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家庭自制美味辣酱
定价:10.00元
作者:杨万祥
出版社:金盾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07-01
ISBN:9787508245188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大32开
商品重量:0.118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这是一本专门传授家庭如何自制辣酱的大众烹饪读物。书中从一般家庭的制作条件和食用需要出发,详细介绍了日常饮食中六大类200多种辣酱的用料配比与具体制法,以及相关的辣酱知识。本书内容丰富,科学实用,通俗易懂,一学就会,非常适合广大家庭尤其是喜食辣味者阅读使用。
目录
部分 辣酱制作常识
一、辣酱主料简介
1.辣椒
2.大蒜
3.生姜
4.花椒
5.胡椒
6.芥末
二、辣酱辅料及其作用
三、辣酱制作十点提示
四、减少和淡化辣昧的方法
第二部分 辣酱制作实例
一、辣椒酱
黄豆辣椒面酱
黄豆青辣椒酱
黄豆红辣椒酱
五香黄豆辣酱
辣椒面蚕豆辣酱(1)
辣椒面蚕豆辣酱(2)
……
二、大蒜酱
三、生姜酱
四、花椒酱
五、胡椒酱
六、芥末酱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这本书的实用性,远超出了我最初对一本食谱的期待。它不仅仅停留在教你如何“做”的层面,更深入地探讨了“保存”和“搭配”这两个关键环节。关于如何通过不同的容器和密封技术来延长辣酱的保质期,作者给出的建议非常专业且易于操作,完全没有用到复杂的工业级设备,全是居家就能完成的妙招。而在“如何食用”的章节,更是打开了我的新世界大门。它突破了“辣酱只能配米饭”的传统思维定式,详细列举了如何用自制辣酱来提升意面酱的风味,甚至是如何将其作为腌制肉类的基底。这种全方位的指导,使得这本书的价值得到了几何级的提升,它真正将“自制美味”的概念,贯穿到了从原材料到餐桌的每一个环节,让我感觉物超所值,不再只是购买了一本书,而是获得了一套完整的“风味管理系统”。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真是让人眼前一亮,封面那种略带复古的油墨质感,配上烫金的标题,一下子就抓住了我的注意力。我本来就是个对食物包装比较挑剔的人,总觉得好的内容需要好的“外衣”。内页的纸张选得也很有品味,不是那种廉价的亮面纸,而是略微有些粗粝感的米白色,看起来就很适合食物的质朴感。而且,排版非常人性化,字号适中,留白得当,即便是厨房新手也能轻松阅读。我特别欣赏作者在插图上的用心,那些手绘的辣椒和香料的素描,简直就像艺术品一样,完全没有一般食谱那种枯燥的流程图的感觉。翻阅的时候,仿佛能闻到那种混合着烟熏和果香的复杂气味。这种对细节的极致追求,让我对书中的内容充满了期待,感觉这不仅仅是一本菜谱,更像是一本关于生活美学的指南。我已经迫不及待地想动手试试书里那些看似复杂实则充满乐趣的制作步骤了,光是看着那些精美的图片,就已经让我对自己的厨艺提升有了极大的信心。
评分作为一名热爱亚洲风味,但又对传统做法感到一丝畏惧的年轻白领,我最欣赏这本书里那种大胆的融合和创新的精神。它似乎没有被任何单一菜系的藩篱所束缚,而是将世界各地关于“辣”的哲学巧妙地编织在一起。我看到了那种源自东南亚的酸辣平衡,又融入了欧洲香草的复杂层次感,甚至还有一丝不易察觉的烟熏深度。这种跨文化的交流,让原本可能略显单调的辣酱制作,变得如同调制香水一般充满无限的可能性。书中对于基础配方的调整建议,简直是为我量身定做的,它鼓励我根据自己冰箱里现有的材料进行“二次创作”,而不是僵硬地遵循每一个克数。这极大地激发了我作为“家庭厨房创造者”的本能,让我觉得每一瓶自制的辣酱都将是独一无二的个人印记。
评分我一直以来在烹饪中最大的障碍就是对“火候”和“时间”的把握,总觉得那些写着“小火慢炖三小时”的描述太过模糊,难以精确控制。然而,这本书在这方面的指导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精准和灵活并存。作者非常巧妙地将主观感受与客观标准结合起来,比如描述“看到油面开始出现细密气泡,且听到轻微的噼啪声时,立即转至微弱火力”,这种描述既保留了经验的灵活性,又为初学者提供了明确的参照点。更让我惊喜的是,书中对“失败案例”的探讨,非常坦诚地分析了在不同环境湿度下可能出现的偏差,并提供了补救措施。这体现了作者深厚的实践经验,让我这个容易手忙脚乱的人感到极大的宽慰。我可以放心地去尝试那些看似高难度的步骤,因为我知道,即便出了错,这本书也为我准备好了“后路”。
评分说实话,我是一个非常注重“仪式感”的烹饪爱好者,尤其钟爱那些需要时间沉淀和手工参与的食物制作过程。这本书的文字风格,对我来说简直是久旱逢甘霖。作者的叙述方式非常老派,带着一种娓娓道来的亲切感,像是邻居家那位经验丰富、总能做出惊艳美食的长辈在耳边轻声指导。他/她没有用那些冷冰冰的化学名词来解释发酵原理,而是用非常形象的比喻,比如把辣椒比作等待成熟的果实,把香料的混合比作一场精心编排的交响乐。这种充满人文关怀的笔触,让我觉得做辣酱不再是一项任务,而是一次与食材的深度对话。书中对不同产地辣椒特性的描述,细致到让人惊叹,简直可以作为一份辣椒地理志来收藏。这种对食材源头的尊重和深入挖掘,让整个烹饪过程充满了故事性,极大地提升了我的动手欲望和成就感。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