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食亦有道
定價:29.80元
作者:徐靜
齣版社:星球地圖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0-11-01
ISBN:9787547103258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22kg
編輯推薦
搜狐網營養名博,點擊率達2000000次北京電視颱生活頻道、北京人民廣播電颱《飯點說吃》營養嘉賓!
內容提要
目錄
章 吃得怎樣,您就怎樣
1.健康生活從營養早餐開始
2.工作繁忙如何保證午餐質量
3.隨意豪放的晚餐對身體的傷害有多大
4.平衡膳食是閤理營養的基礎
5.五榖雜糧巧防病——“雜糧粥”
6.豆腐燉魚讓補鈣做得更好
7.“番茄炒雞蛋”是營養配餐的典範
8.“鬍蘿蔔豬肝湯”養眼補血效果好
9.體驗四季營養餐
第二章 不同環境、不同人群吃什麼怎麼吃
1.一人用餐如何做到膳食平衡
2.經常在外就餐的營養補救
3.用腦過度時膳食、運動和調理
4.搭乘飛機,飯吃六成飽
5.熬夜加餐宜清淡
6.電腦工作者如何選擇食物
7.身體疲憊時主動減壓
8.減掉多餘體重是身體健康基本保障
9.嬰兒——輔食添加有順序
10.寶寶人園之前怎麼吃
11.幼兒零食怎麼吃
12.青少年膳食搭配原則
13.學生“大考”期間營養配餐
14.高校新生的飲食調理
15.不同時期女性的營養保健
16.適閤女性朋友吃的食物
17.老人益壽如何吃
第三章 百姓小餐桌,營養大智慧
1.榖類食物是均衡膳食的根基
2.營養師推薦的五榖雜糧
3.動物性食物是平衡膳食的重要組成部分
4.走進蔬菜營養庫
5.水果有三寶
6.食用油對身體的影,嚮
7.一袋鮮奶的重要意義
8.好滋味離不開調味品
9.飲料選擇哪種好
10.天然綠色食品——蜂蜜
11.酗酒也是病
第四章 做個理智、聰明的消費者
1.如何購買優質的食物
2.食品汙染及其預防
3.無公害食品、綠色食品、有機食品的關係
4.這些食物要少吃
5.這些食物不能吃
6.常見食物的性、味
第五章 生存之必需營養素
第六章 50個餐桌常見問題
後記
作者介紹
徐靜,中國營養學會會員,高級營養師培訓師,《中國老年》雜誌《餐桌百事通》專欄作者。
文摘
序言
讀完《食亦有道》,我最大的感受是,它打破瞭我對食物的固有認知。在此之前,我一直認為食物就是食物,是用來果腹的,是經過加工的原料。但這本書,它讓我看到食物的生命力,看到它們背後所蘊含的文化基因和生態智慧。我被書中關於“食物的旅行”的描述所吸引,想象著一種食材是如何跨越山川河流,最終齣現在我們的餐桌上的。它讓我意識到,我們所享受的每一口美味,都可能是一段漫長旅程的終點。書中的某些段落,甚至觸及到瞭食物與哲學、與倫理的關係,這讓我感到非常新穎和震撼。它沒有給我一個現成的答案,而是提齣瞭一連串引人深思的問題,鼓勵我去探索,去發現。這本書,它更像是一把鑰匙,為我打開瞭一扇通往更廣闊的食物世界的門,讓我開始用一種更敬畏、更欣賞的眼光,去看待我們賴以生存的“食”。
評分這本《食亦有道》,我得說,它絕對不是你想象中那種循規蹈矩的食物討論。我拿到它的時候,以為會是一些關於養生的建議,或者是一些名廚的經驗分享。結果,完全不是那麼迴事。這本書更像是一場穿越時空的文化之旅,隻不過,它的“交通工具”是各種各樣的食物。我驚嘆於作者的博學,從古老的東方烹飪智慧,到歐洲餐桌上的精緻禮儀,再到南美洲獨特的熱帶風味,仿佛都囊括其中。它沒有強行灌輸任何觀點,而是像一個娓娓道來的說書人,將那些鮮為人知的故事娓娓道來。我尤其喜歡其中關於“失傳菜肴”的章節,讀著那些描述,我仿佛能聞到空氣中飄散的,屬於過去的,令人懷念的味道。它引發瞭我對食物多樣性的思考,也讓我意識到,我們現在所熟知的食物,在漫長的曆史長河中,經曆瞭多少次的變革和融閤。這本書,它不僅僅是關於“吃”,更是關於“文化”和“傳承”,是一種非常獨特且令人著迷的視角。
評分在我看來,《食亦有道》更像是一麵鏡子,映照齣我們生活中被忽略的細節。我們每天都在吃,但有多少人停下來思考,我們吃的是什麼?為什麼我們吃?這本書,它提供瞭一種全新的觀察角度。它不是在評判食物的好壞,也不是在宣揚某種飲食潮流,而是用一種平和、包容的態度,去探討食物與我們生活、與社會、與自然的聯係。我印象深刻的是其中關於“食物的記憶”的篇章,讀著那些文字,我腦海中浮現齣許多童年時期的味道,那些味道不僅僅是味蕾上的享受,更是一種情感的寄托,一種時光的印記。這本書的語言也非常吸引人,它不追求華麗的辭藻,但字裏行間流淌著一種真誠和細膩。它讓我開始留意身邊的那些小小的關於食物的細節,比如路邊一傢不起眼的小店,一傢人圍坐在一起的晚餐,甚至是一片隨處可見的葉子,都可能蘊藏著關於“道”的啓示。
評分坦白說,《食亦有道》這本書,對我這樣對生活品質有些追求但又缺乏係統知識的人來說,簡直是及時雨。它不像一本專業的烹飪書籍,需要大量的實踐和理論基礎,也不是那種過於學術的論文。它更像是一位資深的、有故事的朋友,和你一起坐在飯桌旁,用一種輕鬆而深刻的方式,聊聊關於食物的方方麵麵。我特彆欣賞它那種“大道至簡”的哲學理念,沒有刻意去營造高深的學問,而是將復雜的道理融入到日常的飲食體驗中。書中有些章節,探討瞭食物的“節氣”和“時令”,讓我對“不時不食”有瞭更深的理解。這不僅僅是追求食材的新鮮,更是一種順應自然、尊重規律的生活態度。它引導我去思考,如何通過更閤理、更健康的飲食方式,來達到身心的和諧。這本書,它不是在教我“怎麼吃”,而是在啓發我“為什麼這樣吃”,以及“吃齣什麼”。
評分第一眼看到《食亦有道》這個書名,就覺得很有意思。我平常對烹飪並沒有什麼特彆的鑽研,頂多就是跟著菜譜依葫蘆畫瓢,但“亦有道”這三個字,總讓人聯想到一種境界,一種哲學。我一直覺得,食物不僅僅是滿足口腹之欲的,它承載瞭太多的東西:文化、曆史、情感,甚至是一個地方的風土人情。這本書,它不是那種教你如何做齣米其林三星大餐的實用指南,也不是枯燥乏味的食材百科。我更傾嚮於認為,它是一種邀請,邀請我去重新審視我們每天都會接觸到的“吃”這個行為。讀這本書,就像是走進瞭一個由食物構築的奇妙世界,裏麵有關於食物的起源、演變,有那些隱藏在舌尖上的故事。我很好奇,作者是如何將這些零散的片段串聯起來,讓我們感受到食物背後蘊含的深厚底蘊。或許,它會讓我開始思考,為什麼某些食材會在特定的地區盛行,為什麼某些烹飪方式流傳至今。我期待著,通過這本書,能找到自己與食物之間更深層次的連接,不再僅僅是“填飽肚子”,而是真正理解“食”的藝術和智慧。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