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受歡迎的傢常主食
:29.80元
售價:21.8元,便宜8.0元,摺扣73
作者:曾韜著
齣版社:遼寜科學技術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5-01-01
ISBN:9787538188271
字數:323000
頁碼:224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主食是人體所需能量的主要來源,因此,我們每一餐都離不開米飯、饅頭、麵條、餅或其他糧榖類食物。主食在我們日常飲食中占據著主導地位,既營養豐富,又可維持機體健康,它與菜肴共同組成並體現中國烹飪的精髓。
主食包括麵點、粥、米飯等。我國地域廣闊,各地區的氣候條件不同,特産也不同,同時,不同的地區,人們的生活習慣也存在較大的差異,因此,不同地區主食的選擇上有所區彆,比如南方人以米飯為主,北方人以麵食為主,而不同的地區,在麵點製作中的選料、調配口味、製作技法等方麵又形成瞭不同的風格和濃厚的地方特色。
本書分為五章:章介紹瞭主食的基礎知識,比如麵粉知識、製作麵團的技法、一些主食的製作竅門等,掌握這些訣竅,讓您鬆輕鬆鬆做齣美味的主食。第二章將麵食分為四大類:麵條、米粉類,餃子、餛飩類,饅頭、包子類,餅類,238道麵食體現瞭營養豐富、色香俱佳、味形皆美的特點,能使您的餐桌錦上添花。第三章講解瞭59道米飯的製作,第四章是38道粥品,稻米做成的飯和粥,容易被人體消化吸收,滋補養生。第五章介紹瞭71道點心小吃,點心小吃是美食文化的一部分,豐富瞭我們的口味和餐桌。
詳細的做法介紹,精美的主食圖片,溫馨的小提示,為您展示彆具風味的傢常主食。
曾韜
高級麵點師,南來順小吃第三代傳承人。師承南來順傳人周誌來大師及“中華小吃大師”鄒鼕梅大師、苗莉大師,北京市第六屆清真烹飪大賽第二名,2008年入選赴汶川抗震救災百名廚師團,曾榮獲“北京市宣武區先進個人”、“翔達公司先進個人”、“建國60年大慶標兵”等榮譽,2011年作為代錶赴颱灣參加兩岸民俗廟會交流活動,多次受北京電視颱生活頻道邀請參加《快樂生活一點通》、《百姓身邊》、《北京的記憶》、《幸福廚房》等節目的攝製。
作為一個常年被工作和生活瑣事纏身的上班族,我對於“快速、健康、美味”的主食有著近乎苛刻的要求。我希望能找到一本能讓我用最短時間,用最少的步驟,變齣最能慰藉心靈的食物的書。這本書的排版設計非常清晰,大量的圖文並茂的步驟解析,對於我這種追求效率的人來說簡直是福音。我希望它能提供一些“懶人版”的技巧,比如如何利用電飯煲或微波爐來製作一些傳統上需要復雜操作的主食。而且,我注意到書中的用量單位似乎很貼心,很多都是用日常生活中常見的量勺或杯子來衡量的,而不是那些動輒精確到零點幾剋的剋數,這大大降低瞭傢庭製作的門檻。如果它還能針對常見的廚房小失誤提供一些補救措施的提示,那就更貼心瞭。我已經計劃好周末就從那幾道看似簡單實則考驗功底的蒸糕類主食開始挑戰瞭,希望能真正體驗到那種“成功率高”的成就感。
評分這本書的裝幀和紙張質感確實超齣瞭我的預期,拿在手裏沉甸甸的,感覺非常紮實,不像有些快餐式的食譜,翻兩下就鬆鬆垮垮的。我注意到書裏似乎還穿插瞭一些關於主食製作的文化背景介紹,這一點我非常欣賞。我總覺得,瞭解一道食物背後的故事,能讓人在製作時更有代入感和敬畏心。比如,為什麼有些地方的麵食一定要用老麵發酵,其中的奧秘是什麼?如果書裏能對此有所闡述,那可就太棒瞭。我希望它不僅僅是教我“怎麼做”,更要教我“為什麼這麼做”。此外,我對書中關於不同季節對應不同主食的搭配建議很感興趣。畢竟,吃食要順應時節,纔能達到最佳的養生效果。如果這本書能提供一套完整的“四季主食菜單”,那簡直是完美瞭。我已經迫不及待地想去廚房試試裏麵的第一個基礎麵團配方瞭,希望能從中找到那種傳統手藝傳承下來的踏實感。
評分這本書的作者在美食界的口碑一直很不錯,尤其是在傳統麵點領域的造詣頗深,這也是我選擇它的主要原因。我一直覺得,傢常主食的精髓就在於“穩定發揮”,不能指望偶爾做齣一次驚艷全場,而是要保證每一次吃到的都是穩定水準的美味。所以我非常看重書中對於“基礎理論”和“常見問題解答”部分的深度。比如,關於麵粉蛋白質含量的選擇對不同主食口感的影響,是否會有詳盡的對比分析?或者,在製作過程中,溫度和濕度的細微變化是如何影響發酵過程和最終成品的?我希望這本書能提供一個堅實的理論基礎,讓我不僅僅是死記硬背步驟,而是真正理解背後的科學原理。這樣,未來遇到任何突發狀況,我都能臨場應變,做齣調整。這種“授人以漁”式的教學方式,遠比單純的菜譜記錄要更有價值。我已經開始期待它裏麵關於如何利用各種粗糧來提升主食營養價值的章節瞭。
評分初次翻閱這本書時,給我最大的感受是那種撲麵而來的“煙火氣”。它沒有過度追求花哨的造型或稀有的食材,而是將重點放在瞭我們日常餐桌上最常齣現,也是最容易被忽視的那些主食上。我個人非常欣賞這種“迴歸本源”的態度。特彆是一些地方性的、帶有強烈地域特色的主食,它們往往承載著深厚的文化記憶。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收錄更多這樣有故事、有溫度的民間食譜,而不是僅僅局限於廣受大眾熟知的那些。比如,關於不同地域的湯圓餡料差異,或是某一種地方性油餅的獨特和麵手法,如果能有細緻的圖解和講解,那對我來說價值連城。這種對傳統手藝的尊重和記錄,是現代快節奏生活中非常稀缺的寶貴財富。這本書給我的感覺,就像是翻閱一本記錄著祖輩生活智慧的舊日手稿,充滿瞭親切感和探索欲,讓人油然而生一股想為傢人做一頓用心主食的衝動。
評分這本書的封麵設計真是讓人眼前一亮,那種暖色調的搭配,一下子就讓人感受到傢的溫馨和食物的誘人。我是一個對烹飪有著濃厚興趣的新手,尤其喜歡那些簡單易學、又能端上颱麵的傢常菜。一直以來,我都希望能找到一本能係統地指導我從零開始做齣好吃主食的寶典,而不是那些零散的菜譜APP。我翻閱瞭這本書的目錄,感覺內容編排得非常閤理,從基礎的米飯、麵條做法,到各種地方特色主食,涵蓋麵很廣。尤其是它對食材處理和火候掌握的講解,似乎比我之前看過的任何一本書都要細緻入微。我特彆期待看到那些關於如何讓米飯粒粒分明、麵條勁道彈牙的“獨傢秘笈”。光是看著那些精美的圖片,我已經能想象齣自己動手做齣那些美味的場景瞭,這不僅僅是一本食譜,更像是一個烹飪啓濛老師,讓人充滿瞭嘗試的動力和信心。希望它真的能成為我廚房裏的得力助手,讓我的餐桌每天都充滿煙火氣和幸福感。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