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新手也能做!好吃的手工糕点
定价:38.00元
作者:(日)信太康代,孙逸增,张卓
出版社: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07-01
ISBN:9787538180435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00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本书从简单的糕点制作基础知识讲起,共详细介绍了近70种受大众欢迎的手工糕点的制作方法,包括建议点心、曲奇、马芬、磅蛋糕、芝士蛋糕、泡芙、布丁、戚风蛋糕、巧克力蛋糕等多个种类。初学者可以根据难以程度,由浅入深,逐渐学习和操作。每一种可爱的小糕点,都配有详细的步骤图片,能够使初学者更明白的了解每种手工糕点的制作手法的特点和不同,简单明了,通俗易懂。同时,这种图文并茂的形式也更利于糕点制作的学习。
目录
作者介绍
信太康代(Yosuyo Shida)
欧美糕点和料理研究专家。曾就读于瑞士里奇蒙特(richmond)糕点学校、法国巴黎的陆瑙特莱(Lentre)糕点学校,学习实际的糕点制作。现在,在自己的家中主持沙龙形式的糕点和料理教学,简洁地介绍美味料理和糕点的菜单构成,获得了许多学生的支持。初为NHK(日本放送协会)电视台主讲《今日料理》,还活跃在杂志和文化学校中。近期著作有《酸奶酪和牛奶糕点》(大泉书店)、《松软浓稠的半熟甜点》(实业之日本社)。
文摘
序言
这本书的排版和纸张质量也值得称赞,这对于一本需要经常被打开、甚至可能会沾上一点面粉或油渍的书来说太重要了。装帧结实,内页纸张厚实,那种略带哑光质感的纸张,即使在灯光下翻阅,也不会产生刺眼的眩光,这对于需要仔细核对配料顺序的时刻至关重要。而且,很多方子旁边都有一个“常见错误与修正”的小方框,这比翻到书的最后看总结要方便得多。比如,当我看到“蛋糕糊看起来像豆花一样有颗粒感”时,立刻就能在旁边找到对应的解释:“这是因为黄油和糖打发不够蓬松,导致液体分离”,并给出了补救措施——“可以加入一勺面粉重新尝试融合”。这种将“预警”和“急救”信息无缝嵌入到步骤中的设计,极大地提升了我的操作信心。总而言之,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菜谱,更像是一本贴心的、能陪我度过无数次烘焙历程的厨房伙伴。
评分从一个资深家庭厨房“破坏者”的角度来看,这本书的“善后与清理”章节简直是救星。烘焙的乐趣往往会被后续的清洗工作大打折扣,尤其是一些粘糊糊的面糊和干硬的烤盘残渣。这本书里专门用了一小节来讨论“工具的维护与快速清洁法”。它教了我如何利用烘烤结束后烤箱的余温来“蒸软”烤盘上的残渣,用热水浸泡的技巧,以及如何正确保养不粘模具,避免使用钢丝球。这体现了作者的用心,他们知道新手在厨房里最容易受挫的环节之一就是繁琐的收尾工作。此外,书中还非常贴心地提供了“原料替换指南”,如果我临时发现家里没有泡打粉,但有小苏打,我该如何调整用量和搭配酸性物质,而不是让我因为一两种原料的缺失就放弃整个计划。这种实用至上的原则,让这本书的翻阅率远高于那些只注重炫技的食谱书。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得非常吸引人,那种温暖的、略带复古的色调,一下子就让人感觉糕点制作是一件非常治愈和有趣的事情。我本来对手工烘焙一直抱有敬畏之心,总觉得那是一门高深的学问,需要精确到毫克的配料和复杂的烤箱脾气。但翻开这本书的第一页,那种强烈的“新手友好”的信号就扑面而来。作者显然非常理解零基础读者的痛点,他们没有直接跳入复杂的法式甜点,而是从最基础的工具介绍开始,甚至详细解释了为什么需要一个厨房秤,而不是简单地用量勺。最让我惊喜的是,每一个步骤的配图都极其清晰,不是那种摆拍的艺术照,而是真正能看出操作细节的实景图。比如,在讲到揉面团的时候,它会告诉你“揉到面团表面光滑,略有弹性,像耳垂的触感”,这种感官上的描述比单纯的“揉十分钟”有效得多。我尝试做了里面的一个基础的黄油饼干,从准备材料到出炉,整个过程都充满了成就感,没有出现任何“面糊塌陷”或者“烤焦边缘”的灾难场面。这本书真的像一个耐心十足的师傅,手把手地领着我这个厨房小白,走出了烘焙的第一步。它消除了我对“烘焙高门槛”的恐惧。
评分这本书的结构安排堪称一绝,它不像很多食谱那样,把难度不一的方子杂乱地堆砌在一起,让人无从下手。这本书显然是经过精心设计的“进阶路线图”。它首先从“无需烤箱”的甜点开始,比如一些简单的慕斯和冷藏布丁,这极大地降低了启动成本和心理压力。我立刻就被那个“五分钟巧克力熔岩杯”吸引住了,材料简单到我都可以用家里的常备品凑齐。等到我稍微有点信心之后,它才引导我进入“基础烘烤区”,这里的方子重点在于掌握温度和时间的基本概念。作者在讲解烤箱温度控制这一点上,加入了非常实用的“脾气校准”技巧,比如“如果你的烤箱实际温度偏高,请将方子温度降低五度尝试”,这种经验之谈是网络上那些官方配方里很少提及的。每完成一个章节的挑战,都会有一个“小结”,回顾一下这次学到的关键技巧,比如“脂肪与面粉的融合度”、“鸡蛋的打发状态”等等,让你明确知道自己进步了多少,而不是稀里糊涂地做完一堆东西。这种循序渐进的引导,让学习过程非常扎实,让人有种“我真的学会了”的踏实感。
评分我是一个追求“口感”胜过“颜值”的烘焙爱好者,很多网红食谱只教你怎么让东西看起来漂亮,但吃起来却干巴巴的,或者齁甜。这本书最打动我的地方,在于它对“风味平衡”的独到见解。它不只是告诉你放多少糖,还会解释“为什么”要放这个量的糖——是为了中和酸性,还是为了帮助焦糖化。例如,在制作基础磅蛋糕时,作者细致地分析了不同油类(黄油、植物油)对最终成品湿润度和风味的影响,这让我意识到,烘焙不仅仅是化学反应,更是味觉的艺术。我按照书中的提示,将一半黄油换成了味道更浓郁的棕色黄油(Brown Butter)来制作基础玛芬,结果那股坚果和焦糖的混合香气,简直让我的家人以为我买的是昂贵的进口点心。它教你如何利用香草精、柠檬皮屑甚至是一小撮盐,去“提升”而不是“掩盖”食材本身的味道。这本书让你开始思考:我想要达到什么样的口感?而不是被动地遵循一个冰冷的数字列表。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