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排球——体育爱好者丛书
定价:22.00元
作者:吴国正,董雪芬
出版社: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0-01-01
ISBN:9787564402778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341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排球运动在我国的大、中、小学中开展较为广泛,由于排球运动对场地要求较低(土场或硬地均可),又是隔网项目,减少了冲撞受伤的概率,更加适合身体发育期的青少年进行比赛或训练。
人的一生总是离不开学校教育阶段的,在“德智体”全面发展的要求下,如果学生能够选择参加排球运动,至少有这样几个好处:,培养年轻人的敢于拼搏,勇于取胜的精神;第二,克服唯我独尊,培养团队协作精神;第三,有效地提高身体的弹跳力、灵敏性、爆发力和柔韧性;第四,通过战术配合和临场的应变,发展敏捷的思维能力。而对于中老年人来讲,通过参加软式排球运动,可以增进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促进友谊,锻炼身体。
排球作为三大球之一,是不依靠个人英雄主义而取胜的项目,试想无论你扣球有多好,如果没有队友准确地一传和二传手组织的战术进攻,纵然你徒有一身“武功”,也只能望球兴叹。所以,排球是真正意义上的集体项目,一个成功的球队,必然是一个团结的集体,它不需要也不可能出现篮球中那种一人单打独斗或百步穿杨3分远投的场面;或像足球赛中马拉多纳仅凭一人连过数人的防守直接得分的经典战例。而这正是排球的魅力所在。
因此,可以这么说:“一个擅长排球运动的人,无论在任何岗位上工作,是一个富有协作精神的人。”这就是参加排球运动塑造的人格魅力。
在这本书中,我们只想从排球基本的内容开始,将大家引进门来,不怕你只是一位爱好者或自诩只是一只“菜鸟”,只要你有心学习,用心去练,就有出人头地的那天,你会成为班上令人羡慕的“大力扣手”或“灵魂二传”。但是,请记住,无论你有多么风光,你都只是那个集体中的一员,离开大家的协作,你将一事无成。所以,在此再加上一句忠告:“要想打好球,必先做好人!”
希望每位朋友都能在学球的过程中,获得更多乐趣,并从打球中领悟更多的东西,不仅能打好球,更拥有精神上的高境界。
目录
章 排球运动概述
节 概述运动的起源与发展传播
一、排球运动的起源
二、排球运动
第二节 世界排球运动发展现状
一、世界排球运动发展的三个阶段
二、排球技战术发展的规律
第二章 排球基本技术
节 发球技术
一、低手发球
二、勾手大力发球
三、勾手飘球
四、上手发球
五、跳发球
六、发球练习
第二节 传球技术
一、上手传球
二、垫球技术
三、其它传球
第三节 扣球
一、扣球技术
二、不同的扣球方法
三、扣球练习
第四节 接球技术
一、接发球
二、接扣球
三、接触网球
第五节 拦网技术
一、拦网技术要领
二、拦网技术运用
三、拦网练习及错误纠正
第三章 排球战术
节 个人战术
一、发球个人战术
二、一传个人战术
三、扣球个人战术
四、二传个人战术
五、防守个人战术
第二节 集体进攻战术
一、进攻队形
二、进攻方法
第三节 集体防守战术
一、接发球战术
二、防扣球队形
第四章 排球竞赛规则
节 场地与器材
一、比赛场地
二、球网和网柱
三、球
第二节 竞赛规则及裁判方法
一、胜一方,胜一局和胜一场
二、关于“自由防守队员”的规定
三、发球犯规
四、位置错误
五、击球时的犯规
六、在球网附近的犯规
七、拦网犯规
八、进攻性击球犯规
九、裁判员手势
十、司线员旗示
第五章 沙滩排球
节 沙滩排球发展概况
第二节 沙滩排球简介
一、沙滩排球竞赛规则
第三节 沙滩排球的技战术
一、自然因素影响沙滩排球技术
二、沙滩排球技战术特点
第六章 软式排球
节 软式排球简介
第二节 软式排球比赛规则
第三节 软式排球与硬式排球的技术差别
一、软式排球的特点
二、软式排球与硬式排球的技术差别
附:排球技术动作彩色图解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我得承认,我对那些过于学术化或者过于偏向专业运动员训练的书籍是有点敬而远之的,因为很多术语和训练强度,对于我这种每周只能打两三次球的业余爱好者来说,根本不具备操作性。然而,这本《排球》非常巧妙地找到了一个平衡点。它既有足够严谨的运动生物力学分析,解释了为什么垫球时手臂要并拢伸直,而不是简单地说“并拢就行了”;同时,它又提供了大量的“简化版”练习,比如在家里对着墙练习击球点的控制,或者利用弹力带进行肩袖肌群的力量强化,这些都是能在有限的场地和时间里实施的有效方法。这本书的好处在于,它让你“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比如关于二传手脚部移动的解析,它详细描绘了那些微妙的“轴心脚”和“起跳脚”的配合,这让我这个经常打接应的人,也对二传的跑位有了全新的认识,从而能更好地进行呼应和配合。总而言之,它不是一本束之高阁的理论书,而是一本可以随时翻开,找到对应问题并得到解答的“工具箱”。
评分如果非要说一个这本书的独特之处,那就是它对“团队化学反应”的重视程度,远超出了我的预期。很多技术书籍都会强调个人技术的完美,但这本书却花了相当大的篇幅去讨论如何在非比赛时间里培养队友间的信任和默契。比如如何通过非正式的活动来消除隔阂,如何有效地进行场上沟通(不仅仅是口头指令,还包括肢体语言的暗示)。在我的业余球队里,我们经常因为沟通不畅而错失良机,过去我们总怪技术不到位,但这本书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视角:技术是基础,而有效沟通和心理同步才是决定胜负的关键。它没有给出标准化的“友谊培养方案”,而是通过对成功团队案例的深入剖析,引导读者去思考和构建自己团队的文化。这种“软性”技能的探讨,让这本书的层次一下子拔高了,不再局限于冰冷的技术动作,而是深入到了体育精神和人际协作的内核。这本书更像是一本“排球哲学入门”,它让我在拿起球拍前,先学会如何成为一个更好的队友。
评分说实话,这本书的装帧设计和版面布局,一开始让我觉得有点过时了。那种略显老旧的字体和配色,让人感觉像是从图书馆的旧书架上直接拿下来的,缺乏当下流行的那种“酷炫”感。但当我真正沉浸在文字内容里时,才发现这种朴实无华反而成了一种优点。它将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了知识的密度上,没有那些花里胡哨的边框和分散注意力的设计元素。内容组织上,作者的逻辑性非常强,是从基础的身体素质训练,过渡到个体技术精讲,再到复杂的战术演练,层层递进,环环相扣。我尤其欣赏它对于“心理建设”这部分的论述。在排球这种高压力的对抗性运动中,一传的稳定性和发球的自信心往往比身体条件更重要。书中提到的一些教练员如何进行赛前心理暗示的片段,非常具有启发性。我以前总觉得技术练到位了就万事大吉,但这本书让我意识到,每一次跳起扣杀背后的犹豫和每一次失误后的自我怀疑,才是真正限制我们进步的“隐形拦网”。这部分内容写得非常细腻,仿佛能感受到作者在不同年代的球场上,经历过无数次跌倒和爬起后的深刻感悟,读起来让人心生敬意。
评分阅读这本书的过程,就像是请了一位经验极其丰富的老教练在你旁边进行一对一的辅导,只是这位教练不用说话,而是通过文字给你传递他的毕生所学。这本书的叙事风格非常接地气,没有太多矫饰的文学语言,直奔主题,但这种直接中蕴含着一种温暖的鼓励。我特别喜欢其中穿插的一些历史花絮和著名比赛的战术复盘。它们不是简单的事件记录,而是以一种“解剖”的方式,分析了当时教练员是如何根据现有的人员配置,创造性地运用战术体系来以弱胜强的。这让我对排球这项运动的深度和广度有了更全面的认识,它绝不仅仅是“一传、二传、扣杀”那么简单。通过这些案例学习,我发现很多我以前认为的“失误”其实是特定战术下的“预期牺牲”,而很多看起来流畅的配合,背后是无数次枯燥的重复训练和临场应变的结果。读完这些章节,我对那些场上表现出色的运动员和教练员,又多了一份发自内心的敬佩,明白了他们所付出的看不到的努力。
评分这本《排球》的书,我拿到手的时候,其实心里是有点打鼓的。毕竟,现在市面上的体育类书籍太多了,很多都是那种泛泛而谈,讲讲历史、说说规则,读起来干巴巴的,提不起什么精神。我本来只是想找一本能帮我提高一下业余球技的“实战手册”,对这种“丛书”系列也没抱太大期望。但翻开第一页,就被作者那种深入骨髓的热情给吸引住了。他们不是在写教科书,而是在分享一种生活态度。书中对攻防转换的细节分析,简直是庖丁解牛,把那些我以前在场上凭感觉做动作的地方,都用清晰的语言和图示给解析得明明白白。比如讲到拦网时,如何预判击球点和手臂的伸展角度,那些数据和经验的结合,让我意识到自己过去打了多少无效的“盲目起跳”。这本书的价值就在于,它能把“看懂球”和“打好球”之间的鸿沟,用扎实的理论和大量的实战案例给填平。我甚至觉得,这本书对于一个刚刚接触排球的新手来说,可能有点深度,但对于一个在球场上摸爬滚打了一阵子的爱好者来说,简直是醍醐灌顶,是那种读完后会忍不住想立刻去球馆试一试的“行动指南”。它教会我的,不仅是如何正确地做动作,更是如何去理解这项运动背后蕴含的团队协作和瞬间决策的艺术。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