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米饭爱小炒
定价:39.8元
作者:萨巴蒂娜
出版社: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5-05-01
ISBN:9787518404469
字数:200000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一本可以用眼睛吃下去的美食图书
饿了就翻翻吧!
*喜欢小炒,因为小炒简单、快捷、有镬气,瞬间炒出色香味,搭配米饭,简直!所以没有人不爱小炒!这本书就有国人*爱,餐桌上*常见的150道美味小炒,并且拥有详细步骤图,让你看着步骤就可以学会,马上就能吃到可口的小炒菜!
内容提要
按照食材分类,分成诸肉还是猪肉香(猪肉类小炒),牛羊鸡鸭来帮忙(牛肉、羊肉、鸡肉、鸭肉等禽类小炒),水里游的不甘后(海鲜、河鲜等水产类小炒),鸡蛋豆腐可口(鸡蛋和豆腐主打的小炒),锦绣时蔬滋味长(蔬菜为主的小炒),还是主食实在(炒的主食等)这六个章节,全书有详细步骤图、烹饪时间、难度建议、烹饪指南、营养贴士,囊括国人喜欢的小炒美食。
目录
作者介绍
萨巴蒂娜,好的美食作者之一。前IT精英,历任《贝太厨房》图书主编和《美食堂》执行主编。15年美食图书出版的经验,曾出版了50多本畅销美食丛书,美食小说《厨子的故事》和美食散文集《美味关系》。现在她成立了自己的美食工作室萨巴厨房,出版美食图书和视频,向人传播她的美食理念,分享她的美食生活。
文摘
人见人爱--盆盆虾
烹饪时间:40分钟
难易程度:中等
特色:
把虾装在盘子里,就会显出高冷范,但一放进盆盆里,然后增添了麻辣滋味,立马成了人见人爱的小东西,抢都抢不过来。
主料:
虾500克
芹菜100克
莴笋100克
辅料:
葱段10克
姜、蒜片各5克
干红辣椒 5根
香菜 2根
豆瓣酱 1茶匙
豆豉 1茶匙
白糖 2茶匙
盐适量
花椒粒少许
花椒粉少许
鸡精少许
油 2汤匙
做法:
1.虾洗净后除掉虾线,用盐和料酒腌制10分钟。
2.芹菜摘好洗净切段,莴笋洗净写成粗条,干辣椒剪成段备用。
3.锅中放油,量要比平时炒菜多一些,加至六成热,放入腌好的虾炸熟后捞出沥油。
4.锅中留少许底油,下葱段、姜、蒜片、花椒粒、干辣椒爆香,加入剁细的豆瓣酱、豆豉炒匀。
5.将切好的芹菜段和莴笋放入锅中炒1分钟。
6.将糖、鸡精和花椒粉加入锅,加少许清水大火煮开。
7.再将炸好的虾倒入锅中同煮1~2分钟。
8.关火,将虾、蔬菜连同汤汁一起倒入容器内,加香菜点缀,即可。
烹饪秘笈:
可根据家中实际情况和个人的口味,任意搭配蔬菜,花菜、藕片、香菇都可以。
把牙签穿进靠虾头一侧的背部插进去,插在虾线下方,然后轻轻往上挑出来,这样基本整根虾线就除掉了。
……
序言
炒出一片天
在所有的烹饪方式里面,我喜欢炒。
猪肉,鸡肉,牛肉,甚至海鲜,随便买几样时蔬,只要油盐酱调理得当,几分钟,几盘下饭好菜就出来了,简直是快速的烹饪方式。而且,三维又立体,有滋味,有颜色,有声音,有香气。
锅里放油烧热,爆香葱姜蒜,然后把食材丢进去,那刺啦一声的声音,是世间动听的声音之一,仅次于情话。因为这声音如此鲜活,生动,象征着很多期望,光听到就那么满足。
而炒的香气,则从锅里散发出来,凝结在灶台上,橱柜里,后变成了家的气息。每家经常烹饪的食材不同,则家里的味道也变得不同。但不管如何变化,都令人迷恋,而且想回归。
记得有一天,我在江南的一个小镇,信步游走。走来走去,就走到一条小胡同里,压根不是旅游区。正逢黄昏,从菜市场回归的家庭主妇或者男人们陆陆续续返家了,拎着新鲜的蔬菜,一条肉,一条鱼。过不了一会,家家开始做饭了,迷人的炒菜香气与声音,从窗户里散了出来,整条街熏染得都是。有咸鱼的香,腊肉的香,豆瓣的香,葱的香,花椒被油锅炸过的香。我在那小胡同里流连,迟迟不肯归去,实在太眷恋这烟火气了,平淡的生活着,日复一日,是多么美好。
以前放学回家,一进门会路过厨房,会听到妈妈在里面炒菜,就赶紧放下书包,洗手,然后跟着放桌子,碗碟和盛饭,喜欢吃妈炒菜了,无论是炒什么,哪怕每天炒的是一样的,我也吃不腻。
到后来,是我自己学会了炒菜,有时候肚子饿了,就会自己下厨房,洗洗切切弄一下,10分钟不到,就端着自己炒的菜开始吃了。妈妈总说我有做菜的天赋,其实是我想早一点长大。
再到后来,是我做饭给同学们吃,给朋友们吃。辉煌的时候是一个人做饭给全班的同学吃,当然都是小炒啦。一口气三个煤气炉排开,三个菜同时开炒,全年级的人都盯着看,很骄傲的好嘛?
到现在,是萨巴厨房出书教人学炒菜了,不要怕,炒菜超级简单,只需要学会几样,你的生活就会炒出一片天,餐桌有滋味,生活更丰富多彩。
人物塑造是这部作品最让我称道之处,每一个登场角色都拥有着令人信服的复杂性和多面性,没有绝对的“好人”或“坏蛋”,只有在特定环境下做出不同选择的“人”。主角的成长轨迹尤为引人入胜,他们的犹豫、挣扎、错误和最终的顿悟,都描绘得入木三分,真实得让人仿佛能触摸到他们的呼吸和心跳。那些次要角色同样不甘于沦为背景板,他们各自有着鲜明的动机和独特的声音,即使是短暂的出现,也为整个故事增添了厚重的底色。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作者对人物内心独白的描绘细腻入微,那种潜意识中的矛盾和自我对话,真实地反映了人类精神世界的幽微曲折。通过这些栩栩如生的人物群像,我仿佛进行了一场深刻的社会观察和人性实验,极大地拓展了我对不同生命体验的理解和共情能力。
评分这本书的思考深度和它所探讨的主题的广度,远远超出了我最初的预期。它并非仅仅停留在讲述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层面,而是巧妙地将哲学层面的叩问、社会历史的剖析,以及对个体命运的沉思熔铸于一炉。作者勇于触碰那些复杂且模糊的议题,不急于给出简单的答案,而是将这些难题抛给读者,引发我们进行深层次的反思。阅读过程中,我常常需要停下来,反复咀嚼某些段落,思考它们在更宏大的背景下意味着什么。这种鼓励批判性思维的阅读体验,是许多作品所不具备的。它像一把钥匙,打开了我对某些既定观念的重新审视,让我认识到世界和人性的灰色地带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广阔和微妙,这对于拓展个人认知边界,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真是让人眼前一亮,初拿到手的时候,我就被它那种沉稳又不失活力的气质吸引住了。封面色彩的搭配运用得非常巧妙,既有古典的韵味,又不失现代的简洁,让人忍不住想一探究竟。内页的纸张选择也十分讲究,触感温润,油墨印刷清晰锐利,即便是长时间阅读也不会觉得眼睛疲劳。装订工艺看得出是下过一番功夫的,书脊平整,翻阅起来非常顺滑,那种书页缓缓打开,墨香淡淡溢出的感觉,简直是阅读体验的极致享受。而且,这本书的版式设计也十分人性化,字号大小适中,行距宽松有度,即便是对于视力稍弱的读者来说,阅读起来也不会感到压迫感。看得出出版方在制作过程中,对每一个细节都进行了精心的打磨,完全体现了对读者的尊重和对阅读本身的敬畏之心。这种对实体书的重视,在如今这个电子阅读盛行的时代,显得尤为珍贵,让人感到手中捧着的不仅仅是一本书,更像是一件精心制作的艺术品,值得收藏和反复品味。
评分这本书的叙事节奏把握得可谓是炉火纯青,作者对情节的铺陈和转折处理得极为自然流畅,让人在阅读过程中始终保持着高度的专注和期待。它不是那种靠突兀的戏剧性冲突来强行吸引读者的作品,而是像一条缓缓流淌的大河,水面时而平静,时而激起涟漪,但始终保持着清晰的方向感。很多时候,故事的张力并非来自于激烈的外部冲突,而是深植于人物内心的微妙变化和他们之间复杂的情感拉扯之中,这种由内而外的力量,更具持久的感染力。作者擅长在看似平淡的日常场景中,嵌入恰到好处的伏笔和象征,使得每一次重读都能发现新的层次和含义,这极大地提升了本书的耐读性。读完合上书本的那一刻,我甚至需要几分钟的时间才能完全抽离出来,那种被故事包裹的感觉,久久不能散去,这足以证明作者在构建世界观和引导读者情绪方面的非凡功力。
评分从文学技巧层面来看,这本书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字功底和独特的审美取向。作者的语言风格是那种既富有诗意又保持克制的美感,词汇的选择精确而富有张力,句子结构变化多端,避免了任何形式的陈词滥调。无论是对宏大场景的描绘,还是对细微情感的捕捉,其笔触都显得老练而精准。他似乎对节奏的掌控有着近乎本能的直觉,懂得何时该用简短有力的短句来制造冲击,何时该用绵密华丽的长句来营造氛围。更难得的是,这种高超的技巧服务于故事本身,而非炫技,文字始终是构建故事的有效工具,而非凌驾于内容之上。读起来,就像是在品尝一道精心调配的菜肴,每一味佐料都恰到好处,共同成就了一种和谐而令人回味的整体风味,这无疑是一次纯粹的语言盛宴。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