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武式太极拳拳械汇编
定价:45.00元
售价:35.1元
作者:高连成
出版社:人民体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01-01
ISBN:9787500948247
字数: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28开
编辑推荐
本书主要介绍武式太极拳架传统架108式、新架184式、108式太极长拳,
内容提要
目录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近期阅读了一本关于中国传统武术中“理法”的探讨性论著,这本书的视野非常开阔,它不仅限于单一拳种的技法,而是试图从易学、道家思想乃至古代兵法中寻找武术哲学的共性。作者非常擅长用现代的语言去阐释那些古老的武术概念,比如“阴阳转换”、“虚实相生”等,使得这些听起来玄奥的词汇变得具体可感。其中关于“意到力到”与“力到意不到”的辩证关系分析得尤为精彩,它探讨了主动发力和被动应招时,意念与肢体运动的先后次序和相互作用。这本书更像是一部理论纲要,适合那些已经有一定武术基础,渴望提升理论修养的爱好者。它提供的思考框架,能够帮助练习者在面对不同流派的技法时,都能迅速找到其内在的逻辑关联。
评分最近翻阅了几本关于传统武术的书籍,其中有几本关于形意拳和八卦掌的著作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它们对拳理的阐述深入浅出,图文并茂地展示了套路中的精妙之处。特别是有一本专门讲解形意拳“五行拳”的拆解,作者不仅详细描述了每个动作的起承转合,还结合了中医经络理论,让练习者在强身健体的同时,也能体会到内劲的运行和气血的调和。书中的一些老照片和手绘图,虽然略显陈旧,但却蕴含着历代宗师的气韵,读来让人仿佛能感受到那个年代武者对武术的执着与敬畏。与现在很多追求速度和花哨动作的书籍不同,这类书更注重“内功”的修炼和意境的培养,对于希望系统深入学习传统武术精髓的人来说,无疑是宝贵的资料。我特别喜欢其中关于“龙虎相搏”意境的描述,那种将自然界的磅礴之力融入到人体劲力中的哲学思考,非常引人入胜。
评分我对传统武术中关于“劲力”如何从地面传导至指尖的研究一直很感兴趣。最近看了一本分析某南方流派“擒拿与跌扑”技术的书籍,该书的独特之处在于,它将人体结构视为一个复杂的杠杆系统来分析。作者用解剖学知识来解释为什么在特定的角度施力能够迅速瓦解对手的平衡。书中对于“化劲”的理解尤其深刻,它不仅仅是“借力打力”,更是一种主动的“泄力”过程,将对方的攻击能量顺势引入地面,而非硬碰硬地抗衡。书中配有大量的动态示意图,清晰地展示了如何利用身体的旋转和借力点来实现控制。唯一的遗憾是,它对“内听”能力的培养着墨不多,似乎更侧重于外形的技击应用,对于如何培养敏锐的触觉和预判能力,阐述得不够深入。
评分我最近在研究不同流派的太极拳器械套路,发现有些侧重于长兵器的演练,比如大刀和枪法,它们对身体的协调性和步法的要求极高。我读到一本专门分析某北方流派太极剑法的书,书中对剑的持握、运剑的弧度以及平圆、立圆的转换讲解得极为细致,每一个转折点都配有详细的力学分析图,让人对看似柔和的剑法背后蕴含的刚猛有了新的认识。书中还穿插了一些历史典故,讲述了该流派祖师在实战中如何运用器械克敌制胜的轶事,这使得枯燥的技术练习变得富有故事性。不过,该书对步法的论述略显不足,很多关键的重心转移和虚实转换,感觉需要结合其他拳谱来理解,否则单纯看图解很容易产生偏差。总的来说,它更像是一本进阶读物,适合已经掌握了基本套路,想要深入钻研器械细节的武友。
评分在众多的武术著作中,我个人对那些偏重于“功法”和“内练”的书籍情有独钟。前不久偶然淘到一本关于“桩功”的专著,它没有过多涉及复杂的拳架或套路,而是用大量的篇幅阐述了如何通过静坐和站桩来培养“一触即发”的整体劲力。这本书的文字风格非常古朴,甚至有些晦涩,引用了大量古代道家养生的理论,比如“抱元守一”、“炼精化气”等概念,对初学者来说可能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但如果能静下心来,反复研读,便能体会到其中蕴含的深厚内涵。书中详细记录了不同阶段桩功的感受变化,比如从最初的腿酸麻胀痛,到后来的“空空如妙”境界,这种循序渐进的描述极大地鼓舞了我坚持下去的决心。它强调的是量的积累达到质的飞跃,而不是急于求成。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