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厨房里的人类学家
定价:65.00元
作者:庄祖宜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8-03-01
ISBN:9787559806970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32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吃饭十分钟,做饭一小时。”
对忙碌的现代人来说,自己下厨实在费时费力。即便外出吃饭,也鲜有人在意盘子里的食物从何而来,出自何人之手。快节奏的工作生活与细密的社会分工,使人们失去了对“吃”的好奇与探索欲。
而“厨房里的人类学家”庄祖宜却在攻读博士期间领悟到做菜的乐趣,毅然从殿堂奔向厨房。她将厨艺专业看为一种“特有的文化”,将厨师当做“跨国的民族”,在厨房里找到了人类学的一片田野。厨艺学校里有血腥又迷人的“屠宰课”,还有后厨的“粗话训练班”;有地震也要抢救面种的“面包疯子”,也有配方秘籍从不离身的“点心师傅”……
“做菜的乐趣就在于它看得到摸得到,闻得到吃得到,而且有付出必有回馈。看着葱蒜辣椒噼噼啪啪的在油锅里弹跳释放香气,酒水注入沸腾弥漫于空气中,那种满足感真切而踏实。
厨房里的故事,烟火缭绕,千姿百态!目录
推荐序:一名台湾人类学家的香港厨房课
再版序:那颗蠢蠢欲动,想摆脱制式人生的初心
初版序:从学院到厨房
章:厨艺学校
01.堂课
02.派皮大有学问
03.干洗店里学烹饪
04.刀工训练
05.食鸡的文明
06.烈酒要喝完
07.屠宰课
08.饼干的意义
09.面包疯子
附菜谱:吉姆·拉赫的免揉面包
10.三星初体验
11.厨房里的派对
12.地道意大利
13.高贵的椭圆形
14.一碗清汤
15.厨房里流行什么?
16.名厨的教诲
17.中菜速成班
18.鸭子与小老鼠
19.毕业考
附菜谱:渐层菠菜糕(及烤大蒜)
20.小厨师戴高帽
第二章:餐厅实习
01.新手找工作
02.从基层做起
03.遇见Nobu
04.开工了!
05.的代价
06.我的五星级零嘴
07.白松露飨宴
08.前往马来西亚
09.豪气女大厨
10.进入热厨
11.粗话训练班
12.神锋
13.大厨的养成
14.心血换来的晚餐
15.Beo 有机厨房
16.“哈台帮”厨师
17.开餐厅不容易!
18.员工餐
19.点心师傅
20.好景不长
第三章:饮食杂文
01.凭感觉做菜
02.细火慢炖
附:Braising的基本步骤
03.酱料见真章
04.Zest
附菜谱:橙皮辣椒粉
05.Confit
附菜谱:油封鸭腿(及鸭油做法)
06.川味
附菜谱:家常红油·我家的担担面
07.Chili烹饪大赛
08.铸铁锅
附:铸铁锅保养
09.层次鲜明的越南小吃
附菜谱:凉拌牛肉河粉(两人份)
10.海上厨房游
11.婆婆的营养主义
12.爱莉丝的美味革命
13.厨房里的贝多芬
14.Fusion何去何从?
15.米其林标准作者介绍
庄祖宜
台湾师范大学英语系毕业,哥伦比亚大学人类学硕士。留学期间发展出做菜的第二专长,三十出头放弃博士学位转行入厨,先后进入麻州剑桥厨艺学校,历经香港星级餐厅实习,并以“厨房里的人类学家”记录学厨生活,移居上海期间更录制一系列烹饪教学视频,示范做菜技巧。烟熏火燎之余勤写作分享餐饮见闻,著有《厨房里的人类学家》《其实大家都想做菜》《简单·丰盛·美好》。婚后随外交官夫婿四海为家,先后旅居台北、纽约、西雅图、波士顿、香港、上海、华盛顿、雅加达,再到目前的成都。育有两子述海、述亚。随遇而安的性格孕育独特饮食见解,以饱览群书,吃遍四方,并认真思考一切与饮食有关的课题为人生志业。
文摘
序言
这本书的排版布局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典范,每一个章节的过渡都处理得极其自然流畅,阅读体验达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我注意到作者在处理长段落时,巧妙地运用了分段和留白,让原本可能显得密不透风的文字找到了呼吸的空间,这极大地提升了阅读的愉悦感和文字的易读性。那些复杂的概念和理论,在这样的版式设计下,似乎也变得更容易被大脑吸收和理解了。特别是引用文献和注释部分的处理,清晰地与正文区分开来,既保证了学术的严谨性,又避免了对普通读者的阅读干扰,这种平衡把握得非常到位。可以说,光是这份精心的版面设计,就足以体现出版方——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在图书制作上的专业素养和对读者的尊重。每次翻开它,都会有一种沉浸式的享受,仿佛作者的声音就在耳边娓娓道来,而不是冰冷地呈现在纸面上。
评分这本书的定价策略,我个人觉得是非常合理的,尤其考虑到它背后的学术价值和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一贯的出版品质。市面上很多看起来光鲜亮丽的畅销书,价格虚高,内容却经不起推敲;而这本书,虽然可能定位在更偏向专业或深度阅读的领域,但其所承载的知识密度和研究深度,使得这个价格显得物超所值。它传递出的信号是:出版方更看重的是知识的传播和质量的把控,而非短期的市场炒作。这对于真正寻求思想养分和学术深度的读者来说,无疑是一个极大的福音。购买它,更像是一项对自我知识储备的投资,而非一次简单的消费,这种价值定位,值得每一位爱书人去珍视和支持。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者绝对是个天才,那种抽象的图形语言,虽然没有直接描绘任何具象的食物或烹饪场景,却精准地捕捉到了一种“探索”和“解构”的意味。它不是那种直白的、迎合大众口味的“美食”类书籍封面,反而带着一种人类学研究特有的疏离感和思辨性,让人在购买前就对内容有了更高层次的期待。我甚至会花时间去揣摩那些线条和色块之间的关系,它们似乎在暗示着某种社会结构或者文化符号的隐喻。这种艺术性的表达,让这本书在众多同类主题的书籍中脱颖而出,散发出一种沉静而有力量的知识气息。这种高水准的视觉传达能力,无疑是提升一本学术或思辨类书籍价值的重要一环,让人由衷地赞叹。
评分这次通过京东自营平台购买的体验,简直是教科书式的流程管理。从下单到收货,每一个环节的反馈都迅速而准确,尤其是物流追踪系统,让人对包裹的行踪了如指掌,完全没有等待的焦虑感。更值得称赞的是,新华书店的仓储管理似乎非常到位,这本书的入库和出库流程想必也是高效精准的,确保了送到读者手中的是最新、最完美的版本。在这个信息爆炸、服务质量参差不齐的时代,能够依赖一个如此可靠的平台和渠道,为我获取这些有价值的知识载体提供保障,这本身就是一种极大的便利。这种顺畅的购物体验,让我未来在购买类似高品质、有分量的书籍时,会毫不犹豫地再次选择这个渠道,因为他们提供的不仅仅是商品,更是一种可靠的服务承诺。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真的让人眼前一亮,那种质感,拿在手里沉甸甸的,一看就知道是精心制作的。封面色彩搭配得很有格调,不是那种俗艳的亮色,而是低调中透露着一种知识分子的品味,那种深沉的墨绿和米白组合,让人立刻对里面的内容产生了好奇心。拿到手后,我特意翻了翻前几页,纸张的厚度适中,印刷的字体清晰锐利,阅读起来非常舒适,长时间看也不会觉得眼睛累。而且,新华书店的物流速度一如既往地快,包装得也非常严密,书角一点都没磕碰,完美无损地送达,这对于爱书之人来说简直是太重要了。我特别欣赏这种注重细节的出版态度,它不仅仅是一本书,更像是一件值得收藏的艺术品。这本书的开本也设计得恰到好处,无论是放在书架上陈列,还是随身携带阅读,都显得那么合适宜,那种沉稳的气场,仿佛预示着里面蕴含着厚重的思想。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