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我爱酸奶
定价:38.00元
作者:(法)吕索,(法)德鲁埃,(法)佩西纳,(法)维耶
出版社: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5-09-01
ISBN:9787530477274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酸奶是一种非常健康的饮品,它是由牛奶发酵而成的。现在,已有越来越多的人在家里自制酸奶。在家自制酸奶的好处很多:首先是可以保证自然、健康,其次是可以根据自己和家人的口味随意调配。
制作酸奶的方法很简单,不过,掌握好温度是先决条件。因为在制作过程中牛奶必须保持在合适的温度(40~45℃),再加入若干种菌。如果牛奶的温度太高,乳酸菌会被杀死;如果温度过低,牛奶就无法顺利发酵。酸奶机可以为酸奶的制作提供**环境,是自制酸奶*方便的工具之一。当然还有其他工具,如压力锅、烤箱等,我们会在后面一一介绍。
自制的酸奶不仅味道可口,还有非常明显的养生功效:
1. 酸奶的酸味温和适中,能提高人的食欲。
2. 酸奶含有丰富的钙、蛋白质、维生素和氨基酸等营养成分,这些营养很容易被人体吸收利用。
3. 酸奶可促进肠道蠕动,防止便秘。
4. 酸奶可有效降低胆固醇,有助于预防心脑血管疾病。
5. 酸奶中的乳酸菌能抑制某些致癌物质的产生,因而有防癌作用。6.酸奶中有一些帮助提高人体免疫力的物质,能增强人体对疾病的抵抗能力。
6. 酸奶能抑制有害细菌在肠道内繁殖,并能补充肠道内的有益菌,有抗衰老作用。
本书一共介绍了64款酸奶、奶酪以及酸奶奶酪美食的制作方法,让大家可以在家里制作可口的酸奶和奶酪。
本书的作者菲利普·吕索和德鲁埃,是法国厨艺发展和研究中心成员,一直致力于开发新的食谱,曾出版过十几本美食图书。为保证配方的正确性,这本书里的每款酸奶他都亲自制作并且品尝过。
书中的图片都是法国的摄影师马西莫·佩西纳和维埃尔拍摄的,他擅长美食、建筑和珠宝摄影,常与巴黎的一些知名杂志合作。他拍摄的照片让我们的酸奶看起来更加可口了。
在这个美食时代,让我们关注自身的健康,崇尚自然,打开书本,开始做自己想要的美食吧。
内容提要
这是本在家自制酸奶全书,是绿色生活的*读物。一共介绍了64款酸奶、奶酪以及酸奶奶酪美食的制作方法,让大家可以在家里制作可口的酸奶和奶酪。
目录
了解酸奶
酸奶机
材料的选择
不可或缺的工具
制作酸奶的其他工具
什么是奶酪?
在家自制奶酪
Part 1 新鲜酸奶
Part 2 花样酸奶
Part 3 酸奶美食
Part 4 奶酪及奶酪美食
作者介绍
本书的作者菲利普·吕索是法国厨艺发展和研究中心成员,一直致力于开发新的食谱,曾出版过十几本美食图书。为保证配方的正确性,这本书里的每款酸奶他都亲自制作并且品尝过。作者瓦莱里·德鲁埃是法国的专栏作家和美食作家,从事了15年与美食相关的工作,在法国各大报纸和杂志上都有自己的专栏。在拉鲁斯、阿歇特等知名出版社出版过将近40本美食图书,也编导过一些电视美食节目。
书中的图片都是法国的摄影师马西莫·佩西纳和维埃尔拍摄的,他擅长美食、建筑和珠宝摄影,常与巴黎的一些知名杂志合作。他拍摄的照片让我们的酸奶看起来更加可口了。
文摘
序言
老实说,我对“酸奶”这个主题本来没抱太大希望,总觉得无非就是教人怎么放糖放水果,但翻开《我爱酸奶》的目录后,我的世界观受到了冲击。它竟然有专门的一章在讨论“乳糖不耐受人群的酸奶选择策略”,这简直是为我这样有点小肠胃困扰的人量身定制的福音!我一直很好奇,那些经过深度发酵的酸奶,乳糖含量真的会显著降低吗?作者是否引用了最新的营养学研究来佐证这一点?更让我感到惊喜的是,书中似乎还涉及了“植物基酸奶的未来趋势”,比如用椰奶、杏仁奶甚至燕麦奶来替代传统牛奶进行发酵的实验和心得。这无疑拓宽了读者的视野,让“酸奶”不再是单一的乳制品范畴。这种前瞻性和包容性,让我觉得这本书的作者不仅是一位资深的食品专家,更是一位对生活抱有无限探索热情的实践者。我打算先从那些据说能改善睡眠质量的“睡前酸奶”配方开始尝试,看看它们是否真有传说中的魔力。
评分拿到《我爱酸奶》后,我最先注意到的不是文字,而是它那些近乎艺术品的摄影作品。那些照片的布光和构图简直绝了,它们不是那种简单粗暴的食物特写,而是充满了故事感和生活气息。比如有一张,阳光透过百叶窗洒在一碗手工酸奶上,顶上点缀着几颗晶莹剔透的野生蓝莓,旁边散落着几片干枯的柠檬皮,那种静谧而美好的画面感,让人觉得这不仅仅是一份食物,而是一种精致的生活态度的体现。我猜测书中必然有大量篇幅介绍世界各地的特色酸奶文化,比如中亚地区的“马奶酒”的酿造哲学,或者北欧国家如何将酸奶融入全麦面包和鱼类菜肴中的“极简主义饮食观”。我希望作者能够深入挖掘这些地域特色背后的历史渊源和人文情怀,而不是仅仅停留在食谱的罗列上。如果能配上那些酸奶发酵过程中温度、湿度变化的图表,那就更专业了,能帮助那些总是在家制作失败的朋友们找到症结所在。这本书的厚度适中,装帧坚实,一看就是可以长期放在厨房台面上随时翻阅的“工具书”,而不是那种读完一次就束之高阁的“摆设品”。
评分这本《我爱酸奶》的书,光是书名就充满了夏日清爽的诱惑力,一下子把我带回了童年时,外婆用纱布滤着新鲜牛奶,等待那微微发酵的乳酸香气弥漫整个厨房的温馨画面。虽然我还没来得及仔细品读内容,但光是从装帧设计上就能感受到出版方对“酸奶”这个主题的别出心裁。封面采用了那种略带磨砂质感的纸张,触感温润,主色调是明快的乳白色和莓果的深紫红,给人一种既健康又美味的视觉冲击。我猜想,这本书里一定收录了许多关于酸奶的制作秘笈,可能不仅仅是传统的用菌种发酵,或许还融入了现代分子料理的创意,比如如何用低温慢煮技术来提升酸奶的醇厚度,或者如何搭配各种异国情调的坚果和蜂蜜,创造出层次丰富的口感。我尤其期待看到一些关于“益生菌与肠道健康”的科学探讨,希望它能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解释清楚那些复杂难懂的微生物学知识,让我们这些业余爱好者也能成为“肠道健康的守护者”。这本书的ISBN号是9787530477274,我特地查了一下,出版信息显示它来自一个相当专业的出版社,这更让我对内容的严谨性抱有极高的期待。我已经迫不及待地想翻开第一页,探索酸奶这个简单食材背后蕴含的无限可能。
评分这本书的语言风格,从我随意翻阅的几个段落来看,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润物细无声”。它没有那种浮夸的广告辞藻,也没有故作高深的学术腔调,而是用一种带着温度的、如同老友般亲切的语气来娓娓道来。比如,作者在谈到如何选择优质的酸奶菌种时,竟然用了一个比喻,说好的菌种就像“忠诚的酵母工人,一丝不苟地完成着它们的甜蜜使命”。这种拟人化的描述,瞬间拉近了读者与复杂科学之间的距离。我特别想知道,这本书里有没有一些“失败案例集锦”?因为制作过程中的失误往往比成功更有价值。比如,酸奶表面出现水层(乳清分离)的原因有哪些?如果发酵过度产生刺鼻的酸味该如何补救?如果作者能够坦诚地分享这些“翻车”的经验,并给出实际的解决方案,那么这本书的实用价值将直接翻倍,成为厨房里名副其实的“救急手册”。
评分这本书的ISBN 9787530477274 代表着它是一本正式出版物,这意味着它应该经过了严格的编辑和校对流程,这一点对于一本涉及食品安全和营养学知识的书籍来说至关重要。我从侧面了解到,这本书的定价似乎也体现了其内容的深度和专业性,它绝非市面上那些廉价的“网红食谱”可以比拟的。我期待书中能够有一个专门的章节,详细解析不同发酵时间、不同温度对酸奶风味轮廓的影响,比如“快速发酵产生尖锐酸感”与“低温慢发酵带来复杂果香回味”之间的化学变化。我甚至在想,作者会不会探讨酸奶在烘焙中的应用,比如用酸奶代替黄油来制作更低脂的戚风蛋糕或者玛芬,这绝对是为注重健康的甜点爱好者准备的重磅彩蛋。总而言之,《我爱酸奶》在我心中已经超越了一本简单的菜谱书,它更像是一部关于“发酵美学与健康生活”的百科全书,值得我投入时间细细品味每一个字和每一张图。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