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飲食養生叢書·補益菜譜

現代飲食養生叢書·補益菜譜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顔春連 等 著
圖書標籤:
  • 飲食養生
  • 補益菜譜
  • 健康食譜
  • 中式烹飪
  • 養生保健
  • 滋補食療
  • 食譜
  • 營養
  • 膳食
  • 傳統美食
想要找書就要到 新城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人民衛生齣版社
ISBN:9787117060714
版次:1
商品編碼:10853441
包裝:平裝
齣版時間:2004-05-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455
字數:288000
正文語種:中文

具體描述

內容簡介

《現代飲食養生叢書:補益菜譜》共收集補益菜方569個,其中補心菜方81個,補肝菜方85個,補肺菜方120個,補腎菜方138個,補脾胃菜方103個,補五髒菜方45個。書中介紹瞭滋補菜肴的相關知識,並以五髒為中心,重點介紹瞭不同滋補菜肴對人們髒腑器官的補養情況和作用。所列菜方以滋補健身、防病療疾、製作方便、功效突齣為原則,對具體滋補菜方的原料、製作、食法、功用、注間事項等作瞭詳細介紹。讀者可以根據自己的體質和需要,選用其中的菜方,作到寓養生、療疾於菜補之中,達到亦食亦養、亦養亦治的目的,從而使自己實實在在地感受到生活的樂趣。

目錄

一、日常膳食中的滋補菜肴
滋補菜肴的形成和發展
滋補菜肴的特點
烹調與閤理營養
調味
滋補菜肴的製作方法

二、補心菜譜
心虛及其錶現
補養方法及補品
菜譜
1、芝麻蓮子羹
2、冰糖湘蓮菠蘿
3、冰糖蓮子
4、蜜餞山楂
5、花粉番茄醬
6、冰糖蒸銀耳
7、灌藕方
8、糖漬龍眼
9、桂圓薑棗蜜方
10、八珍酥盒
11、蓮子百閤煨豬肉
12、豬肉乾煸平菇
13、天麻豬腦盅
14、山藥枸杞豬腦羹
15、豆豉醬豬心
16、筍菇炒豬心
17、蓮子豬心
18、二仁龍眼豬心
19、柏子仁燉豬心
20、靈芝心子
21、參歸燉豬心
22、荸薺玉竹炒豬心
23、酸棗仁燉豬心
24、玉竹鹵豬心
25、玄參玉竹豬心
26、五圓蒸肚片
27、參歸山藥燉腰片
28、二花烤羊心
29、玫瑰花烤羊心
30、紅棗燉羊心
……

三、補肝菜譜
肝虛及其錶現
補肝方法及補品
菜譜
四、補肺菜譜
肺虛及其錶現
補養方法及補品
菜譜
五、補腎菜譜
腎虛及其錶現
補養方法及補品
菜譜
六、補脾胃菜譜
脾胃虛弱及其錶現
補養方法及補品
菜譜
七、補五髒菜譜
菜譜

前言/序言


探尋傳統智慧的瑰寶:《古籍醫案精華匯編》 捲首語: 中華醫藥,源遠流長,是先祖留給我們寶貴的精神財富。然而,浩如煙海的古代醫籍,往往晦澀難懂,使得現代讀者望而卻步。本書《古籍醫案精華匯編》,正是為瞭架起溝通古今的橋梁而精心編纂。我們力求從汗牛充棟的典籍中,擷取最具代錶性、臨床價值最高的醫案進行深度挖掘與係統梳理,旨在讓讀者能直觀地領略古代醫傢高超的辨證論治技巧,感受傳統醫學的博大精深與人文關懷。 --- 第一章:先秦至魏晉——醫學思想的奠基與雛形 本章聚焦於中國醫學從樸素經驗上升為理論體係的關鍵時期。我們將詳細剖析《黃帝內經》與《傷寒雜病論》問世前後,不同學派對疾病成因、病機演變的基本認知。 1.1 陰陽五行學說在早期醫案中的體現: 選取數則記載於竹簡或早期方書中,體現“見微知著,察微知著”的醫案。例如,對五髒病變初期,如何通過觀察肌膚色澤、脈象細微變化,結閤五行生剋製化規律進行早期乾預的記錄。重點解析張仲景《金匱要略》中關於“辨汗”、“辨溲”的經典案例,揭示古代醫生如何將宏大的哲學思想融入日常診療。 1.2 傷寒學派的嚴謹與規範: 深入探討六經辨證體係的建立過程。本章精選數例“太陽病”的復雜轉化案例,詳細對比不同醫傢在處理“正邪交爭”時的論治思路。例如,某醫案記載患者初起發熱惡寒,後轉為胸悶心悸,逐步辨明是邪入少陽樞機不利,還是挾濕化熱留戀中焦,展現瞭辨證的層層遞進。 1.3 早期外科與疑難雜病處理: 雖受限於技術條件,但本章也將收錄一些早期涉及瘡瘍、癰腫的案例,展示古代醫生如何利用植物草藥、礦物進行局部清創與內服排膿。重點關注葛洪《抱樸子》中記載的幾則“金瘡”案例,分析其使用的外敷藥物成分及作用原理。 --- 第二章:隋唐宋元——醫學流派的勃興與專科的細化 隋唐五代時期,醫學教育製度的建立和醫學典籍的整理(如《新修本草》的頒布),極大地推動瞭醫學的規範化。本章側重於不同專科思想的萌芽及代錶人物的實踐。 2.1 孫思邈與韆金之德: 選取《韆金方》中記載的數例涉及“保胎”與“小兒疳積”的醫案。這些案例不僅體現瞭高超的臨床技巧,更突顯瞭孫思邈“大醫精誠”的醫德標準。例如,對妊娠期嘔吐不止,辨證為胃虛肝犯,如何運用攻補兼施、顧護胎元之法。 2.2 王惟一與針灸體係的完善: 整理記錄瞭數則應用經絡腧穴理論治愈的案例。這些案例多與疼痛、麻痹及髒腑功能失調有關。例如,一例久治不愈的偏頭痛,如何通過對特定穴位的深刺與提插手法,疏通局部氣血瘀滯,最終獲效的詳細過程。 2.3 金元四大傢及其對辨證的深化: 重點分析劉完素(火熱論)、張從正(攻下派)、李杲(脾胃論)和硃丹溪(相火論)的代錶性醫案。 脾胃論案例: 選取一則長期腹瀉、倦怠乏力的案例,展示李杲如何從“勞倦傷脾”入手,重用補中益氣湯加減,調動後天之本。 相火論案例: 解析一例夜寐不寜、盜汗遺精的青年病例,闡述硃丹溪如何通過滋陰降火的思路,控製虛浮的相火,恢復機體平衡。 --- 第三章:明清——經驗的積纍與溫補學派的鼎盛 明清兩代,由於社會經濟的相對穩定,加之醫學著述的空前繁榮,大量民間驗方和傢傳秘技得以記錄。本章聚焦於溫補、濕熱辨證的成熟應用。 3.1 吳鞠通與溫病學的確立: 挑選若乾體現衛氣營血辨證層次的案例。例如,一例初起高熱,繼而齣現神昏譫語的重癥,係統展示吳鞠通如何通過觀察舌苔、脈象的細微變化,精準判斷病邪已入營分,並果斷使用清營湯或犀角地黃湯類方劑,避免病情進一步嚮深層發展。 3.2 葉天士的“辨風溫、濕溫”: 收入葉氏在疫病流行時期的診療記錄。特彆關注對“伏邪”的辨識,以及在濕溫病中,如何靈活運用芳香化濕與清熱解毒的配伍,避免苦寒藥物損傷胃氣。 3.3 醫案中的“氣虛”與“陽虛”: 梳理陳士鐸、王清任等醫傢對生命力衰微狀態的認識。收錄數例久病虛弱、或術後體虛的案例,重點解析顧護胃氣、審慎使用峻猛溫補藥物的原則。例如,在處理“元氣大虛”的危重病例中,如何通過獨參湯加減,實現對生命體的“挽狂瀾於既倒”。 --- 第四章:醫案背後的哲學與人文關懷 本章超越純粹的醫療技術層麵,探討古代醫案中蘊含的文化價值。 4.1 醫案中的“病機”與“證候”的動態變化: 分析案例時,不僅羅列用藥,更強調古人對病程中“主證”與“兼證”相互影響的認知。通過對比不同醫傢對同一病種(如“瘧疾”)的不同處理路徑,體現瞭辨證思維的靈活性。 4.2 醫案中的醫德與醫患關係: 選取記錄瞭醫患之間長期信賴關係、甚至涉及傢庭倫理的案例。例如,某醫案記錄瞭醫生對患者生活習慣的長期指導,不僅治病,更重在養生成因。展現瞭傳統醫者“治人”而非僅“治病”的整體觀。 4.3 古代醫案的文獻考據與今用價值: 對部分經典醫案進行詳盡的文獻溯源和現代藥理學基礎的初步解讀,為當代臨床研究提供切實的案例支撐與理論參考。 結語: 《古籍醫案精華匯編》旨在弘揚中醫藥的精粹,引導讀者深入理解古代醫傢的匠心獨運。這些鮮活的臨床記錄,是檢驗和發展中醫學術的活化石,其蘊含的智慧,至今仍閃耀著不朽的光芒。

用戶評價

評分

要說《現代飲食養生叢書·補益菜譜》最打動我的地方,大概就是它那種“潤物細無聲”的養生理念。這本書不像市麵上那些急功近利的養生指南,它不會告訴你吃什麼就能立刻瘦多少斤,或者治愈多少種疾病。相反,它像一位溫柔的智者,循循善誘地引導讀者去瞭解自己的身體,去感受食物的能量,然後通過日常的點滴改變,讓身體煥發活力。我特彆欣賞書中對於“脾胃”的重視,很多看似不經意的飲食習慣,都可能對脾胃造成傷害,而書中提供的調理方法,都非常溫和且易於實踐。我之前總是胃口不好,吃瞭書裏介紹的幾款健脾開胃的湯粥,感覺效果真的非常不錯。它讓我明白,養生不是一種負擔,而是一種享受,一種對生活品質的追求。這本書的語言風格也十分獨特,既有科學的嚴謹,又不失文學的美感,讀起來一點都不枯燥,反而是一種享受。我經常會把書中的一些小建議應用到我的日常飲食中,雖然改變不大,但身體卻能感受到那種細微的積極變化。

評分

我最近偶然翻到瞭這本《現代飲食養生叢書·補益菜譜》,本來以為又是市麵上那種韆篇一律的養生書,結果翻瞭幾頁就驚為天人。它不像我之前看過的很多書,上來就給你講一大堆大道理,讓人頭暈腦脹。《補益菜譜》這本書非常實在,開篇就用很接地氣的語言,把我帶入瞭一個全新的養生視角。它不是那種讓你強製戒掉所有“不健康”食物的激進派,而是教你如何在日常飲食中,通過巧妙的搭配和選擇,讓身體獲得真正的滋養。我特彆喜歡它關於“順應四時”的那部分,講得特彆透徹,讓我明白為什麼到瞭某個季節,身體就容易齣現某些不適,以及如何用食物來溫和地調理。書中介紹的很多食材,都是我們平時生活中很容易買到的,但作者卻能挖掘齣它們不為人知的補益功效,並且給齣具體的食譜建議,操作起來一點都不費勁。例如,它提到瞭鞦天吃梨的好處,但不僅僅是告訴你“吃梨好”,而是詳細說明瞭梨的哪部分、怎麼吃,纔能最大化地發揮潤肺止咳的效果。這種細緻入微的講解,讓我覺得作者是真的懂養生,並且真心希望讀者能夠從中受益。我之前總是覺得養生很難,需要很多復雜的步驟和昂貴的食材,這本書徹底改變瞭我的看法,讓我覺得養生原來可以如此簡單而又充滿樂趣。

評分

我一直對傳統食療有一些興趣,但總是覺得很多古籍上的內容過於晦澀難懂,《現代飲食養生叢書·補益菜譜》這本書卻讓我眼前一亮。它在保留瞭傳統食療精髓的同時,又融入瞭現代的營養學知識,使得內容既有深度又不失實用性。我特彆喜歡它關於“陰陽平衡”的理論講解,用非常形象的比喻,讓我一下子就理解瞭其中的奧秘。書中對各種食材的分析,也非常到位,不僅僅是列齣它們的營養成分,更重要的是解析瞭它們在不同體質、不同季節下的適用性和禁忌。我印象深刻的是它關於“肝髒排毒”的那一部分,給齣瞭幾款非常詳細的食譜,不僅食材易得,製作也簡單,而且效果真的非常明顯。我嘗試瞭其中的一款,吃瞭幾天後,感覺整個人都輕鬆瞭很多,皮膚也變得有光澤。這本書讓我意識到,很多身體的不適,都可能源於我們日常飲食中的一些小疏忽,而通過調整飲食,卻能收到意想不到的調理效果。它提供的不僅僅是菜譜,更是一種生活哲學,一種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方式。

評分

讀完《現代飲食養生叢書·補益菜譜》,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它的“人情味”。這本書不是冷冰冰的知識堆砌,而是充滿瞭作者對生活的熱愛和對讀者的關懷。我尤其欣賞它在介紹食譜時的“小貼士”部分,經常會穿插一些烹飪的小技巧,或者是在強調某種食材的禁忌時,也會用一種非常溫和的方式提醒,而不是像有些書那樣生硬地告訴你“不能吃”。它更像是一位經驗豐富的老中醫,坐在你身邊,耐心細緻地為你解答疑問,並且給齣最適閤你的建議。書裏講到的很多食譜,都非常貼近我們的生活習慣,不是那種“吃一次就能脫胎換骨”的誇張說法,而是通過循序漸進的調整,慢慢改善身體的狀況。我嘗試瞭幾道菜,發現不僅味道好,而且吃完之後身體感覺確實有變化,沒有那種油膩或者不適的感覺。它讓我明白瞭,真正的補益,不是一味地追求“大補”,而是找到適閤自己的、能夠長久堅持下去的方法。這本書的排版也很好,文字清晰,圖片精美,閱讀體驗非常舒適。我把它放在床頭,隨時可以翻閱,總能在裏麵找到一些新的啓發。

評分

《現代飲食養生叢書·補益菜譜》這本書,可以說是打開瞭我對“吃”的全新認知。之前我總是覺得,吃就是為瞭填飽肚子,最多就是追求一些口腹之欲。但這本書讓我意識到,我們吃的每一口食物,都在為身體注入能量,影響著我們的健康。它非常係統地講解瞭各種常見食材的補益功效,並且給齣瞭非常詳細的食譜搭配建議。我特彆喜歡它關於“補腎”的那部分,裏麵介紹的幾款食譜,食材都非常普遍,但作者卻能挖掘齣它們不為人知的補益作用,並且教你如何科學地食用,纔能達到最佳效果。我嘗試瞭其中的一款,吃瞭之後感覺身體的疲憊感減輕瞭很多。這本書最大的價值在於,它不是那種照本宣科的理論書籍,而是充滿瞭實踐指導意義。它讓你明白,養生並非遙不可及,而是可以通過我們日常的飲食,輕鬆實現。我曾經嘗試過很多養生方法,但都因為各種原因半途而廢,這本書卻讓我找到瞭堅持下去的動力,因為它讓養生變得簡單、有趣,並且切實可行。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