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米高清长卷,完整大图,用经折装的形式呈现给大家,高清复制,纤毫毕现,临摹鉴赏,诸般皆宜。
2、刘松年,南宋四大家之一。画院人中“绝品”。
技法上变李唐“斧劈皴”为小笔触的“刮铁皴”。
题材上多园林小景,人称“小景山水”。
所作屋宇,界画工整。所画人物,衣褶清劲,精妙入微
海报:
唐初十八学士这一历史,传到宋代已成典故。两宋文人时常进行内容丰富的雅集活动。琴、棋、书、画,这是不可或缺的,歌舞曲艺、古玩彝器、饮酒美食也是常见的画面。十八学士的衣着虽然还是唐人的模样,家具器物却处处流露出宋代的特征,他们仿佛穿越了时光……
已出版:
顾恺之·洛神赋图
吴道子·送子天王图
董源·夏景山口待渡图、潇湘图
赵佶·写生珍禽图
李公麟·西岳降灵图
夏圭·溪山清远图
刘松年·十八学士图
王蒙·太白山图
黄公望·富春山居图
唐寅·溪山渔隐图
文徵明·桃源问津图
仇英·文姬归汉图
八大山人·河上花图
石涛·十六阿罗应真图
即将出版:
阎立本·历代帝王图
张萱·虢国夫人游春图、捣练图
周昉·簪花仕女图、挥扇仕女图
周文矩·宫中图、重屏会棋图
顾闳中·韩熙载夜宴图
赵幹·江行初雪图
李成·寒鸦图、茂林远岫图
武宗元·朝元仙仗图
张激·白莲社图
王希孟·千里江山图
张择端·清明上河图
李唐·长夏江寺图、江山小景图
马远·春游赋诗图、水图
张胜温·大理国画梵像图
…………
刘松年(约1155-1218),南宋孝宗、光宗、宁宗三朝的宫廷画家。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擅画人物、山水,被誉为画院人中“绝品”。画学李唐,画风笔精墨妙,山水画风格继承董源、巨然,清丽严谨。与李唐、马远、夏珪合称为“南宋四大家”
数码图像呈现的细节、质地、幅面、气息,使所有昏暗的古画获得全新的观看机会,而且,每个人都能面对并拥有清晰的美术史文本,就在自己家里、手中,与辉煌的华夏绘画同在。
中信美术馆《大师原典》系列是我迄今所见完整的出版计划(几乎囊括遍布海内外的一流经典),也是面向大众、尤为廉价的精印画集(相当于一两份盒饭的售价)。
宫廷画、文人画,因此不再是宫廷的,文人的,也不再是所谓职业美术家的雅好。这批画集属于所有愿意认知华夏绘画的人。其功德,不仅仅是在赏阅,而在实实在在的爱国主义教育。
--陈丹青
本丛书遴选中国美术史最优秀的大师及其原典,完整大图呈现给读者——千百年来,这些杰作征服了无数观众,已成为华夏民族的美学基因、东方文明的背景符号!
过去,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这些杰作往往深藏不露,普通读者难以一睹全貌,更无缘亲近赏鉴。本丛书企望“旧时王谢堂前燕”,得以“飞入寻常百姓家”。愿大师原典的灼灼华彩,成为读者的案
头锦瑟、枕边韶华。
——张子康 中国美术馆副馆长,全国美术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
我一直对宋代的绘画风貌情有独钟,特别是那种内敛、注重士人精神的表达方式。这本书的选材眼光极为独到,它不仅仅是简单地罗列画作,更像是在构建一个完整的时代精神切片。翻阅过程中,我能清晰地感受到那个时期文人士大夫阶层的生活场景与精神追求是如何通过笔墨被记录下来的。画面的构图、人物的动态以及背景环境的营造,无不透露出一种恰到好处的平衡感,既有生活气息的真实描摹,又不失高远的哲学意境。这种对“韵味”的捕捉和再现,远比单纯的技法分析来得更加动人。它让人开始思考,在那个特定的历史节点,艺术是如何服务于人的内心世界的构建与安放的。每一幅作品背后,都蕴含着作者对“何为君子之道”的深刻体悟,这比看任何理论书籍都来得直观有力。
评分这本画册的装帧设计简直是艺术品本身,从封面到内页的纸张选择,都透着一股沉稳而高雅的气息。装帧师显然对中国传统工艺有着深刻的理解,那种触感,那种光影下的纹理变化,让人在翻阅之前就已经被深深吸引。特别是对于中国古代书画的重印,纸张的质地和印刷的色彩还原度至关重要,而这本选用的材质,在呈现细节的细腻度和墨色的层次感上,达到了一个极高的水准。你几乎可以感受到当年画家手中笔触的力度和情绪的波动,那种穿越时空的对话感,是很多粗制滥造的印刷品完全无法比拟的。装帧的考究,不仅是对原作的尊重,也是对阅读者审美体验的极大提升。合上书时,那份厚重感,让人觉得手中捧着的不是一本书,而是一段凝固的历史。它让原本可能有些晦涩难懂的古代艺术,以一种近乎可触摸的方式呈现在我们眼前,这种对细节的执着,体现了出版方对“大师原典”系列定位的真正理解。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布局和文字排版,体现出一种非常克制的东方美学。它没有采用那种喧宾夺主的满版式设计,而是给予画面足够的留白空间,让每一幅作品都能“呼吸”,都能独立地占据读者的全部注意力。留白的设计不仅仅是为了美观,更是为了引导读者的目光,强调“计白当黑”的东方绘画理念。在图文的对照部分,辅助的文字说明也处理得恰到好处,既提供了必要的历史背景和鉴赏提示,又避免了冗余的解读,将主要的解读权留给了观者自己。这种留白的设计语言,本身就是对中国古典艺术精神的一种致敬——将意境的表达置于具象描摹之上。它教会我们如何安静下来,去感受画中的“空”,去体会那份“此时无声胜有声”的境界。
评分从材质和工艺的角度来看,这次的影印质量简直是达到了一个令人咋舌的高度,特别是在处理那些极其细腻的线条和微妙的晕染效果时。古代的绢本或纸本,其纤维本身的肌理感,是现代印刷技术难以完全复刻的挑战。但在这里,印刷商似乎找到了某种平衡点,使得墨色的层次变化,从浓黑到浅灰的过渡,都保持了极高的精确度。当你凑近观察那些人物的衣纹或树木的皴法时,那种纸张与墨交融形成的独特质感,仿佛能让你触摸到画笔的运动轨迹。对于研究古代用笔和用墨技巧的人来说,这种高精度的还原,无疑提供了宝贵的参照物,甚至可以从中揣摩出一些古代匠人在装裱和拓印过程中可能采取的辅助手段。这种对原件“物理属性”的尊重,是衡量一本艺术图册价值的关键标准。
评分对于一个初涉中国艺术史的爱好者来说,如何高效地进入某个特定时期的语境是一个难题。而这个系列的书籍,尤其是聚焦于某一位大师的作品集,提供了一条绝佳的路径。它避免了那种大而全的叙述带来的知识碎片化,而是通过一个核心的视角——比如这位画家的创作演变——来串联起相关的时代背景、审美风尚乃至流派之间的影响与分野。阅读体验上,它不像教科书那样僵硬,更像是一位资深学者在耐心地为你讲解,哪里是转折点,哪里是创新所在。这种聚焦带来的深度,使人能够真正沉浸进去,体会到艺术史的脉络感,而不是被无数人名和年代淹没。这种编排方式,极大地降低了入门的门槛,却又保证了学习内容的严谨性,兼顾了学术性和可读性,非常难得。
评分好书籍伴一生???????????????
评分對京東的服務非常滿意,書的質量很好,物流速度快,好評!
评分1、中国元素、中国图像、中国美学的源代码
评分东西不错,包装完好,快递给力,赞
评分我老公要我买的,我是看不懂
评分中信出版社的这套书算是不错的了。价格实惠。在家研究画,再好的印制也不如去博物馆。所以有个一般质量即可。
评分物流就是快,质量很好,打折下来还可以
评分京东书送货快包装好,很厉害!
评分非常好看的画册。值得认真学习。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