让我明白了为什么某些经典老电影那种特有的、略带“不完美”的质感是难以用现代数码镜头完全复刻的。书中的图文排版非常赏心悦目,大量高清的剧照截图被用来解析画面的构图黄金分割点、引导线的使用,以及色彩的冷暖对比如何烘托叙事氛围。读完之后,我对每一帧画面的审视都变得更加细致和有目的性了。

评分

旅游地理学

评分

书是好书 可惜还没看

评分

帮朋友买的,朋友很喜欢

评分

没有看仔细,这种书还是彩版的好,就只有前面几张是彩色的。

评分

知识点多,书印刷的也不错。是正版

评分

很好的书值得一看我很喜欢

评分

好极了,值得一读,很有用

评分

想要了解电影的人可以看看,简单明了

评分

不错呀 值得推荐 不错呀 值得推荐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