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贺师傅中国菜: 家常鲁菜
定价:25.00元
作者:加贝
出版社:译林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03-01
ISBN:9787544761840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拍摄图片精致、唯美,让您一看就食欲大增!全国“傻瓜式”菜谱书,不用换算克数,大勺小勺调味做菜!贺师傅教你做中国八大名菜,广受欢迎的各菜系经典美食!56道超实惠鲁菜新鲜可口,393幅详尽步骤图一看就懂!小酥肉、四喜丸子、鲁氏酱猪蹄……一场大方地道的肉食盛宴!侉炖鱼、油焖大虾、海鲜火锅……讲究原味烹制的鲜美海鲜!一品豆腐、酱爆茄子、醋溜土豆丝……以“爆”见长的烹调技法!厨盲男女下厨*宝典,全世界99%吃货都想学!“贺师傅中国菜”系列,是以“详尽图解做菜步骤”为主要卖点的烹饪类图文书,真正为读者指导,将每一道菜的操作步骤、烹饪诀窍,都详尽地以精美的图片和详细的文字表现出来,目的就是让读者“一看就懂,一学就会”,让读者不仅能欣赏精美的美食图片,重要的是还能亲手实际做出好吃的菜。本丛书“傻瓜式”烹饪法则,仅用大勺、小勺就调出好味,让厨房新手也能做出好菜。“贺师傅中国菜”系列匠心,贴近百姓生活,注重读者的阅读体验,是不可多得的详尽图解菜谱书。
内容提要
本书是一本介绍家常鲁菜的菜谱书,书中介绍了各种经典鲁菜:小酥肉、胶东小炒、济南把子肉、醉腰丝、香酥鸡、鸡汤小豆腐、鲁氏酱猪蹄、芙蓉干贝……让每一个鲁菜菜爱好者都能分分钟做出属于自己的美味佳肴。书中详细的食材、调料用量,准确的制作分解步骤,让鲁菜变得不再困难,照着做就好吃。
目录
01口味咸鲜的鲁菜
02 烹调技法丰富考究
03 眼界大开的鲁菜绝活
PART1肉食家禽
06小酥肉
08胶东小炒
10济南把子肉
12山东蒸丸
14四喜丸子
16油爆双脆
18芥末鸭掌
20神仙鸭
22醉腰丝
24香酥鸡
26爆炒腰花
28鸡汤小豆腐
30山东辣椒炒肉
32核桃肉
34鲁氏酱猪蹄
36酱香腔骨
38酱爆肉丁
40糖醋里脊
42孔府木须肉
44冬菇烧猪蹄
PART2水产海鲜
48鲍鱼粥
50大虾烧白菜
52海米油菜
54糖醋鲤鱼
56辣炒花蛤
58侉炖鱼
60豆腐虾仁
62蓬莱拌粉丝
64芙蓉干贝
66鲜贝冬瓜球
68酱爆鱿鱼
70清蒸花鲈
72西红柿烩鲜虾
74海鲜火锅
76辣爆蛏子
78油焖大虾
80干烧鲳鱼
82蛤蜊清汤
PART3面点主食
86拔丝地瓜
88干贝鲜虾面
90蜜汁山药
92酥炸春卷
94菠菜鸡蛋饼
96八宝饭
PART4 蔬菜豆蛋
100八宝菠菜
102一品豆腐
104醋溜土豆丝
106锅塌豆腐
108酱爆茄子
110醋溜白菜
112韭菜豆腐盒子
114油焖笋菇
116五色怪味豆腐
118辣炒萝卜丝
120鱼香杏鲍菇
122糖醋荷包蛋作者介绍
加贝
本名贺鹏飞,国家特三级厨师,1972年生于内蒙古,15岁时从师学习厨艺,擅长川、湘、鲁、粤等多种菜系。年轻时背着两把菜刀走南闯北,用心寻觅中华饮食原本的味道,在不断实践中提升自己的烹饪技艺。
贺师傅怀着草原人广阔的胸怀和淳朴的性格,体味平常百姓家原始、简单、美味的家常菜式,秉持“少油、少盐、无味精”的原生态原则,希望将健康与美味带给每一个有缘人。文摘
序言
翻到书的后半部分,感觉作者对食材的选用和处理,展现出一种近乎偏执的尊重。鲁菜讲究“一菜一格,百菜百味”,而这种“格”和“味”的差异,往往就体现在对原料的挑选和预处理上。书中关于海鲜和内脏的处理,写得尤其详细,那些关于如何去腥、如何保持食材弹性的技巧,都是真金白银的经验总结。我过去处理某些海鲜时常常会因为处理不当而功亏一篑,但这本书提供的处理流程,步骤清晰且效果显著,让人茅塞顿开。而且,文字的编排上,作者在关键步骤会用不同的字体或者加粗来强调“此处是重点”,这种视觉上的提示,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起到了非常及时的提醒作用,避免了我在手忙脚乱中漏掉关键信息。总而言之,这本书成功地架起了一座桥梁,让那些原本高高在上的鲁菜技艺,变得触手可及,充满了烟火气,让人迫不及待想要走进厨房,将书中的智慧变成餐桌上的美味佳肴。
评分拿到书后,我立刻沉浸在了它的图文排版中。这本书的视觉呈现做得相当出色,虽然是家常菜谱,但照片的质感非常高级,光线运用得恰到好处,让人食欲大开。更让我欣赏的是,作者在讲解每一个步骤时,那种细致入微的程度简直令人称奇。举个例子,讲到如何处理肉类焯水时,书中不仅写了“冷水下锅”,还详细解释了为什么要“撇去浮沫”以及“水温的控制对口感的影响”。这种对细节的执着,正是区分专业与业余的关键。很多菜谱会一笔带过看似不重要的前期准备工作,但这本书却把这些“门槛”看得比正菜本身还重。这种严谨的态度,让我感觉作者是真的站在了读者的角度,预判了我们可能在哪个环节会遇到困难,并提前给出了解决方案。我试着跟着做了一个简单的“木须肉”,光是配菜的刀工要求和鸡蛋的炒制顺序,就让我体会到了鲁菜对基本功的强调。这本书的实用价值,远超出了预期的想象,它在教你做菜,更在教你如何成为一个更细致的烹饪者。
评分这本《贺师傅中国菜:家常鲁菜》的封面设计简洁大气,那种老派的、带着岁月沉淀感的排版风格一下子就抓住了我的注意力。我一直觉得,真正的家常菜谱,不需要花哨的噱头,关键在于那份实在和传承。拿到书时,首先翻阅的是目录,感觉编排得非常用心,从基础的调味品介绍到各种经典鲁菜的分类,逻辑性很强。比如,关于鲁菜的核心——“浓厚”与“清鲜”的平衡处理,书中似乎用了不少笔墨来阐述火候的拿捏,这对于初学者来说,无疑是极其宝贵的指引。我特别留意了前言部分,作者的语气透露着一股对食材的敬畏和对烹饪技艺的执着,读起来让人感到亲切又受启发,仿佛真的坐在一个经验丰富的老师傅面前,听他娓娓道来。那种不急不躁,一步一脚印的叙述方式,让我对后续的学习充满了信心。我已经开始想象,按照书里的步骤,尝试做一道经典的“葱烧海参”时,那种扑鼻而来的鲜香,绝对不是随便翻阅网络菜谱能比拟的体验。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菜谱,更像是一部关于鲁菜精神的简史。
评分这本书的魅力在于它的“可操作性”和“思想深度”达到了一个巧妙的平衡。我过去买过不少烹饪书籍,有些过于偏向理论,大谈特谈历史渊源,读起来枯燥乏味;有些则过于简化,步骤缺失太多,让人无从下手。而这本《家常鲁菜》似乎找到了一个完美的支点。它的叙事口吻非常接地气,没有太多华丽的辞藻堆砌,而是用非常直白、甚至有点“唠叨”的方式,把经验倾囊相授。比如,在讲到如何熬制高汤时,它不仅给出了原料配比,还特别提醒了“火候太大汤会变浑浊”这种实战经验。这种“大忌”的提醒,往往是那些只在专业厨房里待过的人才能总结出来的宝贵教训。我尤其喜欢它对“味型”的归类介绍,让读者在开始动手之前,就能对这道菜的最终风味有一个清晰的预期,而不是盲目地跟着流程走。这种系统性的构建,让鲁菜不再是几个孤立的菜品,而是一个有章法的烹饪体系呈现在我的眼前。
评分读完前半部分,我最大的感受是,作者对“家常”二字的理解非常到位。很多鲁菜听起来高深莫测,像是只有在大型宴席上才能见到的硬菜,但这本书巧妙地将其解构,转化成了适合普通家庭厨房操作的版本。它没有强求读者必须拥有专业的炉灶和复杂的器具,而是侧重于如何利用有限的条件,最大程度地还原鲁菜的精髓。比如,对于一些需要长时间炖煮的菜品,书中会提供“快速版”和“传统慢炖版”两种方案供读者选择,这极大地考虑到了现代人快节奏的生活需求。这种对读者生活的体察,让这本书的使用体验非常流畅。我尝试了其中一道看似简单的“酱爆肉丁”,光是酱料的比例和炒制的时间,就和以往我随意添加的习惯大相径庭,成品出来后,那种酱香浓郁却不齁咸的平衡感,让我立刻意识到自己过去犯下的“想当然”的错误。这是一种被专业知识修正的愉悦感。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