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为孩子重塑教育:更有可能成功的路
定价:72.90元
作者:托尼·瓦格纳(Tony Wagner)泰德·丁特
出版社:浙江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10-01
ISBN:9787213084003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l 同名纪录片Most Likely to Succeed风靡全球,席卷4 000多所学校及机构,为您讲述什么样的教育更有可能成功!
l 为孩子重塑学校,为未来重塑教育!
l 哈佛大学教育学博士托尼·瓦格纳与风险投资人泰德·丁特史密斯联袂巨献!
l 湛庐文化出品。
内容提要
世界改变了,我们的学校却卡在了过去的某个时间点上停滞不前。我们需要对现行的教育体制进行改革,培养孩子具备为复杂人生求解的真正能力!
传统教育体制秉承着错误的教育观念,让孩子们整天背诵着毫无意义的低水平内容。面对当今的世界,我们不能再沉迷于追求大学的误区之中,而是应该从基础教育开始,培养孩子具备在未来竞争中获胜的关键技能,更要在大学锻造孩子拥有决定性的人生优势。关于教育改革,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成为其中的活跃力量,推动21世纪的教育浪潮向前迈进!
目录
测 试 题 为孩子重塑教育:您对现代教育了解多少?
中文版序 什么样的教育更有可能成功
推 荐 序 做教育创新真正的者
引 言 我们为什么关心教育
部分 教育的核心
对话雅各布 上大学究竟是为了什么
章 教育的DNA
世界改变了,我们的学校却卡在了过去的某个时间点上,停滞不前。“知识工人”已成为历史,如今的世界需要的是“聪明的创造者”。
跪拜在学术的神坛下
欢迎来到教你骑自行车的学校
无法遏制的刻板印象
第2章 我们为什么而教?
让学生死记硬背就像在让每个学生都背诵电话簿。有些学校希望学生毕业后可以顺利找到工作,就让学生背诵大黄页。有些学校希望让学生沉浸在经典作品中,就让学生背诵从雅典到罗马的电话册。无一例外,学生终日都在毫无目的地背诵低水平内容。
教育的目的是什么
目标感:未来的起点
关键技能与决定性人生优势
未来在等待的人才
第3章 教育,与你我息息相关
不管你再怎么逼着孩子默写“坚持不懈”这几个字,背诵“持之以恒”的定义,你也没办法通过这样的方法让孩子成为拥有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品质的人。同样,逼着孩子学会解联立方程组,并不能帮助他们学会如何为真实人生的复杂问题求解。
教育大计之中的利害关系
“十字路口”上的教育
未来的劳动者
新时代的合格公民
第二部分教育的重任
对话杰米 成功不止一种定义
第4章 基础教育的使命:培养决胜未来的关键技能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初中和高中时代埋头做的那些数学题,从人生的后视镜中看去,不过就像一粒灰尘般可有可无。带孩子们去游乐场玩一圈,他们从中能领悟到的积分和导数的
意义,要比花上几个月的时间天天练习积分技巧要多得多。
对“惰性”基础教育说“不”
用计算机改造数学课堂
搭建以沟通为目的的语文教学
其他“必修课”该怎么做
第5章 大学的意义:锻造决定性的人生优势
? 年轻人若想在职业生涯中取得成功、受人尊重,大学是一张必不可少的入场券。无论这张入场券的成本多么高昂,无论大学经历是否有助于你未来的职业发展,大学就是
黄金标准。但有一个问题,这个前提条件已经过时了。
大学背后的沉重成本
我们应该在大学学习什么
走出大学去向何方
打破大学的神话
第三部分 教育的未来
对话瑞贝卡走出去,融入真实的世界
第6章 “教育的乐高“:教学、学习与评估
? 我们需要的教育体制是将孩子的成功当成大事要事来对待的体制,而不是将标准化考试行业的发家致富放在位的体制。学校真正的问题不在于讲课的形式,而在于任何形式的
以讲课为基础的教育方式,在当今这个世界是否还有意义。
教学:从教授的笔记到学生的掌握
学习:从内容记忆到知识应用
从标准化考试到勋章系统
教师能在课堂上做些什么
第7章 教育变革中的你我他?
一个人如果对教育变革满怀激情,就能让一个孩子、一个班级、一个年级,甚至一所学校发生改变。我们每一个人都能成为 21 世纪教育浪潮中的一股力量。
为了新教育,结成新联盟
用勋章制度替试制度
绕过大学,弯道超车
社区和家长也要做点事儿
?第8章 未来学校图景
? 当你给学生机会,让他们去大胆创造、勇于探索时,他们就会拥有创造和梦想的力量。孩子们非常聪明,他们知道怎么找到他们需要学习的知识,并在自学的基础上创造出令人震
惊的成果,没有什么比他们自己的成就更能坚定信心的了。
象牙塔中的先锋
公立学校的探索
独立学校和国际学校的变革
结语 行走于教育与创新之间
译者后记
?
作者介绍
托尼·瓦格纳
教育创新先锋。
哈佛大学创新实验室常驻专家。
教育纪录片《为孩子重塑教育》战略顾问。
泰德·丁特史密斯
风险投资人。
斯坦福大学工程学博士。
与托尼·瓦格纳合作,共同致力于促进教育创新与学校改革。
文摘
序言
我一直认为,教育是一个不断探索和调整的过程,没有一成不变的真理,只有最适合自己孩子的教育方式。这本书给我最大的启示在于,它鼓励我们打破思维定势,勇于尝试新的教育模式。它让我看到了,除了传统的“学校教育+课外辅导”的模式之外,还有很多其他的可能性。例如,如何利用生活中的点滴来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如何通过游戏化的方式来激发他们的探索欲望?书中对这些问题的探讨,给了我很多启发。我尤其对其中关于“失败的教育意义”的论述印象深刻。我们常常害怕孩子失败,但书中却告诉我们,失败是学习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关键在于我们如何引导孩子从失败中汲取教训,变得更强大。这让我开始改变对孩子犯错的态度,不再一味地指责,而是尝试去理解原因,并鼓励他们再次尝试。这本书的出现,让我对教育的未来充满了信心,也更加期待与孩子一起,共同书写属于我们的成长故事。
评分这本书的语言风格非常接地气,没有太多生涩的学术术语,读起来轻松易懂,仿佛是一位邻家姐姐或者朋友在娓娓道来。作者在讲述教育理念的同时,穿插了很多生动的故事和案例,让我能够感同身受,更容易理解和吸收书中的内容。我特别欣赏书中对于“挑战”的解读。很多时候,我们都希望给孩子创造一个无忧无虑的环境,但书中却强调了适度的挑战对于孩子成长的重要性。它不是鼓励我们去故意为难孩子,而是引导我们如何在学习和生活中,设置一些能够激发孩子克服困难、锻炼韧性的机会。这让我意识到,一味地保护,反而可能剥夺了孩子成长的养分。书中也提到了家长的角色,不仅仅是教育的执行者,更是孩子成长的陪伴者和榜样。我们要如何以身作则,去影响孩子,让他们学会感恩、懂得尊重、乐于分享,这些都是非常宝贵的指导。这本书就像一面镜子,照出了我过去教育中可能存在的不足,也为我指明了未来的方向。
评分翻阅这本书,我感受到一种前所未有的轻松和释然。一直以来,我总觉得教育是一项沉重的任务,充满了焦虑和不确定性。但这本书却以一种乐观、积极的态度,告诉我,为孩子重塑教育,其实是一件充满乐趣和意义的事情。它不是要我们去“改造”孩子,而是要我们去“赋能”孩子,让他们拥有应对未来挑战的能力。书中对于“学习的乐趣”的描绘,让我重新认识到,学习不应该只是一种负担,而应该是充满好奇心和探索欲的旅程。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帮助我,引导我的孩子,找到属于他们自己的学习节奏和方法,让他们在快乐中成长,在探索中进步。它不仅仅是一本教育书籍,更是一份关于爱、关于陪伴、关于成长的宝贵指南。我将这本书视为一次心灵的洗礼,它让我更加明白,作为家长,我们的责任不仅仅是提供物质上的保障,更重要的是给予孩子精神上的支持和引导,帮助他们成为一个独立、自信、有爱的人。
评分读这本书的过程,仿佛是经历了一场深刻的自我对话。我常常反思自己过去的教育理念,是否过于功利,是否忽略了孩子内心真正的需求。书中对于“成功”的定义,让我耳目一新。它不再是狭隘的学业成绩或名校光环,而是强调了个体的价值实现、社会责任感以及幸福感。这让我开始重新审视,我们究竟在为孩子铺设一条什么样的“路”。这本书不仅仅是在谈论教育的方法,更是在探讨教育的本质。它鼓励我们放下焦虑,去倾听孩子的声音,去理解他们的天赋和兴趣,去发掘他们身上独一无二的光芒。我在阅读中,也常常会联想到自己小时候的经历,那些让我感到快乐和有成就感的时刻,往往与应试教育的压力无关。这本书的论述,让我更加坚信,真正的教育,是帮助孩子成为一个完整、独立、有思想的人,而不是一个被标准化的产品。它让我明白,陪伴和引导比严苛的要求更重要,鼓励和信任比批评和否定更能激发孩子的潜能。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很有吸引力,配色柔和,标题字体清晰,予人一种温暖和希望的感觉。在拿到这本书之前,我一直在思考,什么样的教育方式才能真正帮助我的孩子在未来的社会中脱颖而出,而不仅仅是应付考试。市面上关于教育的书籍琳琅满目,但很多时候读完后依然感到迷茫,不知道该如何下手。这本书的标题“为孩子重塑教育”立刻抓住了我的眼球,它传递了一种积极的态度,仿佛在说,过去的教育模式并非无可改变,总有更适合孩子、更有可能让他们成功的路径。我尤其期待书中能探讨一些具体的、可操作的建议,而不是泛泛而谈的理论。比如,如何培养孩子的创造力?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如何帮助他们建立批判性思维?如何在紧张的学习压力下,保持身心健康?我希望这本书能像一位经验丰富的引路人,带领我穿越教育的迷雾,找到那条通往孩子光明未来的“更有可能成功的路”。这本书的出现,让我觉得不再孤单,仿佛有人能够理解我的焦虑,并提供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