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欧包、吐司、甜面包等,天然食材,营造淳朴健康风
邱弘裕,台湾知名烘焙品牌“原麦森林”的烘焙总监,曾任宜兰烘焙食品行烘焙教室专任讲师,兰城晶英酒店宜兰点心房主厨。曾于2010年世界巧克力大师赛,获得巧克力工艺亚军;2012年法国里昂巧克力大赛,获得巧克力工艺亚军。
目录
Contents
原麦面包基础知识
制作天然面包的原则
小麦面粉基础知识
原麦面包基本器具
如何挑选好食材
面粉/砂糖/全蛋/牛奶/盐/酵母
本书所选用的材料
发酵材料/乳制品材料/巧克力/粉状材料/油脂/蜂蜜/洋酒/蔬果干和果泥/坚果和种子材料/盐/其他材料
菌种的培养与用途
液态菌种
鲁邦种
(鲁邦原种/鲁邦硬种)
啤酒菌种
(发酵液/发酵种)
老面种
面团制作流程
揉面/发酵/时间/整形/烘焙
面包制作方法
直接法/中种法
原麦面包│吐司实践范例
01. 鲜奶吐司
02. 覆盆子大黄茎面包
03. 乳酪芒果面包
04. 南瓜吐司
05. 甘薯吐司
06. 芝麻红豆吐司
07. 乳酪培根吐司
08. 冲绳桂圆黑糖吐司
09. 枫糖核桃吐司
10. 阿法吐司
原麦面包实践范例
11. 法式玫瑰皇冠面包
12. 法可奇
13. 坚果面包
14. 蔓越莓鹰嘴豆面包
15. 葡萄酒桂圆面包
16. 亚麻籽法式软面包
17. 糙米埃德尔面包
18. 烤恩面包130
19. 巧克力布里欧修面包136
20. 俄罗斯面包142
21. 青酱意式夏巴塔面包146
22. 燕麦杂粮面包150
23. 比利斯面包 154
24. 欧蕾面包158
25. 意大利细面包162
26. 黑麦啤酒面包166
27. 洋葱乳酪面包170
28. 农夫面包174
29. 乡村面包180
30. 日式乳酪烤饼184
31. 印度面包188
32. 黑麦无花果面包192
33. 北欧香橙面包198
34. 芝麻薄饼204
35. 印度饼208
36. 大轮船面包 212
37. 维诺瓦面包216
38. 布里欧修面包220
39. 酸奶面包224
40. 可可香蕉乳酪面包228
41. 温莎面包232
序
接触烘焙至今,已经25年了,从以前师傅怎么教就按照配方怎么做,到后来看了很多书,也参加了很多场来自日本、欧洲师傅的研习课程,影响了我对面包的看法,并学习和创造了更多做面包的方法。这本书就是要将之前学到的那些观念与自己后来的一些想法同大家分享。
现在我做面包,会采用天然的果泥取代人工色素来加入面团中,赋予面包颜色与香味。果泥的酸,能作为天然的改良剂,让面包更为柔软细致;天然的菌种,用来增加面团的张力,也更能带出面包中的麦香味。
现在我追求的是面包纯朴的风味,希望可以运用天然的食材加到面团中,让大家吃到食物本来的味道。
《原麦面包》这本书,与其说是一本烘焙指南,不如说是一场关于食物哲学与匠人精神的深度对话。我尤其欣赏作者在书中对“初心”的反复强调。在如今快节奏的烘焙行业,很多商家追求的是效率和利润,而这本书则用真诚的笔触,唤醒了我对食物本源的思考。作者花费了大量的篇幅,去讲述那些被遗忘的古老制作方法,以及那些坚持用最天然、最纯粹的食材来制作面包的烘焙师。我被书中描绘的,那些凌晨时分,在炉火旁静静等待面包出炉的场景深深打动。那种对每一个细节的极致追求,那种对时间和耐心的无限尊重,让我看到了面包背后所蕴含的,一种近乎虔诚的敬意。这本书没有给我任何速成的秘诀,而是引导我去体会烘焙的真谛:用心去感受,用时间去沉淀,用双手去创造。它让我明白,真正的美味,往往源于对简单事物的极致探索,源于对自然的尊重和对传统技艺的传承。读完这本书,我内心深处升起一种对食物的敬畏感,也对那些默默坚守的匠人们充满了敬意。
评分读完《原麦面包》这本书,我最大的感受是它成功地将那些关于烘焙的、看似枯燥的专业知识,转化成了一种引人入胜的叙事。我本来对制作面包的酵母活性、面团发酵的时间、不同面粉的筋度这些概念没什么概念,甚至觉得有些晦涩难懂。但是,作者在书中用一种非常接地气的方式,将这些原理一步步地拆解开来。读的时候,我能清晰地想象出每一个步骤的细微变化,甚至能闻到空气中弥漫的面包香气。作者并没有直接丢给我们一大堆数据和配方,而是通过一个个生动的小故事,或者对某种原材料的深入挖掘,来阐述其中的科学性。比如,在讲到全麦面粉时,它不仅仅是介绍了它的成分,更是深入探讨了为什么全麦比精制面粉更有营养,以及在烘焙过程中,它如何影响面包的质地和风味。这种“润物细无声”的教学方式,让我不知不觉中掌握了许多原本以为很困难的烘焙知识,并且对面包的理解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我甚至开始尝试着去调整配方中一些细微的比例,观察不同调整带来的结果,这是一种非常有趣的探索过程。这本书就像一位循循善诱的老师,又像一位经验丰富的烘焙师傅,用最朴实却也最精妙的语言,引导我走进烘焙的世界。
评分不得不说,《原麦面包》这本书,带给我的惊喜远超预期。我一直觉得烘焙是需要天赋和长期训练的技能,但这本书却用一种非常温和且具有启发性的方式,向我展示了烘焙的魅力所在。我最欣赏的一点是,作者并没有将烘焙过程描绘成一个枯燥乏味的流程,而是将每一个环节都融入了生活化的场景和故事中。比如,在讲述如何掌握面团的发酵程度时,作者并没有直接给出冰冷的数值,而是用“面团像婴儿的肌肤一样温暖而富有弹性”这样的比喻来形容,让我一下子就理解了那种微妙的状态。同时,书中对不同类型的面包,从它们各自的起源故事,到风味特点,都有着深入浅出的介绍,让我仿佛置身于一个巨大的面包博物馆,品味着来自世界各地的风味。我尤其被书中关于“天然酵母”的章节所吸引,作者用生动的语言描述了如何捕捉和培养天然酵母的过程,让我体会到了生命力的奇妙。这本书让我觉得,烘焙不只是一项技艺,更是一种对生活的热情和对美好的追求。它鼓励我去尝试,去探索,去享受制作过程中带来的乐趣,这比任何一份具体的食谱都来得重要。
评分《原麦面包》这本书,给我的感觉就像是在一个充满阳光的午后,静静地坐在一个老旧的面包坊里,听着师傅讲述他与面团、与酵母、与炉火多年打交道的点点滴滴。我一直以为做面包是一件非常机械化的事情,就是按照配方一步步操作,但这本书彻底颠覆了我的认知。它让我意识到,每一个面包,从最简单的胚芽到最终烤出的金黄外壳,都蕴含着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食材的敬畏。书中那些关于时间、温度、湿度对面包成型的微妙影响的描述,写得丝丝入扣,仿佛能触摸到面团的每一次呼吸。我特别喜欢其中关于“发酵”的篇章,作者没有用冷冰冰的科学术语去解释,而是用一种近乎诗意的语言,描绘了酵母在黑暗中辛勤劳作,将简单的面粉转化为生命力的过程。读到这里,我感觉自己不再是一个单纯的读者,而是一个沉浸在时间长河中的见证者,见证着面包的诞生。这本书带来的不仅仅是知识,更是一种情感上的共鸣,一种对烘焙艺术的深刻理解,以及对食物本身价值的重新审视。我仿佛能看到作者在厨房里,专注而又充满爱意地揉搓着面团,那份热情透过文字传递给我。
评分坦白说,在拿起《原麦面包》之前,我对烘焙的认知停留在“超市里卖的,方便快捷”这个层面。这本书,则像一扇窗,让我窥见了烘焙背后那片广阔而深邃的海洋。它没有充斥着我看不懂的专业术语,反而用一种非常平易近人的方式,讲述了关于面粉、关于酵母、关于各种添加剂的故事。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作者对不同产地、不同品种的面粉进行了细致的比较,从它们的蛋白质含量,到研磨的精细度,再到对口感的影响,都娓娓道来。这让我明白,原来我们日常食用的面包,其基石——面粉,本身就蕴含着如此丰富的学问。书中那些关于如何通过手法调整面团筋度,如何利用自然发酵带来独特风味的段落,读来尤其令人神往。它不仅仅是教我“怎么做”,更让我思考“为什么这么做”。这种刨根问底的写作方式,让我对烘焙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我不再满足于简单的模仿,而是开始思考其中的原理,尝试去理解每一个步骤背后的逻辑。这本书,让我对“吃”这件小事,有了更深层次的体悟。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