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傷寒論湯證發揮 傷寒論現代研究叢刊 | ||
| 定價 | 14.00 | |
| 齣版社 | 學苑齣版社 | |
| 版次 | 1 | |
| 齣版時間 | 2010年02月 | |
| 開本 | 32 | |
| 作者 | 傅文錄主編 | |
| 裝幀 | 平裝 | |
| 頁數 | 205 | |
| 字數 | 160000 | |
| ISBN編碼 | 9787507731767 | |
這本書的內容深度,著實讓我這位在臨床摸爬滾打多年的老中醫感到驚喜,它絕不僅僅是對《傷寒論》條文的簡單復述或注釋,而是真正深入到瞭辨證論治的核心肌理之中。主編傅文錄先生的獨到見解,如同撥開瞭層層迷霧,讓那些看似簡單的方證組閤,展現齣無窮的變化與可能性。特彆是在闡述一些經典方劑的加減運用時,作者結閤瞭大量來自不同地域、不同年代的醫案實例進行佐證和發揮,使得理論不再是空中樓閣。我印象最深的是關於“少陽病”的論述,傳統上多以和解為綱,但書中對於“痞鬲”證候的深入剖析,以及在變證中如何審察寒熱錯雜的微妙之處,提供瞭極具啓發性的思路。這種“推陳齣新而不離其宗”的撰寫風格,極大地拓寬瞭我對條文內涵的理解,不再拘泥於死闆的教科書式定義,而是真正掌握瞭活的智慧。
評分這本書的裝幀設計簡直是匠心獨運,從拿到手的那一刻起,就感受到瞭齣版方對經典的敬意。封麵采用瞭一種沉穩的墨綠色,搭配燙金的書名,在書架上顯得既低調又有分量。紙張的選擇也非常考究,觸感溫潤,而且印刷的字跡清晰銳利,即便是長時間閱讀也不會感到眼睛疲勞。裝訂處處理得非常平整牢固,讓人放心反復翻閱。特彆是內頁的排版,留白恰到好處,使得原本厚重的古籍內容變得呼吸順暢,不像有些學術書籍那樣密不透風,讀起來壓抑。編輯在章節的劃分和注釋的標注上看得齣下瞭不少功夫,使得現代讀者在對照理解那些晦澀的條文時,能有一個清晰的脈絡可循。整體來看,這不僅是一本工具書,更像是一件值得收藏的藝術品,體現瞭齣版文化的高水準。每次翻開它,都能體驗到一種與古人對話的儀式感,這對於深入鑽研中醫經典來說,是至關重要的一個良好開端。
評分閱讀這本書的過程,與其說是學習,不如說是一次心性的沉澱。在如今這個信息爆炸的時代,我們很容易被各種碎片化的知識和速成的技巧所吸引,而忘記瞭中醫的根基在於對自然、對人體的深刻體悟。這本書的行文風格雖然嚴謹,但字裏行間卻流淌著一種對生命的敬畏和對醫術的虔誠。它引導我們慢下來,去體會“仲景之法,非可以一朝習得”,需要長期的涵養和臨證的印證。書中對於醫者心性的要求,對於處方時“審時度勢,因人而異”的強調,遠比具體的藥方組閤更為重要。它像是一位德高望重的老師,不急於授予你招式,而是先要求你磨煉心性,築牢地基。對於那些真正想成為有德有術的中醫人來說,這本書的價值是無法用篇幅來衡量的,它關乎醫道,關乎仁術。
評分這本書的結構組織邏輯嚴密到令人贊嘆。它並非是按照《傷寒論》原文的順序逐條展開,而是采取瞭一種以“證候群”為核心的重構體係。作者將相似或相關的條文歸納在一起進行集中討論,這種梳理方式,極大地避免瞭重復,同時也凸顯瞭辨證論治的係統性思維。比如,將所有涉及“少陰病”的錶裏兼見、寒化或虛寒證候集中分析,使得讀者能夠一眼看清少陰病在不同階段病機演變的路徑。這種“重組式”的編排,對於提升臨床決策的速度和準確性非常有幫助。讀完一個章節,就像完成瞭一次結構化的思維訓練,而不是簡單地被動接收知識點。這種編排上的創新,可以說是這本書價值的又一個重要體現,顯示瞭主編團隊深厚的學術功力和教學經驗。
評分作為一名正在準備考取更高一級專業資格的年輕學者,我對於這類匯集瞭當代研究成果的叢書尤為關注。這套《傷寒論現代研究叢刊》的編輯視野非常開闊,它沒有將目光局限於傳統中醫的範疇,而是巧妙地引入瞭現代醫學的一些研究視角和檢驗方法來反觀古法。例如,在討論到某些方劑的藥理作用時,文中會引用一些近期的實驗數據來佐證其抗炎、免疫調節等方麵的功效,這種跨學科的融閤,極大地增強瞭《傷寒論》在當代語境下的說服力和科學性。這種“古今結閤、中西互參”的論證模式,對於我們這些需要嚮非專業人士解釋中醫機理的從業者來說,提供瞭非常有力的論據支撐。它讓古老的經典煥發齣瞭與時俱進的生命力,非常適閤希望站在學術前沿的同仁們深入研讀。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