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高端飲食養生
定價:58.00元
作者:王誌福
齣版社:中央編譯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1-09-01
ISBN:9787511708908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精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781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本書根據陰陽平衡、五行相生相剋和溫涼寒熱的理論,結閤當今人們的飲食習慣和中醫食補原理,以味為核心,以養為目的,閤理調配,精心製作,體現健康飲食,追求食材自然美味,達到悅目、益口、健體的效果。
目錄
1.和平鴿
2.會錦寶塔
3.團鳳
4.綉球魚絲
5.富貴龍蝦
6.翡翠金錢魚
7.金魚戲財寶
8.濃湯扒素魚翅
9.菊花玉蟾
10.巧剋力捲金絲
11.菌湯血燕龍筋
12.血燕蟹粉魚茸蛋
13.官園一品香
14.鳳吞燕
15.清湯蘆筍汁燴血燕
16.薑絲虎爪官燕
17.太極官燕
18.鬆茸湯葫蘆鴨
19.羅宋湯羊棒骨鮑魚
……
117.金瓜米粥阿拉斯加蟹
附錄:飲食養生知識
作者小傳
作者介紹
王誌福先生多年來緻力於中西方高端飲食養生文化的探究與實踐,通過刻苦鑽研和對烹飪美學的獨特理解,用他精湛的烹飪技藝演繹齣每道菜的精髓。透過一道道*的美味,讓我們領悟到用一顆熱愛中國美食的心去熱愛生活。
王誌福的獲奬作品1.和平鴿(雕刻)2.什錦寶塔、3.團鳳(冷拼):4.綉球魚絲5.富貴龍蝦6.翡翠金錢魚:7.金魚戲財寶8.菊花玉蟾.9.鳳吞燕.10.鬆茸湯葫蘆鴨11.芝麻葉燉魚翅等.12.濃湯扒裙邊.13.紅花汁鹿唇
文摘
序言
這本書的排版和裝幀設計,簡直是一場視覺的盛宴,完全超齣瞭我對一本養生書籍的傳統期待。它的紙張質感非常高級,那種略帶啞光的觸感,拿在手裏就有一種沉靜下來的感覺,非常適閤在安靜的午後或夜晚慢慢品讀。我尤其喜歡它在配圖上的處理方式,不同於市麵上常見的那種粗糙的、甚至是略顯“土氣”的插畫,這本書裏的圖畫,無論是草藥的描繪,還是人體經絡的示意圖,都帶著一種古典的水墨韻味,綫條流暢,意境悠遠。有一張關於五行與五髒對應關係的圖譜,設計得極其巧妙,它沒有使用生硬的色塊劃分,而是用極其柔和的色彩過渡和流動的綫條,將金木水火土與肺肝心腎脾之間的關係錶現齣來,讓人一眼就能領會其中的和諧統一。此外,書中的留白處理也極其到位,既保證瞭文字的易讀性,又營造齣一種呼吸感,讓閱讀的體驗變得非常舒適,眼睛不會因為長時間閱讀而感到疲勞。這讓我願意一遍又一遍地將它擺在茶幾上,甚至隻是翻看其中的插圖,都能從中感受到一種審美上的愉悅,這對於一本注重身心平衡的書來說,無疑是加分項。
評分我以前讀過好幾本關於飲食養生的書,很多要麼是過於學術化,充斥著難以理解的專業名詞,要麼就是太偏嚮食譜,完全沒有理論支撐,讀完後感覺像是在機械地執行任務。然而,這本書的敘事方式獨樹一幟,它采用瞭大量的“故事化”的論述結構,將復雜的養生道理融入到一個個引人入勝的片段中。比如,書中講述瞭一個關於古代醫者如何通過調整病人飲食結構,從而根治“久咳不愈”的案例,這個故事的細節描繪得極其生動,人物的對話和環境的烘托都非常到位,讓人仿佛置身於那個場景之中。通過這個故事,我纔真正理解瞭“藥食同源”的深刻內涵——很多時候,我們需要的不是猛藥,而是恰到好處的日常滋養。這種敘事手法極大地降低瞭閱讀的門檻,使得那些原本需要專業知識纔能消化的內容,變得親切而直觀。它沒有把我們當成被動接受知識的學生,而是當作與作者一同探尋生命奧秘的旅伴,這種平等的交流感,讓我對書中的每一個觀點都産生瞭更深層次的認同和好奇。
評分這本書的文字功底實在令人嘆為觀止,作者仿佛是一位技藝精湛的織工,將那些晦澀難懂的古代醫學典籍,細緻入微地梳理和編織成一幅幅清晰易懂的現代生活指南。我記得有一章專門講解瞭“脾胃為後天之本”的理論,書中並非簡單地羅列中醫術語,而是通過一係列生動的比喻和貼近日常的案例,將脾胃在人體消化吸收中的核心地位描繪得淋灕盡緻。比如,作者將脾胃比作一個精密的“釀酒作坊”,食材進入後,需要各種酶和氣機的調和纔能轉化為滋養全身的精華。閱讀過程中,我甚至能“聽”到那些食物在體內被巧妙轉化的過程。更讓我印象深刻的是,書中對於季節性養生的闡述,不同於一般書籍那種泛泛而談的“春生夏長”,而是結閤瞭具體地區的氣候特點和現代人的生活節奏,給齣瞭非常具有操作性的建議。例如,對於經常熬夜的都市白領,作者並未一味強調早睡,而是提齣瞭如何通過特定的食補和穴位按壓來減輕肝火對脾胃的損傷,這種細緻入微的關懷,讓我覺得作者不僅是位學者,更像是一位體貼入微的傢庭醫生,讓人在閱讀中,不僅獲得瞭知識,更得到瞭一種被理解和被關懷的感覺。這種深度和溫度的結閤,使得這本書的價值遠超一般的健康讀物。
評分這本書在對“平衡”這個核心概念的探討上,達到瞭一個令人摺服的高度,遠遠超越瞭市麵上那些簡單地推崇某一種單一食材或某種極端飲食方法的書籍。作者似乎對人體的復雜性有著深刻的洞察力,他反對任何形式的“過猶不及”。例如,在論述“清淡飲食”的重要性時,作者並沒有一味地主張“素食至上”,而是詳細分析瞭在不同生理階段,適量的優質脂肪和動物蛋白對於氣血生化的必要性,隻是強調瞭如何選擇來源和處理的方式。這種辯證的思維貫穿始終,無論是關於寒熱屬性的搭配,還是五味(酸苦甘辛鹹)的攝入比例,書中的建議都極其審慎,強調的是個體差異和動態調整。我個人最欣賞的是,書中有一節專門討論瞭“現代生活中的‘氣’的損耗與補充”,它將我們每天麵對的壓力、信息過載等現代問題,用傳統中醫的“氣”理論來解釋,並提齣瞭對抗這些“隱形損耗”的具體膳食策略,這使得養生不再是遙遠的理論,而是與我們當下的生存狀態緊密相連的現實課題。
評分這本書的實用性,體現在它對“選擇的智慧”的強調,而非“被動的遵循”。很多養生書會給齣非常具體的、幾乎是不可替代的食材清單,一旦讀者所在地區難以獲得,整個養生計劃就會被打亂。但這本書的構建邏輯,似乎是基於“原理”而非“材料”。它花費瞭大量篇幅去解釋為什麼某種食材具有某種功效,其背後的化學成分或中醫屬性是什麼。舉個例子,書中講到如何選擇具有“健脾利濕”作用的食物時,它列舉瞭幾種不同的蔬菜和豆類,然後深入分析瞭它們各自的“微環境效應”——有的偏重於通利,有的偏重於固攝。這樣一來,即便是麵對市場上齣現的新鮮食材,我也可以迅速地根據作者提供的底層邏輯,判斷齣哪種食物能夠替代原有的選擇,同時又能達到相似的養生目的。這種“授人以漁”的教育方式,纔是真正持久的健康投資,它賦予瞭讀者獨立思考和靈活應變的能力,讓養生不再依賴於某一本特定的指南,而是內化為一種生活技能。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