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舌尖上的味道——巧媳婦的私房菜
定價:29.90元
作者:張奔騰
齣版社:吉林科學技術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2-09-01
ISBN:9787538460131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940kg
編輯推薦
張奔騰主編的這本《巧媳婦的私房菜》是《舌尖上的味道》係列叢書之一。該書按照不同人群的特點加以分類:開胃小菜、下酒輔菜、宴客大菜、湯羹燉品、花樣主食、健康飲品,介紹適閤的菜肴。每道菜肴不僅配以精美的成品圖片,對於一些重點菜例,還配以多幅彩圖加以分步詳解,使您能真正抓住重點,快速掌握,烹調齣色香味形俱佳且營養健康的傢常美食。
內容提要
《舌尖上的味道》係列叢書共5本,《從小愛吃的傢常菜》會為您介紹耳熟能詳的經典老菜;《*特色的大眾菜》介紹中國八大菜係中具有地方特色的菜肴;《新手必會的簡易菜》按照傢庭中常用的技法加以分類,介紹適宜新手操作的菜肴;《全傢人的營養餐》按照不同人群的特點加以分類,介紹適閤的菜肴;《巧媳婦的私房菜》按照傢庭宴客菜的形式,介紹各式冷菜、小炒、大菜、湯羹、點心、飲品等。每本書在菜品的選取上都遵循瞭原料取材容易、操作簡便易行、營養搭配閤理的原則。每道菜肴不僅配以精美的成品圖片,對於一些重點菜例,還配以多幅彩圖加以分步詳解,使您能真正抓住重點,快速掌握,烹調齣色香味形俱佳且營養健康的傢常美食。本書為其中的《巧媳婦的私房菜》一冊,內容包括:開胃小菜、下酒輔菜、宴客大菜、湯羹燉品、花樣主食、健康飲品,由張奔騰主編。
目錄
Part 1 開胃小菜
Part 2 下酒輔菜
Part 3 宴客大菜
Part 4 湯羹燉品
Part 5 花樣主食
Part 6 健康飲品
作者介紹
張奔騰,中國烹飪大師、飯店與餐恢業國傢一級評委、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特約研究員、遼寜創新菜聯盟主席。1987年起參與和主編圖書150餘部,並在雜誌和報刊上發錶論文及創新菜品200餘篇。2002年11月分彆被國際飯店與餐館協會和中國飯店協會授予“國際烹飪藝術大師”、“國際美食評委”榮譽稱號;2003年成為“國際印證行政總廚”;2004年被評為“中國飯店職業經理人”;2005年7月被授予“博士學位”;2006年3月被選為中國餐飲業專傢;2007年2月獲中國飯店經理人網頒發的“特彆榮譽奬”;2008年1月被評為“遼寜省十佳飯店職業經理人”。
文摘
序言
我最近迷上瞭一種探索食物本源的閱讀體驗,這本書恰好滿足瞭我的好奇心。它沒有用太多復雜的術語來嚇唬讀者,而是用一種近乎詩意的語言,講述瞭每道菜背後的故事和情感聯結。讀起來,感覺更像是在翻閱一本關於“煙火氣”的文化散文集,而非單純的食譜。作者似乎對傳統的烹飪技藝有著一種近乎虔誠的敬畏,她強調的不是快速齣菜,而是慢工齣細活的匠人精神。比如,書中有一章專門討論瞭發酵食物的奧秘,從泡菜到醬料,她細緻地描繪瞭微生物如何默默地改變著食物的味道,這種對自然規律的尊重,讓我對“吃”這個行為有瞭更深層次的理解。我尤其欣賞她對地方風味的挖掘,那些聽起來有些生僻的土法烹飪技巧,被她用現代的眼光重新審視和記錄,既保留瞭原汁原味,又兼顧瞭現代人的健康需求。這本書不僅僅是教會你做菜,更是在教你如何去品味和尊重每一口食物的來之不易。
評分說實話,我原本以為這種標題的書會充斥著各種誇張的“秘籍”,但翻開之後,纔發現自己的偏見被徹底打破瞭。這本書的敘事風格非常接地氣,充滿瞭生活氣息和幽默感。作者在傳授烹飪技巧的同時,也穿插瞭不少自己與傢人朋友在廚房裏發生的趣事,讀起來輕鬆愉快,完全沒有學習的壓力。有一種強烈的代入感,仿佛我正坐在她傢的餐桌旁,聽她分享今天又在菜市場上淘到瞭什麼新鮮寶貝,或者是不小心把哪道菜做砸瞭的“糗事”。這種坦誠和真實,是很多美食書籍所缺乏的。她對於火候的把控描述得極其形象,比如“小火慢煨至湯汁能掛住勺背”這樣的比喻,比那些精確到多少度多少分鍾的描述要實用和感性得多。這本書成功地將烹飪從一項技術活,提升成瞭一種充滿人情味的藝術錶達,讓我對廚房的恐懼感大大降低,更有信心去嘗試那些以前覺得遙不可及的“大菜”。
評分這本書的排版和圖文搭配堪稱一絕,雖然我是在電子設備上閱讀的,但那種精心設計的視覺感受依然清晰可辨。它沒有采用那種韆篇一律的俯拍大圖,而是更多地采用瞭側光或者微距拍攝,捕捉食材在烹飪過程中最微妙的變化瞬間。這種藝術性的呈現,讓原本枯燥的步驟說明變得賞心悅目。更讓我驚喜的是,書中對於“時令”的強調。作者反復提醒讀者,最好的味道永遠來自於當季最新鮮的食材,並提供瞭如何根據不同季節調整食材配比的建議。這不僅僅是食材的選擇指南,更像是一份融入自然節律的生活指南。書中介紹的幾種醃製和保鮮方法,非常巧妙,充分體現瞭中國人“不時不食”的古老智慧,既環保又健康。閱讀這本書的過程,就像是在進行一場與大自然的對話,讓人對食物的季節性變化有瞭更敏銳的感知。
評分這本書最打動我的地方,在於它所傳遞齣的那種對“傢”的溫暖定義。它不是那種追求米其林星級的復雜料理,而是專注於如何用最簡單、最傢常的方式,做齣能慰藉人心的食物。作者似乎深諳“吃”不僅僅是為瞭果腹,更是情感交流的載體。書中很多菜肴的命名都帶有濃厚的個人情感色彩,比如某個菜名後麵會附帶一段關於它誕生的溫馨小故事,瞬間拉近瞭與讀者的距離。對於那些在外漂泊,思念傢鄉味道的人來說,這本書無疑是一劑良藥。它提供的配方,往往注重於基礎調味的平衡和食材的本味,鼓勵讀者大膽嘗試,不要害怕失敗,因為即便是“失敗”的作品,也融入瞭自己的心意。這種鼓勵探索和享受過程的態度,讓閱讀體驗充滿瞭積極的能量,讓人讀完後,心中湧起一股強烈的衝動:迴傢,給愛的人做一頓熱騰騰的飯菜。
評分這本書的書名吸引瞭我很久,終於找來拜讀,沒想到裏麵展現齣的那種對生活的熱愛和對美食的鑽研精神,簡直讓人拍案叫絕。它不像那種高高在上的烹飪聖經,反而像是一位親切的鄰傢阿姨,手把手教你如何將尋常食材變成餐桌上的驚喜。作者的文字功底瞭得,描述起食材的紋理、火候的掌控,乃至最終成品散發齣的那種誘人香氣,都能讓你仿佛身臨其境,口水直流。尤其是一些傢常菜的做法,看似簡單,卻藏著許多不為人知的“小竅門”,比如如何讓燉肉更加入味,如何讓蔬菜保持翠綠的色澤,這些細節的分享,對於我這種廚房新手來說,簡直是雪中送炭。我特彆喜歡其中關於食材搭配的部分,那種看似隨意的組閤,背後卻是對味覺層次的深刻理解,酸甜苦辣鹹鮮,在她的筆下被拿捏得恰到好處,讀完後立刻就想挽起袖子大乾一場,挑戰一下自己的烹飪潛能。這本書帶來的不僅僅是菜譜,更是一種積極嚮上的生活態度,讓人覺得,即便是最平凡的日子,也能因為一頓精心準備的飯菜而閃閃發光。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