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基本信息 | |||
| 图书名称 | 卤肉炖肉的193种做法-超值版 | 作者 | 杨桃美食编辑部 |
| 定价 | 29.8元 | 出版社 | 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
| ISBN | 9787553742434 | 出版日期 | 2015-07-01 |
| 字数 | 250000 | 页码 | |
| 版次 | 1 | 装帧 | 软精装 |
| 开本 | 16开 | 商品重量 | 0.4Kg |
| 内容简介 | |
| 本书是大众厨房的家常卤肉菜谱大全。一次全面收录近100道中式经典卤肉菜谱、近40种异国风味卤肉菜谱,及数十种口味卤肉饭的制作方法、各味卤汁搭配做菜的制作秘诀,以及用电锅轻松卤肉的新手法。 |
| 作者简介 | |
| 杨桃美食一直华人健康饮食的风潮,将人们毫不在意的“泡面”“酱料”“电锅饭”“家常菜”“豆腐”等日常饮食题材不断推陈出新,打造出人意料的美食,为世界各地的华人奉献饕餮盛宴。 |
| 目录 | |
| 暂无 |
| 编辑推荐 | |
| 以卤炖方式烹饪出的猪肉美食,其营养价值较其他烹饪法要高。卤肉、炖肉除了能满足人体对蛋白质及维生素等的需求外,还有开胃、增强食欲的作用。卤炖猪肉,不但能滋补养生,还具有突出于其他烹饪法的优势。拥有了这样一本教您怎样卤肉、炖肉的菜谱书,想要在家做出色香味俱全的卤肉食品,不再是一件困难的事。 更多精彩好书点击这里: href='#' target='_blank'>跟着大厨学做宴客菜 href='#' target='_blank'>美味餐厅菜一次学回家(炒、炸、煎、蒸、煮……各式菜肴应有尽有!详细配料、深度解析,尽显餐厅料理真功夫!) href='#' target='_blank'>豆腐料理一本就够(335道豆制品菜肴,餐桌天天新花样,百变豆腐吃不腻!) href='#' target='_blank'>经典卤味的164种做法(经典配方,简单易做,经济又卫生) href='#' target='_blank'>大厨教你花小钱做大菜(小成本,大风味,老百姓喜闻乐见的烹饪理念) href='#' target='_blank'> |
| 文摘 | |
| 家传配方大公开 为什么猪蹄煮出来不筋道? 猪蹄本身筋道十足,只要煮到熟软就可以了。如果卤出来是硬硬的,有以下几种可能,一是因为水放太多,二是配料太多。水太多会让猪蹄大部分的油脂散到水中,而配料太多,会影响传热,这些都会导致猪蹄口感不佳。 卤汁与食材的颜色怎么淡淡的? 出现这样的情况,千万不要以为是原本配方中的酱油太少而再添加生抽,这样只会过咸。如果只是想达到上色效果,让卤汁与卤肉颜色好看的话,可以在配方外另加入少许老抽来增色,这样既可以解决问题又不会太咸。 卤肉要用冰糖吗? 冰糖的甜味比较温和,不会像白糖那样鲜明,所以除了能中和卤汁的咸味外,也能让卤汁较滑顺甘甜。很多传统卤肉都会在加了白糖后,再加味精调和口味;而使用冰糖,就可以不用味精,这样更健康。 卤肉加猪皮的作用? 猪皮含有丰富的胶质,酌量搭配其他部位的肉一起卤时,可以增加卤汁的滑润口感。不过,猪皮需要长时间熬煮才能充分释放胶质,吃起来才不会太油腻,所以在制作时,通常会先单独煮制猪皮。 焢肉 材料 猪五花肉600克 焢肉卤汁适量 做法 1猪五花肉洗净;煮开一锅水,放入洗净的猪五花肉,以小火汆烫约20分钟,捞出冲冷水,沥干水,切成约1.5厘米的厚片备用。 2按照下方焢肉卤汁的做法,做好焢肉卤汁。 3取一炖锅,先将焢肉卤汁烧开,再放入猪肉片。 4用小火卤约1小时后熄火,盖上锅盖,闷约1小时即可。 美味应用 猪五花肉不要切好再汆 烫,否则汆烫后猪肉会收缩, 猪肉块大小不好控制。 焢肉卤汁 材料 洋葱、大蒜各40克,姜30克,八角、红椒各10克,花椒5克,酱油300毫升,白糖4大匙,水800毫升,色拉油少许 做法 1.洋葱、姜和大蒜均洗净,沥干水后,拍碎备用;将八角、花椒一同放入棉质卤包袋中扎紧,制成卤包备用。 2.热锅,倒入色拉油,用小火爆香洋葱、姜、红椒和大蒜,再放入卤包、酱油、白糖、800毫升水,烧开后转小火继续炖煮约5分钟即可。 大封肉 材料 猪五花肉600克 笋干200克 葱段20克 大蒜10瓣 干辣椒1个 香菜少许 水1500毫升 调料 酱油135毫升 米酒4大匙 冰糖1大匙 鸡精1/2小匙 五香粉1/2小匙 做法 1将洗净的猪五花肉放入冰箱冷冻约30分钟后取出,并切成长方形,与15毫升酱油、1大匙米酒一起腌制约30分钟后,放入油锅中炸至金黄色,捞出沥油;干辣椒切段,备用。 2笋干泡水1小时,于沸水中汆烫约10分钟。 3热锅加油,爆香大蒜、葱段、干辣椒段,再移入一砂锅中。 4向砂锅中放入猪五花肉块与剩余调料,一起煮沸后,加1500毫升水继续煮沸,盖上锅盖,转小火卤约2小时,取出备用。 5取卤汁,加入笋干煮沸,以中小火卤约30分钟。 6取一盘,铺上煮好的笋干,再摆上卤好的肉,*后加入香菜即可。 竹笋卤五花肉 材料 猪五花肉400克,竹笋300克,大蒜5瓣,姜片3片,葱20克,红辣椒1个,水1300毫升,色拉油适量 调料 酱油150毫升,冰糖1大匙,料酒2大匙,鸡精1/2小匙 做法 1猪五花肉洗净切块;葱、红辣椒均洗净切段,备用。 2竹笋剥去外壳后,切块,放入沸水中煮约15分钟,备用。 3热锅,加入色拉油,爆香大蒜、姜片、葱段、红辣椒段,再放入猪五花肉块翻炒至颜色变白,加入所有调料炒香;*后移至卤锅中。 4向卤锅中加入水(注意水量需盖过肉),用大火烧开后,盖上锅盖,转小火炖煮约20分钟,再放入竹笋块,卤约30分钟即可。 红曲卤排骨 材料 猪小排500克,葱20克,姜25克,肉桂12克,香叶5片,八角5克,红曲米1茶匙,色拉油2大匙,水600毫升 调料 酱油100毫升,白糖3大匙,黄酒5大匙 做法 1猪小排洗净,剁成小块汆烫;葱、姜洗净,沥干水后,拍松备用。 2热锅,倒入色拉油,以中火爆香葱、姜,炒至金黄后取出,再放入汤锅中。 3再向汤锅中加入肉桂、香叶、八角、水以及所有调料,烧开后,加入红曲米和猪小排,待汤汁再次烧开后,转小火煮约50分钟,至汤汁收干到猪小排的一半高度即可。 |
| 序言 | |
| 肉类是餐桌上不可或缺的食品,它含有人体必需营养成分,对人体健康有益。肉类中蛋白质含量丰富,瘦肉比肥肉含的蛋白质多,且所含蛋白质均是蛋白质,还含有人体必需的氨基酸,种类全面、数量多,而且比例也恰到好处,很容易被人体消化吸收,有益于人体自身蛋白质的,对青少年的成长发育、老年人的健康长寿都有益处。猪肉是肉类中*常见的,其肉质纤维较为细软,结缔组织较少,肌肉组织中含有较多的肌间脂肪,经过烹调加工后肉质滑嫩鲜美。猪肉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及脂肪、碳水化合物、钙、磷、铁等营养成分,能够补虚强身、滋阴润臊、丰肌泽肤,对病后体弱、产后血虚、面黄羸瘦者而言,猪肉是营养滋补佳品。 以卤炖方式烹饪出的猪肉美食,其营养价值较其他烹饪法要高。卤制肉品主要以辛香料卤炖而成,常见的辛香料有沙姜、草果、川芎、香叶、桂皮、丁香、孜然、花椒、陈皮、八角等,在长时间的卤炖下,它们能释放浓郁的鲜美香气,还具有开胃健脾、消食化滞的功效。卤肉、炖肉除了能满足人体对蛋白质及维生素等的需求外,还有开胃、增强食欲的作用。卤炖肉类所需时间稍长,会大大降低肉中的脂肪含量。我们都知道,猪肉虽然含有丰富的蛋白质,但脂肪含量也很高。研究表明,猪肉经长时间炖煮之后,脂肪含量会减少30%~50%,胆固醇含量也会大大降低。让您安心落意地品尝滑而不腻、芳香四溢的卤肉,就算是体胖者,或是患有高血压、高脂血症的人,也可以适当食用,不用忍痛割爱了。卤炖猪肉,不但能滋补养生,还具有突出于其他烹饪法的优势。比如,卤肉携带方便、易于保管。卤制猪肉时,因猪肉受热会使原料中的蛋白质发生变性,进而产生脱水现象,使所卤制的猪肉含水量较少,这样就延长了猪肉的 存放期;卤肉没有汁水,携带方便,也是外出旅游时的**食品。 本书先带您认识适合用来卤炖的猪肉各部位,让您在了解各部位肉质的基础上,做出芳香四溢的卤肉;再以分步详解的形式介绍卤肉前的准备工作,从猪蹄拔毛、猪肉切块、肉块汆烫、腌制去腥,到卤制前的油炸等,让您在制作卤肉、炖肉之前了解所有准备工序。 卤炖之前还有个重要的步骤,就是调料的选择以及卤包的制作。本书详细介绍常用的几种卤肉调料,以及卤包的制作过程,可让您根据个人口味要求,灵活选择适合的卤肉调料,并酌量添加。 本书还从肉质的选择、剁肉的方法、其他食材的加入、火候的掌握等方面,教您多种让肉质软烂美味的秘诀,有了它们,从您手中卤炖出来的肉就不会逊色于大厨的手艺。对于一次吃不完的卤制食品,本书会教您如何将卤肉与卤汁分开保存,且不影响其原有的美味。 拥有了这样一本教您怎样卤肉、炖肉的菜谱书,想要在家做出色香味俱全的卤肉食品,不再是一件困难的事。 |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和排版,确实是给人一种非常“家常”和“实在”的感觉,油墨的质感和色彩搭配,让人联想到厨房里热气腾腾的景象。我本来对这种传统的烹饪书籍抱有一些期望,希望能找到一些新颖或者说是“独家秘籍”的烹饪思路,毕竟名字里带着“193种做法”,听起来就让人觉得内容会非常丰富和详尽。然而,当我翻开这本书,准备学习如何用不同的方式来提升我的卤肉和炖肉的技艺时,我发现这本书的重点似乎并不完全集中在那种颠覆性的创新上,而更像是对经典做法的一种“地毯式”的梳理和整理。它更多的是在强调基础的火候控制、香料的配比平衡,以及针对不同肉类的基础处理方法。对于一个已经有一些烹饪经验的人来说,初看之下,会觉得有些“意料之中”,缺乏那种让人眼前一亮的惊喜。不过,这本书的优点在于它的实用性,图文并茂的步骤分解,即便是厨房新手也能大致跟上节奏。但对于我这种追求“匠人精神”的读者来说,我期待的是更深层次的、关于食材选择和地域风味差异的探讨,这本书在这方面的内容显得稍显薄弱,更侧重于“如何做”的流程,而对“为什么这么做”的理论支撑着墨不多。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质量和纸张手感,可以说是在同类食谱中算是比较上乘的了,厚实的纸张拿在手里很有分量感,这通常预示着内容会很扎实。我个人比较注重书籍的阅读体验,清晰的排版和高质量的图片是提升学习兴趣的关键。在这方面,这本书做得不错,步骤图的拍摄角度很专业,光线处理得当,能让人大致看出食材在烹饪过程中的状态变化。但是,当我深入到具体菜谱的描述部分时,我发现很多细节的处理上,处理得过于“一笔带过”。例如,在处理一些需要提前腌制的肉类时,关于腌制时间的最佳范围、盐分渗透的原理,作者只是简单地给出了一个固定时间。这让我不得不去回想自己以往的经验,来弥补这些信息上的空白。我理解,食谱书不可能面面俱到,但既然号称“超值版”,我期待的是更细致入微的指导,比如,在不同气温下,或者肉块大小不一时,烹饪时间的微调建议。这本书提供的是一个标准模型,但厨房里的现实往往是多变的,它没能教会我如何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灵活应变,这点让我觉得有些遗憾。
评分拿到这本书的时候,我最期待的是它在“炖肉”这个范畴内能展现出的多样性。炖肉,看似简单,实则变化无穷,从慢炖的软糯到煸炒后的浓郁,每一步骤都藏着学问。我本以为这“193种”会涵盖诸如土豆炖肉、红烧肉的各种地域变体,或者是融入一些异域香料的创新尝试。然而,实际阅读下来,我感觉这本书更像是一本“基础大全”,它将各种常见的炖肉组合都罗列了出来,像一个食材的配对清单。它的叙事风格非常直接,几乎没有太多感情色彩的描述,就是纯粹的食谱集合。比如,它会告诉你用什么配比的酱油、冰糖和水来制作基础红烧,然后紧接着就转到另一个完全不同但同样基础的菜式。这种编排方式的好处是查找方便,你可以很快找到你想要的某一个基础菜谱。但缺点也很明显,就是缺乏一种“烹饪哲学”的引导。我希望看到的,是作者能分享一些关于“肉类纤维断裂”和“油脂乳化”的感性认识,而不是仅仅停留在“大火转小火”这种机械指令上。这本书更像是给初学者提供一个“安全网”,而不是给进阶者提供一个“突破口”。
评分从这本书的整体架构来看,它似乎更倾向于一个“工具书”的功能,而非一本“美食札记”。它的目录划分非常清晰,围绕着“卤肉”和“炖肉”两大核心,进行了细致的分类。这种结构对于需要快速定位特定菜式的读者来说非常友好。但作为一名热爱美食故事的读者,我总觉得少了点什么——那就是“人情味”和“文化背景”。每一道菜的背后,都应该有它诞生的故事,或者至少是作者在研习这道菜时遇到的困难和感悟。比如,为什么某种特殊的炖法更适合搭配米饭,而不是面条?这种风土人情的结合,往往能让一道菜的味道更上一层楼。这本书里,这些“软性”的内容几乎是缺失的。它更像是一份冷冰冰的、客观的记录,缺少了那种能让人在翻阅时产生情感共鸣的文字。我希望能看到作者在介绍每一种做法时,能加入一些自己与这道菜的独家记忆或心得,这样即便是同样的基础食材,也能读出不同的韵味来。
评分这本书在香料和调味的描述上,虽然列举了不少种类,但其核心逻辑似乎还是围绕着“五香”和“红烧”的传统框架打转。我原本希望看到一些对于地方特色香料的深度挖掘,比如川西的麻辣与湘西的烟熏在炖肉中的具体应用差异,或者东南亚香料对传统卤味的改良效果。然而,书中的大部分篇幅都在重复强调基础的八角、桂皮、香叶这些经典组合。这让我觉得,这个“193种”的数量统计,可能更多的是在“组合变化”上做文章,而不是在“风味创新”上做突破。比如,将同样的卤汁应用于牛肉、猪肉和内脏,虽然算作是不同的做法,但本质上并未带来质的飞跃。对于我来说,一本好的烹饪书应该能拓宽我的味觉边界,激发我对新组合的尝试欲望。这本书更像是一个“安全牌”的集合,它能确保你做出的每一道菜都是“不出错”的,但同时也意味着,它很难让你做出“惊艳四座”的料理。它更像是对传统技艺的一种详尽记录,而非对未来烹饪趋势的一种引领或探索。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