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食帖08:自給自足指南書
原價:42.00元
作者:林江
齣版社:中信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6-04-01
ISBN:9787508659428
字數:187000
頁碼:0
版次:0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食帖08:自給自足指南書》並非一本單純的美食書,也並非一本講述歸隱山林的書。通過介紹中國、美國、日本、西班牙、新加坡、澳大利亞等地的“自給自足個人與傢庭”,發掘現代社會中的另一種生存概念與生活方式。
“自給自足”並不等於迴歸原始。狹義範圍的自給自足,是指在衣、食、住、行等方麵,不藉助外部資源,通過耕種、建造、製作等方式,保障個人、傢庭或某一群體的基本生産生活。廣義範圍的自給自足,則不拘泥於行為方式和空間限製,混閤瞭精神層麵的意義,講求精神上的獨立和自我供給。本書涉及瞭多種自給自足的方式:在山林野外的深度自給自足方式,從城市返迴鄉村的“半農半X”方式,以及在城市中的輕度實踐方式。
食帖WithEating,一個「有關食物生活方式」的內容平颱品牌,每月齣版一本特集書。
食帖新浪微博:@食帖
食帖微信公眾號:witheating
現已齣版多本特集書,全國同期熱售。
《食帖01:Brunch吧!沒那麼趕時間》
《食帖02:隻為喝杯好咖啡》
《食帖03:食鮮高》
《食帖04:肉!肉!肉!》
《食帖05:全宇宙都在吃甜品》
《食帖06:理想身材,吃即王道!》
《食帖07:大丈夫生於廚房》
內容提要
《食帖08:自給自足指南書》是“食帖WithEating”的第8本紙質齣版物。從食物入手,采訪全球不同地區的“自給自足”人物和傢庭樣本,介紹專業的種植和采集方式,探尋新型城市農業類型,以及介紹可以在傢中實現“自給自足”的方法。
他們中有人厭倦城市生活,迴歸田園,經營自己的小農場;有人是綠色生活倡導者,設計蔬菜種植係統;有人在颱灣做農民,用天然食材做齣健康料理;有人在北京的京郊蓋起蔬菜大棚;有人從城市迴到傢鄉,開一間遠近聞名的小私廚……還有《小森林》的創意食譜、美食傢的私房菜,給喜愛健康食材、有機種植、綠色環保的人群一份實用的生活指南。
自給自足,不拘泥於行為方式和空間限製,講求精神上的獨立和自我供給,是一種選擇,更是一種很美好的生活方式。目錄
【特彆企劃】
海報/野外生存基礎指南
拉頁/六個適閤自給自足的地區
【interview】
Samuel Shelly/在世界盡頭當漁夫
大榖哲也/信樂町的山中製陶所
唐冠華邢振/傢園計劃,城市之外的另一種選擇
Rohan Anderson/巴拉瑞特狩獵者
五十嵐大介/這裏是衣川,這裏是小森
四道“小森式”料理
塚原正太/從律師事務所,到祖父的農園
鹽見直紀/半農半X的永續型生活
諶淑婷/有田有木的颱灣新農
任長箴/京郊的大棚小院
蘇恩禾/迴到故鄉,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
陳統奎/再造故鄉,另一種自給自足
【guide】
GrowUp Box/魚菜共生,集裝箱裏的城市農場
Sky Greens Vertical Farming System/將食物種到天上去
山中生活的基礎5步驟
野外可采集的六種常見多用途植物
陽颱種菜,在傢可以實現的自給自足
【regulars】
吉井忍的食桌08/外公的落葉紅薯
鮮能知味07/給兩個人做飯
屋外有藍天,屋內有菜園作者介紹
受訪人
五十嵐大介/日本著名漫畫傢。1969年生於日本埼玉縣,畢業於多摩美術大學。曾長居岩手縣盛岡市,後搬至衣川村生活三年,並以真實經曆為素材,創作漫畫《小森林》。該漫畫被改編為兩部同名係列電影,分彆於2014年和2015年上映。
大榖哲也/日本陶藝傢。1971年齣生於日本神戶市,畢業於京都工藝縴維大學設計專業,2008年建立大榖製陶所(Otani Pottery Studio)。
鹽見直紀/日本作傢,1965年齣生於京都府綾部市。“半農半X”生活方式概念提齣者。
Samuel Shelly/澳大利亞攝影師、平麵設計師,齣生並居住於澳大利亞塔斯馬尼亞州(Tasmania)。
Rohan Anderson/澳大利亞攝影師、美食作傢,現居維多利亞州巴拉瑞特(Ballarat, Victoria),擁有一個小農場。長期為《衛報》澳洲版的食物專欄撰稿。已齣版書籍《Whole Larder Love》《A Year of Practiculture》。
唐冠華/青年藝術傢,傢園計劃AnotherLand發起人。
邢振/傢園計劃傢園民藝中心負責人。
任長箴/紀錄片導演、電視編導。畢業於北京廣播學院電視編導專業。代錶作品《舌尖上的中國》《原味》等。
蘇恩禾/在北京從事廣告文案十年,2013年年初辭職,開設瞭一間周末對外預約開放的小廚房“查查廚房”,2015年結束廚房實體店,迴到故鄉安徽。
黃順和/新加坡華人,天鮮垂直農産係統(Sky Greens Vertical Farming System)發明者。
陳統奎/畢業於南京大學新聞係,曾任時政記者,全國返鄉論壇發起人。
諶淑婷/颱灣作傢、報社文字記者。專注於兒童、傢庭、農業環境方麵的報道。曾齣版書籍《有田有木,自給自足》。
特約撰稿人
吉井忍/日籍華語作傢,曾在中國成都留學,法國南部務農,輾轉颱北、馬尼拉、上海等地任經濟新聞編輯。現旅居北京,專職寫作。著有《四季便當》《本格料理物語》等日本文化相關作品。
張佳瑋/自由撰稿人。生於無锡,長居上海,曾遊學法國;齣版多部小說集、隨筆集、藝術傢傳記等。
野孩子/高分子材料學專業的美食愛好者,“甜牙齒”品牌創始人。文摘
序言
拿到《食帖08:自給自足指南書》的時候,我正處在一個有點迷茫的階段,對快節奏的生活感到一絲疲憊,渴望找到一些能讓自己慢下來、迴歸本源的東西。這本書就像一股清流,恰好齣現在我最需要的時候。我特彆喜歡它所傳遞的那種“不完美也很美”的理念。書中的很多內容,都圍繞著如何利用現有的資源,如何從微小的改變開始,一點點地積纍,最終實現“自給自足”的目標。它沒有要求讀者具備什麼高深的技能,也沒有設定遙不可及的目標,而是鼓勵我們從最基礎、最容易入手的部分開始嘗試。比如,書中關於如何利用剩菜製作美味料理的篇幅,就讓我茅塞頓開。我一直覺得剩菜是個麻煩事,但這本書給瞭我很多新的思路,讓我看到瞭它們身上蘊藏的無限潛力。此外,書中關於如何與自然建立連接的描寫,也讓我心生嚮往。它不僅僅是一本關於“做什麼”的指南,更是一本關於“如何思考”的書,引導我去重新審視自己與周圍環境的關係,去發現生活中的那些被忽視的美好。
評分拿到這本《食帖08:自給自足指南書》的時候,我正值一個微妙的時期,對生活中一些習以為常的東西開始産生一絲疏離,渴望尋找更本真的連接。翻開這本書,首先吸引我的是那種質樸的觸感,紙張略帶粗糙,印刷的色彩柔和,仿佛自帶一種“手作”的氣息。我迫不及待地開始閱讀,想看看它究竟能為我的“自給自足”之旅提供怎樣的啓示。書中的一些小故事,講述著人們如何從零開始,在陽颱、在窗邊,甚至在城市的縫隙裏,種下生命的種子,收獲自然的饋贈。我尤其喜歡其中關於如何處理廚房剩餘食材的部分,那些創意十足的“變廢為寶”的小技巧,讓我覺得原來節約和環保也可以如此有趣和充滿成就感。它沒有強迫你去改變什麼,隻是溫柔地告訴你,原來生活還有這樣的可能性,原來我們與土地、與食物的距離,並沒有我們想象的那麼遙遠。我開始重新審視自己的冰箱,那些曾經被隨意丟棄的菜葉,似乎也開始有瞭新的生命力和價值。這本書就像一位耐心而充滿智慧的朋友,在我迷茫的時候,悄悄在我耳邊低語,指引我走嚮一條更寜靜、更踏實的生活道路。它讓我意識到,“自給自足”並非遙不可及的理想,而是一種可以融入日常的點滴實踐,一種迴歸內心的生活態度。
評分不得不說,《食帖08:自給自足指南書》這本書的設計是相當齣彩的。封麵那種復古又帶著點小清新的風格,就立刻抓住瞭我的眼球。內頁的排版也很舒服,字號大小適中,留白恰到好處,不會讓人覺得擁擠。我尤其欣賞其中穿插的那些插畫,綫條簡單卻充滿生命力,為文字增添瞭許多趣味和想象空間。讀這本書的過程,與其說是汲取知識,不如說是一種沉浸式的體驗。它不像一些過於專業或說教性的指南,而是通過一個個生動的故事、一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細節,慢慢滲透到讀者的意識中。比如,書中關於堆肥的部分,我一直覺得是個高深莫測的話題,但作者用非常接地氣的方式,從最基礎的原理講起,配以清晰的圖示,讓我覺得好像真的可以動手嘗試一番。我並不是一個熱衷於園藝的人,但這本書激起瞭我很大的興趣,讓我開始思考,是不是可以在小小的陽颱上,也種點什麼,感受一下植物生長的過程。它沒有給我壓力,隻是打開瞭一扇窗,讓我看到瞭另一種生活方式的可能性。我閤上書,腦子裏會不斷迴想起那些畫麵,那些關於泥土、陽光、雨露的描繪,仿佛自己也參與其中,感受到瞭那種創造的喜悅。
評分坦白講,一開始我拿到《食帖08:自給自足指南書》時,並沒有抱太大的期望,以為又是市麵上那些韆篇一律的生活類書籍。但事實證明,我錯瞭。這本書的獨特之處在於,它並沒有局限於某種單一的“自給自足”模式,而是以一種包容且開放的態度,探討瞭多種可能性。我驚喜地發現,其中有關於如何在城市空間裏打造小型綠洲的建議,有關於如何從源頭瞭解食材的知識,甚至還有一些關於廢物利用的創意點子。書中的文字風格非常吸引人,不像一本冷冰冰的工具書,更像是一篇篇有溫度的散文,字裏行間透露著對生活的熱愛和對自然的敬畏。我尤其被其中一個關於“食物浪費”的章節所打動,它用數據和故事相結閤的方式,讓我深刻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同時也給瞭我一些非常實用的應對方法。我開始反思自己平時的消費習慣,並嘗試著做齣一些小小的改變。這本書沒有給我製定僵化的規則,而是鼓勵我去探索,去發現屬於自己的“自給自足”之路。它讓我明白,真正的自給自足,不僅僅是物質上的獨立,更是一種精神上的充實和滿足。
評分《食帖08:自給自足指南書》這本書,帶給我的不僅僅是知識,更是一種深刻的啓發。它讓我開始重新思考“消費”和“創造”之間的關係。我一直以為“自給自足”離我很遙遠,需要大量的時間和精力,但這本書打破瞭我的刻闆印象。它用許多生動有趣的例子,展示瞭即使在現代都市生活中,我們依然可以通過各種方式,實現一定程度的“自給自足”。我尤其喜歡書中關於“減少不必要的浪費”的部分,它提齣的那些小技巧,看似微不足道,但日積月纍下來,卻能産生驚人的效果。例如,書中關於如何延長蔬菜保鮮期的方法,就讓我受益匪淺。我之前總是會因為蔬菜腐爛而扔掉很多東西,現在我學會瞭更聰明地保存和利用它們。這本書的語言風格也十分獨特,沒有生硬的理論,更多的是一種娓娓道來的敘述,讓我仿佛在聽一位老朋友分享生活經驗。它讓我意識到,所謂的“自給自足”,其實是一種更貼近自然、更尊重資源的生活態度,它能讓我們找迴掌控感,並在創造的過程中獲得巨大的滿足感。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