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高端饮食养生
定价:58.00元
作者:王志福
出版社:中央编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1-09-01
ISBN:9787511708908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精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781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本书根据阴阳平衡、五行相生相克和温凉寒热的理论,结合当今人们的饮食习惯和中医食补原理,以味为核心,以养为目的,合理调配,精心制作,体现健康饮食,追求食材自然美味,达到悦目、益口、健体的效果。
目录
1.和平鸽
2.会锦宝塔
3.团凤
4.绣球鱼丝
5.富贵龙虾
6.翡翠金钱鱼
7.金鱼戏财宝
8.浓汤扒素鱼翅
9.菊花玉蟾
10.巧克力卷金丝
11.菌汤血燕龙筋
12.血燕蟹粉鱼茸蛋
13.官园一品香
14.凤吞燕
15.清汤芦笋汁烩血燕
16.姜丝虎爪官燕
17.太极官燕
18.松茸汤葫芦鸭
19.罗宋汤羊棒骨鲍鱼
……
117.金瓜米粥阿拉斯加蟹
附录:饮食养生知识
作者小传
作者介绍
王志福先生多年来致力于中西方高端饮食养生文化的探究与实践,通过刻苦钻研和对烹饪美学的独特理解,用他精湛的烹饪技艺演绎出每道菜的精髓。透过一道道*的美味,让我们领悟到用一颗热爱中国美食的心去热爱生活。
王志福的获奖作品1.和平鸽(雕刻)2.什锦宝塔、3.团凤(冷拼):4.绣球鱼丝5.富贵龙虾6.翡翠金钱鱼:7.金鱼戏财宝8.菊花玉蟾.9.凤吞燕.10.松茸汤葫芦鸭11.芝麻叶炖鱼翅等.12.浓汤扒裙边.13.红花汁鹿唇
文摘
序言
这本书的实用性,体现在它对“选择的智慧”的强调,而非“被动的遵循”。很多养生书会给出非常具体的、几乎是不可替代的食材清单,一旦读者所在地区难以获得,整个养生计划就会被打乱。但这本书的构建逻辑,似乎是基于“原理”而非“材料”。它花费了大量篇幅去解释为什么某种食材具有某种功效,其背后的化学成分或中医属性是什么。举个例子,书中讲到如何选择具有“健脾利湿”作用的食物时,它列举了几种不同的蔬菜和豆类,然后深入分析了它们各自的“微环境效应”——有的偏重于通利,有的偏重于固摄。这样一来,即便是面对市场上出现的新鲜食材,我也可以迅速地根据作者提供的底层逻辑,判断出哪种食物能够替代原有的选择,同时又能达到相似的养生目的。这种“授人以渔”的教育方式,才是真正持久的健康投资,它赋予了读者独立思考和灵活应变的能力,让养生不再依赖于某一本特定的指南,而是内化为一种生活技能。
评分这本书在对“平衡”这个核心概念的探讨上,达到了一个令人折服的高度,远远超越了市面上那些简单地推崇某一种单一食材或某种极端饮食方法的书籍。作者似乎对人体的复杂性有着深刻的洞察力,他反对任何形式的“过犹不及”。例如,在论述“清淡饮食”的重要性时,作者并没有一味地主张“素食至上”,而是详细分析了在不同生理阶段,适量的优质脂肪和动物蛋白对于气血生化的必要性,只是强调了如何选择来源和处理的方式。这种辩证的思维贯穿始终,无论是关于寒热属性的搭配,还是五味(酸苦甘辛咸)的摄入比例,书中的建议都极其审慎,强调的是个体差异和动态调整。我个人最欣赏的是,书中有一节专门讨论了“现代生活中的‘气’的损耗与补充”,它将我们每天面对的压力、信息过载等现代问题,用传统中医的“气”理论来解释,并提出了对抗这些“隐形损耗”的具体膳食策略,这使得养生不再是遥远的理论,而是与我们当下的生存状态紧密相连的现实课题。
评分这本书的文字功底实在令人叹为观止,作者仿佛是一位技艺精湛的织工,将那些晦涩难懂的古代医学典籍,细致入微地梳理和编织成一幅幅清晰易懂的现代生活指南。我记得有一章专门讲解了“脾胃为后天之本”的理论,书中并非简单地罗列中医术语,而是通过一系列生动的比喻和贴近日常的案例,将脾胃在人体消化吸收中的核心地位描绘得淋漓尽致。比如,作者将脾胃比作一个精密的“酿酒作坊”,食材进入后,需要各种酶和气机的调和才能转化为滋养全身的精华。阅读过程中,我甚至能“听”到那些食物在体内被巧妙转化的过程。更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书中对于季节性养生的阐述,不同于一般书籍那种泛泛而谈的“春生夏长”,而是结合了具体地区的气候特点和现代人的生活节奏,给出了非常具有操作性的建议。例如,对于经常熬夜的都市白领,作者并未一味强调早睡,而是提出了如何通过特定的食补和穴位按压来减轻肝火对脾胃的损伤,这种细致入微的关怀,让我觉得作者不仅是位学者,更像是一位体贴入微的家庭医生,让人在阅读中,不仅获得了知识,更得到了一种被理解和被关怀的感觉。这种深度和温度的结合,使得这本书的价值远超一般的健康读物。
评分这本书的排版和装帧设计,简直是一场视觉的盛宴,完全超出了我对一本养生书籍的传统期待。它的纸张质感非常高级,那种略带哑光的触感,拿在手里就有一种沉静下来的感觉,非常适合在安静的午后或夜晚慢慢品读。我尤其喜欢它在配图上的处理方式,不同于市面上常见的那种粗糙的、甚至是略显“土气”的插画,这本书里的图画,无论是草药的描绘,还是人体经络的示意图,都带着一种古典的水墨韵味,线条流畅,意境悠远。有一张关于五行与五脏对应关系的图谱,设计得极其巧妙,它没有使用生硬的色块划分,而是用极其柔和的色彩过渡和流动的线条,将金木水火土与肺肝心肾脾之间的关系表现出来,让人一眼就能领会其中的和谐统一。此外,书中的留白处理也极其到位,既保证了文字的易读性,又营造出一种呼吸感,让阅读的体验变得非常舒适,眼睛不会因为长时间阅读而感到疲劳。这让我愿意一遍又一遍地将它摆在茶几上,甚至只是翻看其中的插图,都能从中感受到一种审美上的愉悦,这对于一本注重身心平衡的书来说,无疑是加分项。
评分我以前读过好几本关于饮食养生的书,很多要么是过于学术化,充斥着难以理解的专业名词,要么就是太偏向食谱,完全没有理论支撑,读完后感觉像是在机械地执行任务。然而,这本书的叙事方式独树一帜,它采用了大量的“故事化”的论述结构,将复杂的养生道理融入到一个个引人入胜的片段中。比如,书中讲述了一个关于古代医者如何通过调整病人饮食结构,从而根治“久咳不愈”的案例,这个故事的细节描绘得极其生动,人物的对话和环境的烘托都非常到位,让人仿佛置身于那个场景之中。通过这个故事,我才真正理解了“药食同源”的深刻内涵——很多时候,我们需要的不是猛药,而是恰到好处的日常滋养。这种叙事手法极大地降低了阅读的门槛,使得那些原本需要专业知识才能消化的内容,变得亲切而直观。它没有把我们当成被动接受知识的学生,而是当作与作者一同探寻生命奥秘的旅伴,这种平等的交流感,让我对书中的每一个观点都产生了更深层次的认同和好奇。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