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融合了面塑、食雕、糖艺、果酱画盘饰四个篇章的内容,前三个篇章从基础的原料选取、工具使用到大件的细节介绍、分步解析等都作了详细的描述,并配有精美的步骤图。第四篇优选了部分果酱画盘饰以供读者欣赏。四部分内容涉及中国古典名著中的经典人物以及花鸟鱼虫,富有文化底蕴和生活气息。
本书讲解细致、到位,既可作为餐饮行业职业技能培训教程,也可作为食品装饰爱好者的自学用书。
徐真,生于1980年,江西吉安人。国内知名食品雕刻大师、面塑工艺美术大师,精通食品雕刻、泡沫雕刻、面塑糖艺、翻糖、果酱画等技艺。早年曾在北京、天津等大城市五星级酒店及辽宁电视台任食雕师,而后一直在新东方烹饪学校任教,教授食雕、面塑、糖艺方面的课程十余年,具有丰富的实践和教学经验,所授学生数以万计,毕业学生遍布国内外。2015年底,作者创办了食品雕塑艺术工作室,开始全身心地投入食品造型艺术的研究与教学工作中。
王卫锋,1992年生,陕西商洛人,高级烹调师,曾在浙江火电集团北京分公司任职,2010年在酒店工作时喜欢上食品雕刻,其后遍访名师,专心研究食雕、面塑、糖艺,尤其擅长面塑、面人技艺,特别在刀马人物上有独到的理解,其作品生动形象,经过多年的实践已形成自己独树一帜的风格。
001 第一篇 面塑制作图解与欣赏
002 第一节 面塑工具及原料
004 第二节 面塑作品制作图解
004 一、动物系列
006 二、传统人物
010 三、西游记系列
021 四、三国系列
032 第三节 面塑作品欣赏
037 第二篇 食品雕刻制作图解与欣赏
038 第一节 果蔬雕刻制作图解与欣赏
038 一、雕刻工具及原料
040 二、果蔬雕刻作品制作图解
040 1.人物五官展示
041 2.人物头像及人物系列
057 3.动植物系列
080 三、果蔬雕刻作品欣赏
086 第二节 泡沫雕刻制作图解与欣赏
086 一、泡沫雕刻工具及原料
088 二、泡沫雕刻作品制作图解
092 三、泡沫雕刻作品欣赏
094 第三篇 糖艺制作图解与欣赏
095 第一节 糖艺工具及原料
099 第二节 糖艺作品制作图解
109 第三节 作品欣赏
109 一、糖艺作品欣赏
111 二、翻糖作品欣赏
112 第四篇 盘饰艺术欣赏
113 第一节 糖艺盘饰欣赏
116 第二节 果酱画盘饰欣赏
制作图解
1. 用铁丝做好老鹰身体及翅膀骨架,身体
缠上报纸,附上白面。
2. 将做好的尾羽及部分翅膀羽毛用白乳胶
粘上,塑出老鹰头部及爪子。
3. 粘完翅膀羽毛,做好老鹰爪尖。
4. 粘接大腿上的羽毛,注意从爪子根部向
上粘。
5. 粘上身体羽毛。
6. 粘上脖子上的羽毛即完成。
教学之余,无意中在网上上传了一些自己有关食品雕刻、面塑、糖艺方面的教学视频,出人意料的是深受广大烹饪界朋友、面塑爱好者的关注与喜爱。至 2015 年年底我的个人教学视频的点击量突破 70余万次,“粉丝”也不断地积累与增长,越来越多的朋友远道而来学习与交流,欣喜之余应朋友们的邀请,特意将近年来相关的教学作品分类整理成册,以供大家参考和指导。随着餐饮行业的不断发展,单一的雕刻、糖艺、面塑、果酱画等技能已经不能满足整个行业的发展需求了,业内对各项全能的综合性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强烈。这就要求广大从业人员学会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综合了解与学习食品造型艺术相关技艺。本书融合了面塑、食雕、糖艺、果酱画盘饰四个模块的内容,前三个模块从最基础的原料选取、工具使用到大件的细节介绍、分步解析等都作了详细的描述,尤其是食雕和面塑这两方面倾注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
本书中的内容毕竟有限,而能够放下手头的工作,抽出身来学习的朋友也是少数,后期编者将在教学过程中尽可能地多录制一些相关的视频发布到网上以供大家参考交流,在网上搜索“徐真食品雕塑艺术工作室”就可以找到。希望感兴趣的网友多多关注和支持。
本书的出版要特别感谢王卫锋的大力支持和辛苦付出,还有参与制作的学员、同事以及我的家人和广大朋友们一直以来的肯定和鼓励。
在此对大家表示深深的谢意。
从 2015 年 8 月份开始,历时约半年时间,完成全书百余个作品的撰写,时间比较仓促,谨以此拙作献给大家,愿与业内同仁及广大读者一起参考交流,希望大家提出宝贵意见并予以批评指正。
徐真
2016 年 4 月
作为一名刚入行的餐饮学徒,我渴望通过学习能够快速掌握实用的职业技能,为未来的职业生涯打下坚实的基础。这本《图解食品装饰制作技艺》在我的学习过程中,提供了一些初步的认识,但其内容深度和广度,与我期望的“职业技能培训教程”还有一段距离。 书中对于面塑的介绍,更多地集中在作品的展示,例如如何制作出逼真的花朵或动物造型。然而,对于制作过程中最核心的技巧,比如如何调制出适合长期保存且不易开裂的面团,或者如何通过加水、加粉等方式来调整面团的湿度和软硬度,书中并没有深入探讨。这让我在实际操作中,往往因为面团状态的不稳定而感到沮丧。在食雕方面,书中的示范作品固然赏心悦目,但对于雕刻工具的选择,例如不同尺寸、不同形状的雕刻刀在具体应用上的区别,以及如何正确地使用和保养这些工具,书中也没有详细的说明。这让我觉得,这本书更适合作为激发灵感的参考,而非解决实际操作难题的实用指南。
评分作为一名在餐饮行业摸爬滚打了多年的厨师,我一直在寻找能够真正提升技艺、拓宽视野的书籍。最近偶然翻阅了这本《图解食品装饰制作技艺》,尽管它涵盖了面塑、食雕、糖艺和盘饰等多个领域,但我发现其中很多地方虽然提供了基础概念,却在实际操作的深度和细节上有所欠缺,让我难以直接将书本知识转化为炉火纯青的技能。 例如,在面塑部分,书中展示了许多精美的成品图,但对于如何调配面团才能达到最佳的延展性和塑形效果,以及不同温度、湿度下对操作的影响,描述得略显笼统。我更希望看到更具体、更细致的面团配方比例,以及针对不同作品的揉捏手法和温度控制技巧。同样,在食雕方面,虽然有各种水果和蔬菜的雕刻范例,但对于如何选择适合雕刻的食材、如何处理食材的硬度和水分、以及不同雕刻刀具的选择和使用技巧,书中也没有进行深入的讲解。这使得初学者在尝试时容易遇到瓶颈,而有经验的厨师也难以从中获得突破性的启发。
评分我是一位对中华传统面点和糕点文化有着深厚感情的手艺人,一直希望能够将传统技艺与现代审美相结合,创作出更具时代感和艺术性的作品。这本《图解食品装饰制作技艺》在封面和书名上,强调了“技艺”和“制作”,这让我对接下来的内容充满了期待,但阅读过后,我发现书中在“技艺”的深度挖掘和“制作”的精细传授上,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在面塑部分,虽然展示了一些精美的面塑作品,但对于制作这些作品所使用的面团配方,以及如何根据不同的季节和环境湿度来调整面团的软硬度,书中并没有提供详细的指导。这使得我在尝试制作时,常常因为面团的延展性或易断裂性而感到困扰。我更希望看到关于面团的成分比例、揉制时间、以及不同面团在塑形、风干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同样,在食雕方面,书中展示了许多令人印象深刻的雕刻作品,但对于如何选择合适的食材,以及如何使用各种雕刻工具来达到不同的雕刻效果,书中缺乏更具指导性的内容。我希望书中能够更具体地讲解不同食材的特性,以及不同刀具在雕刻时的具体运用技巧,例如如何用细小的雕刻刀来刻画出纤毫毕现的细节。
评分我对烘焙和甜点装饰有着浓厚的兴趣,并希望通过学习能够提升自己的创意和技术水平。这本《图解食品装饰制作技艺》的封面和目录听起来相当吸引人,涵盖了食品装饰的多个热门领域。然而,在我翻阅后,感觉这本书在实际操作的细节和技巧传授方面,显得有些力不从心。 尤其是在糖艺部分,书中提供了许多令人赞叹的糖艺作品图片,展示了糖拉、糖吹、糖塑等各种技法。但当我试图去了解具体的制作过程时,却发现书中的描述仅仅停留在“如何将糖熬制到一定程度,然后进行塑形”这样笼统的层面。对于糖浆熬制的关键温度点,以及如何根据不同造型调整熬制时间和手法,书中并没有给出明确的指导。我曾多次尝试,但由于缺乏这些关键细节,制作出的糖件常常出现融化、变形或不透明等问题。同样,在盘饰部分,虽然有许多精美的摆盘案例,但对于如何根据不同食材的特性来选择合适的盘饰材料,以及如何通过色彩、形状的搭配来突出主菜的特点,书中的建议显得较为表面化,缺乏更深层次的艺术理论指导。
评分我是一位对食物美学充满好奇的业余爱好者,一直对餐桌上的摆盘和装饰艺术非常着迷。这本《图解食品装饰制作技艺》吸引我的是其“图解”的特性,以为可以直观地学习到各种精妙的装饰技巧。然而,在仔细阅读后,我发现这本书更像是一本“概念展示册”,而非“实操指导手册”。 比如,在糖艺部分,书中展示了各种晶莹剔透的糖花和拉糖造型,确实令人惊艳。但当我试图模仿时,却发现对于糖浆熬制的温度和状态控制,以及如何处理拉糖时的粘性和断裂问题,书中的描述过于简略,并没有提供解决常见问题的有效方法。我曾尝试按照书中的步骤来制作,但由于缺乏关键的温度提示和操作要点,结果往往不尽如人意。同样,在盘饰部分,虽然有大量的精美摆盘图片,但对于如何根据菜品的颜色、形状、质地来选择合适的装饰元素,以及如何利用线条、色彩搭配来营造视觉冲击力,书中提供的指导也比较泛泛,缺乏系统性的理论支持和案例分析。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