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一本書瞭解痛風
定價:45.00元
作者:(日)榖口敦夫著,若生凱
齣版社:電子工業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6-10-01
ISBN:9787121299162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近幾年來,由於飲食生活的歐美化,痛風患者、高尿酸癥患者不斷增多。不僅如此,這種病癥還呈現齣低齡化發展的趨勢,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都齣現瞭痛風病。對於痛風&高尿酸血癥患者而言,可能會緻命的並發癥,是*的威脅。在本書中,痛風&高尿酸血癥領域的日本專傢,為大傢詳細介紹痛風&高尿酸血癥的*治療方法、飲食療法和運動療法等改善方法以及預防方法等。
目錄
作者介紹
榖口敦夫,東京女子醫科大學附屬膠原病風濕痛風中心教授。1983年畢業於三重大學醫學部。1985年,在東京女子醫科大學附屬風濕痛風中心擔任助手。1991年,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聖地亞哥分校擔任研究員。2003年起,在東京女子醫科大學附屬膠原病風濕痛風中心擔任副教授。2008年升為教授。日本痛風&核算代謝學會理事、日本風濕學會評論員兼指導醫生、日本內科學會會員、日本人類遺傳學會會員。在痛風&高尿酸血癥領域,在開展臨床診治的同時,主要從事嘌呤代謝異常和遺傳因子診斷的研究工作。
若生凱,85後爺們兒一枚,齣生於黑龍江,卻生長在日本,屬於日籍華人,現就讀於醫學院。漢語、日語都十分流利,又是醫學專業生,平時就喜愛翻譯日文書籍,妥妥的有文化有內涵的魅力男。
文摘
序言
這本書的排版和語言風格,也極大地提升瞭閱讀體驗。它摒棄瞭傳統醫學書籍那種冷冰冰、官方化的腔調,轉而采用瞭一種近乎於“朋友分享經驗”的溫暖口吻。我發現,很多我曾經在網上搜索瞭很久都找不到清晰解釋的概念,比如“尿酸鹽結晶的形成動力學”,在這裏竟然被配上瞭一些非常形象的比喻,瞬間就變得可以理解瞭。而且,書中對不同人群(比如老年人、中年男性、女性患者)的差異化建議,考慮得非常周到。它沒有搞“一刀切”,而是根據不同群體的代謝特點和生活場景,給齣瞭定製化的方案。這種“因人而異”的指導原則,體現瞭作者深厚的臨床經驗和對個體差異的尊重。閱讀過程中,我多次被那種被理解的感覺所觸動,仿佛作者真的坐在我對麵,耐心細緻地為我梳理著病情和對策。
評分這本書的敘述節奏掌握得非常好,它懂得何時該放慢腳步深入講解復雜的生化過程,又何時該迅速轉嚮實際操作層麵給齣明確的行動指南。我尤其喜歡它在迴顧曆史和展望未來治療趨勢時的那種宏大視野。它沒有停留在已知的知識點上,而是穿插瞭一些關於最新科研進展的討論,雖然這些內容可能略顯前沿,但作者的錶達方式卻非常清晰,使得我們這些非專業人士也能大緻理解這些新藥或新療法的潛力所在。比如,對於那些嘗試瞭多種方法效果不佳的“頑固型”痛風患者,書中給齣的幾條突破性的建議,簡直像是黑暗中的一道光。這種對前沿知識的適度引入,讓整本書顯得既有深度又具前瞻性,絕非那種幾年前的舊知識翻版。它讓人感覺到,作者不僅是知識的傳授者,更是一位時刻走在健康領域前沿的探索者。
評分讀完這本書,我最大的感受是,原來對付痛風,需要的不僅僅是“忍耐”或者“吃藥”,更需要一套係統的、長期的生活哲學。作者在構建這個“哲學體係”時,展現瞭極高的邏輯性和條理性。特彆是關於“非藥物乾預”的部分,簡直是為我打開瞭一扇新世界的大門。它詳細分解瞭不同運動強度對尿酸排泄的影響,甚至連“喝水”這個最簡單的動作,都被量化到瞭不同時間段的最佳飲水量,這種精確到毫剋的指導,讓人不得不佩服作者對細節的執著。最讓我感到震撼的是,書中有一章專門討論瞭“心理壓力”如何間接影響嘌呤代謝,這一點幾乎是所有傳統健康讀物都會忽略的盲點。它提醒我們,情緒管理和身體健康是緊密相連的,這讓整本書的格局一下子打開瞭,不再局限於單純的生理層麵。可以說,這本書提供的是一個全方位的健康管理工具箱,而不是一個臨時的急救包,對於希望長期控製病情的我來說,價值無可估量。
評分這本關於痛風的指南讀起來真是讓人耳目一新,它沒有那種高高在上的醫學術語堆砌,反而用一種非常接地氣的方式,把一個聽起來很“專業”的病癥講得明明白白。我特彆欣賞作者在闡述痛風成因時所展現齣的那種細緻入微的觀察力。比如,書中對“生活習慣”與“遺傳易感性”之間的微妙平衡的探討,簡直是把我們日常飲食中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選擇,如何纍積成一個大麻煩的過程,描繪得淋灕盡緻。我記得有一段專門講瞭啤酒和海鮮的關係,但它沒有簡單地貼上“絕對禁止”的標簽,而是深入分析瞭其中嘌呤代謝的復雜路徑,讓你在“饞”和“健康”之間做齣更明智的取捨。更不用說,它在介紹急性發作時的應對措施時,那種冷靜而又充滿同理心的筆觸,讓我感覺自己不是在看一本枯燥的醫學手冊,而是在和一個經驗豐富的朋友對話,他知道你此刻的疼痛和焦慮,並能提供切實可行的、立即可操作的建議。這種將科學知識與人文關懷完美融閤的敘事方式,是我認為這本書最成功的地方,它真正做到瞭讓普通讀者能夠輕鬆掌握和應用這些健康知識。
評分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這本書在處理“並發癥”問題時的嚴謹態度。痛風往往不是孤立存在的,它常常與其他代謝性疾病如高血壓、糖尿病等相互糾纏。這本書沒有迴避這個復雜性,反而用清晰的圖錶和邏輯鏈條,展示瞭這些疾病之間的相互影響和惡性循環。它不僅告訴我們如何處理痛風本身,更重要的是,它教會我們如何將痛風的管理融入到更廣泛的慢性病管理框架中去。這種係統性的思維,對於像我一樣同時管理多種健康問題的讀者來說,簡直是太實用瞭。它不是在教你如何“治愈”一個病,而是在教你如何“管理”一種全新的生活狀態。讀完之後,我感覺自己對身體的掌控感大大增強瞭,不再是那個被疾病推著走的被動角色,而是真正成為瞭自己健康的主導者。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