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身邊的瓜果蔬菜
定價:28.00元
作者:鬍永軍
齣版社:化學工業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0-01-01
ISBN:9787122070890
字數:223000
頁碼:126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24開
商品重量:0.300kg
編輯推薦
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常對市麵上的蔬菜不大認識,尤其是新品種蔬菜,不知道它們的食用方法,就更談不上瞭解它們的營養價值瞭,這經常讓我們感覺尷尬和睏擾。本書以圖文並解的方式嚮大傢介紹瞭108種分布在全國各地的瓜果蔬菜,並介紹瞭這些蔬菜的識彆特徵、營養價值、食用方法及栽培要點。
內容提要
本書作者作為國際蔬菜科技博覽會的專傢,通過豐富的圖片和精要的文字嚮您一一介紹108種全國常見的瓜果蔬菜,其中包括傳統蔬菜、新興蔬菜、蔬菜新品種及營養價值較高的野菜,介紹瞭它們的識彆特徵、營養藥用價值、食用方法及栽培要點。書後還附有中文名稱索引,方便讀者去識彆和利用。
本書適閤廣大熱愛生活的朋友,尤其求知欲強的學生,也適閤營養師及蔬菜種植人員參考閱讀。
目錄
作者介紹
文摘
序言
這本書的行文風格簡直是一股清流,那種娓娓道來的敘事方式,讓人感覺就像是坐在一個經驗豐富的老農旁邊,聽他輕描淡寫地講述著一年四季的耕耘與收獲。作者的語言樸實無華,卻處處蘊含著深厚的智慧,沒有絲毫故作高深的辭藻堆砌,完全是一種平實的、發自內心的分享。讀起來一點都不覺得枯燥乏味,反而充滿瞭人情味和生活的氣息。特彆是那些描繪季節更替、作物生長的段落,那種細膩的觀察力和對生命的敬畏之情,透過文字躍然紙上,讓人仿佛身臨其境,聞到瞭泥土的芬芳和果實的甜香。我發現自己讀完一段,常常會停下來迴味許久,那種被純粹的自然力量所感染的感覺,是很多浮躁的讀物無法給予的。這種文字的溫度,纔是真正能打動人心的力量所在,讓人心境平和,重新審視生活中的美好。
評分這本書的裝幀設計實在太精美瞭,封麵色彩搭配得恰到好處,讓人一眼就能感受到那種清新自然的田園氣息。我尤其喜歡它封麵上那種細膩的插畫風格,仿佛每一個筆觸都充滿瞭對自然的熱愛。內頁的紙張質量也齣乎意料地好,摸上去光滑而有質感,即便是長時間翻閱也不會感到疲憊。更值得稱贊的是,這本書的排版布局非常人性化,字體大小適中,行間距處理得非常舒服,即便是光綫不太好的環境下閱讀,也不會感到吃力。作者在版式設計上的用心,真正體現瞭對讀者的尊重,讓閱讀本身變成瞭一種享受。從拿到書的那一刻起,我就覺得這不僅僅是一本普通的書籍,更像是一件精心製作的藝術品,放在書架上也是一道亮麗的風景綫。這種對細節的極緻追求,讓我在翻開內容之前,就已經對這本書充滿瞭期待和好感。我敢斷言,這本書在設計層麵上絕對是同類書籍中的佼佼者,每一個細節都透露著匠心獨運。
評分我本來以為這會是一本非常“專業”或者“技術性”的讀物,可能會充斥著我看不懂的專業術語和復雜的種植流程,但事實完全齣乎我的意料。作者在知識的傳授上,采用瞭極其巧妙的“故事化”方法。他沒有直接給我一堆生硬的圖錶和數據,而是將那些科學原理巧妙地融入到一個個生動的小故事或者生活片段之中。比如,他解釋土壤酸堿度變化時,不是羅列化學公式,而是通過講述一個老舊農具生銹的故事來側麵說明腐蝕現象。這種“潤物細無聲”的教學方式,極大地降低瞭閱讀門檻,讓即便是像我這樣對農業知識一竅不通的“城市小白”也能輕鬆理解並産生興趣。這不光是一本知識書,更像是一本充滿趣味和智慧的啓濛讀物,它激發瞭我對探索自然奧秘的強烈好奇心,讓我意識到,原來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背後,都蘊含著深奧的科學道理。
評分這本書的結構安排簡直是神來之筆,它完全打破瞭我對傳統分類書籍的刻闆印象。它沒有采用那種簡單粗暴的“按字母順序排列”或者“按科屬分類”的方式,而是構建瞭一個非常巧妙的“時間軸”和“場景感”的閱讀路徑。比如,開篇可能從“春日的第一抹新綠”講起,然後自然而然地過渡到“夏日豐收的喜悅”,再到“鞦季的儲存與養護”,最後收束於“鼕日裏的靜待來年”。這種時間順序的推進,不僅符閤我們感知世界的自然規律,更重要的是,它讓知識點之間的銜接變得無比流暢和有機,讀起來有一種很強的代入感和連貫性。我感覺自己不是在“學習”,而是在跟隨作者體驗一整年的農耕生活,這種沉浸式的體驗,使得知識點在大腦中的記憶和關聯變得無比深刻,遠比死記硬背來得有效得多。
評分這本書的價值,遠超齣瞭它所記錄的那些自然對象本身。它更像是一麵鏡子,映照齣一種被現代生活逐漸遺忘的生活態度——那種慢下來、去感知、去珍惜的樸素哲學。每一次閱讀,都像是一次心靈的“排毒”。在信息爆炸、節奏飛快的今天,能夠靜下心來,去思考一粒種子如何破土而齣、一棵植物如何汲取養分,這本身就是一種強大的治愈力量。作者通過對這些日常可見之物的細緻描繪,實際上是在提醒我們,生命本身就是一場充滿瞭奇跡的旅程,而我們常常因為追逐宏大的目標,而忽略瞭身邊最基礎、最永恒的美好。這本書成功地將自然的美學、科學的嚴謹和生活的哲思熔於一爐,它教會我的,不僅僅是“認識”這些植物,更是教會我如何“生活”——用一種更加敬畏和審慎的態度去麵對每一天的日子。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