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解CIO工作指南(第4版)

图解CIO工作指南(第4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日] 野村综合研究所系统咨询事业本部 著,周自恒 译
图书标签:
  • CIO
  • 信息技术
  • 管理
  • 领导力
  • 战略规划
  • 数字化转型
  • IT管理
  • 企业IT
  • 技术管理
  • 商业分析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人民邮电出版社
ISBN:9787115346490
版次:1
商品编码:11433993
包装:平装
开本:大32开
出版时间:2014-04-01
页数:272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大数据、云计算时代下的IT战略和IT实务
  结合丰富的经验和案例,116个主题完整呈现CIO工作框架
  CEO和CIO必备手边书
  野村综合研究所集体智慧


  中山大学信息经济与政策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导
  中国信息经济学会常务副理事长
  谢康 作序推荐


  深入浅出图解IT管理+IT架构+IT实践——
  IT战略的制定流程
  IT成本的分析方法
  IT人才培养的“五大壁垒”
  外包商利用模式
  系统故障的应对
  支持云计算的系统基础架构技术
  IT创新的实践案例
  运用IT提高企业竞争力的关键……

内容简介

  《图解CIO工作指南(第4版)》是一本实务手册,系统介绍了企业运用IT手段提高竞争力所必需的管理方法和实践经验,主要面向CEO或CIO等企业管理人士。
  《图解CIO工作指南(第4版)》分为三个部分。第1部分的主题为IT管理,着重阐述运用IT技术提高企业竞争力所必需的所有管理业务,具体包括制定作为企业方针的IT战略,以及统筹执行该战略时与IT相关的人力、物力、财力、风险等要素在内的一系列管理业务。《图解CIO工作指南(第4版)》介绍了很多实例以及在实务中的注意要点,旨在填补方法论与实践之间的空白。
  第2部分的主题为IT架构,介绍了IT架构的思路、设计及管理的方法论。第3部分是第1、2部分的实践篇,针对全球化、 强化竞争力和业务创新三个经营课题,在前两部分的基础上,配合具体案例,解说如何运用IT解决这些课题。

作者简介

  野村综合研究所 Nomura Research Institute, Ltd,日本非常大的智囊机构,由日本的一家民间智库野村综合研究所和在系统集成领域享有盛誉的野村计算机系统公司合并成立。1993年开始在中国开展业务,2002年先后在上海和北京设立独资子公司,为在中国开展业务的跨国公司以及中国的本土企业提供战略咨询、业务咨询、业务实施支援服务,以及IT系统咨询和系统集成服务。系统咨询事业本部拥有多名经验丰富的咨询顾问,基于NRI集团多年来的实践经验,为顾客提供涵盖整个IT经营管理领域的服务。

内页插图

精彩书评

  ★不确定时代的CIO行动指南
  这是一个充满焦虑的年代。
  随着移动互联网对传统商业的加速渗透,外部世界超乎想象的变化速度和变化方向,让未来充满了不确定性,所有身在其中的人都感到莫名的恐慌和焦虑。而CIO作为企业中横跨技术和业务两个领域的高管,更是承受了超乎想象的压力。
  在去年的一次交流中,我曾谈到CIO目前的状况就像一个旋转飞轮上的蚂蚁,只有不断向中心前进,才能避免不断边缘化甚至被甩出去的情况发生。而这个向中心行进的过程,其实是变化速度变慢,做减法的过程。
  野村综合研究所系统咨询事业本部所著的这本《图解CIO工作指南》,没有花哨的流行趋势解读和数字图表,只是用非常平实的语言把对于CIO来说重要的工作进行了梳理。也不同于现在流行的所谓碎片化的“干货分享”,这本书有着自己完整的体系和逻辑,有助于CIO形成整体的思考和概念。
  书里将CIO的工作分为IT管理、IT架构和IT实践3个部分,应对外部巨大不确定性的逻辑思路非常清晰。中国有句古话,叫做万变不离其宗。本书的非常大价值就是在当今充满不确定性时代,为CIO指明自己是谁,从哪里来,到哪里去,让CIO的工作回归本质。在这个充满变化和浮躁气息的时代里,能够有这样一本冷静、专业的书籍面世,实在是CIO的幸事。
  ——刘湘明 《商业价值》杂志出版人兼主编 ITValue发起理事

目录

序章 1
CIO应统管的7大领域 2
CIO的定位与辅佐体制 4
对CIO的期待:创造新价值 6

第1部分 IT管理 9

第1章 IT战略·治理
1.1 IT战略的定位 10
1.2 IT战略的概要 12
1.3 IT战略的制定流程 14
1.4 IT战略制定与信息运用能力的强化 16
1.5 确立IT治理 18
1.6 确立IT治理所需的工作 20
1.7 IT治理的推进体制 22
1.8 IT战略与IT部门的评估 24

第2章 IT投资·成本管理
2.1 IT投资的特征与分类 26
2.2 IT投资相关职责与责任的明确化 28
2.3 通过IT投资创造价值的过程 30
2.4 关于IT投资评估 32
2.5 IT投资组合计划的评估方法 34
2.6 个别IT投资计划的评估方法 36
2.7 个别IT投资成果的评估方法 38
2.8 IT投资组合成果的评估方法 40
2.9 IT成本的管理方法 42
2.10 IT成本的分析方法 44
2.11 IT成本的标杆分析 46
2.12 IT成本合理化措施 48
2.13 对用户部门收费 50
2.14 IT资产组合 52
专栏 CIO到底是何方神圣? 54
专栏 什么才是正常的IT支出? 55

第3章 IT组织·人才
3.1 探讨有关运营IT的组织和人才的课题 56
3.2 与IT运营相关的内部协作体制 58
3.3 与IT运营相关的IT部门内部的职责划分 60
3.4 不同类型的IT组织形态 62
3.5 作为“业务伙伴”的IT部门 64
3.6 IT部门的功能强化与组织、人才 66
3.7 企业所需要的IT人才标准 68
3.8 IT人才的获得、培养 70
3.9 IT人才培养的“五大壁垒” 72

第4章 资源组织战略
4.1 资源组织战略的探讨步骤 74
4.2 外包商利用模式的探讨 76
4.3 外包中应注意的风险 78
4.4 外包开始前的准备流程 80
4.5 与外包商进行合同谈判时的注意点 82
4.6 服务水平管理的实践 84
4.7 外包服务期满后的应对措施 86
4.8 未来的外包商利用模式 88
专栏 IT投资能够带来业绩增长吗? 90
专栏 IT行业=3K? 91

第5章 IT服务管理
5.1 以业务部门的角度定义IT服务 92
5.2 SLA、OLA的制定与持续监控 94
5.3 容量与可用性的监控 96
5.4 供应商管理 98
5.5 提高系统改造的效率 100
5.6 系统故障应对 102
5.7 查明系统故障的原因并制定对策 104
5.8 IT服务的组成信息的统一管理 106
5.9 利用云计算等外部服务时的服务运营 108
5.10 IT服务的评估、改善和中止 110

第6章 IT风险管理
6.1 IT风险的分类 112
6.2 信息安全风险的应对机制 114
6.3 信息安全对策的种类 116
6.4 推进信息安全对策的基本思路 118
6.5 对集团子公司信息安全对策的支援 120
6.6 信息安全对策的趋势 122
6.7 IT部门在制定业务连续性计划中的职责 124
6.8 业务恢复中系统层面的应对措施 126
6.9 东日本大地震所揭示的与业务连续性相关课题 128
专栏 在系统改善中运用群众智慧 130
专栏 如何有效利用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 131

第2部分 IT架构 133

第1章 IT架构模型
1.1 何为IT架构模型 134
1.2 IT架构的决定方法 136
1.3 经营课题与IT架构模型的对应关系 138
1.4 能够有效削减成本的IT架构 140
1.5 支持全球化的IT架构 142
1.6 提高竞争力的IT架构 144
1.7 何为能够长期运用的IT架构 146

第2章 IT架构标准
2.1 IT架构标准的必要性 148
2.2 通过EA 实现整体优化 150
2.3 业务架构(BA)的组成与管理 152
2.4 数据架构(DA)的标准化 154
2.5 应用架构(AA)的标准化 156
2.6 技术架构(TA)的标准化 158
2.7 实现整体优化的方法 160
2.8 整体优化的IT工作实践 162
2.9 IT架构师的培养 164
专栏 如何避免在IT上失败 166
专栏 难以两全的品质和速度 167

第3章 “超上游工程”的推进方法
3.1 超上游工程与IT架构设计 168
3.2 现状、课题分析及其手法 170
3.3 系统化构思的工作内容及注意事项 172
3.4 系统化计划的工作内容及注意事项 174
3.5 需求定义的工作内容及注意事项 176
3.6 IT架构的设计流程 178
3.7 引入软件包产品时的注意事项 180

第4章 构成IT架构的技术要素
4.1 主要的应用程序技术 182
4.2 商用软件包 184
4.3 数据仓库与商业智能 186
4.4 主数据管理 188
4.5 系统基础架构的技术趋势 190
4.6 支持云计算的系统基础架构技术 192
4.7 实现高速处理的系统基础架构技术 194
4.8 支持业务变化的系统开发技术 196
专栏 不要被流行词汇所迷惑! 198
专栏 云计算运用中的陷阱 199

第3部分 运用IT带动企业成长 201

第1章 运用IT支持企业全球化
1.1 CIO应关注的全球化业务中的两大动向 202
1.2 适应市场和据点成长阶段的IT管理 204
1.3 把握新兴国家市场的成长速度 206
1.4 开拓新兴国家时所应采用的IT架构 208
1.5 实现全球协同效应的IT蓝图 210
1.6 实现全球协同效应的IT架构 212
1.7 实现全球协同效应的IT管理 214
1.8 实现地域内有效的IT管理 216
1.9 由地域统管组织提供IT共享服务 218
1.10 IT共享服务的实现步骤 220
1.11 IT部门运营体制的全球化 222
1.12 全球化IT人才的获得 224

第2章 运用IT提高企业竞争力
2.1 运用IT提高企业竞争力的关键点 226
2.2 强化客户接触点的IT架构 228
2.3 多渠道联动中的注意事项 230
2.4 前台强化型架构的应用案例 232
2.5 明确能为企业带来竞争力的核心功能 234
2.6 嵌合型IT架构的实现 236
2.7 水平划分型架构的应用案例 238
2.8 垂直划分型架构的应用案例 240
专栏 提高对“移动”和“社交”的敏感度 242
专栏 为什么信息共享难以推广 243

第3章 运用IT实现企业创新
3.1 IT创新的类型 244
3.2 IT创新的实践案例 246
3.3 通过“设计思考”实现IT创新 248
3.4 “设计思考”的应用案例 250
3.5 催生IT创新的实验室 252
3.6 讨论实验室和实践实验室的建立 254
3.7 化身为创新型组织 256
专栏 向发祥于欧洲的“未来中心”学习 258

后记 260
译后记 262
执笔者一览 264
参考文献 268
索引 270






















前言/序言

  专业中的通俗与通俗中的专业
  在大量的首席信息官(CIO)的出版物中,要想找一本既通俗易懂又专业的手册类图书,是一件不容易的事。但是,株式会社野村综合研究所在ITValue和人民邮电出版社的协助下,将2012年在日本发行的《图解CIO工作指南》一书翻译出版,为我实现这个愿望提供了机会。阅读完这本工作指南后,我感到最大的收获是这是一本专业中的通俗读物,又是通俗读物中的一本专业指南。在这本书中,野村综合研究不仅从自身的成功案例中提炼指导建议,而且展示出他们在CIO理论基础领域的探索结果,较好地实现了CIO理论与CIO实践的结合,充分反应了本书的专业性。同时,本书在出版编辑和内容安排上,形成了一页内容对应一页图表的方式,真正从可读性和易用性上下功夫,充分展示了出版者对通俗性的追求目标。
  具体地说,本书从基础和实用的管理理念和工具入手,用通俗易懂的方式,展示了对CIO工作的指导。这部书围绕IT管理、IT架构与IT实践三个主要议题,涵盖了大数据与云计算时代的IT战略和IT实务。
  首先,CIO应通过行业分析与流程分析,协助企业CEO或业务领导明确战略。CIO围绕企业业务战略来思考,保持对企业业务战略定位的敏感性和理解力。我们知道,企业战略管理的核心是定位,战略定位的关键有二,一是明确企业所处的位置和环境,即所谓的“在哪里”的问题,二是确定企业未来将实现的目标,即所谓的“去哪里”的问题。在了解企业战略定位后,CIO应深刻洞察全球IT发展趋势和主流方向,不是将自身拥有的工具推销给企业决策者,而是在众多技术和模式中,选择与企业战略最匹配的IT工具推销给企业决策者,这就涉及到企业IT战略的问题。应当说,业务流程分析、企业战略定位、企业IT战略这三个层面的问题均属于IT管理的范畴。
  其次,在企业IT战略指导下,CIO应发挥自身的专业优势和团队智慧,建立与企业IT战略最匹配或最合适的IT架构,而不是最贵的或最便宜的IT架构。为实现IT架构的有序建设,需要对IT需求进行分析,并根据需求编制具体的行动计划和项目管理制度,这两个层面的问题则分别属于IT架构与IT实践的范畴。
  最后,在中国众多的CIO实践经验分享中,有两个关键点需要获得更为普遍的重视,一是CIO如何取得CEO的信任和支持,这需要CIO具备相应的领导力。在这里,领导力更多地体现在CIO的协调能力和沟通能力,情商比智商重要,关系比知识重要;二是CIO如何通过有效的IT规划来实现两个具体的管理目标,即达成共识和明确需求。在推动企业信息化和电子商务的过程中,CIO的一项重要职责就是在企业内部与高层达成某些共识,与企业各部门负责人之间达成某种程度上的共识。同时,不断细化和明确企业的具体的IT需求,能够将企业的IT需求明确无误地“翻译”给软件提供商或其他合作伙伴。在这个过程中,CIO同样需要的是情商而不是智商。知识本身无好坏之分,但不同的人对知识的把握则有水平高低之别。正是这种差别,有的CIO可以获得更多的支持和资源,有的则只能抱怨IT经费不足。因此,建议高层重点阅读本书关于管理方面的建议。建议中层管理者重点关注管理和实践部分,建议IT技术人员重点阅读关于架构方面的论述。
  可以说,对于想改变现状或创新的CIO,这是一本有价值的专业指南,它相当于一本字典。当你面对专业的困惑问题找不到答案时,不妨翻翻相应的内容,而不必一下子将这部手册从头读到尾。而对于刚刚履新的CIO来说,该书是一本当你无所适从时指导你找到前进方向的指南。
  中山大学信息经济与政策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导
  中国信息经济学会常务副理事长
  谢康
  2013年11月24日于广州


《数字时代的企业舵手:一位资深CIO的战略转型实践》 在瞬息万变的数字浪潮中,企业如何 navigating 复杂的科技变革,实现可持续的增长与创新?《数字时代的企业舵手:一位资深CIO的战略转型实践》一书,将带您深入洞察一位杰出首席信息官(CIO)如何在风云变幻的市场格局中,擘画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宏伟蓝图,并付诸实践,引领组织走向新的辉煌。 本书并非理论的堆砌,而是基于一位身经百战的CIO在多家大型企业担任核心领导职务的真实经验,系统性地梳理了其在应对技术颠覆、重塑业务模式、驱动组织变革过程中的一系列思考、决策与行动。作者以其深厚的行业洞察和前瞻性的战略视野,将枯燥的技术术语转化为易于理解的商业语言,揭示了CIO在现代企业中扮演的不再仅仅是技术管理者,更是企业战略的制定者、业务创新的驱动者和组织变革的领导者。 第一部分:洞悉前沿,锚定战略方向 在数字时代,技术的迭代速度远超以往。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区块链等新兴技术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它们深刻地影响着商业的运作方式和竞争格局。本书的开篇,作者便带领读者穿越迷雾,深入浅出地剖析了当前最值得企业关注的关键技术趋势,并重点阐述了CIO如何透过现象看本质,识别真正能够驱动业务价值的核心技术。 AI的赋能与挑战: 作者并非一味鼓吹AI的万能,而是着重分析了AI在提升效率、优化决策、创新产品和服务等方面的实际应用场景。同时,他也坦诚地指出了AI在数据隐私、算法偏见、人才培养以及伦理道德等方面带来的挑战,并提供了可行的应对策略。例如,他会分享如何构建负责任的AI体系,如何平衡数据利用与隐私保护,以及如何通过人机协作最大化AI的价值。 大数据驱动的洞察力: 数据是数字时代最宝贵的资产。本书深入探讨了如何构建强大的数据平台,实现数据的采集、存储、处理、分析和可视化。作者强调,数据分析的最终目的是产生 actionable insights,从而指导企业做出更明智的商业决策。他会分享一些成功的案例,展示如何利用大数据洞察消费者行为,优化运营流程,甚至发现新的商业机会。 云计算的战略意义: 从基础设施到平台再到软件,云计算已经成为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基石。本书探讨了CIO如何制定合理的云战略,包括公有云、私有云、混合云的选择与协同,以及如何通过云原生技术提升应用的灵活性、可伸缩性和韧性。作者还会讨论云安全、成本优化以及供应商管理等关键议题。 物联网与万物互联的潜力: 随着万物互联时代的到来,物联网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连接物理世界与数字世界。本书将剖析物联网在智能制造、智慧城市、智慧零售等领域的应用潜力,并探讨CIO如何构建物联网生态系统,实现设备数据的智能化管理和应用。 区块链的颠覆性重塑: 区块链技术以其去中心化、不可篡改、透明可追溯的特性,正在重塑金融、供应链、数字身份等多个行业。本书将深入探讨区块链的应用前景,以及CIO如何评估区块链技术的成熟度,并将其融入企业的长期发展规划。 在洞悉技术趋势的基础上,作者进一步强调了CIO制定企业数字化战略的重要性。这不仅仅是关于技术的升级,更是关于如何将技术与企业的业务目标、市场竞争、客户需求紧密结合,形成一套清晰、可执行的战略路线图。他会分享如何进行战略性技术规划,如何识别和评估技术投资的ROI,以及如何将数字化战略融入企业的整体愿景。 第二部分:赋能业务,驱动转型升级 技术是手段,业务才是目的。本书的第二部分,将重点聚焦于CIO如何利用技术赋能业务,驱动企业实现全方位的转型升级。这包括但不限于优化核心业务流程,重塑客户体验,以及培育创新文化。 敏捷的企业架构与卓越运营: 在快速变化的市场中,僵化的企业架构是创新的最大阻碍。作者强调了构建敏捷、弹性的企业架构的重要性,以及如何通过微服务、DevOps等方法论提升IT交付的效率和质量。他会分享如何通过流程再造和自动化,实现企业运营的卓越,例如在供应链管理、客户服务、市场营销等领域的实践。 以客户为中心的数字化体验: 客户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根本。本书深入探讨了如何利用数字技术打造无缝、个性化、全渠道的客户体验。作者会分享如何通过数据分析洞察客户需求,如何利用CRM、营销自动化等工具提升客户互动效率,以及如何通过数字渠道构建品牌忠诚度。 创新驱动的文化与组织重塑: 数字化转型不仅仅是技术的革新,更是文化的变革。作者会分享如何通过营造鼓励创新、容忍试错的组织文化,释放员工的创造力。他还会探讨CIO如何与人力资源部门协作,吸引、培养和留住具备数字化技能的复合型人才,以及如何构建跨部门协作的创新团队。 数据驱动的决策与绩效管理: 数据分析能力是现代企业必备的核心竞争力。本书将深入阐述如何构建数据驱动的决策机制,如何利用BI工具进行绩效监控和预警,以及如何通过数据分析不断优化业务策略。作者会分享一些实用的数据分析模型和指标体系,帮助企业量化转型成效。 第三部分:风险管控与可持续发展 数字化转型伴随着机遇,也带来了新的风险。本书的第三部分,将聚焦于CIO在确保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安全、合规与可持续性方面所扮演的关键角色。 网络安全与数据治理的基石: 在数字世界中,网络安全是企业的生命线。作者会深入剖析当前面临的主要网络安全威胁,以及如何构建多层次、纵深防御的安全体系。同时,他还会强调建立完善的数据治理框架,确保数据的合规性、安全性、准确性和可用性,这对于应对日益严格的数据保护法规至关重要。 合规性与风险管理的双重奏: 随着数字化进程的深入,企业需要应对来自监管机构、行业标准以及商业伙伴的多重合规要求。本书将探讨CIO如何识别和管理与数字化转型相关的各类风险,包括技术风险、运营风险、合规风险和声誉风险,并建立有效的风险应对机制。 人才培养与技能升级: 数字化转型是人才的转型。作者将详细阐述CIO在人才战略中的重要作用,包括如何识别未来所需的核心技能,如何制定有效的培训和发展计划,以及如何构建学习型组织,持续提升员工的数字化素养,应对技术变革带来的挑战。 可持续的数字化转型之路: 真正的数字化转型并非一蹴而就,而是一个持续演进的过程。本书将探讨如何构建具备持续学习和适应能力的组织,如何保持战略的灵活性,以应对未来不可预测的技术和市场变化,最终实现企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 结语:CIO的角色演进与未来展望 在全书的最后,作者对CIO的角色进行了深刻的总结和展望。他认为,未来的CIO将不再局限于IT部门的领导者,而是企业战略的核心参与者,是技术与业务的桥梁,是创新与变革的催化剂。他们需要具备深厚的商业智慧、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卓越的领导力以及对未来技术的深刻理解。 《数字时代的企业舵手:一位资深CIO的战略转型实践》是一本献给所有渴望在数字浪潮中乘风破浪的企业领导者、IT管理者以及对企业数字化转型感兴趣的读者们的宝贵读物。它提供的不仅是理论指导,更是来自一线实践的智慧结晶,将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应对数字化时代的挑战,成为引领企业走向成功的掌舵者。

用户评价

评分

作为一名在企业中与 IT 部门打交道多年的普通员工,我一直对 CIO 这个角色充满好奇。当我在书店偶然看到《图解CIO工作指南》(第4版)时,我立刻被它的名字吸引了,想着或许能从中一窥究竟。读完之后,我只能说,这本书完全颠覆了我对 IT 管理的认知,它就像一本“秘籍”,让我看到了 CIO 们是如何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 书中的“企业数字化战略与路线图”部分,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它没有停留在“我要做什么”的表面,而是深入探讨了“为什么要做”,以及“如何才能做到”的根本。它用非常直观的图例,展示了 CIO 如何将宏观的商业目标,转化为具体的 IT 战略,并且绘制出清晰的实施路径。我尤其欣赏它在讲解“价值创造”时,强调的“赋能业务”和“驱动创新”两个核心维度。这让我明白,CIO 的工作远不止于维护系统,更是要成为业务的“催化剂”。 “技术创新与新兴趋势”的章节,更是让我大开眼界。书中对“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热门技术,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解读,并且结合了大量的实际应用案例。它并没有盲目推崇某种技术,而是引导读者思考“技术如何服务于业务”,以及“如何评估技术的成熟度和潜在风险”。我最喜欢的是,它在讨论“技术债务”时,提出的“未雨绸缪”的理念,这让我意识到,任何技术的选择都需要长远的眼光。 让我感到非常惊喜的是,这本书在“ IT 组织架构与人才发展”方面,也给出了非常详尽的指导。它不仅仅是关于招聘和培训,更是关于如何构建一个“高效协同”且“持续学习”的 IT 团队。书中关于“工程师文化”、“敏捷团队”以及“跨职能协作”的论述,让我看到了未来 IT 团队的发展方向。它还强调了“领导者的人格魅力”和“沟通能力”,这让我意识到,一名优秀的 CIO,不仅要有技术视野,更要有卓越的人文素养。 最后,“服务管理与用户体验”这一章,简直是为任何希望提升内部 IT 服务水平的组织量身定做的。它强调了“以用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以及如何通过“流程优化”、“工具支持”和“持续反馈”来不断提升用户满意度。书中关于“IT 服务管理(ITSM)”的讲解,非常到位,它让我也开始思考,我们公司内部的 IT 服务,还有哪些可以改进的空间。总而言之,《图解CIO工作指南》(第4版)是一本让我耳目一新的书,它不仅让我对 CIO 的工作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也为我提供了很多启发。

评分

读完《图解CIO工作指南》(第4版),我最大的感受就是,这本书简直是一位经验丰富的 IT 领袖的“修炼秘籍”。它并没有直接告诉你“怎么做”,而是让你理解“为什么这样做”,以及“这样做的背后逻辑是什么”。对于我这样身处科技行业,但并非直接管理 IT 部门的从业者来说,这本书提供了宝贵的视角,让我能更好地理解企业 IT 运作的深层机制。 书中关于“战略规划与愿景设定”的部分,真的非常触动我。它没有空泛地谈论“未来”,而是通过一系列的“价值链分析”和“生态系统构建”的图示,清晰地展现了 IT 如何从一个支持部门,蜕变为驱动业务增长的核心引擎。我特别欣赏它在讲解“业务与 IT 融合”时,提出的“共创”理念。它强调了 CIO 需要打破部门壁垒,与业务部门紧密合作,共同定义和实现 IT 目标。这种协同作战的思路,让我对现代企业如何实现高效运营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技术选型与架构设计”这一章节,更是让我的“技术焦虑症”得到了一定缓解。它没有推荐具体的某一种技术,而是提供了一套“选择框架”,引导读者思考“业务需求”和“技术成熟度”之间的平衡。书中关于“云原生”、“微服务”等前沿技术的解读,非常到位,而且是用一种“化繁为简”的方式呈现,让即使是初学者也能轻松理解其核心价值。它还特别强调了“可伸缩性”和“韧性”的重要性,这对于构建能够应对未来不确定性的 IT 架构至关重要。 让我感到惊喜的是,这本书在“成本效益分析与投资回报”方面,也提供了非常详实的指导。它并没有仅仅停留在“花多少钱”的层面,而是教你如何“花对钱”,如何量化 IT 投资的价值,以及如何进行有效的“投资组合管理”。书中提出的“总拥有成本(TCO)”和“客户生命周期价值(CLV)”等概念,让我明白 IT 投入不仅仅是成本,更是一种战略性投资。这种财务视角,对于很多技术出身的读者来说,是非常宝贵的补充。 最后,“变革管理与持续改进”这部分内容,简直是为任何面临组织变革的企业量身定做的。它深刻剖析了变革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阻力,并提供了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它强调了“沟通”和“赋能”在变革中的关键作用,以及如何通过“持续学习”和“迭代优化”来确保变革的成功。总而言之,《图解CIO工作指南》(第4版)是一本让我受益匪浅的书,它不仅提升了我对 IT 管理的理解,更让我看到了 IT 在现代企业中无限的可能性。

评分

作为一个在企业中长期从事业务分析工作的人,我对 IT 部门总是有种“既熟悉又陌生”的感觉。很多时候,我们只关心 IT 能不能满足我们当下的需求,却很少去理解 IT 部门背后的运作逻辑。《图解CIO工作指南》(第4版)这本书,彻底改变了我这种认知。它就像一扇窗,让我窥见了 CIO 这个职位背后蕴含的巨大智慧和责任。 书中关于“企业 IT 战略与业务目标对齐”的章节,给我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它没有像许多技术书籍那样,从技术本身出发,而是从“业务价值”出发,深入探讨了 CIO 如何将 IT 战略与企业整体战略紧密结合。我尤其欣赏它关于“价值流分析”和“客户体验提升”的案例,这些都让我明白,IT 的最终目的是服务于业务,提升客户满意度。它还强调了“持续的对话”和“共同的愿景”,这对于打破业务和 IT 之间的隔阂至关重要。 “技术赋能与数字化转型”这部分内容,更是让我眼前一亮。它不仅仅是关于采用新技术,更是关于如何利用技术重塑业务模式,实现“颠覆式创新”。书中对“数据驱动决策”的强调,让我看到了数据在现代企业中的核心价值。它还探讨了“敏捷开发”和“DevOps”等先进的管理方法,这让我理解了为何一些企业能够如此快速地响应市场变化。 让我感到非常惊喜的是,本书在“ IT 组织架构与人才培养”方面,也给出了非常详实的指导。它不仅仅是关于招聘,更是关于如何构建一个“高绩效”、“创新型”且“持续学习”的 IT 团队。书中对“领导力模型”、“团队协作”以及“知识共享”的论述,都非常具有启发性。它让我意识到,一个成功的 IT 部门,离不开优秀的团队和开放的文化。 最后,“ IT 风险管理与合规性”这章,让我对 CIO 的责任有了更深的认识。在信息安全和数据隐私问题日益突出的今天,CIO 的角色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关键。书中关于“风险评估”、“安全策略”以及“业务连续性计划”的介绍,都非常具体和实用。它让我看到了 CIO 如何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保障企业的信息资产安全。总而言之,《图解CIO工作指南》(第4版)是一本让我受益匪浅的书,它不仅提升了我对 IT 管理的理解,更让我看到了 IT 在现代企业中无限的可能性。

评分

哇,我刚刚读完《图解CIO工作指南》(第4版),简直太惊喜了!虽然我不是CIO,但我是个对企业 IT 战略和管理非常感兴趣的读者,这本书的内容完全超出了我的预期。它不仅仅是关于技术,更是关于如何用技术驱动业务增长,如何构建一个高效、创新且具有前瞻性的 IT 部门。 开篇就以非常宏观的视角,阐述了 CIO 在当前数字化浪潮中的角色演变。书中并没有像很多技术书籍那样堆砌晦涩的术语,而是通过大量的图解,将复杂的概念变得生动易懂。比如,在讲到“IT 治理”时,它用了一个非常形象的比喻,把 IT 治理比作企业航行中的“灯塔”和“航海图”,清晰地勾勒出 IT 决策需要遵循的框架和原则。这让我第一次真正理解了,为什么 IT 治理如此重要,它不仅仅是流程,更是战略的保障。 接着,书中深入探讨了“技术创新与数字化转型”。我特别喜欢它关于“敏捷开发”和“DevOps”的章节,没有枯燥的理论,而是通过案例分析,展示了企业如何通过这些方法论,加速产品迭代,提升客户满意度。它还强调了“数据驱动决策”的重要性,通过可视化的方式,展示了数据分析如何帮助 CIO 做出更明智的资源分配和风险管理决策。我印象深刻的是,它还讨论了如何平衡“短期效益”和“长期投资”,这对于任何希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企业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 让我感到耳目一新的是,这本书还花了相当大的篇幅来讨论“人才管理与组织文化”。这部分内容非常务实,比如如何吸引和留住顶尖的 IT 人才,如何构建一个鼓励创新和协作的团队文化,以及如何应对数字化转型带来的组织变革。它不仅仅是关于技术,更是关于“人”的因素,这往往是许多 IT 项目失败的根本原因。书中提出的“赋能型领导力”理念,让我思考如何才能真正激发团队的潜力,而不是简单地下达指令。 最后,这本书的“风险管理与合规性”章节也做得非常出色。在信息安全日益严峻的今天,CIO 的角色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关键。它不仅讨论了传统的网络安全威胁,还深入分析了数据隐私、知识产权保护等新兴风险。它提供的“风险评估矩阵”和“合规性检查清单”非常实用,能够帮助 CIO 建立起一套有效的风险防范体系。总而言之,《图解CIO工作指南》(第4版)是一本集战略高度、实践深度和图解易懂性于一体的优秀读物,强烈推荐给所有对 IT 管理和企业数字化转型感兴趣的朋友。

评分

作为一个对企业管理和技术发展有着浓厚兴趣的非 IT 专业人士,我一直想找一本能够全面理解 CIO 角色的书籍。《图解CIO工作指南》(第4版)绝对是我的最佳选择。这本书的内容之丰富,讲解之清晰,让我感到非常震撼。它不仅仅是一本技术手册,更是一本关于战略、管理和领导力的综合指南。 书中关于“战略性 IT 规划”的部分,真的让我茅塞顿开。它用一系列精美的图表,将复杂的战略思考过程可视化,让我能够直观地理解 CIO 是如何将企业的愿景转化为具体的 IT 战略的。我特别欣赏它在探讨“价值链优化”时,提出的“内外兼修”的理念,即一方面要优化内部 IT 运营效率,另一方面要利用技术驱动外部业务创新。这种双管齐下的方法,让我看到了 IT 在企业发展中的核心地位。 “技术创新与趋势分析”这一章,内容非常前沿且实用。它并没有仅仅停留在技术名词的堆砌,而是深入剖析了“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等新兴技术对企业业务模式的潜在影响。书中关于“技术风险评估”和“投资回报预测”的讨论,尤其让我印象深刻。它提醒我们,在拥抱技术的同时,也要保持审慎,确保技术投资能够带来切实的业务价值。 让我感到惊喜的是,本书在“组织变革与文化建设”方面,也提供了非常深刻的见解。它不仅仅是关于如何实施变革,更是关于如何“引导”和“激励”组织成员去拥抱变革。书中关于“沟通策略”、“利益相关者管理”以及“创新文化营造”的论述,都非常贴合实际,让我看到了一个优秀的 CIO 如何成为变革的“灵魂人物”。 最后,“风险管理与业务连续性”这一部分,更是让我深感不安又庆幸。在如今充满不确定性的时代,CIO 的责任重大。书中关于“网络安全”、“数据隐私”以及“灾难恢复”的详尽介绍,让我认识到 IT 部门在保障企业稳健运营方面的重要性。它提供了一套“预防与应对”的框架,帮助 CIO 们构建起坚实的“安全盾牌”。总而言之,《图解CIO工作指南》(第4版)是一本让我受益匪浅的书,它不仅提升了我对 IT 管理的理解,更让我看到了 IT 在现代企业中无限的可能性。

评分

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

评分

还可以还可以还可以 还可以还可以还可以

评分

很好

评分

书看了 学到很多知识 满意

评分

干货比较多,正版。

评分

京东评价不合理。我买了6本书,刚看了3本,但是评价是需要对6本书同时评论。这么长时间了,难道就没人注意到这个bug吗?

评分

更加专业性

评分

书是好书,就是发给我的这本磨损严重,脏兮兮的,差点不敢下手,擦了一下才上图,擦不掉的痕迹我就没办法了

评分

十分满意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