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经典家常菜500例
定价:19.90元
作者:双福
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0-09-01
ISBN:9787122011053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2k
商品重量:0.422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本书介绍了500种好吃易做的经典家常菜,内容包括家常素菜、家常肉菜、家常凉菜、家常主食、家常海鲜、家常辣味菜等6大类品种500个菜品,对每种菜品详细介绍了用料、制作方法、美食特点等,使读者一看就懂,一学就会,是家常烹饪美食的好伴侣,好帮手。
全书彩色印刷,价廉物美。
目录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这本书拿到手,说实话,我对它的期望值一开始是有点打鼓的。毕竟市面上家常菜谱多如牛毛,想要从中脱颖而出,得有点真本事才行。我平时下厨频率不高,但每次做饭都希望能有点新意,又不能太复杂,毕竟生活节奏快,没时间去研究那些动辄需要十几种香料、步骤繁琐到能写一篇小说的菜谱。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得还算简洁大方,那种熟悉的、带着点烟火气的排版,让人感觉亲切。翻开内页,首先吸引我的是它的图片质量。很多食谱书最大的败笔就是图片拍得跟黑暗料理似的,让人完全没有下厨的欲望。但这一本大部分菜肴的成品图都比较清晰、色泽诱人,虽然算不上艺术大片级别,但胜在真实,能让人一眼就看出这道菜做出来大概会是什么样子,这一点非常关键,它给了我尝试的信心。至于内容排版,倒是中规中矩,步骤说明详略得当,没有那种故作高深的术语,基本都是大白话,对于我这种半吊子厨娘来说,非常友好。我最看重的是那些“基础款”菜品的处理方式,比如怎么把普通的番茄炒蛋做得更有层次感,怎么让红烧肉的汤汁收得恰到好处又不至于太干。希望这本书在这方面能给我带来一些启发,而不是单纯堆砌那些我根本不敢碰的高难度菜式。总的来说,初印象是朴实、实用,希望能经得起后续实践的检验。
评分拿到这本《经典家常菜500例》,我立马就去厨房试了两道菜,一个是拿手的麻婆豆腐,一个是平时不太敢碰的清蒸鱼。先说麻婆豆腐,我一直觉得做不出餐馆那种“麻辣鲜香”的劲儿,总觉得要么太咸,要么豆腐碎得不成形。这本书里关于豆腐的处理、煸炒豆瓣酱的时机,以及最后勾芡的火候把握,描述得非常细致入微,甚至连用什么锅具、铲子的手法都有提及,这简直是细节控的福音。做出来之后,味道确实比我以往的水平高了一个档次,麻味出来了,辣度也适中,家人赞不绝口。再说说清蒸鱼,这道菜考验的是对食材新鲜度和火候的精准拿捏。我以前常犯的错误是蒸的时间过长,鱼肉老柴。书上强调了“水开后上锅”、“时间取决于鱼的大小,但总体不超过八分钟”这类精确指导,而不是笼统地说“蒸至熟透”。出来的鱼肉非常鲜嫩,盘底的汁水也清亮不腥。这本书的价值不在于教你做那些闻所未闻的异域料理,而在于把那些我们日常会做、但总是差那么一点火候的“家常菜”,彻底提升到了一个稳定、高水准的层面。它更像是一个经验丰富的老厨师在你耳边手把手地指导,而不是一本冷冰冰的菜谱。这种“可复制性”和“可信赖度”是我认为它最大的亮点所在。
评分说实话,我对这类“大集合”性质的菜谱书是持保留态度的,因为通常数量一上来,质量就难以保证,很多都是东拼西凑,实用性差。但这一本《经典家常菜500例》在选材上明显下了功夫,它很好地平衡了南北口味的需求,而且非常注重“时令性”和“营养搭配”的概念,这一点在很多纯粹为了凑数量的食谱里是看不到的。比如,它在夏季部分推荐了大量的清爽小炒和凉拌菜,用料上多采用应季的瓜果蔬菜,这让我感觉这本书是与生活同步的,而不是一套陈旧的模板。更让我惊喜的是,它在很多基础调味比例上给出了建议范围,而不是一个死板的数字。例如,做糖醋排骨时,它会说明“根据你购买的排骨本身的油腻程度,糖和醋的比例可以调整为1:0.8到1:1”,这种“弹性指导”极大地解放了读者的创造性,也适应了不同地区不同人对酸甜咸度的偏好。这种对烹饪本质理解后的提炼,才是真正有价值的知识传递。我还在里面发现了几道我祖母以前会做,但我已经快要遗忘的“老味道”的做法,重新唤起了很多美好的回忆,感觉这不仅仅是一本菜谱,更像是一份家庭饮食文化的记录。
评分从使用体验的角度来看,这本书的装订和纸张质量值得称赞。一本经常被翻阅的工具书,如果纸张太薄或者装订不牢固,用不了几次边角就会磨损,甚至散页,这在厨房这种潮湿油腻的环境下更是如此。这本菜谱的纸张有一定的厚度和韧性,拿在手里分量感十足,不像那些廉价的小册子一样一碰水就可能皱巴巴的。更重要的是,它在关键步骤处使用了不同颜色的字体或加粗处理,尤其是在标明“关键温度”或“腌制时间”的时候,即使用户在手忙脚乱地做菜过程中匆匆扫一眼,也能迅速抓住重点,避免失误。我特别喜欢它在每道菜后面附带的“疑难解答”小贴士区域,这部分内容简直是救命稻草。比如,如果你的酱油颜色不够深,应该怎么办?如果肉在炒制过程中粘锅了,正确的补救措施是什么?这些都是我在实际操作中经常遇到的困惑,而这本书把这些“经验值”直接量化并标注出来了。这让我感觉自己买到的不是一本静态的食谱,而是一个带有丰富实战经验的“电子导师”——只不过它以纸质书的形式存在,不会没电,也不会被油烟熏坏。
评分我最近一直在努力尝试健康饮食,减少油盐的摄入,所以很多菜谱对我来说都是“重灾区”,一看油量就直接放弃了。这本书在“健康化改良”这块做得相当到位,是我认为它超越了许多同类产品的地方。它不是简单地把油量减半然后让你接受清汤寡水的味道。它会提供替代方案,比如,对于需要煸炒的菜,它会建议使用少量耐高温的植物油配合少量高汤进行“湿煸”,达到类似的香味释放效果,但油脂含量大大降低。又比如,在制作需要大量肉类脂肪的菜肴时,它会给出如何利用蔬菜本身的胶质或少许淀粉来增加口感粘稠度的技巧,从而减少对脂肪的依赖。我尝试了书中一个低脂版的宫保鸡丁,以往版本油光锃亮,这次的版本不仅颜色漂亮,口感上也没有明显的“廉价感”或“素感”,鸡肉的滑嫩度保持得很好。这本书给我的感觉是,它尊重了传统家常菜的味道精髓,但又非常与时俱进地考虑到了现代人对健康的需求,它提供的不是牺牲风味来换取健康的食谱,而是在风味和健康之间找到了一个非常巧妙的平衡点。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