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時蔬小話
定價:32.00元
作者:阿濛
齣版社:商務印書館
齣版日期:2014-04-01
ISBN:9787100103817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膠訂
開本:大32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入選新浪中國好書榜-生活榜(2014年4月)
入選中國圖書評論學會“大眾好書榜”(2014年6月)
入選豆瓣*受關注圖書榜(2014年7月非虛構類)
唯時蔬與愛不可辜負!
這是一本帶有人文溫情的博物讀本,作者用嚴謹而廣博的知識,對生活中熟悉到幾乎忘卻的蔬菜,進行瞭一次深刻而溫暖的解讀。文字細膩,敘述有條有理,將我們餐桌上的蔬菜的來源同曆史、生活緊密結閤,給我帶來瞭一餐蔬菜博物學的盛宴。那些關於竈頭吃食的記憶,以及那些關於野菜時蔬的故事:是我們現在依然可以看得到、聽得見、摸得著、嘗得齣、想得明、記得住的筆記小話。
內容提要
《時蔬小話》是一本關於生活裏時蔬記憶的小集子。在日常生活,每天三餐都離不開的蔬菜,是人們生活中*熟悉的食物之一。正因為我們對蔬菜們太熟悉瞭,卻早已忽略瞭那些關於蔬菜的身世和趣聞。《時蔬小話》正是采用淺顯易懂的文字,風趣和溫暖的故事,讓大傢對這些“*熟悉的陌生人”有新的瞭解。它不是深奧的教科書,而是一部淡雅清爽的開胃蔬菜,為大傢獻上來自植物的問候。書中除瞭介紹蔬菜的基本起源以及分化過程外,還就蔬菜對應的人文典故、烹飪方法和博物記憶等方麵做瞭介紹,使得蔬菜在我們的生活中的形象鮮明而清新。
目錄
百菜之主
“百菜之主”大白菜 002
白菜傢族 010
蕓薹與油菜 013
甘藍傢族 020
芥菜傢族 041
那些“蘿蔔”們 051
時間的美味 060
蔬菜之味
沙拉裏的萵苣傢族 068
沙拉裏的菊苣傢族 075
沙拉與蔬菜 088
籃子裏的野菜 095
異域之實
讓世界瘋狂的辣椒 108
茄與番茄 119
故事裏的馬鈴薯 127
山藥蛋與山藥 151
煤爐上的番薯 158
菊芋的田野 166
疆場有瓜
從甜瓜到苦瓜 174
鼕西南北瓜 197
葫蘆與瓠子 210
我有旨蓄 220
時園雜蔬
藜草之羹 228
田有“玉榖”247
山間青筍 252
水中茭白 258
百閤與萱草 277
水中仙子——蓮菱蒓 286
慈姑與荸薺 302
芋與磨芋 308
葵與落葵 322
春天樹的禮物 328
參考文獻 334
作者介紹
阿濛,山西太原人。生於城市,自幼熱愛並且親近自然,喜歡記錄生活,自覺生靈可敬、萬物可親。愛博物,愛科普,他和一群立誌於發揚博物學精神的朋友們一起利用自己的空閑來為大傢傳播科普知識,分享博物帶來的快樂。植物是他的奇妙鄰居,是他親密的夥伴,他也樂於和每一個人分享他和植物之間故事。
文摘
序言
拿到這本書的時候,最初隻是齣於好奇,但翻開第一頁後,就被那種撲麵而來的敘事節奏牢牢抓住瞭。它的語言風格非常具有辨識度,時而如同潺潺溪水般輕柔舒緩,時而又像山澗暴雨般酣暢淋灕,這種張弛有度的文字節奏感,極大地提升瞭閱讀的體驗。我尤其欣賞作者在探討一些宏大主題時,所采用的極其個人化和生活化的切入點,不空談理論,而是通過一個個具體的小事件、小人物的命運交織來展現時代的變遷和人性的復雜。這種“以小見大”的敘事策略,使得原本可能顯得沉重的議題變得可親、可感。書中對白的設計也頗為精妙,自然流暢,絕無矯揉造作之感,每個角色的說話方式都帶有其獨特的地域和階層烙印,足見作者在生活觀察上的功力之深厚。總而言之,這是一本在文學性和可讀性之間找到瞭絕佳平衡點的作品,讀起來酣暢淋灕,收獲頗豐。
評分這本書真是讓人眼前一亮,尤其是它對於細節的描摹,簡直像是將讀者拉進瞭那個鮮活的世界裏。我特彆喜歡作者那種不動聲色卻又處處暗藏深意的敘事手法,讀起來不急不躁,卻又讓人忍不住想一口氣讀完。書中的人物刻畫得栩栩如生,每一個角色的內心掙紮和成長弧綫都處理得極為細膩真實,讓人在閱讀過程中不禁會産生強烈的代入感,仿佛自己就是故事中的一員,感同身受地體驗著他們的喜怒哀樂。更值得稱道的是,作者對場景的渲染力道把握得恰到好處,無論是喧囂市井的煙火氣,還是幽靜山林間的空靈,都能通過文字的魔力躍然紙上,讓人仿佛能聞到空氣中的味道,感受到拂麵的微風。這種高超的文字駕馭能力,使得整部作品的質感非常醇厚,絕非一般流水賬式的敘述可以比擬。讀完之後,心裏久久不能平靜,那種餘韻悠長,讓人忍不住想反復咀嚼其中的精妙之處,絕對是一部值得珍藏和反復閱讀的佳作。
評分這本書的文字質感,用“乾淨利落”來形容或許有些不夠,更貼切的或許是“晶瑩剔透”。作者似乎毫不吝惜筆墨,但每一個用詞、每一個句子都像是經過反復打磨的寶石,閃爍著獨特的光芒。它沒有冗餘的形容詞堆砌,卻能用最簡潔的筆觸勾勒齣最豐富的畫麵感和情緒張力。我注意到,作者在處理不同情緒和氛圍的場景時,會巧妙地切換句子的長短和結構,使得閱讀的韻律感極佳。例如,在描寫內心激烈衝突時,句子會變得短促有力,充滿爆發力;而在描繪寜靜的日常片段時,則會變得舒緩悠長,充滿畫麵感。這種對語言工具的精妙掌控,讓這本書的藝術感染力極強,它不僅僅是在講述一個故事,更像是在進行一場精心編排的視聽盛宴,讓人在文字中體驗到豐富的光影和聲響。強烈推薦給那些對文字美學有較高要求的讀者。
評分閱讀此書的過程,就像是經曆瞭一場漫長而溫暖的旅程,沿途的風景和偶遇的人,都帶著一種難以言喻的真實感。它成功地營造齣瞭一種獨特的“氛圍感”,這種氛圍是多層次的,既有曆史的厚重感,又有當下生活的瑣碎感,更有對未來某種不確定性的隱約預示。書中對於環境的描寫,往往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與人物的情感狀態緊密捆綁在一起,景物描寫成為瞭人物內心世界的延伸和投射,這一點處理得極其高明。更難能可貴的是,作者在處理如此宏大敘事背景下的個體命運時,始終保持著一種溫情和剋製,沒有過度煽情,卻能讓讀者在不動聲色中被深深觸動。閤上書本的那一刻,腦海中浮現的不是哪個具體的片段,而是一種整體的情感基調,一種對生活本質的新的體悟。這絕對是一部需要靜下心來細細品味的、充滿人文關懷的力作。
評分說實話,這本書的厚度著實讓我有些望而生畏,但真正開始閱讀後纔發現,時間根本不夠用,完全沉浸其中,連窗外的天光變化都渾然不覺。它最吸引我的地方在於其結構的精巧布局,看似鬆散的人物綫索和時間綫索,實則暗藏著一條條清晰而有力的邏輯鏈條,不到最後關頭,那些鋪墊已久的伏筆都不會輕易揭曉,這種層層遞進的懸念感,讓每一次閱讀都充滿瞭探索的樂趣。作者對於人性的洞察入木三分,描繪齣的角色並非臉譜化的好人或壞人,而是充滿瞭各種矛盾和灰色地帶的復雜個體,他們的選擇和掙紮,讓人在批判的同時也不由得心生同情。這種對人性的復雜性的坦誠書寫,讓作品的深度遠超同類題材的作品。每一次讀到轉摺點,都會為作者的布局和筆力感到由衷的摺服,簡直是教科書級彆的敘事範例。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