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食亦有道
定价:29.80元
作者:徐静
出版社:星球地图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0-11-01
ISBN:9787547103258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22kg
编辑推荐
搜狐网营养名博,点击率达2000000次北京电视台生活频道、北京人民广播电台《饭点说吃》营养嘉宾!
内容提要
目录
章 吃得怎样,您就怎样
1.健康生活从营养早餐开始
2.工作繁忙如何保证午餐质量
3.随意豪放的晚餐对身体的伤害有多大
4.平衡膳食是合理营养的基础
5.五谷杂粮巧防病——“杂粮粥”
6.豆腐炖鱼让补钙做得更好
7.“番茄炒鸡蛋”是营养配餐的典范
8.“胡萝卜猪肝汤”养眼补血效果好
9.体验四季营养餐
第二章 不同环境、不同人群吃什么怎么吃
1.一人用餐如何做到膳食平衡
2.经常在外就餐的营养补救
3.用脑过度时膳食、运动和调理
4.搭乘飞机,饭吃六成饱
5.熬夜加餐宜清淡
6.电脑工作者如何选择食物
7.身体疲惫时主动减压
8.减掉多余体重是身体健康基本保障
9.婴儿——辅食添加有顺序
10.宝宝人园之前怎么吃
11.幼儿零食怎么吃
12.青少年膳食搭配原则
13.学生“大考”期间营养配餐
14.高校新生的饮食调理
15.不同时期女性的营养保健
16.适合女性朋友吃的食物
17.老人益寿如何吃
第三章 百姓小餐桌,营养大智慧
1.谷类食物是均衡膳食的根基
2.营养师推荐的五谷杂粮
3.动物性食物是平衡膳食的重要组成部分
4.走进蔬菜营养库
5.水果有三宝
6.食用油对身体的影,向
7.一袋鲜奶的重要意义
8.好滋味离不开调味品
9.饮料选择哪种好
10.天然绿色食品——蜂蜜
11.酗酒也是病
第四章 做个理智、聪明的消费者
1.如何购买优质的食物
2.食品污染及其预防
3.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的关系
4.这些食物要少吃
5.这些食物不能吃
6.常见食物的性、味
第五章 生存之必需营养素
第六章 50个餐桌常见问题
后记
作者介绍
徐静,中国营养学会会员,高级营养师培训师,《中国老年》杂志《餐桌百事通》专栏作者。
文摘
序言
第一眼看到《食亦有道》这个书名,就觉得很有意思。我平常对烹饪并没有什么特别的钻研,顶多就是跟着菜谱依葫芦画瓢,但“亦有道”这三个字,总让人联想到一种境界,一种哲学。我一直觉得,食物不仅仅是满足口腹之欲的,它承载了太多的东西:文化、历史、情感,甚至是一个地方的风土人情。这本书,它不是那种教你如何做出米其林三星大餐的实用指南,也不是枯燥乏味的食材百科。我更倾向于认为,它是一种邀请,邀请我去重新审视我们每天都会接触到的“吃”这个行为。读这本书,就像是走进了一个由食物构筑的奇妙世界,里面有关于食物的起源、演变,有那些隐藏在舌尖上的故事。我很好奇,作者是如何将这些零散的片段串联起来,让我们感受到食物背后蕴含的深厚底蕴。或许,它会让我开始思考,为什么某些食材会在特定的地区盛行,为什么某些烹饪方式流传至今。我期待着,通过这本书,能找到自己与食物之间更深层次的连接,不再仅仅是“填饱肚子”,而是真正理解“食”的艺术和智慧。
评分读完《食亦有道》,我最大的感受是,它打破了我对食物的固有认知。在此之前,我一直认为食物就是食物,是用来果腹的,是经过加工的原料。但这本书,它让我看到食物的生命力,看到它们背后所蕴含的文化基因和生态智慧。我被书中关于“食物的旅行”的描述所吸引,想象着一种食材是如何跨越山川河流,最终出现在我们的餐桌上的。它让我意识到,我们所享受的每一口美味,都可能是一段漫长旅程的终点。书中的某些段落,甚至触及到了食物与哲学、与伦理的关系,这让我感到非常新颖和震撼。它没有给我一个现成的答案,而是提出了一连串引人深思的问题,鼓励我去探索,去发现。这本书,它更像是一把钥匙,为我打开了一扇通往更广阔的食物世界的门,让我开始用一种更敬畏、更欣赏的眼光,去看待我们赖以生存的“食”。
评分在我看来,《食亦有道》更像是一面镜子,映照出我们生活中被忽略的细节。我们每天都在吃,但有多少人停下来思考,我们吃的是什么?为什么我们吃?这本书,它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观察角度。它不是在评判食物的好坏,也不是在宣扬某种饮食潮流,而是用一种平和、包容的态度,去探讨食物与我们生活、与社会、与自然的联系。我印象深刻的是其中关于“食物的记忆”的篇章,读着那些文字,我脑海中浮现出许多童年时期的味道,那些味道不仅仅是味蕾上的享受,更是一种情感的寄托,一种时光的印记。这本书的语言也非常吸引人,它不追求华丽的辞藻,但字里行间流淌着一种真诚和细腻。它让我开始留意身边的那些小小的关于食物的细节,比如路边一家不起眼的小店,一家人围坐在一起的晚餐,甚至是一片随处可见的叶子,都可能蕴藏着关于“道”的启示。
评分坦白说,《食亦有道》这本书,对我这样对生活品质有些追求但又缺乏系统知识的人来说,简直是及时雨。它不像一本专业的烹饪书籍,需要大量的实践和理论基础,也不是那种过于学术的论文。它更像是一位资深的、有故事的朋友,和你一起坐在饭桌旁,用一种轻松而深刻的方式,聊聊关于食物的方方面面。我特别欣赏它那种“大道至简”的哲学理念,没有刻意去营造高深的学问,而是将复杂的道理融入到日常的饮食体验中。书中有些章节,探讨了食物的“节气”和“时令”,让我对“不时不食”有了更深的理解。这不仅仅是追求食材的新鲜,更是一种顺应自然、尊重规律的生活态度。它引导我去思考,如何通过更合理、更健康的饮食方式,来达到身心的和谐。这本书,它不是在教我“怎么吃”,而是在启发我“为什么这样吃”,以及“吃出什么”。
评分这本《食亦有道》,我得说,它绝对不是你想象中那种循规蹈矩的食物讨论。我拿到它的时候,以为会是一些关于养生的建议,或者是一些名厨的经验分享。结果,完全不是那么回事。这本书更像是一场穿越时空的文化之旅,只不过,它的“交通工具”是各种各样的食物。我惊叹于作者的博学,从古老的东方烹饪智慧,到欧洲餐桌上的精致礼仪,再到南美洲独特的热带风味,仿佛都囊括其中。它没有强行灌输任何观点,而是像一个娓娓道来的说书人,将那些鲜为人知的故事娓娓道来。我尤其喜欢其中关于“失传菜肴”的章节,读着那些描述,我仿佛能闻到空气中飘散的,属于过去的,令人怀念的味道。它引发了我对食物多样性的思考,也让我意识到,我们现在所熟知的食物,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经历了多少次的变革和融合。这本书,它不仅仅是关于“吃”,更是关于“文化”和“传承”,是一种非常独特且令人着迷的视角。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