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新茶葉選購百問百答
定價:22.00元
作者:彭麗亞著
齣版社:湖南美術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0-08-01
ISBN:9787535638021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24開
商品重量:0.222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中國是茶葉的故鄉,是世界上早發現和利用茶樹的國傢。悠久的産茶曆史,遼闊的産茶區域,繁多的茶樹品種,豐富的製茶經驗,都是世界上的,茶葉早已成為人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飲品。
茶有韆種,性大不同;品茶百味,適口者珍。茶葉作為國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飲品,因品種的不同,成品茶的形、色、香也不同,品質會有很大的差異,茶葉的選購也成為一種實用的學問。
目錄
1 茶的基本知識
001 我國有哪些産茶區?
002 茶樹有哪些種類?
003 現代製茶有哪些主要工藝?
004 我國茶葉如何分類?
005 我國茶葉有哪些命名方式?
006 茶葉選購有哪些要點?
007 什麼是明前茶?如何選購?
008 茶葉對保存條件有哪些要求?
2 綠茶的選購
009 什麼是綠茶?
010 綠茶的基本製法是什麼?
011 綠茶的基本特點是什麼?
012 綠茶有哪些分類?
013 綠茶有哪些名優品種?
014 如何選購洞庭碧螺春?
015 如何選購南京雨花茶?
016 如何選購陽羨雪芽?
017 如何選購金壇雀舌?
018 如何選購南山壽眉?
019 如何選購西湖龍井?
020 如何選購顧渚紫筍?
021 如何選購徑山香茗7
022 如何選購安吉白茶?
023 如何選購黃山毛峰?
024 如何選購六安瓜片?
025 如何選購太平猴魁?
026 如何選購休寜鬆蘿?
027 如何選購舒城蘭花?
028 如何選購湧溪火青?
029 如何選購信陽毛尖?
030 如何選購廬山雲霧?
031 如何選購婺源茗眉?
032 如何選購恩施玉露?
033 如何選購仙人掌茶?
034 如何選購濛頂甘露?
035 如何選購竹葉青?
3 黃茶的選購
036 什麼是黃茶?
037 黃茶的基本製法是什麼?
038 黃茶有哪些分類?
039 如何選購平陽黃湯?
040 如何選購皖西黃大茶?
041 如何選購霍山黃芽?
042 如何選購廣東大葉青?
043 如何選購君山銀針?
044 如何選購濛項黃芽?
045 如何選購溈山白毛尖茶?
4 白茶的選購
046 什麼是白茶?
047 白茶的基本製法是什麼?
048 如何選購白毫銀針?
049 如何選購白牡丹?
050 如何選購貢眉?
051 如何選購福安白玉芽?
052 如何選購新工藝白茶?
053 如何選購灕江象牙茶?
5 紅茶的選購
054 什麼是紅茶?
055 紅茶的基本製法是什麼?
056 紅茶有哪些分類?
057 如何選購正山小種?
058 如何選購祁門紅茶?
059 如何選購滇紅?
060 如何選購川紅?
061 如何選購閩紅?
062 如何選購宜紅?
063 如何選購九麯紅梅?
064 如何選購英德紅茶?
065 如何選購紅碎茶?
6 青茶的選購
066 什麼是青茶?
067 青茶的基本製法是什麼?
068 青茶的基本特點是什麼?
069 青茶有哪些名優品種?
070 如何選購鐵觀音?
071 如何選購黃金桂?
072 如何選購大紅袍?
073 如何選購鐵羅漢?
074 如何選購白雞冠?
075 如何選購水金龜?
076 如何選購武夷肉桂?
077 如何選購閩北水仙?
078 如何選購鳳凰單叢?
079 如何選購文山包種?
7 黑茶的選購
080 如何選購颱灣凍頂烏龍?
081 什麼是黑茶?
082 黑茶的基本製法是什麼?
083 黑茶的基本特點是什麼?
084 如何選購普洱茶?
085 如何選購湖南黑茶?
086 如何選購湖北老青茶?
087 如何選購四川邊茶?
088 如何選購六堡茶?
089 什麼是花茶?
090 花茶的基本製法是什麼?
091 花茶的基本特點是什麼?
092 花茶有哪些品類?
093 茉莉花茶有哪些品種?各有哪些特點?
094 如何選購茉莉花茶?
095 如何選購珠蘭花茶?
096 如何選購玫瑰花茶?
097 如何選購金銀花茶?
098 如何選購桂花茶?
099 如何選購白蘭花茶?
100 如何選購代代花茶?
作者介紹
文摘
序言
這本書最讓我感到驚喜的是,它提供的不僅僅是“怎麼做”的指南,更重要的是“為什麼要這麼做”的哲學思考。在一些關於茶道和飲茶禮儀的章節中,作者探討瞭茶文化在中國人精神世界中的定位。它沒有將茶僅僅視為一種飲品或商品,而是將其提升到瞭一種修身養性的層麵。書中對於“慢”與“靜”的推崇,尤其觸動瞭我。在現代社會,一切都追求速度和效率,但作者通過對古人飲茶習慣的描繪,提醒讀者停下來,用心去感受一杯茶從熱水注入到茶湯入口的每一個細微變化。這種慢節奏的體驗,被描述為一種對抗現代焦慮的良藥。讀到這些地方,我常常會放下書本,泡上一壺茶,按照書中所述的某個意境去嘗試,去體會那種由內而外散發的平和感。這本書的價值,已經遠遠超齣瞭它作為一本“選購指南”的範疇,它更像是一本引導人們迴歸本心、享受生活美學的“心靈之書”。
評分這本書的結構編排邏輯性極強,這一點對於想要係統學習的讀者來說簡直是福音。它沒有采用傳統的“茶類劃分”的章節設置,而是以一個“時間綫”和“問題流”為導嚮展開。比如,它會先探討我們為什麼需要喝茶,然後循序漸進地深入到如何辨識優質原料,再到不同季節的品飲之道,最後纔是存儲與衝泡的深度探討。這種編排方式,完全模擬瞭一個人從“零基礎認識”到“深度實踐”的認知過程。我尤其欣賞它在講解那些復雜工藝流程時的圖文結閤方式。例如,在描述“殺青”這一步驟時,它不僅詳細描述瞭不同茶類殺青的溫度和時間差異,還配上瞭不同茶類“鍋炒”狀態的動態描述(雖然是靜態圖片,但文字描述極富動感),讓人仿佛能聞到茶香和感受到熱氣騰騰的現場感。這種層層遞進、環環相扣的布局,使得知識點之間的銜接自然流暢,構建瞭一個完整而堅實的知識框架。
評分從圖書館藉閱迴來後,我立刻開始認真研讀,它的專業深度遠超我的預期,但展現方式卻非常親民。書中對“地域風土對茶性的影響”這一塊的論述,簡直是打開瞭我的新世界大門。它不僅僅是簡單地羅列瞭六大茶類的主産區,而是深入挖掘瞭特定山頭、特定土壤、甚至特定氣候條件下,茶葉內含物質是如何發生微妙變化的。比如,書中花瞭大量篇幅對比瞭高海拔茶園和低窪茶園的氨基酸與茶多酚的比例差異,並解釋瞭這種差異如何直接決定瞭我們入口時的“鮮爽度”和“苦澀感”。這種微觀層麵的分析,不是那種浮於錶麵的介紹,而是包含瞭紮實的化學和生物學常識,但作者用非常易懂的語言進行瞭解釋,沒有故作高深的術語堆砌。對於我這種追求極緻口感的人來說,書中提供的這些“硬核”信息,無疑是極具價值的指引,讓我的品飲不再是盲目的嘗試,而是有瞭科學依據的探索。
評分我最近剛開始對茶文化産生濃厚的興趣,之前買過幾本入門書籍,但讀起來總覺得枯燥乏味,要麼是過於學術化,充滿瞭拗口的術語,要麼就是流於錶麵,講的都是些不痛不癢的常識。這本書的敘事方式完全打破瞭我的固有印象。它不是那種冷冰冰的教科書,反而像是一位經驗豐富、風趣幽默的長者在娓娓道來。作者在行文過程中,常常會穿插一些過去在茶山上的親身經曆,比如某次雨後上山采茶的奇遇,或是和老茶師徹夜長談的感悟,這些故事性的描述極大地增強瞭閱讀的代入感。每當講到一個知識點時,作者總能用一個非常貼近生活的比喻來解釋,比如用“初戀的滋味”來形容新茶的鮮爽,或者用“老友的沉穩”來描繪陳年普洱的醇厚。這種將抽象的品鑒體驗具象化的敘述技巧,讓像我這樣的新手也能迅速捕捉到其中精髓,閱讀過程充滿瞭樂趣,完全沒有一般專業書籍的壓力感。
評分這本書的裝幀設計真是讓人眼前一亮,封麵那種古樸的墨綠色調,配上燙金的標題,立刻就給人一種沉穩、專業的信賴感。我是在一傢很有格調的獨立書店裏偶然翻到的,第一眼就被那種傳統與現代結閤得恰到好處的審美吸引住瞭。拿到手裏,紙張的觸感也十分考究,不是那種廉價的、摸起來滑膩的紙,而是略帶紋理的、環保的紙張,翻閱起來有一種踏實的感覺。內頁的排版也做得非常用心,字體大小適中,行距留得舒服,即使長時間閱讀也不會感到視覺疲勞。更值得稱贊的是,書中穿插的一些古代茶道圖譜和現代茶園照片,高清的印刷質量讓那些細節栩栩如生,比如一片茶葉上精緻的脈絡,或是陽光下茶農采摘時的專注神情,都仿佛觸手可及。這本書的實體書本身就是一件藝術品,不僅僅是內容的載體,更像是對茶文化一種精緻的緻敬,讓人願意把它擺在書架上,時不時拿齣來把玩一番,感受那種由內而外散發齣的文化氣息。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