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本书通过科学地介绍面诊方法,使广大读者了解面诊知识,增强对一些迷信相面法的识别能力,达到增长知识、开阔眼界、提高自我防病能力的目的。
本书共分十一章,包括:初识面诊——健康“写”在脸上、头部诊病——抗衰防病从“头”开始、眼部诊病——人体健康的“监察官”、耳部诊病——人体疾患的“采听官”、鼻部诊病——人体健康的“审辨官”、人中望诊——捍卫生命健康的“隘口”、口唇诊法——人体健康的“出纳官”、舌诊——人体健康研判的“灵根”、牙齿诊法——貌美牙为先,齿白体康健、头部穴位——长在身体之巅的“大药”、健康与美容——面部按摩“一举两得”。内容丰富,深入浅出,简繁得当,图文并茂,知识广博,是一部具有专业性、系统性、实用性、可操作性的工具书,同时又具有一定的实验性、资料性和学术性。
内容简介
一部科学的面诊全书;一部实用的养生宝典。
每天照镜3分钟,预测健康真轻松!本书配有200余幅插图,详解面诊奥秘,通过面色、脏腑变化,以及眼部、鼻部、耳部、舌部等征兆,察看身体状况。可谓面诊真奇妙,疾病早知道!
内页插图
目录
第一章 初识面诊——健康“写”在脸上
察言观色,一个人健康与否从“气色”就可以看出来。人的面部为脏腑气血的外荣,又为经脉所聚,故脏腑气血的盛衰、邪气对气血之扰乱都会在面部有所反应。比如,一个人健康的时候,脸上富有光泽,显得华润,这表示该人气血充盈,而如果一个人脸色灰暗,或者面无血色,则说明人体的脏腑出了问题。由此不难看出,观面可以体察脏腑、气血、肌肉、筋骨、经络、正气等的变化,了解正气的盛衰及邪气的深浅,进而可推测病情的进退顺逆,确定其预后。因此,面诊在中医望诊学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善用面诊,探究人体脏腑的健康秘密
中医面诊:从“面子”看“里子”
一各就各位,面部与脏腑之间的位置对应
看面观相,洞悉人体五脏六腑病变状况
防患于未然,调理饮食看舌苔
素面就诊:中医看病切勿化妆
形色兼备·面部整体异常与疾病预测
探病情:鲜明荣润病患轻,晦暗枯槁病情重
识面色:基本面色与人体健康的对应关系
知善恶:异常面色与五脏病变的对应关系
观头形:头形、囟门异常与病患预测
观面态:眼、腮等面部异常与疾患预测
观颈项:颈部各种异常与疾患预测
痘、痰、笑、筯:面部诊病不留“死角”
痘识健康:脏腑失调,“青春痘”找上门
痰识健康:细辨口痰也能洞悉人体疾患
笑识健康:中医面诊从笑里看出病情
箭识健康!“青筋”里察知人体病痛
第二章 头部诊病——抗衰防病从“头”开始
中医认为,头为。诸阳之会,是居于人体最高位的。五体之尊”。作为人体非常重要的器官,头部诊疗不仅能通过观察头颅的外部形态,还能通过其动态来判断疾病。所以,通过诊察头部局部的变化,就可以探知与其相关的脏腑疾病。
五体之尊:头部诊病的依据与方法
诸阳之会:头部诊病有根有据
头部触诊:四种头部形态与疾病预测
手到病自知——囟门触诊法
头痛诊治:不同原因有不同表现
危险信号:这样的头痛千万不可疏忽
微循环障碍:头痛眩晕需要打通气血
眼病和高血压:头痛的“双面杀手”
枕神经痛:潜伏在后脑勺的头痛“祸患”
发为血之余,白发与人体疾病诊测
头发的常色、病变与肾气盛衰
追根究底,头发变白原因探秘
头发色泽——黑白可知肾气盈亏
“少白头”者易患冠心病
脱发知道健康:不同劗不同病患
头发脱落——人体疾病的先期预警
心情不好,头发掉得也比平时多
头顶严重光秃,心脏患病概率高3倍
脂溢性脱发:青年人脱发的“罪魁祸首”
第三章 眼部诊病——人体建康的“监察官”
眼为五官之一,与脏腑有密切联系,故观察眼的异常变化,便可以了解脏腑的病变。眼为肝之窍、心之使,足太阳膀胱经起于目内眦,足阳明胃经旁纳太阳之脉,足少阳胆经起于目锐眦,故眼有异常,一般侧重于肝、心以及与眼有关的经脉论治。
眼部夜阑的依据与方法
精气上注于目:眼部诊病有根有据
观眼识病:彭静山教授的眼诊法
白睛定位:白睛形态与颜色识病
望眉知寿:眉毛的自查、自助与就医
察眉诊病:眉毛粗细、长短有说法
眉毛异常的自查、自助与就医
眼睑异常的自查、自助与就医
刨睫异常的自查、自助与就医
看眼诊断:眼睛是人体内脏的外镜
眼睛的异常与疾病先兆
胞睑的异常与疾病先兆
两眦的异常与疾病先兆
白睛的异常与疾病先兆
瞳神的异常与疾病先兆
眼球的异常与疾病先兆
眼泪的异常与疾病先兆
视觉的异常与疾病先兆
眼眉的异常与疾病先兆
虹膜的异常与疾病先兆
观眼知健康:不同征象不同病
两眉间苍白是肺功能病变征象
眼斜口歪是面神经炎的征象
眼睑内翻和倒睫毛是沙眼的征象
眼皮耷拉是高血糖的病变征象
眼睑暗青是脾胃病变的征象
眼皮黄色瘤是胆固醇过多的征象
巩膜有黄疸是各种癌症病变的征象
眼睑水肿可能是心脏等病变的征象
眨眼过频是肠胃功能不健全的征象
见风流泪可能是泪腺肿瘤的征象
眼睛发干是多种疾病的病变征象
无眼屎的眼红可能为失明的征象
肝开窍于目,眼部异常多是肝病征象
……
第四章 耳部诊病——人体疾患的“采听官”
第五章 鼻部诊病——人体健康的“审辨官”
第六章 人中望诊——捍卫生命健康的“隘口”
第七章 口唇诊法——人体健康的“出纳官”
第八章 舌诊——人体健康判断的“灵根”
第九章牙齿诊法——貌美牙为先,齿白体康健
第十章 头部穴位——长在身体之巅的“大药”
第十一章 健康与美容——面部按摩“一举两得”
精彩书摘
痰液已经为大家所熟悉,从医学的角度来看,它是呼吸道(支气管、气管、喉、鼻)黏膜分泌的黏液。出现痰并非一定是病,在正常的情况下,人体都会通过呼吸道黏膜分泌少量的黏液。这些黏液不仅能保持呼吸道湿润,还可以粘住侵入呼吸道的病菌和灰尘、异物等,起到屏障的作用。
就一般而言,健康的人一般是不咳痰的,只有少数人清晨起床后会有少量痰液咳出,其色清而透明,属正常现象。但如果身体出现了异常,痰液量、质、味等也就会发生相应的改变。就其原因来看,大体可以归结为三个方面:体质、脾胃、外感失治。具体说来,一个人如果体质虚弱,就会出现脾虚不运的状态,这就是中医常说的水湿停留,凝聚为痰。而如果一个人脾胃薄弱,人体就会因为损伤了脾胃而生痰,这其中比较多的原因就是恣食生食、瓜果及热病饮水过多、恣食肥甘等。再就是一个人要是外感失治,不能输津四布,通调水道下输膀胱,使水液停留,也可成痰,痰贮于肺,肺气不利,痰涌气道而发,必致咳嗽痰多。
大体归结起来,很容易就能看出,痰的产生主要与肺、脾两脏密切相关。跟肺有关,很多人都能通晓,因为肺主呼吸,可以调节宗气(元气)的出入和升降;相反,如果肺失肃降,就会出现咳喘、卧不平等症。那么,跟脾脏有什么关系呢?前面已经有所提及,即脾主运化,如果脾的消化和运送营养物质至各脏器的功能受到了干扰,人体就会湿邪侵犯人体,或思虑过度、劳倦及饮食不节,都能伤脾而使其失去运化功能,造成水湿内停凝结成痰。不同的脏器都能导致疾患的发生。因此,日常生活中如果细心观察这些变化,就可以辨别疾病。
前言/序言
中医认为“望而知之,谓之神也”。其实任何疾病,都可以从人体的外观上发现蛛丝马迹。因为人体的十二条经络,外加任督二脉,都连接着五脏六腑,所以才有“症现于四肢五官,而病存于五脏六腑”之说。而面部不仅是人体内部器官和情感的一个窗口,而且还可以体察人体脏腑、气血、筋骨、经络、精气等的变化,进而判断病因、病机、病势、转归、预后等信息,因此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
就拿心脏病来说吧。2005年8月18日,著名小品演员高秀敏在家中突发心脏病去世,享年46岁。2007年6月23日,一代笑星侯耀文先生因患心脏病,突然在家中离世,享年59岁。2008年7月22日凌晨,北京同仁堂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张生瑜突发心脏病去世,享年39岁。2008年9月14日,身高2.2 8米的中国篮球“第一巨人”、一代中锋穆铁柱因心脏病医治无效辞世,和侯耀文一样,享年59岁……
我们在震惊之余,感到非常惋惜。为什么这么多优秀人物就这样突然离开了人间?为什么他们之前的体检没能查出有心脏病?如果我们学一点中医的望诊,懂得一些最基本的中医学知识,再加上患者本人能听从旁人的劝告,尤其是在自身的健康问题上,除了智商和情商以外,还多一点健商(HQ),也许我们就可避免悲剧重演,让这些名人活得更好。
《面部智慧:洞悉健康密码》 一、 序言:面孔,身体的无声诉说 我们的面孔,不仅仅是一张用来感知世界、表达情感的画布,更是身体内部健康状况最直接、最微妙的晴雨表。从古至今,人类就从未停止过对面孔的观察与解读,试图从中探寻超越表面之下的秘密。医学的进步,让我们得以更科学、更系统地理解面部特征与内在生理机能之间的深刻联系。 《面部智慧:洞悉健康密码》正是基于这一深刻洞察而诞生的一部著作,它旨在打破传统医学的藩篱,以一种直观、易懂的方式,将复杂的人体生理学和病理学知识,巧妙地映射到我们每天都能看到的脸庞上。 这本书并非一本简单的图谱,而是一次深入的探索,一次与我们自身身体的对话。它教会我们如何“阅读”自己的脸,如何从细微的肤色变化、斑点的出现、皱纹的走向、甚至眉眼的形状,来感知身体发出的早期警报。它相信,当疾病的种子刚刚萌芽,身体就已经在面孔上留下了蛛丝马迹,而我们只需要掌握正确的解读方法,就能在问题变得严重之前,及时采取行动。 本书的创作团队汇聚了医学、中医、皮肤学、心理学等多个领域的专家,他们将各自的专业知识融会贯通,以严谨的科学态度和生动的叙述方式,为读者呈现了一个全面而深入的面部健康解读体系。我们希望通过这本书,让每一个读者都能成为自己健康的“私人侦探”,拥有识别和应对健康挑战的智慧。 二、 身体的镜子:面部特征的奥秘 面部,作为一个高度集中的器官区域,承载着身体的诸多重要生理功能。同时,它也是血液循环、神经分布、淋巴引流最为活跃的区域之一。因此,当身体内部的平衡被打破,任何一个系统的紊乱,都可能在面部留下痕迹。 《面部智慧:洞悉健康密码》将面部区域细致地划分为不同的地带,并一一对应身体的特定脏腑和器官,揭示了它们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 额头: 额头区域,尤其是眉心和两侧,与我们的肝脏和胃肠道功能息息相关。持续的紧张、焦虑,或是消化系统的失调,都可能在额头留下深色的印记、细密的皱纹,甚至是反复出现的痘痘。这里反映的是我们情绪的压力和消化系统的负担。 眉眼区域: 眉毛的形态、浓淡,眼睑的浮肿、黑眼圈,以及眼角的细纹,都可能暗示着肾脏、脾胃、甚至神经系统的状况。例如,长期睡眠不足、压力过大,眼周的血液循环会受到影响,导致黑眼圈的形成;而肾脏功能的减弱,也可能在眼睑出现水肿。眉毛的杂乱或脱落,有时也可能与内分泌失调有关。 鼻子: 鼻子,尤其是鼻翼两侧和鼻尖,与我们的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系统有着密切的联系。鼻翼的泛红、毛孔粗大,可能预示着呼吸道的不畅或心火的旺盛;鼻尖的油腻或脱皮,也可能与脾胃功能有关。鼻子的形态和颜色变化,是观察身体“火气”和“寒气”的重要窗口。 面颊: 面颊是我们身体最“显眼”的部位之一,它涵盖了肺、大肠、以及皮肤本身的健康状态。面颊上的斑点、红血丝、痤疮,往往是身体内部湿热、毒素淤积的表现。左侧面颊可能更多地反映左侧身体的状况,右侧面颊则可能更多地反映右侧身体。 嘴唇及周边: 嘴唇的颜色、干裂程度,嘴角两侧的细纹、颜色变化,都与我们的脾胃功能、消化吸收能力,以及身体的体液平衡息息相关。苍白的嘴唇可能意味着气血不足,而干燥、起皮的嘴唇则可能提示身体缺水或消化不良。 下巴及颌骨区域: 下巴和颌骨周围,通常与我们的生殖系统、内分泌系统,以及淋巴循环有关。下巴反复出现的痘痘,有时是女性荷尔蒙失调的信号;颌骨两侧的紧绷或酸痛,也可能与体内的炎症或淋巴淤堵有关。 《面部智慧:洞悉健康密码》以大量精美的插图和清晰的标注,将这些区域的细微变化进行可视化展示,让读者能够直观地对照学习。它鼓励读者仔细观察自己和身边人的面孔,留意这些“无声的语言”,从而建立起一个初步的健康预警系统。 三、 早期识别:捕捉健康的“信号灯” 疾病的发生,往往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在身体出现明显的疼痛或不适之前,常常会经过一段“潜伏期”,而这段时期,正是通过面部进行早期识别的最佳时机。本书的价值之一,就在于它能够帮助读者识别那些被我们忽视的“信号灯”。 肤色变化: 肤色不再是均匀的白皙或健康的红润,而是出现了局部的暗沉、发黄、发青,甚至发紫。例如,面部出现大面积的黄褐斑,可能与肝脏功能和女性内分泌有关;额头或眼下出现青色,可能提示血液循环不畅或受寒。 斑点的出现与变化: 脸上突然增多的斑点,不仅仅是衰老的迹象,也可能是身体内部问题的信号。例如,肝斑、雀斑、老年斑的分布和颜色深浅,都可以提供关于身体内部代谢和激素水平的信息。 皱纹的“性格”: 皱纹并非都是衰老的必然产物,它们的形成位置、深度、走向,也隐藏着健康密码。例如,眉心出现的垂直皱纹,可能与长期的思虑过度或肝气郁结有关;眼角的鱼尾纹,在某些情况下可能与消化不良或身体疲劳有关。 皮肤的质感变化: 皮肤变得粗糙、油腻、干燥、脱皮,或者出现不明原因的红血丝、毛孔粗大,都可能是身体内部失衡的表现。例如,鼻翼两侧的油腻泛红,可能与胃火过旺有关;面颊的干燥脱皮,可能与肺部津液不足有关。 面部浮肿与凹陷: 眼睑的浮肿,脸颊的下垂,都可能是身体循环不畅、湿气过重,或是营养不足的表现。 口唇与舌苔的变化: 虽然本书主要聚焦面部,但口腔内部的舌苔、口唇的颜色和形态,是判断身体内部状况的辅助依据,本书也会在适当的地方提及这些关联。 《面部智慧:洞悉健康密码》提供了一系列详尽的案例分析和图文对照,帮助读者理解不同面部特征所代表的具体健康问题。它强调的是,这些面部变化并非绝对的诊断依据,而是需要结合个人的生活习惯、家族病史等信息进行综合判断。 四、 综合解读与行动指南 《面部智慧:洞悉健康密码》并非止步于“识别”,更重要的是“解读”与“行动”。它将面部信息视为一个整体,鼓励读者将面部各区域的信号综合起来,形成一个更全面的健康图景。 关联性分析: 本书会引导读者思考,如果一个人的额头有肝斑,同时眼下有青色,这可能意味着什么?如果一个人的鼻子两侧发红,同时嘴唇干燥,又可能提示哪些问题?通过分析不同区域的信号之间的关联,我们可以更准确地判断身体的整体状况。 个体化差异: 认识到每个人的身体状况和面部特征都有其独特性,本书强调不能生搬硬套,而是要结合自身情况进行理解。例如,长期熬夜的人,眼圈发黑是常见的,但如果同时出现其他信号,就需要警惕。 行为调整与生活建议: 当读者通过面部特征初步判断出某些健康问题后,本书将提供相应的行为调整和生活方式上的建议。这可能包括: 饮食调整: 建议哪些食物应该多吃,哪些食物应该少吃,以帮助身体恢复平衡。 作息建议: 强调规律作息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改善睡眠质量。 情绪管理: 指导读者如何通过冥想、运动等方式来缓解压力,平衡情绪。 基础护理: 给出针对不同肤质和问题的面部护理建议,但强调护理是辅助,根本在于内部调理。 何时就医: 最重要的是,本书会明确指出,面部解读并非替代专业医疗诊断。当面部信号持续存在、加重,或伴随其他明显不适时,一定要及时寻求医生或专业人士的帮助。 《面部智慧:洞悉健康密码》的最终目的,是赋能读者,让大家能够主动地关注自己的健康,掌握主动权。它相信,通过对面部智慧的探索,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自己的身体,更早地发现潜在的健康风险,从而过上更健康、更充实的生活。 五、 结语:成为自己健康的守护者 在现代快节奏的生活中,我们常常忙于工作、学业,忽略了身体发出的细微信号。 《面部智慧:洞悉健康密码》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让我们重新审视与我们朝夕相处的“脸”。它是一本关于自我关怀的书,一本关于生命智慧的书。 我们希望,阅读这本书的读者,能够从最初的好奇,到学习的投入,最终转化为对自身健康负责的态度。让面孔不再是冷冰冰的皮囊,而是充满生命力的“健康报告”。愿每一位读者,都能在这场面部智慧的探索之旅中,收获健康,守护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