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的元气早餐

一个人的元气早餐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深深深蓝Hana 著,卤猫 绘
图书标签:
  • 早餐
  • 一人食
  • 健康饮食
  • 营养
  • 美食
  • 食谱
  • 简单易做
  • 快手早餐
  • 生活方式
  • 元气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中国华侨出版社
ISBN:9787511376633
版次:1
商品编码:12364444
包装:平装
开本:32开
出版时间:2018-07-01
用纸:纯质纸
页数:224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美食博主 深深深蓝Hana 分享四季早餐做法;温暖治愈插画师 卤猫 清新绘制制作过程。

★60个令人愉快的心情故事,60道唤醒味蕾的晨间早餐。

★日系早餐,时尚早餐,年轻人喜欢想要学着做的早餐!更附上一年四季果酱做法。60个帮你改变生活习惯的小故事。温暖、生活、治愈。

★早餐食谱简单易学,食材都是家常可以买到的用料,既好吃又好看,平均用时15分钟就可以享受一段美好的早餐晨光。


内容简介

一直觉得“有些事现在不做,一辈子都不会做了”这句话很睿智。有时候在杂志上看到一道料理,心想自己也可以做,但是如果当下不去行动,或者因为材料太麻烦、没钱、没时间等种种借口搁置了,它就只会被搁置在厚厚实践单的最后面,甚至永远都不可能翻到那一页。

不如给自己设定一个实践缓存范围。就拿早餐来说,如果当下突然想吃某种食物,那么隔天或后天早餐就一定要做出它,否则再拖延下去就不会有激情去烹饪这道食物了。生活中总是有许许多多的不确定性,我们能控制的时间范围其实很短。想做的事情不立即实践的话,怎么对得起当下的激情!


60道早餐方案,也是60个帮你改变生活习惯的小故事。美食博主 深深深蓝Hana 和 温暖治愈插画师 卤猫 共同呈现元气健康的生活方式!


作者简介

作者:深深深蓝Hana

美食博主。喜欢清晨时分一个人安静的在厨房里哼着歌制作早餐。晨光柔和,铺满餐桌,连炉灶也苏醒过来。庆幸自己的每一天能从轻松又美味的时刻开始。


绘者:卤猫

我所理解的美好生活是春天有花,夏天有海,秋天落叶,冬天下雪。当季节悄然更迭,气温与光线,城市轮廓与树林的纹路都随之改变。所有的一切触发着灵感,用眼睛与画笔收集着世界各地的四季变幻。已出版:《找到这颗星球》《狐狸卜》《路上有微光》


目录

自序

1.1美好的习惯

缤纷吐司盏

1.2每个人都可能是小厨师

生煎包

1.3一日三餐

芦笋芝士贝果

1.4好好照顾自己

香菇虾仁粥

1.5称职的小园丁

青酱意面

1.6热爱甜食

香草华夫饼

1.7关系线

煎三文鱼

1.8挑食的小毛病

颜色跳跃的厚蛋烧

1.9记忆碎片

香橙可丽饼

1.10美味汉堡排

汉堡排

1.11塔派情缘

香菇腊肠菠菜派

1.12碗碟搜集癖

番薯茶巾绞

1.13一起来偷会懒

吐司小人

1.14清新牛油果

牛油果三明治

1.15做只美丽的“大水牛”

菠萝炒饭

1.16四季果酱之春天的杧果酱



2.1卷出你的寿司卷

紫菜包饭

2.2甩掉拖延症

鸡蛋番茄沙拉

2.3家里有个小裁缝

芦笋土豆泥沙拉

2.4美食面前零自控力

华夫三明治

2.5坚持中的坚持

肉松小饭团

2.6理想生活

吐司版玛格丽特pizza(比萨)

2.7简单的幸福

柠檬蛋糕

2.8永远的儿童节

儿童节小饭团

2.9对满满的衣柜说bye

五彩凉面

2.10对于法棍

牛油果法棍

2.11自不量力也不是什么坏事啊

培根鸡蛋吐司盏

2.12理想中的后花园

面包沙拉

2.13做个好好吃早餐的上班族

熏肠蘑菇番茄意面

2.14料理好心情

日式炒面

2.15“外貌协会者”

小太阳蛋包饭

2.16四季果酱之夏天的蜜桃酱


3.1记忆的味道

地瓜紫薯圆甜汤

3.2“生日快乐”

奶油培根意面

3.3“莫生气”

面包布丁

3.4梦想中的茶话会

总汇三明治

3.5学会爱自己

香蕉巧克力吐司

3.6“零食绝缘体”

培根吐司蛋卷

3.7实实在在的行动派

炒乌冬

3.8宅得美好的周末

培根土豆饼

3.9理想中的咖啡馆

肉桂苹果茶

3.10做好一些事

太阳蛋吐司

3.11超市控和果酱控

葡萄干司康

3.12旅程中的美妙早餐

炒蛋三明治

3.13“素食主义者”

杂酱面

3.14办公室里的三明治

鸡蛋三明治

3.15别人的肯定

南瓜蔓越莓发糕

3.16四季果酱之秋天的山楂酱


4.1面包和汤及猫咪好天气

五彩杂菜汤

4.2我的森林系外婆

煎饺

4.3春夏秋冬

蘑菇浓汤

4.4甘担配角

菠菜味噌粥

4.5冬季里的奶油炖菜

奶油炖菜

4.6计划小达人与计划盲目者

味噌乌冬面

4.7食物多样性

冬至里的抹茶汤圆

4.8来自“茶世家”的好朋友

培根蛋酱意面

4.9凡食八分饱

蘑菇摊蛋

4.10“单调”的早餐

牛肉丸豆腐粥

4.11难以捉摸的变化

蒜香法棍

4.12赶走小情绪

比利时华夫饼

4.13被“圈养”的生活

红豆饭团

4.14小绵羊的圣诞礼物

法式吐司

4.15梦想

凉拌莲藕

4.16四季果酱之冬天的肉桂苹果酱

作者介绍

Hana的早安小贴士


精彩书摘

春天,是早市上买来的小野菊


早市弥漫着浓浓的初春气息,点缀着新上市的五彩蔬果。我和许多阿姨像忙碌的小蜜蜂,不断地穿梭于各种小摊子间,心里琢磨着该搭配怎样的菜色。回家前跟一位老奶奶买了束她自家种的小野菊,装在透明的小瓶子里,这样家里的餐桌也会染上如此春天的颜色吧。


1.1美好的习惯


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把早餐当成是一件正经事呢?

高中的时候,妈妈迷上了养生节目。有一天听说,晚上吃夜宵很容易得胃癌,便勒令全家人过了晚上8点不准进食。那时候的我也因为沉迷于各种垃圾食品而越来越圆润,也就干脆趁着这个机会减肥了!而为了不因为饿着肚子难受,我都会早早爬上床睡觉,闭上眼睛幻想着隔天的美味早餐。为了奖赏饿了一个晚上的我们,妈妈都会准备非常丰富的早餐。她也总是“鼓励”我们早餐吃再多也不会发胖。渐渐地,这一习惯一直伴随着我到现在。即使上了大学,没课的早晨我也不会赖床,因为肚子总是会准时发出饥饿信号,咕噜!

想想如果我们都能把一些对自己有帮助的事当成习惯,如每天起床先拉拉筋,刷完牙喝杯蜂蜜水,饭后站着看书15分钟,看电脑1小时候后闭上眼睛休息一会,等等,那最终所获得的好处便会是双倍的吧!


缤纷吐司盏

用料:吐司6片,甜豆12个,小番茄12颗,熏肠3根,芝士粉适量

做法:

①吐司切边,塞到玛芬磨具中,送到180摄氏度预热好的烤箱中烤5分钟。②熏肠切块,甜豆去丝洗净,与熏肠一起翻炒,加入盐和黑胡椒调味。③小番茄对切。④将所有材料加入吐司盏中,最后撒上芝士粉,再送到180摄氏度预热好的烤箱中烤5分钟。


搭配:除湿小帮手红豆薏仁粥


1.2每个人都可能是小厨师



每次在网上听到小厨娘或烹饪女王的评价时,我都要害羞半天。要知道,在大学毕业前我真的是十指不沾阳春水,压根就没自己做过菜。不过,倒是从小就对烹饪有着浓厚的兴趣。还记得小时候,最常看的电视节目就是各种厨艺比赛,还经常和妈妈窝在沙发里看私房菜的电视节目。而且每次逛书店也会在烹饪区逗留好久,家里自然囤积了不少做菜的书。

而自己真正开始下厨则是在大学毕业后,租了房子,也有了一间属于自己的小厨房。烹饪热情在那时候被完全激发出来,常常沉迷于研究各种新菜式。最喜欢做的就是各种口味的意大利面了。对于新手来说,这真的是很好练手的一道料理哦!之后买了烤箱,便开启了自己的烘焙之路。

所以我真的觉得,只要自己感兴趣,并且愿意付诸实践,那么即便接触的时间不长,我们也有可能把任何一件事情做好。最重要的是,自己也在用心享受着整个过程。

生煎包:

用料:速冻包子几个,芝麻适量

做法:

①平底锅加入适量橄榄油,将包子均匀摆在锅内,盖上盖子,先用小火煎2分钟,直至底部呈金黄色。

②倒入适量清水(没过包子1/3处),盖上盖子,转中火继续煎至水沸腾。

③再转小火煎至水收干,然后撒上适量芝麻便可。


搭配:

煎小香肠和芦笋

榨玉米汁:

用料:玉米1大个,牛奶250ml

做法:玉米剥下颗粒,洗净,加入牛奶在豆浆机上打碎便可,可以根据自己的口味加入适量糖。

猕猴桃(听说早上吃1个猕猴桃就可以补充整天的维生素啦)


1.3一日三餐


有些朋友问我,早上吃这么多,那你中午和晚上都吃些什么?

我就是“早餐吃得像国王,中午吃得像平民,晚上吃得像乞丐”的忠实拥护者啊(不过也没那么夸张啦)。作为朝九晚五的上班族,每天早上离开家后,一天大半的时间都是待在公司的,午饭也是在公司食堂解决。因为不爱吃肉,所以每天的午饭都是两个半荤菜、一个素菜、一碗米饭,一碗汤,刚刚饱(其实总是会为了能吃个下午茶而在胃里腾出一丁点位子)。下班,成功挤上正常超载的公交车,我要赶紧回家淘米熬粥。每天的晚餐几乎都是在家解决,因为要吃得像个乞丐,自然不能奢望外边的餐馆。从小到大晚上就习惯喝粥——再加两个小菜这样的搭配,而且一定要有绿色蔬菜。如此看来,我的一日三餐也实在没讲究,只是跟着长期以来的习惯罢了。


芦笋芝士贝果:

用料:贝果1个,芝士1片,芦笋几根,黄油适量,香蕉一根,巧克力1-2个

做法:

芦笋芝士贝果:

①在对半切好的贝果上涂抹适量黄油,再铺一片芝士,摆上洗净切小段的芦笋,最后撒些黑胡椒与芝士粉。②送入180摄氏度预热好的烤箱里烤5分钟。

香蕉巧克力贝果:

①在对半切好的贝果上涂抹适量黄油,铺上香蕉片,送入180摄氏度预热好的烤箱烤5 分钟。②巧克力隔热水融化,加入少量热牛奶拌匀,最后挤在香蕉上便可。


搭配:

清爽的蔬菜沙拉(番茄和生菜)

高蛋白的黑豆豆浆



《群山之巅的低语》 一部关于时间、记忆与失落的史诗级小说 作者:艾琳·凡德尔 图书简介 《群山之巅的低语》并非一本轻快的读物,它是一场对存在本质的深刻叩问,一幅用冰雪和古老岩石描绘的恢宏画卷。故事的背景设定在被遗忘已久的阿斯加德山脉深处,一个被冰川永久覆盖的隐秘王国——艾瑟利亚。这里的时间似乎被凝固在了某个遥远的黄金时代,直到一场突如其来的“永恒之雪”将这个世界推向了寂静的边缘。 第一部分:冰封的记忆 故事的开端,我们将跟随主角——卡兰,一位年轻的“符文编织者”——踏上征程。卡兰生活在艾瑟利亚的最底层,他的工作是维护和解读那些刻在冰川深处、记录着王国千年历史的“记忆符文”。然而,随着永恒之雪的加剧,符文的光芒日渐黯淡,卡兰开始捕捉到一些不该存在的“回声”——那是关于王国辉煌过往的片段,以及一个被刻意抹去的秘密。 艾瑟利亚的统治者,古老的“冰裔议会”,奉行着极端的孤立主义和对“外界”的恐惧。他们坚信,只要将王国彻底封锁在冰雪之下,就能维持住那脆弱的平衡。但卡兰的导师,年迈的学者伊尔莎,却私下认为,这种冰封并非保护,而是一种缓慢的自我窒息。伊尔莎留给卡兰的唯一线索,是一枚由未知的、温暖的金属铸成的徽章,以及一句话:“去寻找那曾被时间遗忘的河流,它流向的,是你记忆的源头。” 卡兰的探索很快引发了冰裔议会的警觉。议会的执法者,身披寒铁盔甲的“寂静卫队”,开始在王国的冰冷街道上巡逻,任何对现有秩序的质疑都会招致严厉的惩罚。卡兰不得不乔装打扮,利用他编织符文时对冰雪结构深入的了解,潜入了被严密封锁的“禁锢之塔”——据说是存放着王国“第一份契约”的地方。 第二部分:破碎的契约与流亡者 在禁锢之塔深处,卡兰发现的并非契约本身,而是一系列关于“裂隙”的记录。几百年前,艾瑟利亚并非孤立的王国,而是与山脉另一侧的“灰烬平原”上的文明保持着微妙的贸易与知识交流。然而,一场被简单描述为“大地的愤怒”的灾难,导致双方关系破裂,冰裔议会选择了彻底的封闭,并将所有关于外界的记录付之一炬。 卡兰的发现让他意识到,所谓的“永恒之雪”,或许并非自然现象,而是某种人为力量失控的结果。为了寻求真相,他必须穿越那道被认为是不可逾越的屏障——“叹息之隘口”。 隘口之行凶险异常。卡兰在几乎被冻死时,被一群自称为“风行者”的游牧部落所救。风行者是世代居住在阿斯加德山脉边缘的流亡者,他们拥有与风和雪共存的古老技艺。部落的领袖,经验老道的猎人莱拉,对卡兰身上的冰裔气息保持着警惕,但她被卡兰手中的徽章所触动。原来,这个徽章是莱拉失踪的祖先留下的信物,象征着两个文明曾经的友谊。 莱拉告诉卡兰一个惊人的事实:艾瑟利亚的冰雪并非来自天灾,而是由一种被称为“寒晶核心”的巨大能量源维持的。这个核心最初是为了抵御灰烬平原的炎热而建造,但如今,它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吞噬着世界的生命力,制造出无休止的寒冷。 第三部分:核心的秘密与重生的代价 在风行者的指引下,卡兰和莱拉深入山脉更深处,目标是寻找传说中能够“唤醒核心”的“光之祭坛”。旅途中,他们不仅要躲避寂静卫队的追捕,还要面对山脉中变异的冰霜生物,这些生物是核心能量泄漏的直接受害者。 随着他们越接近山巅,卡兰的记忆也变得愈发清晰。他开始回想起伊尔莎导师曾悄悄向他透露的知识:艾瑟利亚的“冰裔”并非天生的居民,而是从灰烬平原迁徙而来的难民,他们将自己的生命力与寒晶核心连接,以换取一个永恒的避难所。这种连接,使得后来的统治者能够轻易地操控人们的记忆,抹去不愉快的历史,只留下一个虚假的黄金时代。 最终,他们到达了核心室——一个宏伟却冰冷的巨大洞穴。在这里,卡兰与冰裔议会的首席执行官,也是他童年的好友,现在已是冷酷无情的“大执政官”埃尔文对峙。埃尔文坚信,牺牲部分自由和记忆,换取种族的存续是必要的代价。他试图说服卡兰加入他,共同维持这个“完美的谎言”。 卡兰拒绝了。他意识到,真正的“元气”并非静止的完美,而是流动的变化与承认过去的勇气。他激活了手中的徽章,这枚徽章并非武器,而是一个频率调节器,它与核心的“原始频率”产生共鸣。 高潮部分并非一场壮烈的战斗,而是一场关于能量的重新平衡。卡兰没有摧毁寒晶核心,而是改变了它的运作模式——不再是吞噬生命的冰封,而是引导其能量回归自然循环。 尾声:解冻的低语 当核心被重新校准,永恒之雪开始消融。艾瑟利亚的上空,数百年来的第一次,出现了温暖的阳光。冰裔议会的统治瓦解,人们开始面对那被尘封的真相——他们并非天生的冰之子,而是曾被流放的迁徙者。 故事以卡兰和莱拉站在融化的山坡上,遥望远处显露出的灰烬平原的景象结束。和平并非瞬间降临,但希望已经萌芽。他们知道,真正的挑战才刚刚开始:两个文明的后代,必须学会如何在一个共同的、流动的世界中,重新定义彼此的身份和未来。这是一部关于打破偏见、面对历史真相,以及理解“存在”本身即是不断变化过程的史诗。 本书特色: 宏大的世界观构建: 精心描绘了冰雪王国与山脉游牧部落的独特文化、语言和信仰体系。 哲学深度: 探讨了记忆、遗忘与集体叙事在维持社会稳定中的作用与危险。 细腻的人物刻画: 角色在理想与责任、爱与职责之间做出艰难的抉择。 自然元素的运用: 将冰川、风雪和岩石本身塑造成具有生命力的角色,影响着故事的走向。

用户评价

评分

说实话,一开始我对这类主打“一人食”的食谱并没有抱太高期望,总觉得要么就是冷冰冰的配比,要么就是过度强调“极简”而牺牲了风味。然而,《一个人的元气早餐》却在“快手”和“美味”之间找到了一个绝佳的平衡点。它不是那种需要你耗费大量心神去研究复杂烹饪技巧的书。相反,它更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朋友,在你耳边轻声细语地告诉你,如何用最少的步骤,爆发出最大的风味能量。我尝试了其中一个“十分钟鸡蛋卷”的做法,加入了一点点芝士和几滴柠檬汁,那味道的层次感,绝对超越了我以前随便煎个蛋的水平。更重要的是,书中对“营养密度”的讲解非常到位,它不是单纯地堆砌“健康食材”,而是告诉你为什么需要碳水、脂肪和蛋白质的合理搭配,以及如何根据你当天的工作强度来微调配方。比如,如果你知道下午有重要会议,可以选择哪些组合来提供更持久的饱腹感。这种深入浅出的讲解,让我对自己的饮食结构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不再是盲目地追求“低卡”,而是追求“高效”。这本书,可以说是为忙碌的都市人进行了一次非常实用的“早餐营养升级”。

评分

这本书的魅力在于它的“反教条主义”。我之前看过很多早餐指南,它们总是在说“你必须吃什么,不吃什么”,读起来压力山大。但《一个人的元气早餐》的基调是包容和灵活的。它首先建立的是一个“框架”,比如“优质脂肪的来源”、“快速蛋白质的补充”等,然后鼓励读者在这个框架内自由发挥。我发现,我不再需要严格按照食谱上的克数来称量,而是可以根据家里现有的食材进行替换。比如,食谱里用杏仁奶,我没有,就换成了豆浆,味道依然很棒。这种“授权感”非常重要,它消除了下厨的畏惧感。另外,书中还探讨了一个很有趣的话题——如何应对“早餐倦怠期”。作者坦诚地分享了自己也曾厌倦重复的食物,并提供了一系列“风味切换”的小窍门,比如使用不同种类的香料、尝试不同的酸度调节。这让我明白,即便是最简单的早餐,也可以通过微小的变化带来新鲜感。这本书与其说是一本菜谱,不如说是一本关于如何与自己的早晨和平共处,并享受这个过程的生活指南。

评分

这本《一个人的元气早餐》简直是为我这种早晨手忙脚乱的独居青年量身定做的!我常常因为赶时间,草草了事地解决了早饭,结果一上午都昏昏沉沉,效率低下。这本书的出现,彻底改变了我的早晨生活。它不像那些花里胡哨、食材复杂到让人望而却步的食谱书,而是非常务实地从“一个人”的角度出发,考虑了备餐时间、食材的易得性以及营养的均衡性。我尤其喜欢它里面关于“前一晚准备”的章节,教你如何利用下班后的时间,为第二天的早餐打下坚实的基础。比如,有些谷物和坚果的混合物可以提前分装好,早上只需要用酸奶或牛奶一冲就能吃,既保证了口感的丰富,又节省了宝贵的十分钟。最让我惊喜的是,书中对“情绪价值”的关注。作者提到,一个美好的早餐不只是为了填饱肚子,更是开启美好一天的仪式感。我按照书中的建议,尝试用一个好看的盘子,搭配一小束鲜花(哪怕是路边采的野花),效果立竿见影。那种“我值得拥有美好生活”的感觉,直接把我从“起床困难户”变成了“期待早晨”的人。这本书的排版也非常舒服,图片明亮、步骤清晰,即便是厨房小白,也能轻松上手,真正做到了把“元气”带入日常。

评分

作为一名极度注重生活美学的人,我通常对工具书的视觉设计要求很高。《一个人的元气早餐》在这一点上做得近乎完美。它的摄影风格非常清新自然,没有那种过度打光的油腻感,食物看起来真实可口,充满了阳光的质感。更让我欣赏的是,它不仅仅展示了成品,还非常细致地展示了准备工具。它会推荐一些性价比高、不占地方的厨房小工具,比如一款适合一人份量的小型搅拌机,或者一个能快速烤出完美吐司的烤箱设置。这些都是非常实在的干货,避免了我们因为没有专业设备而放弃健康早餐的借口。我特别留意了它关于“餐具搭配”的部分,作者强调了色彩心理学在早餐中的应用,比如用暖色调的碗碟来搭配富含维生素的橙黄色食物,能瞬间提升食欲。读完这一章,我立刻去整理了自己的餐边柜,发现原来用对餐具,真的能让一份简单的燕麦粥焕发新生。这本书的整体设计语言,传递出一种“高品质的简单生活”的理念,完全符合我对现代生活方式的追求。

评分

这本书最大的价值在于它提供了“可持续性”。很多早餐食谱看起来很吸引人,但执行起来难度极大,做一两次也就束之高阁了。而《一个人的元气早餐》则真正做到了“可持续执行”的层面。它没有鼓吹复杂耗时的烹饪,而是聚焦于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用最高效的方式摄入到最优质的营养。我最欣赏的是它对“批量制作”和“快速组合”的讲解。比如,一次性烤制足够一周的能量脆饼,或者煮一大锅藜麦作为基底。这种前瞻性的准备工作,极大地减轻了工作日的早晨压力。而且,作者非常贴心地列出了不同季节的食材替换建议,确保读者能随时根据时令调整食谱,既保证了新鲜度,也符合自然规律。对我而言,这本书已经不仅仅是一本食谱,它更像是一种生活习惯的养成手册,它让我不再将“吃早餐”视为一项需要完成的任务,而变成了一种每天都期待的、充满掌控感的“自我关怀”仪式。它让我找到了那种“一个人也能把生活过得有滋有味”的踏实感。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