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道理:分寸之间

小道理:分寸之间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冯仑 口述
图书标签:
  • 生活智慧
  • 处世哲学
  • 人际关系
  • 情绪管理
  • 自我成长
  • 人生感悟
  • 道理
  • 育儿
  • 家庭教育
  • 思维方式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长江文艺出版社
ISBN:9787535448569
版次:1
商品编码:12091828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7-01-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271
字数:21600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京东专享买一本书送一本书。

2017新书《小道理:分寸之间》:地产界思想家、商界哲人、畅销书《野蛮生长》《理想丰满》《行在宽处》作者冯仑新作。冯仑集数十年人生感喟与商界经验,以具有冯氏特色的劲爆、麻辣而深刻的“冯子论语”为基础,浅入深出谈论理想、人生、圈子、地产、创业、金钱等,与商界精英们纵论房产江湖,分享商道秘笈;与年轻人漫谈理想人生,闲话分寸之间。

赠送《人生就是和自己过不去》:蔡明、陈晓、陈向东、冯仑、冯军、黄怒波等21位成功人士聊热点、谈时势、侃八卦,纵论商业江湖,分享成功智慧,品味人生百态。21位风云人物畅谈不为人知的奋斗青春与事业坚守,真情流露;商界成功人士的人生彻悟、成功哲学,观点幽默睿智、尖锐犀利;在这里能触摸时代脉搏,把握热点资讯,在先行者们的尝试中寻找创业以及人生的经验;


内容简介

  地产界思想家、商界哲人、《野蛮生长》《理想丰满》《行在宽处》作者冯仑新作《小道理:分寸之间》。
  冯仑集数十年人生感喟与商界经验,以独具冯氏特色的劲爆、麻辣而深刻的“冯子论语”为基础,浅入深出谈论理想、人生、圈子、地产、创业、金钱等,与商界精英们纵论房产江湖,分享商道秘笈;与年轻人漫谈理想人生,闲话分寸之间。

作者简介

  冯仑,商界思想家,带领万通前进25年,守正出奇,践行理想,筑梦踏实。他是民营企业的布道者,体察历史,探究现实,勤于思考,乐于分享;他是社会公益的先行者,从学习国外先进到成立万通公益基金会,发起爱佑华夏慈善基金会、壹基金公益基金会和阿拉善SEE生态协会……知行合一;他是一个平和的人,有着智者的光辉和仁者的魅力。

精彩书评

  众多大腕集结推荐:他的理想真的很丰满,我记着这个:把理想当中药吃,效果看坚持!
  ——马云

  冯言冯语,有情有性,无忌无讳,见仁见智。
  ——柳传志

  冯仑这个人,聪明*顶,侠义肝肠。嬉笑色骂皆文章,百计千心成万通。
  ——王石

  冯仑幽默、敢担当,对许多事物的理解非常独到、非常智慧。
  ——李开复

  冯仑对我来讲是永远遥不可及的人物,他就是我面前的一座山,永远越不过去。
  ——潘石屹

目录

自序:仰面的婆姨低头的汉 001
第一章 理想时间 001
好人谈理想,坏人只谈钱 002
理想就是把墙上的美人变成炕上的媳妇 005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007
理想是保健品,不是速效救心丸 010
理想不能改变,过程可以妥协 012
追求理想,顺便赚钱 014
吃亏是伟大的第一步 016
伟大首先在于管理好自己,而不是领导别人 019
伟大是熬出来的 021
伟大是事后的追溯,不是事先的设计 023
伟大也有“阴部” 025
第二章 自在为人 029
人生有多少上坡,就会有多少下坡 030
人生发展五部曲:好人、能人、英雄、伟人、圣人 032
成功取决于你想要还是一定要 034
君子立恒志,小人恒立志 037
要想尿得远,就得站得高 041
立中等的志,先做好自己的事 043
学历是铜牌,能力是银牌,性格是金牌,理想是王牌 044
把大道理留给自己,把小道理留给别人 047
选择就是放弃,自由就是枷锁 050
大时代的人管闲事,小时代的人疼自己 052
每一代人都很牛,只是没到时间 055
年轻时候受苦是福气,老的时候受苦是煎熬 057
人类历史由“傻根”创造 060
死缠烂打,人生不留遗憾 063
第三章 关系成本 067
男人跟金钱走,女人跟感情走 068
女人永远是男人的老师 071
女人“依赖”男人,男人“圈养”女人 073
老男人要玩,小男人要思考 076
追求爱情,顺便结婚 078
结婚是误会,离婚是理解 080
更年期之后,男女之间才有真正的友谊 083
朋友之间就该人走茶凉 085
真朋友得看追悼会 088
第四章 折腾房子 091
5岁娶媳妇不是机遇,15岁生孩子不一定会当爹 092
住房问题是青春痘,扛一段时间就会自然解决 094
未婚女性推动房价上涨,离婚女性促进社会财富重新分配 096
房价涨不涨有迹可循 099
房地产行业是给城市化按摩的 101
房企三种发展模式:地主加工头,厂长加资本家,导演加制片 104
地产商的使命是创造最具价值的固定的人造空间 107
收租法则:站着不如坐着,坐着不如躺着 109
中国房地产市场已过“青春期” 112
传统商业地产不看政府怎么做,要看电商怎么做 114
商业地产要勇于被互联网“ ” 117
房企转型:靠儿子不如招女婿 119
房企像喝酒的人,政府管喝酒秩序 121
第五章 创业底线 125
人生不能轻言创业 126
要想当爷,得先当孙子 128
要像女人对待终身大事一样选择合作伙伴 131
创业得用女性思维,在安全情况下找快乐 133
创业,首先得站起来,接着再活下去 135
用太极的招式防守,用气功的章法进攻 137
做生意就像过日子 140
创业最忌“到钱就止步” 144
第六章 全球效率 147
学先进、傍大款、走正道 148
吃软饭、戴绿帽、挣硬钱 151
低风险、中速度、高回报 153
全球观、中国心、专业能力、本土功夫 155
资本社会化,公司专业化,经理职业化,发展本土化 158
顺天应人,守正出奇 161
小姐心态、寡妇待遇、妇联追求 163
中国式做人,纽约式做事 166
面子是中国人的精神纲领 168
争的有面子,让的有尊严 171
“熟人”让中国效率低下 173
第七章 公司力量 177
好公司应当自己一句话说清楚,别人一眼看得懂 178
做公司就好比种苹果 180
上市公司是奥运会上的刘翔,非上市公司是村里的狗蛋 182
宁打一口井,不挖十个坑 186
行业的市场规模限定了企业的增长边界 188
人在江湖走,都要有点儿魄力 190
前半夜想想别人,后半夜想想自己 192
承认失败是对自己的勇敢,真正的勇敢是拿刀砍自己 194
民营企业也需要“抱团取暖” 196
让死亡来为自己指路 199
民营企业三大死法:政商关系、乱集资、商业竞争 201
民营企业要下好“分家”这步棋 203
第八章 在商言商 207
革命是身体的本钱 208
打铁尚需自身硬 211
巴结群众,重用自己 213
资本家的工作岗位,无产阶级的社会理想,士大夫的精神享受 217
好的企业就像一座庙,看谁能成为大和尚 220
人无废人,器无废器 223
看别人看不到的地方,算别人算不清的账,管别人不管的事 226
站在未来安排今天 229
心平才能气和,气和才能人顺,人顺才能做事 232
心大了,事儿就小了 234
择高处立,就平处坐,向宽处行 237
第九章 钱的是非 241
心离钱越远,钱离口袋越近 242
钱心跟着人心走 245
挣钱像孙子,花钱像大爷,送钱像君子 247
挣钱去美国,看钱去欧洲,花钱在亚洲 249
时间是投资品,也是消费品 253
守本分,有期待,善表达 255
企业家要谨记“后半夜吃肉”的家训 258
不要别人进洞房,自己瞎高潮 260
中国企业家成为乔布斯:有素质,缺土壤 262
富人的财富早晚是大家的,不必仇富 264
被逼捐钱等于被人强奸 267
做公益如“大姑娘新婚”——幸福又糊涂 269

精彩书摘

  把大道理留给自己,把小道理留给别人大道理是少数人做,而多数人说的道理,如高瞻远瞩、任劳任怨、自强不息,敢于负责任等,整个过程比较痛苦,要留给自己;小道理是所有人都做,但是不说的道理,是相对来说比较容易的事儿。
  凡是大道理,不可能令人舒服,比如高瞻远瞩、胸怀坦荡、自强不息、含辛茹苦、兢兢业业、坚忍不拔、克己奉公、鞠躬尽瘁,没有一个是能让感觉器官舒服的事儿;纸醉金迷、文恬武嬉、花天酒地、吃喝嫖赌、坑蒙拐骗、巧取豪夺、为非作歹,罪恶的事都是器官上快乐的事儿。
  有理想、有追求的人都能够把大道理留给自己,把小道理留给别人。比如我们讲奉献,平凡的人总是让别人奉献,还有一套说辞,说得冠冕堂皇的,可轮到自己,却偷偷摸摸的只知道索取。而想有所作为的人真把这事当真。几年前,我的同学王斌来找我,要叫上我和汇源的老朱等人一起发起爱佑华夏公益基金,这是民间可以做公益慈善的法规出台后的第一个私募公益基金。我们几个人捐了一些钱,就发起成立了。早期我们做了一个耳蜗的项目,就是给一些有听力障碍的聋哑人装上特别的耳蜗设备,可以矫正和提高他们的听力,经过一段时间训练,他们的听力甚至可以逐步接近正常人的听力水平。老朱和那些孩子、家长认真地交流,他时而蹲下,时而站起来,时而拍拍孩子,时而说说话,时而试一试仪器,我也被他所感染,认真地投入到这件事情中。随着爱佑华夏基金的不断发展,我们进一步参与了帮助艾滋孤儿、先天性心脏病孤儿、孤残儿童等项目。为了这些项目,老朱投入了很多时间和精力,他认真地研究、想办法。从这些事情上,我看到了老朱作为一个好人、厚道人和宽广亲近的善良之辈所表现出的人性光芒。爱佑华夏基金目前已发展成国内最大的儿童心脏病基金,成功救助了一大批患先天性心脏病的儿童,得到了民政部的大力表扬。这离不开老朱对公益事业的热心、诚恳和执着,当然还包括理事长王斌,还有后来参加的马云、马化腾、李彦宏等各路朋友对爱佑华夏所倾注的努力。
  还有一个人,崔永元。小崔怎么感动我?原来我俩很不搭界,相信他对“黑心开发商”也抱有不满。刚开始我觉得小崔有点装,讲长征理想什么的,后来,听一个朋友介绍说他在做口述史。我对此也没有什么直观的认识,只知道他在做事儿嘛。有一次我们在香格里拉见面,他送我一些小人书和他们口述史的资料,当时我觉得挺好,但是没有更深刻的认知。后来一个夏天,我把这个故事讲给王石听,带着王石去了他们的一个工作室。到了工作室以后,我们看到的是一个人花了十几二十年在做一件事——记录当下中国人的状态,而且他还为此到处筹资,默默无闻地干事,不为任何名利。这是一个有责任感、有担当的男人,这个男人自己都快抑郁了,还在操心这个民族的历史是不是被记录下来。这感动了我,也感动了王石,我和小崔就成了好朋友,我也参与到口述历史的活动,来和他们一起共同记录这样一个时代。
  ……

小道理:分寸之间 一本关于生活艺术的探索,一次关于人际智慧的启迪。 《小道理:分寸之间》并非一本教条式的行为指南,也不是一本堆砌名人语录的拼凑集。它是一次深入人心的生活体验分享,一次对那些在日常琐碎中闪耀着光芒的“小道理”的细致梳理与品味。作者以一种极为真诚、温润的笔触,邀请读者一同踏上一段探索“分寸”之美的旅程。 在这本书中,你会发现,生活的智慧并非总是隐藏在宏大的理论和复杂的公式里。它更多地体现在我们与他人交往时的细微之处,体现在我们处理复杂情绪时的微妙平衡,体现在我们面对选择时的审慎考量。作者并不急于给出普适性的标准答案,而是通过一系列生动的故事、细腻的观察和富有洞察力的反思,引导读者去体悟“恰到好处”的境界。 理解“分寸”: “分寸”二字,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承载着深厚的哲学意味。它既是物理空间的尺度,也是人际关系的边界,更是心理活动的界限。在《小道理:分寸之间》中,“分寸”被赋予了更广泛的含义,它关乎: 语言的艺术: 如何在恰当的时机,用恰当的词语,表达恰当的意思,既能传达善意,又能避免冒犯,还能留下余味。这不仅仅是说话技巧,更是对他人感受的尊重和对信息传播效果的考量。例如,面对批评时,是选择激烈反驳,还是冷静倾听,再选择性采纳?在赞美他人时,是空泛的溢美之词,还是精准的细节捕捉?书中会通过一些生活化的场景,探讨这些看似简单却至关重要的问题。 情感的拿捏: 如何在亲密关系中保持独立,在疏远中传递温暖,在付出中不失自我,在接受中感恩戴德。情感的表达需要分寸,过度的索取会令人窒息,而过度的压抑则会造成隔阂。书中会探讨如何把握爱与被爱的分寸,如何处理爱恨交织的复杂情绪,如何在友情中找到平衡点,既能共享喜悦,也能分担忧愁。 行为的边界: 在尊重他人隐私的同时,如何给予关怀;在坚持自我原则的同时,如何适应环境;在追求目标的同时,如何避免干扰他人。行为的分寸,体现在我们与社会、与他人的互动模式中。它要求我们审慎自己的每一个行动,思考它可能带来的影响,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比如,在社交场合,如何礼貌地拒绝不必要的邀请?在工作环境中,如何委婉地表达自己的不同意见? 欲望的节制: 如何在物质丰富与精神满足之间找到平衡,如何在追求成功的同时,不迷失初心,如何在享受生活的同时,不沉溺享乐。欲望的节制,是个人成长的关键。书中会探讨如何认识并管理自己的欲望,如何在物质的诱惑与精神的追求之间做出明智的选择,从而达到内心的平静与满足。 内容呈现: 《小道理:分寸之间》的每一章节,都仿佛是一扇通往生活深处的窗户。作者并非以说教者的姿态出现,而是以一个同行者的身份,分享自己的感悟与思考。 故事驱动: 书中的大量篇幅,是通过一系列引人入胜的故事展开的。这些故事可能来源于作者的亲身经历,也可能来源于对周围人和事的观察。它们并非惊心动魄的传奇,而是平凡生活中的点点滴滴。然而,正是这些看似普通的场景,蕴含着深刻的生活智慧。比如,一段关于如何巧妙化解同事间的误会的对话,一次关于如何面对家人无私付出的反思,一个关于如何在孩童教育中把握适度原则的观察。这些故事,真实而鲜活,让读者在阅读中产生强烈的代入感,并在故事的结局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小道理”。 细致入微的观察: 作者拥有敏锐的洞察力,能够捕捉到生活中那些容易被忽略的细节。这些细节,往往是“分寸”所在。例如,一个眼神的交流,一个肢体的微小动作,一句不经意的口头禅,都可能传递出丰富的信息。书中会剖析这些细节背后的含义,帮助读者提升自己的观察能力,从而更好地理解人与人之间的互动,更精准地把握“分寸”。 温和的引导式反思: 作者不会强迫读者接受任何观点,而是通过提出问题、引发思考的方式,引导读者自行探索。阅读的过程,更像是一场与作者的心灵对话。例如,在探讨“如何拒绝”时,作者可能会先描述一个尴尬的拒绝场景,然后抛出一个开放性的问题:“如果你是当事人,你会如何回应,才能既守住底线,又不伤和气?”这样的提问,能够激发读者内心的思考,促使他们结合自身经历,形成自己的解决方案。 语言的精巧: 书中的语言,如同精雕细琢的艺术品。作者善于运用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将抽象的道理形象化、生动化。句式流畅,词语精准,读起来不觉晦涩,反而有一种温润如玉的质感。每一个词语的选择,每一句话的组织,都力求达到“恰到好处”的境界,正如书名所传达的意境。 情感的共鸣: 作者的文字中充满了真挚的情感。无论是对生活的热爱,对人性的理解,还是对未来的期许,都流露着一种温和的力量。这种力量,能够轻易触动读者内心最柔软的部分,引发深切的情感共鸣。在阅读的过程中,你会觉得作者就像一位知心的朋友,在你的耳边轻声诉说,分享着那些关于生活的美好与不易。 本书的价值: 《小道理:分寸之间》不仅仅是一本书,它更是一种生活态度的引领,一种心智的磨砺。阅读这本书,你可能会: 提升人际交往的智慧: 学会更有效地沟通,更恰当地表达,更深入地理解他人,从而建立更健康、更稳固的人际关系。 获得内心的平静与从容: 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找到属于自己的节奏,学会管理情绪,不再为小事所困扰,拥有一颗安宁的心。 培养审慎的判断力: 在面对选择时,能够更清晰地权衡利弊,做出更明智的决定,避免不必要的遗憾。 发掘生活的细微之美: 重新审视那些看似平凡的日常,发现其中蕴含的乐趣与哲理,提升生活的品质。 成为更好的自己: 通过对“分寸”的理解与实践,不断完善自我,成为一个更成熟、更豁达、更有智慧的人。 本书适合谁阅读? 初入社会的年轻人: 正在摸索人际交往的规律,渴望获得一些实用的生活指导。 职场人士: 在工作环境中需要处理复杂的人际关系,提升沟通效率和协作能力。 家庭中的每一位成员: 无论是在亲子关系、夫妻关系还是长幼关系中,都希望找到更好的相处之道。 任何渴望提升生活品质、追求内心成长的人: 想要在平凡的生活中,发现不平凡的智慧。 《小道理:分寸之间》是一本值得你反复品读的书。它不会给你速成的答案,但会给你持续的启迪。每一次阅读,都可能因为你心境的不同,而从中领悟出新的道理。让我们跟随作者的脚步,一同在“分寸之间”,寻觅生活的真谛,活出生命的精彩。 这不仅仅是一本书,更是一场关于如何优雅地生活、如何智慧地与世界互动的深刻探索。它将帮助你理解,生活的美,往往就藏在那些细微的“分寸”之中。

用户评价

评分

我最近在朋友的聚会上听到有人强烈推荐一本叫做《小道理:分寸之间》的书,当时我并没有立刻去了解它的具体内容,只是被那股推荐者的热情所感染。朋友们七嘴八舌地谈论着它如何改变了他们看问题的角度,如何让他们在一些棘手的场合不再那么不知所措。我虽然平时不太容易被“心灵鸡汤”类的读物打动,但从他们的描述中,我感受到了一种真实的力量,一种来自生活细微之处的智慧。我尤其好奇的是,作者是如何将那些“小道理”提炼出来的,它们是否是某种普世的真理,还是更加贴近我们日常生活的具体案例?我猜想,这本书可能会像一个宝藏箱,里面装满了经过生活打磨、闪烁着智慧光芒的碎片,等待着我去发掘和组合。我希望它能提供一些具体的、可操作的方法,而不是空泛的理论,让我能够在实际生活中去实践,去感受那种“分寸”带来的不同。

评分

拿到《小道理:分寸之间》这本书,我第一反应是它名字的奇特之处。“小道理”本身就带有一种亲切感,似乎是那些被我们忽略的、藏在日常琐事里的智慧。而“分寸之间”则更添了一层意境,它暗示着一种精妙的平衡,一种恰到好处的尺度。我常常觉得,生活中的很多烦恼,都源于我们对“分寸”的把握不准,要么过于激进,要么过于保守,要么不懂得适可而止。这本书会不会就是关于如何理解和掌握这种“度”的呢?我猜测,它或许会探讨很多关于人情世故、沟通技巧、情绪管理方面的“小道理”,并用生动的语言,将它们展现在“分寸之间”的微妙之处。我期待着能从这本书中,学到一些关于如何说话才能得体、如何做事才能圆满、如何与人相处才能长久的秘诀。它应该是一本能让我在阅读中不断点头称是,并在合上书本后,立刻想要付诸实践的书。

评分

最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那就是为什么有些人总能在各种场合游刃有余,而有些人却常常陷入尴尬的境地?我总觉得这背后一定有什么共通的智慧,一种对人情世故的深刻理解。当我看到《小道理:分寸之间》这本书的书名时,脑海里立刻闪过了这个念头。这个名字太有指向性了,它直接点明了我所困惑的那个核心——“分寸”。我想,这本书或许就是一本关于如何掌握“分寸”的指南,它会告诉我们,在人与人交往中,哪些话该说,哪些话不该说;在工作中,哪些事情该做,哪些事情要谨慎;在处理情感问题时,如何保持理智与清醒。我期待它能像一个经验丰富的长者,用平和的语言,为我揭示那些隐藏在生活细节中的“小道理”,让我明白,原来很多看似复杂的问题,都可以通过对“分寸”的恰当把握来迎刃而解。

评分

“小道理:分寸之间”——光是这个名字,就足以引起我的好奇心。我一直觉得,生活中那些最深刻的智慧,往往就藏在最微不足道的细节里,藏在那些我们习以为常却从未深入思考过的“小道理”中。而“分寸之间”这四个字,更是点睛之笔,它勾勒出一种精妙的平衡感,一种恰到好处的尺度,一种在界限边缘游走的智慧。我猜想,这本书可能是一系列关于如何在人际交往、自我修养、甚至人生选择中找到那个“黄金分割点”的探讨。它或许不会提供惊天动地的宏大理论,而是以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渗透进我们的日常,让我们在不经意间领悟到,原来掌握了“分寸”,就能避开许多不必要的麻烦,获得更多的从容与和谐。我期待它能给我带来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让我学会如何在人生的画布上,用最恰当的笔触,勾勒出最动人的线条。

评分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简洁而富有张力,封面上那片落叶的意象,轻柔地飘落在笔直的分界线上,瞬间就攫住了我的目光。这不仅仅是一本书的封面,更像是一种视觉上的哲学宣言,让我迫不及待地想知道,“分寸之间”究竟蕴藏着怎样的智慧。我常常在生活中感到困惑,尤其是在人际交往和自我认知上,总觉得很多时候,稍有不慎就会越过那条微妙的界限,导致误解、冲突,或是让自己陷入尴尬的境地。这本书的书名——《小道理:分寸之间》,立刻勾起了我内心深处对这种“刚刚好”状态的渴望。我想,它或许能为我提供一些关于如何把握尺度、如何在人际关系中找到平衡点的启示。我期待它能像一位温和的智者,循循善诱地引导我理解那些看似微小却影响深远的道理,帮助我在复杂的世界里找到属于自己的游刃有余之道。书的装帧也很考究,纸张的手感舒适,文字的排版清晰,这一切都预示着这是一本值得细细品味的作品。

评分

冯仑先生的这套书虽然来自不同的出版社,印刷都很不错。好评!

评分

用心去写的一本书,内容很务实,读后对自己有帮助。

评分

别人推荐看的,企业家现在自带培训师属性了

评分

价格实惠,质量到位,京东配送快,服务好

评分

京东也在方寸之间游走,时而优雅专业,时而...

评分

书不错,非常好。冯叔书不错大道理小道理,都有道理。。。!哦。。。。。。。。。。。。。。。。。。。。

评分

此用户未及时评价,系统默认好评。

评分

买来装门面的

评分

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