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灰:四季食鲜(汉竹)

薄灰:四季食鲜(汉竹)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薄灰 著
图书标签:
  • 食材
  • 时令
  • 家常菜
  • 汉竹
  • 烹饪
  • 美食
  • 健康
  • 饮食
  • 四季
  • 鲜味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
ISBN:9787553772578
版次:1
商品编码:12086066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7-01-01
用纸:铜版纸
页数:192
字数:150000

具体描述

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豌豆结荚在几月?

  小炒肉得用春韭还是冬韭?

  什么样的菜让家人一看到就能感到幸福?

  ……

  城市中人,不再有院有田,小时候那豆荚满架、茄果飘香的欣喜在我们三点一线的生活中慢慢褪色。

  但在我们的记忆深处,春播冬酿的生活仪式总会在某一个时刻闪亮。“小椿树,棒芽黄,掐了棒芽香又香,炒鸡蛋,拌豆腐,又鲜又香你尝尝……”

  薄灰总会抓住周末的空闲时间出门“遛孩子”。趁着春暖花开时,文艺妈的心痒痒,就带着孩子去郊外拍照,春风吹来,孩子的笑声仿佛让她回到了自己的童年时代。突然,孩子一手捡拾着小花,一边指着草地问:“妈妈,这是什么?”薄灰看着孩子指着的荠菜,心里惦记起了自己小时候吃的荠菜馄饨。

  从那一个春天开始,薄灰的阳台和花园开始有了很多“租客”:香椿、豌豆苗、丝瓜……薄灰说:希望孩子们能体会到,每一个季节,都有专属的味道。

  在英国利兹求学的日子里,插画师77也在追寻着那曾经飘荡在童谣里的蔬果气息。她在英式花园里种菜、拍照,那一张张蔬果的手绘图,总是沾着故乡大地的味道。那是一份将他乡作故乡的心情,记忆深处的如流四季都溶在了这水粉里。


内容简介

  《Hello,烤箱》作者薄灰牵手旅英插画师77,为你打造四季餐桌的美学盛宴!

  大自然给你什么,你就吃什么。一年四季,一季三旬,110道应季家常菜。食材里的这时佳,那时巧,过时不候的美味尽在薄灰的四季私房菜谱里。

  保留食物原鲜的做法,形色俱佳的餐桌搭配,让餐桌成为一家人的幸福之所在:早春,在荠菜煎蛋饼的香气中感受到一丝春意;盛夏,来盘盐水豌豆,降降火气;中秋,约上三五好友品尝大闸蟹的膏黄脂肥;隆冬,将热乎乎的蟹味菇鲜鸡汤端上年夜饭的餐桌。

  特定的阳光、雨水和温度,才能造就一道道应季的美食。200张唯美手绘图还原时鲜生长历程!荠菜3月嫩;豌豆4月播种,7月采收……77的画笔为你定格食材美的瞬间。

  故乡是一场遥不可及的梦?翻开薄灰的四季美食笔记,让四季的时鲜之味带你返乡,寻找每一季的真味!


作者简介

  江南女子,80后妈妈,有儿有女,宠爱无边。

  现任家庭主妇、过劳美食博主、伪文艺界新秀、终身吃货。

  爱孩子,爱老公,爱家,爱做饭,爱摄影,爱晒;也就是传说中的六热爱妈妈。

  喜欢用美食表达爱,相信付出爱是让自己幸福的方式。拥有51万新浪微博忠实粉丝。

  已出版:《好胃口宝宝这样养》《Hello!烤箱》……

内页插图

精彩书评

  在四季的流转中,心意与食材恰到好处的相遇,薄灰的巧思与心得勾勒出了她那美不胜收的生活。

  ——新浪微博超200万粉丝名博 美食畅销书《hello,早餐》作者 子瑜妈妈

  当桌上的菜都散发着时令气息时,家人吃饭的模样总能变得更加快乐,而我与客人的开场白也会变得更加自然。

  ——新浪美食名博 美食畅销书《巧厨娘妙手烘焙》作者 圆猪猪

目录

咏春

西芹百合…………………………12

韭菜虾皮烧豆腐…………………14

鲜蔬炒鱼球………………………16

荠菜煎蛋饼………………………18

蛤蜊蒸蛋…………………………20

鲜笋鱿鱼卷………………………22

香椿拌豆腐………………………26

龙井虾仁…………………………28

家常烧黄鱼………………………30

……

沁夏

番茄鱼片…………………………54

葱姜炒蛏子………………………56

草菇鱼头汤………………………58

荔枝爆丝瓜………………………62

蒜蓉丝瓜鲜虾盅…………………68

盐水豌豆…………………………70

冬瓜薏米排骨汤…………………72

……

赏秋

……

蚝油茭白…………………………96

莲蓬豆腐…………………………98

黑椒干煎三文鱼…………………100

迷迭香烤土豆……………………102

茄汁土豆炖牛腩…………………104

湘莲双耳…………………………108

鸡火煮干丝………………………110

清蒸大闸蟹………………………116

……

煨冬

梅花鸡片…………………………142

酸菜白肉…………………………144

香煎牛排…………………………146

芫荽炒羊肉片……………………148

黑木耳滑肉片……………………150

滑蛋牛肉…………………………152

香炸带鱼…………………………154

剁椒蒸娃娃菜……………………156


精彩书摘

  四季餐桌:冬日

  蒜香烧豆腐

  食材:肉馅50克,南豆腐1块

  调料:蒜3瓣,小葱2根,高汤1小碗,生抽、水淀粉、植物油各1汤匙,盐1茶匙

  做法

  1.蒜切成蒜蓉;小葱洗净切段。南豆腐切片,入盐水锅中焯烫1分钟,捞出备用。盐、生抽、水淀粉调成芡汁。

  2.热锅放油,中火翻炒肉馅至变色,放入小葱段翻炒至出香,放入南豆腐片,小心翻炒。加入高汤,大火煮沸后改小火炖煮5分钟,大火收汤。最后倒入芡汁翻炒均匀,撒上蒜蓉翻炒出蒜香味即可。

  萝卜红烧肉

  食材:带皮五花肉600克,白萝卜1根

  调料:八角1~2个,桂皮1小块,冰糖5粒,料酒、老抽、生抽、植物油各1汤匙,盐1小茶匙,葱花、姜丝各适量

  做法

  1.带皮五花肉洗净,放入热水锅里焯一下,捞出后晾凉,切成均匀的方块;白萝卜洗净切块。

  2.锅里放一点点油,放入五花肉块小火慢慢煸炒至五花肉表面微微变色出油,将多余的油倒出,盛出五花肉待用。

  3.锅洗净,放入油,放入冰糖煮至冰糖液颜色变深。倒入炒过的五花肉块,翻炒均匀。再加入料酒、生抽、老抽,翻炒均匀。加入没过肉量的开水,大火烧开后撇去浮沫。放入姜丝、葱、八角、桂皮,倒入砂锅中用小火炖煮。

  4.待肉煮至六七成熟时(约40分钟),加入白萝卜块同煮。炖至萝卜软熟,转大火收稠汤汁,加少许盐调味,撒葱花即可。

  白菜羊肉粉丝汤

  食材

  羊肉600克,白菜叶5片,粉丝1把(已泡软)

  调料

  八角2个,盐1茶匙,大葱段、香菜、姜片各适量

  做法

  1.羊肉切块清洗干净,浸泡1小时去血水,反复冲洗干净。白菜叶切片。

  2.将羊肉块放入砂锅中,加入冷水至没过羊肉。放八角、大葱段和姜片,大火烧开,撇净浮沫。加盖,转小火炖煮1小时左右。将白菜叶和粉丝倒入砂锅中,大火稍煮几分钟,加入盐调味即可。

  上汤娃娃菜

  食材:娃娃菜2棵,皮蛋1个,红椒1/2个,青椒1/2个

  调料:盐1/4匙,蒜1瓣,小葱1根,高汤、水淀粉各1碗

  做法

  1.娃娃菜洗净切成4 段;青红椒和皮蛋切丁;蒜切片;小葱切成葱花。热锅内倒入少许油,蒜片煎成金黄色出香味。

  2.倒入高汤烧开,水开后将娃娃菜放入锅中。盖上锅盖再次煮开,煮到娃娃菜变软后捞出装盘。将青红椒丁、皮蛋丁倒入锅中煮开加少许盐,并用水淀粉勾芡,浇在娃娃菜上。最后撒上葱花即可。

  ……


好的,这是一部关于中国传统建筑美学与园林艺术的著作的简介,与您提到的书名无关。 --- 《檐下光影:中国古典园林意境探析》 书籍简介 《檐下光影:中国古典园林意境探析》是一部深度剖析中国古典园林哲学、美学与构造精髓的专著。本书以其细腻的笔触和扎实的理论基础,带领读者走进那一方方凝结了古代文人雅士精神追求的微缩天地。园林,在中国文化中并非单纯的休憩之所,而是“天人合一”思想的物质载体,是“咫尺之内再造乾坤”的艺术实践。本书旨在揭示隐藏在假山、流水、花木、亭台背后的深层文化内涵与设计智慧。 全书结构严谨,内容丰富,分为“源流溯源”、“意境营造”、“造物之术”与“审美哲学”四个主要部分,层层递进,全景式地展现了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的博大精深。 第一部分:源流溯源——从宫苑到私家园林的演变 本部分追溯了中国园林历史的源头。从先秦时期的囿猎园,到汉唐气势恢宏的皇家园林,再到魏晋风骨下的山水寄托,直至宋代私家园林的兴盛与成熟。重点探讨了不同历史阶段的政治文化背景如何影响了园林的功能与形态。例如,唐代园林兼具实用性与宏大叙事,而宋代则更注重文人情趣与精巧布局。书中详述了苏州园林、扬州园林、岭南园林等地域风格的形成差异,分析了江南文人园林如何成为明清时期文人精神的最后庇护所。通过对历史文献如《园冶》、《长物志》的细致解读,勾勒出一条清晰的演化脉络。 第二部分:意境营造——“一草一木,皆有禅机” 意境是中国古典园林的核心灵魂。本书花费大量篇幅阐释“以景写心”的艺术手法。园林设计者如何通过有限的物质元素,激发观者无限的联想?本书揭示了“框景”、“借景”、“对景”等核心技法在营造空间层次感上的作用。 虚实相生: 探讨了“虚”与“实”的辩证关系。实景是可见的建筑与山石,虚景则是通过空间的留白、声音的引导(如竹林风声、水流潺潺)所营造的听觉与想象空间。虚景赋予了园林“无穷之意”。 诗情画意: 园林中的匾额、楹联并非简单的装饰,而是点睛之笔,它们直接指引了游赏者的情感投射方向。本书深入分析了特定题词如何激活特定的文化典故,将游览过程转化为一次诗意的冥想之旅。 时间维度: 与西方园林常强调的永恒性不同,中国园林极其重视时间流逝带来的美感。春花、夏荫、秋叶、冬雪,四季景观的变化如何对应人生的起伏,园林如何成为了承载生命体验的容器,是本章讨论的重点。 第三部分:造物之术——结构与元素的精妙组合 这一部分聚焦于园林构造的具体工艺与技术细节,展示了古代匠人高超的技艺。 山石的哲学: 假山不仅是视觉的焦点,更是园林“缩写自然”的集中体现。书中对比了太湖石的“瘦、皱、透、漏”与黄石、灵璧石的各自特性,分析了叠山师如何运用堆叠技巧,模拟自然山峦的宏伟与险峻,使之符合“得之于心,应之于手”的审美要求。 水体的灵动: 水是园林中的“血脉”。无论是池塘的曲折有致、溪流的潺潺有声,还是叠瀑的跌宕起伏,都体现了对水性、水声、水光的精准把握。如何通过水体引导动线,如何利用水面倒影增加空间深度,均有详尽的论述。 建筑的渗透: 亭、榭、楼、廊是中国园林不可或缺的元素。本书强调它们并非孤立的建筑,而是与自然环境紧密结合的“观景平台”。廊子的曲折连接了不同的景致,亭子的开放结构引入了外部的自然光影,实现了建筑对自然的谦逊与融合。 第四部分:审美哲学——人与自然的对话 本书的终极目标,在于阐明中国古典园林所蕴含的哲学思想。它关乎“中和”之道、道家的自然观以及儒家的入世情怀。 园林是中国知识分子构建的“精神乌托邦”。在朝堂的纷争与尘世的喧嚣之外,园林提供了一个可以自我修养、回归本真的场所。它体现了一种高度成熟的东方哲学观:承认人是自然的一部分,而非自然的主宰。因此,园林的布局力求“不露人工痕迹”,追求浑然天成的“野趣”。 本书通过对经典园林案例的深入剖析,结合哲学思辨,旨在让今天的读者不仅能欣赏到园林的物理构造之美,更能体会到那种超越时空、宁静致远的东方生命智慧。它是一本关于空间、时间、光影与心灵的深度对谈录。 适合读者: 建筑史研究者、园林设计专业人士、中国传统文化爱好者、以及所有渴望在现代生活中寻找一处精神栖息地的读者。阅读本书,如同手持一张精妙的地图,走进一座座充满哲思的园林迷宫。

用户评价

评分

作为一位对生活品质有追求的读者,我对《薄灰:四季食鲜(汉竹)》这本书的期待可谓是源源不断。书名“薄灰”的意境,着实吸引了我,它不像市面上大多数美食书籍那样喧宾夺主,而是以一种内敛、沉静的姿态,暗示着书中蕴藏着一种朴素而深刻的生活哲学。 我非常看重“四季食鲜”这个概念。在现代社会,我们似乎习惯了随时随地都能获得各种食材,却逐渐失去了对季节变化的敏感度。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帮助我重新建立起与自然的连接,去学习如何在不同的季节,捕捉那些最鲜活、最富有生命力的食材,并且用最能发挥其本味的方式去烹饪。 “汉竹”这个名字,给我一种古老、东方、以及自然气息扑面而来的感觉。我猜想,这本书的烹饪理念,或许会融合一些中国传统的饮食智慧,比如顺应时节、尊重食材本味的原则。我渴望在书中看到一些不仅仅是美味,更富含文化底蕴的菜肴,让我能在品尝佳肴的同时,也能感受到一种传承。 我期待这本书的呈现方式,是那种能够触动人心的。它可能不会有很多华丽的辞藻,而是用质朴的语言,讲述关于食物的故事。我希望它能教会我如何去观察食材,如何去感受它们在不同季节的变化,从而在烹饪中,获得一种更深层次的满足感。 这本书,对我而言,不仅仅是一本关于“吃”的书,更是一本关于“生活”的书。我希望它能成为我心灵的栖息地,让我能够在繁忙的生活之余,找到一份宁静,一份对生活的热爱,并且通过烹饪,将这份美好传递给身边的人。

评分

这次的购书经历简直是一场视觉与味蕾的双重盛宴!当我拿到这本书,第一眼就被它低调而有质感的封面吸引了——“薄灰”,这个名字本身就带着一种沉静、内敛的气质,仿佛预示着书中蕴含着的是一种不张扬却能深入人心的生活智慧。翻开扉页,精美的插画和考究的排版立刻让人心生欢喜。我尤其欣赏它没有采用那种过于花哨的宣传语,而是用一种温和的笔触,娓娓道来。 我一直觉得,真正的美食,不在于多么名贵的食材,而在于对季节的理解和对食材本味的尊重。“薄灰:四季食鲜(汉竹)”这个标题,恰恰点出了我的心声。我非常期待书中能够展现如何根据春夏秋冬的不同时节,去发掘那些最新鲜、最当令的食材,并且用最简单、最能体现其风味的方式去烹饪。我希望它能不仅仅是一本食谱,更能传递一种顺应自然、尊重食物的理念。 我尤其好奇“汉竹”这个名字的由来,它给我的感觉有一种古朴和传承的意味。我猜想,这本书或许会融入一些传统的烹饪技巧,或者讲述一些与竹子相关的食材故事,让我可以在享受美食的同时,也感受到文化的韵味。这种将自然、时令、传统与现代生活巧妙结合的书籍,正是我一直以来寻觅的。 在如今这个快节奏的时代,能够静下心来,感受四季的变化,并从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味蕾享受,是一件多么奢侈的事情。“薄灰:四季食鲜(汉竹)”仿佛就提供了这样一种契机。我期待书中能够有那些既家常又充满惊喜的菜肴,让我可以在忙碌的生活之余,为自己和家人烹制出充满爱意的一餐。 作为一个对生活品质有追求的读者,我深信这本书能够带给我不一样的启发。它不仅仅是关于“吃”,更是关于“生活”。我渴望通过这本书,学习如何更好地利用自然赋予我们的馈赠,如何用最朴素的方式,让食物成为连接我们与自然、与家人情感的纽带。

评分

偶然瞥见《薄灰:四季食鲜(汉竹)》这本书的书名,便被一种低调的、却极具吸引力的质感所俘获。在如今这个追求视觉冲击力的时代,“薄灰”二字,仿佛一股清流,诉说着一种不事张扬、沉静内敛的美学。它不像某些书名那样声嘶力竭地想要抓住你的眼球,却能在不经意间,勾起你内心深处对品质生活的向往。 我对于“四季食鲜”这一核心概念,抱有极大的好奇和期待。我认为,真正的美食,应当是遵循自然规律的,是在最适宜的季节,用最当季的食材,以最恰当的方式呈现出来。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详实的指导,让我能够深入了解不同时节的食材特性,并掌握一些能够最大限度保留和激发食材本味的烹饪技巧。 “汉竹”这个后缀,给我一种浓厚的文化底蕴和地域特色的联想。“汉”字,暗示着中华文化的传承,“竹”则象征着正直、坚韧和生命的活力。我揣测,这本书的烹饪理念,可能并非是简单的罗列食谱,而是会融入一些中国传统的饮食哲学,或者讲述一些与竹子相关的食材故事,让读者在品尝美食的同时,也能感受到文化的熏陶。 我期待这本书能够带来一种“慢”的烹饪体验。在快节奏的生活中,我们常常忽略了食材的生长过程和烹饪的仪式感。我希望通过阅读这本书,能够学习到如何放慢脚步,用心去感受食物的每一个细微之处,从而在厨房里,获得一种心灵的慰藉和创造的乐趣。 总的来说,《薄灰:四季食鲜(汉竹)》这本书,对我而言,代表着一种对生活品质的追求,一种对自然馈赠的敬畏,以及一种对传统文化的传承。我期望它能成为我厨房里的一本精神食粮,指引我走向一种更健康、更美味、也更富有人文情怀的生活方式。

评分

拿到这本《薄灰:四季食鲜(汉竹)》的时候,我正处于一个对日常饮食感到些许疲惫的阶段。市面上充斥着各种追求新奇、复杂的食谱,而我恰恰渴望的是一种回归本源、简单纯粹的烹饪方式。这本书的名字“薄灰”,就给我一种“返璞归真”的感觉,它没有浓墨重彩的宣传,却有一种触动人心的力量。 我对于“四季食鲜”这个概念尤为着迷。在这个一年四季都能轻易买到各种食材的时代,我们似乎渐渐失去了对时令的感知。我非常期待这本书能够引导我重新认识和拥抱季节的变化,去发掘不同时节最鲜活的味道,并且教我如何用最恰当的方式去呈现它们。我希望书中能有一些关于食材产地、品种选择的介绍,让我对盘中餐有更深的理解。 “汉竹”这个名字,让我联想到了许多关于自然、关于东方美学的意境。我猜这本书的烹饪理念,可能会融入一些中国传统的智慧,比如药食同用的概念,或者利用一些传统调味品来提升食材的本味。我希望它能提供一些既有传承又不失创新的菜肴,让我可以学习到一些实用的烹饪技巧,同时也能感受到一种温婉的生活态度。 阅读的过程,对我而言,不仅仅是获取知识,更是一种情感的共鸣。我希望《薄灰:四季食鲜(汉竹)》能给我带来这样的感受。我期待书中那些充满生活气息的文字,能够描绘出四季的变迁,以及食物带来的温暖与慰藉。它或许能成为我在厨房里的良伴,在我迷茫时给予指引,在我懈怠时给予激励。 总而言之,我对这本书充满了期待。它不仅仅是一本菜谱,更像是一种生活方式的提案。我希望它能帮助我重新找回对食材的热情,学会用更健康、更贴近自然的方式去烹饪,从而为我的生活增添一份宁静与美好。

评分

我最近购入了一本名为《薄灰:四季食鲜(汉竹)》的书,这本书在我心中激起了相当多的涟漪。首先,它的书名就自带一种沉静的氛围。“薄灰”,这个词汇本身就很少被用于形容美食,它不像“浓郁”、“鲜艳”那样直接,却有一种朦胧的、令人遐想的美感,仿佛是尘埃落定后的宁静,又像是雨后初霁的清新。 我对“四季食鲜”的解读,是它会深入探讨如何在不同季节,利用最适合当季生长的食材来制作料理。我相信,这不仅仅是关于“吃什么”,更是关于“如何感知自然”。我期望书中能有细致的篇幅,讲解不同时令的蔬菜、水果、鱼类等,它们的最佳赏味期,以及它们所蕴含的独特风味。 “汉竹”这个名字,让我脑海中浮现出许多东方传统文化的意象。我设想,这本书或许会包含一些关于中国传统饮食文化的内容,比如某些菜肴背后的故事,或者一些在现代烹饪中被忽视的传统烹饪技法。我特别希望它能够提供一些能展现食材本身味道的食谱,而不是过度依赖复杂的酱料或烹饪技巧。 我期待这本书能给予我一种“润物细无声”的引导。它可能不会用激昂的语言呼唤你改变,而是通过一本本精美的菜肴和一段段温和的文字,让你自然而然地去思考,去感受。我希望它能够帮助我培养一种更敏锐的味蕾,更能辨识出食材的细微差别,从而在日常的烹饪中获得更多乐趣。 这本书,对我来说,是一种生活态度的体现。它不是为了炫耀厨艺,也不是为了追求SNS上的点赞,而是为了回归一种更本质、更接地气的饮食方式。我希望它能成为我厨房里的一本宝典,在我需要灵感的时候,提供最贴心、最实用的建议,让我在每一次烹饪中,都能感受到四季的馈赠和食物的温度。

评分

京东购物又好又方便太喜欢了

评分

挺不错的书,值得一看。

评分

挺好 照着菜谱试试 物流速度很快

评分

一直都很喜欢这类书,每一步介绍的都很详细,原料和用具介绍的也很全。让做饭变得很简单。

评分

‌京东发货很快,服务很好,在路上的时间也很短,快递员态度也很好。

评分

非常棒!周末准备照着这本书开始人生第一烤,这是本看着会让你有欲望去做的好书

评分

精美印刷,彩图。儿子拿着翻看留着口水

评分

这是一本非常实用的书,还附赠了更方便实用的小卡片。

评分

活动时买的,物美价廉,好评好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