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识茶 泡茶 品茶(彩图版)
定价:39.80元
作者:徐馨雅
出版社:中国华侨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09-01
ISBN:9787511337818
字数:
页码:388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识茶·泡茶·品茶(彩图版)》图文并茂,可以让您在品读文字的同时,也欣赏到精美的图片,既能感受到茶的无穷魅力,同时又获得精神的愉悦与满足,从而找到清净平和的心境。茶在人们的生活中是不可或缺的,于是,研究茶,学会识茶、泡茶、品茶,感悟茶艺和茶道的魅力,成了爱茶之人的享受。一般说来,对茶的研究包含三方面内容,即识茶、泡茶、品茶。通过这三方面的研究,就可以对茶的品性有更深层次的了解与掌握。
内容提要
《识茶·泡茶·品茶(彩图版)》是一本为想学茶或正在学茶的爱茶人士提供的入门图书,也是一本集识茶、鉴茶、泡茶、品茶、茶道与茶艺于一体的精品茶书。书中分为“初见芳茗露英华一识茶篇”“省识茗心赏灵芽——鉴茶篇”、“悬壶高冲清香起——泡茶篇”、“一瓯甘饮惬余暇——品茶篇”、“从来佳茗似佳人——搽道与茶艺篇”和“君不可一日无茶——茶生活篇”六部分,将与茶相关的细节一一展现在众人面前,就像是带大家走进了一个有关茶的清净世界,不仅如此,还介绍了诸多防病祛病、强身健体的茶疗方,为大家的健康生活增添一道靓丽的茶韵风景。
目录
作者介绍
文摘
版权页:
插图:
中国是茶的故乡,是世界茶文化起源和传播的中心,“茶叶之路”成为中外经济文化沟通交流的桥梁和纽带。世界各国的种茶和饮茶习俗,早都是直接或间接从中国传播去的。时至今日,全世界五大洲有50多个国家种植茶,有120多个国家的20亿人有饮茶习惯,中国在世界茶文化的发展上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早在公元六、七世纪,朝鲜半岛上的大批新罗僧人为求佛法来到中国,他们中的大部分是在中国经过10年左右的专心修学,然后回国传教的。他们在唐朝时,当然会接触到饮茶,并在回国时将茶和茶籽带回新罗。
后来,据《日吉神道密记》记载,公元805年,从中国学佛归来的澄和尚带回了茶籽,种在了日吉神社的旁边,成为日本古老的茶园。至今在京都比睿山的东麓还立有《日吉茶园之碑》,其周围仍生长着一些茶树。这是中国茶种向外传播的早记载,后又经日僧南浦昭明在径山寺学得径山茶宴,斗茶等饮茶习俗,并带回日本,在此基础上逐渐形成了日本自己的茶道。
约在公元六、七世纪,饮茶的习俗传人了朝鲜民间。不久,朝鲜派往中国的使者金大廉,还从中国带去了茶籽,在本国栽植。在欧洲的文献中,早记载饮茶的是《马可·波罗游记》和由马可·波罗所著的《中国茶》。
到了1780年,英国和荷兰人才开始从中国输入茶籽在印度种茶,英国起先从中国输入茶叶,并由此产生了英国的红茶文化。后来,一个名叫罗伯特·福琼的植树采集家,将茶树种子放入一个用特殊玻璃制成的便携式保温箱里,带上了开住印度的轮船。在航海过程中,茶树种子发了芽。船到了加尔各答,这些茶苗就落到了东印度殖民统治集团的手中。不久,印度便培育了十万株以上的茶树苗木,在印度高地形成了大规模的茶园。而后,荷兰人从海上来澳门,将中国茶叶贩运到印度尼西亚。到了1610年,荷兰直接从中国贩运茶叶,转销欧洲。
17世纪,茶叶先后传到荷兰、英国、法国,以后又相继传到德国、瑞典、丹麦、西班牙等国。18世纪,饮茶之风已经风靡整个欧洲。欧洲殖民者又将饮茶习俗传人美洲的美国、加拿大以及大洋洲的澳大利亚等英、法殖民地。到19世纪,中国茶叶的传播几乎遍及全球。茶叶一传人外国,立即受到国外人士的珍视和欣赏,广为宣传。从此中国茶叶的功能和饮用方法,先后为世界各国所了解,饮茶风逐渐在全球掀起。
序言
从神农尝百草起,茶历经了无数个朝代,也见证了历代的荣辱兴衰,因而具有悠远深邃的底蕴和内涵。茶不仅仅是人们用来解渴的饮品,同时还包含了中国人细腻含蓄的思维与情感,因而,茶在人们的生活中是不可或缺的。于是,研究茶,学会识茶、泡茶、品茶,感悟茶艺和茶道的魅力,成了爱茶之人的享受。
一般说来,对茶的研究包含三方面内容,即识茶、泡茶、品茶。识茶的主要目的在于看清楚茶,包括其源流、种类、功效、保存方法以及世界不同地域的茶俗。对茶种类的了解十分重要,我国有着上千种茶叶类型,如红茶、黄茶、绿茶、青茶、白茶、黑茶和花茶,其中又包含西湖龙井、洞庭碧螺春、信阳毛尖、君山银针、祁门红茶、安溪铁观音、武夷岩茶等,每种都有其独特的品质与特点,只有了解这些,接下来才能更好地冲泡及品饮;每种茶还有好坏高低之分,可以从外形、叶底、汤色和滋味等方面来鉴别其品质,在了解茶的特性之后,就可以鉴别出每一种好茶;茶叶好坏不仅要从其本身鉴别,而且茶因人而异,不同体质的人需要饮用不同种类的茶,而不同的茶又带来不同的功效,切不可将其混淆弄错,否则会影响健康。
泡茶是中国人的发明,也是中国茶文化发展的重要转折点之一。中国人由开始的以茶为食、以茶为药材,到后一步步发展成冲泡茶叶,其中经历了无数摸索的过程。同时,泡茶带动了茶具、茶道和茶艺的发展。泡茶讲求茶、器具、水、冲泡方法等内容。不同的茶叶有着不同的甄别方法,在众多优劣的茶叶中择取品质好的,这样冲泡出的茶才具有的味道;好茶配好器,若泡茶的器具太过简陋或是对这些器具使用方法错误,那么得到的茶汤也自然算不得;除了茶叶与茶器具,对水的认识也是必不可少的,并不是所有的水都适合泡茶,并且不同茶叶所需要的水温也各不相同。只有对水的认识足够深刻,才能让茶与水相得益彰;当一切材料准备得当的时候,我们还需要讲求的冲泡方法,在每个环节以及步骤都做到准确无误,以确保得到优质的茶汤。
品茶不仅是品茶汤的味道,同时也是一种极优雅的艺术享受,因为喝茶对人体有很多好处,同时品茶本身就能给人们带来无穷的乐趣。品茶首先讲求的是观茶色、闻茶香、品茶味、悟茶韵。这四个方面都是针对茶叶茶汤本身而言,也是品茶的基础;其次,品茶的环境也是不可忽视的。自古以来的名人雅士都追求一个静谧的品茗环境,从而达到佳的饮茶效果;另外,品茶还重视心境的要求,它需要人们平心、清净、禅定,在茶香袅袅中,在唇齿回甘中,人们会获得从未有过的精神享受。
通过这三方面的研究,就可以对茶的品性有更深层次的了解与掌握。本书是一本为想学茶或正在学茶的爱茶人士提供的入门图书,也是一本集识茶、鉴茶、泡茶、品茶、茶道与茶艺于一体的精品茶书。书中分为“初见芳茗露英华——识茶篇”“省识茗心赏灵芽——鉴茶篇”、“悬壶高冲清香起——泡茶篇”、“一瓯甘饮惬余暇——品茶篇”、“从来佳茗似佳人——茶道与茶艺篇”和“君不可一日无茶——茶生活篇”六部分,将与茶相关的细节一一展现在众人面前,就像是带大家走进了一个有关茶的清净世界,不仅如此,书中还介绍了诸多防病祛病、强身健体的茶疗方,为大家的健康生活增添一道靓丽的茶韵风景。全书图文并茂,可以让您在边品读文字的同时,也欣赏到精美的图片,既能感受到茶的无穷魅力,同时又获得精神的愉悦与满足,从而找到清净平和的心境。
希望本书能让不了解茶的朋友开始认识茶、了解茶,更希望让广大茶友因茶结缘,使茶文化发扬光大。
我一直觉得,真正懂得品茶的人,身上总有一种从容和淡雅的气质,而这本书,让我看到了通往这种境界的可能。它不仅仅是一本简单的茶艺指南,更像是一本关于生活美学的启蒙书。作者在“品茶”的部分,花了大量的笔墨来描述如何用“心”去感受一杯茶。从闻香,到观色,再到品味,每一个环节都充满了诗意。我最受触动的是作者关于“茶汤的层次感”的描述,她用非常生动的比喻,比如“初入口的甘甜,中段的醇厚,回甘时如清泉流过舌尖”,让我第一次真正意识到,原来一杯茶的风味是如此丰富而多变。书中的插图在这里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些高清的茶汤颜色图,配合文字的描述,让我仿佛能够“看”到茶汤的滋味。我甚至开始尝试去分辨那些书中提到的细微差别,比如“花果香”、“海苔味”、“焦糖香”等等。虽然我目前的品鉴能力还很有限,但这本书无疑为我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它让我明白,品茶不只是为了解渴,更是为了在忙碌的生活中,寻找到一份属于自己的宁静和乐趣,去感受那些细微的美好,去与自己进行一场深刻的对话。
评分这本《识茶 泡茶 品茶(彩图版)》真的给我带来了不少惊喜。一直以来,我对泡茶这件事总有一种“差不多就行”的心态,从来没有深入研究过。拿到这本书后,我才发现原来里面大有学问!最吸引我的是关于“泡茶”的那一部分。作者详细介绍了不同茶类对水温、冲泡时间、以及茶具的选择有什么讲究。我之前泡茶的时候,从来没想过原来绿茶和红茶对水温的要求是那么不一样。书里用图文并茂的方式,讲解了如何通过观察水面的气泡来判断水温,这对我这种喜欢凭感觉的人来说,简直太实用了!还有关于茶具的介绍,我之前只觉得好看就行,现在才知道,原来不同的材质和形状,会对茶的风味产生如此微妙的影响。书里的彩图真的帮了大忙,我能够直观地看到不同茶具的细节,也能通过图片来理解作者所说的“出水流畅”、“保温性好”等概念。看完这部分,我迫不及待地拿起家里的茶壶,按照书里的指导,小心翼翼地冲泡了一壶茶。虽然还是新手,但感觉这次泡出来的茶,味道确实比以前好喝了不少,茶汤也更加清澈透亮。这本书让我觉得,泡茶不再是一件枯燥的事情,而是一门充满仪式感和乐趣的技艺,值得慢慢去体会和打磨。
评分拿到这本《识茶 泡茶 品茶(彩图版)》后,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它的“全面性”和“实用性”。它不像有些书那样,只讲理论,或者只讲某一方面。这本书从“识茶”的基础入门,到“泡茶”的实践操作,再到“品茶”的进阶体验,几乎涵盖了茶文化的方方面面。而且,最重要的是,它并不是那种高高在上、让你望而却步的书。作者的语言非常亲切,即使是初学者,也能轻松理解。书中的彩图,可以说是这本书的一大亮点。无论是茶叶的特写,还是冲泡过程的每一个细节,甚至是不同茶汤颜色的对比,都做得非常出色。这些图片不仅美观,更重要的是,它们极大地增强了内容的易读性和理解性。我经常会在看文字的同时,对照图片来加深印象,感觉学起来事半功倍。这本书让我觉得,原来学习茶文化,并不是一件那么困难的事情,而是可以融入日常生活,并且充满乐趣的。它就像一个贴心的茶艺向导,一步一步地引导我,让我能够更好地欣赏和享受一杯好茶带来的美好。
评分这本书的“识茶”部分,绝对是干货满满,对于我这种对茶叶种类傻傻分不清的人来说,简直是及时雨。作者用非常清晰明了的方式,介绍了各种主流的茶叶,比如绿茶、红茶、乌龙茶、白茶、黄茶和黑茶。而且,不仅仅是简单地罗列名称,更是深入地介绍了它们的制作工艺、主要产地、以及最关键的——它们各自的独特风味和外形特点。书中的彩图再次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每一类茶都有精美的实物图片,从茶叶的干茶形态,到冲泡后的叶底,都展现得非常到位。我尤其喜欢书中对不同茶类“冲泡后叶底”的展示,通过对比,我能够清楚地看到它们在发酵程度和制作工艺上的差异,这比单纯看文字描述要直观得多。作者还提到了一些市面上比较常见的名优茶,并附上了相应的介绍。这本书让我感觉,以前我对茶叶的认知,就像是隔着一层纱,而现在,这层纱被一点点揭开了,我能够更清晰地看到茶叶真实的面貌,也更理解了为什么会有“一茶一世界”的说法。
评分收到这本书已经有一段时间了,一直想找个时间好好静下心来翻阅。今天终于得偿所愿,拿起这本书,指尖划过封面那精致的彩图,瞬间被一种沉静而优雅的氛围所吸引。这本书的装帧设计本身就很有品味,厚实的纸张,清晰的印刷,还有那些栩栩如生的茶叶图片,光是看着就让人心生喜爱。我平时对茶的了解不算深入,但一直对茶文化充满好奇。总觉得茶不仅仅是一种饮品,更是一种生活态度,一种与自己对话的方式。翻开书的第一页,就被作者细腻的文字所打动。她用一种非常平易近人的方式,讲述了关于茶的点点滴滴。从茶叶的起源,到不同种类的介绍,再到品鉴的技巧,每一部分都娓娓道来,仿佛是一位慈祥的长者在向你传授宝贵的经验。书中的插图更是点睛之笔,那些高品质的彩图,将茶叶的形态、冲泡的过程、茶汤的色泽都展现得淋漓尽致。我尤其喜欢那些关于不同产地茶叶的介绍,看着那些地图和图片,我仿佛也跟着作者的文字,穿越了千山万水,来到了那些茶香氤氲的土地。这本书给我最大的感受是,它没有高高在上的说教,而是充满了对茶的热爱和敬意,让人在不知不觉中,就被这种氛围所感染,也开始渴望去了解更多,去尝试更多。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