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LOGO设计:国际顶级平面设计师的成功法则(第2版)

超越LOGO设计:国际顶级平面设计师的成功法则(第2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英] David Airey 著,黄如露 译
图书标签:
  • LOGO设计
  • 品牌设计
  • 平面设计
  • 设计理论
  • 设计案例
  • 视觉传达
  • 设计师
  • 商业设计
  • 品牌形象
  • 设计法则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人民邮电出版社
ISBN:9787115375469
版次:2
商品编码:11685547
品牌:异步图书
包装:平装
开本:大24开
出版时间:2015-05-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215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本书作者是世界知名平面设计师。
作者向读者展示了创作一个LOGO的全过程。
同时分享了众多知名LOGO设计成功范例。

内容简介

  David Airey, 是享誉世界平面设计师, 在本书中, David与大家分享了其职业生涯中关于设计标识的诸多技巧与心得,包括如何跟客户达成协议,需要关注设计纲要的哪些细节,客户会认可怎样的经典设计,等等。在末尾,他还精心总结了31条设计实战秘诀,这些秘诀同样适用于其他平面设计领域。
  本书不但能帮助你提升对LOGO设计的理解,同时也能更好地了解经典的设计师是如何工作的:养成良好的习惯,如何与客户有效沟通,如何激发自己的创意。
  通过阅读本书和访问作者的三个超人气博客,logodesignlove.com、davidairey.com和identitydesigned.com,从事平面设计工作,困扰于职业发展的设计师们便能进入设计过程的“幕后”, 得到启发和激励,并在与客户打交道的时候做出明智、博识的决定。这是在别处很难寻觅到的体验。

作者简介

  David Airey,是一位来自英国的平面设计师,从2005年开始作为自由职业者为客户设计标识。他曾在英国和美国从事平面设计工作,后来决定专注于自己所喜爱的标识设计。
  David有三个分享设计知识的博客:davidairey.com、LOGOdesignlove.com和identitydesigned.com,每天都有成千上万的设计师和设计爱好者访问。
  至今,David已在全球拥有一批知名客户,包括Yellow Pages、亚洲开发银行、blinkbox、Rupp和BBC。

内页插图

目录

第一部分 品牌标识的重要性
第1章 处不在的LOGO 2
第2章 这是我们要讲述的故事 6
纯正产品,请认准签名 7
一个没有LOGO的公司就像一个大众脸 8
数百万观众 9
获得女王的首肯 10
跨越国界的符号 11
LOGO作为语言的一部分 13
重新思考品牌标识的重要性 21
第3章 LOGO设计元素 22
以简为美 22
LOGO要与客户相关 24
继承传统 28
追求独特 29
方便记忆 34
小地方见大智慧 35
找准一个中心点 37
设计大餐的七味调料 38
记住,规则是用来打破的 39
第二部分 设计过程
第4章 夯实基础 42
摆脱紧张 42
提纲契领 43
搜集基本信息 44进一步提问 44
了解最终决策者是谁 45
给客户一点时间和空间 45
但是不要偏离中心 45
自己做功课的时间 46
组织设计纲要 46
设定目标是关键 47
实地调研有帮助 50
将细节变为现实 54
收集客户提出的词汇 56
第5章 弃旧换新有风险 60
为何需要重新设计? 60
避免矫枉过正 61
在目标群体中寻求答案 62
从企业到家族 63
小改变带来大不同 66
合二为一 70
注意表达方式 71
第6章 给你的设计定价 72
先沟通,再报价 72
第7章 从草图到最终方案 80
思维导图 80
必不可少的画板 84
第十条戒律 87
定义保险 91
国际认可 94
不设时限 95
方案太多 100形式重于颜色 101
应用场景的重要性 103
笔比鼠标更强大 106
第8章 谈话的艺术 108
和决策者打交道 109
原则1 :合作帮大忙 113
原则2 :避开传话筒 116
原则3 :取得控制权 118
原则4 :让委员会参与到项目中来 120
低承诺,高兑现 121
放下骄傲 126
第三部分 不断前行
第9章 保持动力 130
学止境 130
超前四年 132
带来改变 132
远离电脑 136
娱乐自己 136
乐于创造 136
回首过往 137
渴望成功 138
劳逸结合 138
不断提问 142
稳步推进 142
寻求一致 142
截止日期 143
水平思考 149加强沟通 149
合理期望150
不断设计 150
追随喜乐 150
懂得感恩 151
第10章 设计问答 152
原创性问题 152
衡量设计的投资回报率 153
使用权 154
交流中断 154
搞定客户 155
海外客户 156
多少个设计构思? 156
朋友和亲戚 158
设计的修改 158
设立时间表 159
研究竞争对手 159
最糟糕的项目 160
谁拥有版权? 160
掌握好工作量 161
第11章 31条LOGO设计实用秘诀 162
1. 询问客户 162
2. 清晰易辨 162
3. 做好准备应对意料之外的事情 162
4. LOGO并没有必要去展示公司的业务 163
5. 并不是每个LOGO都需要图形符号 163
6. 突出一个亮点 164
7. 不要忽视草图 164
8. 把潮流留给时尚产业 1649.“ 炒冷饭”也并不妥 165
10. 在黑白模式下工作 165
11. LOGO要与客户相关 165
12. 了解印刷费用 165
13. 保持品牌一致性 166
14. 字体与图标相匹配 166
15. 加上标语 166
16. 提供一个单色版本 166
17. 注意对比度 166
18. 尝试多种尺寸 168
19. 反白 168
20. 上下颠倒 168
21. 不要忽视承印物 168
22. 了解关于商标注册的知识 169
23. 不要怕犯错 169
24. 灵活变通 169
25. LOGO只是一个重要的小元素 170
26. 双向沟通 170
27. 标新立异 170
28. 了解文化差异 170
29. 易于辨识 170
30. 提供背景 171
31. 让人们微笑 171
第12章 LOGO之外 174
甜美的梦 174
前因后果 184
细节决定成败 192
用钱不能买到快乐,但是可以买到好茶 200
冰山一角 204





前言/序言


视觉叙事的殿堂:平面设计思维与实践的深度探索 书名:《视觉叙事的殿堂:平面设计思维与实践的深度探索》 --- 内容简介:重塑你对设计本质的认知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平面设计早已超越了简单的图形堆砌和色彩搭配,它成为了一种高效、精准的沟通语言,是品牌塑造和文化传播的核心驱动力。《视觉叙事的殿堂:平面设计思维与实践的深度探索》 并非一本关于软件操作或“灵感速成”的工具书,而是一次对平面设计核心哲学、系统思维框架以及前沿实践路径的深度剖析。它旨在为所有投身于视觉传达领域的专业人士、渴望提升设计策略高度的资深设计师,以及希望系统掌握设计底层逻辑的行业新锐,提供一套严谨而富有启发性的知识体系。 本书将带领读者穿越平面设计的历史长河,追溯构成现代设计美学的哲学根源,探究格式塔理论、美学心理学如何在实际项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我们聚焦于“设计如何解决问题”,而非“设计看起来如何”,将设计过程解构为一系列可操作、可衡量的策略步骤。 第一部分:设计哲学的基石——从概念到结构 本部分深入探讨支撑优秀设计的底层逻辑。我们认为,一个成功的视觉作品,其基础是清晰、有力的概念。 第一章:符号学与意义的构建: 探讨图形、文字和图像如何超越其物理形态,承载并传递复杂的文化和社会意义。分析经典符号系统(如交通标识、极简主义符号)的演化路径,并教授如何构建一套专属品牌叙事体系中的核心视觉符号,确保其跨文化、跨媒介的有效性。 第二章:结构的力量:网格系统与视觉层级: 详细论述网格系统(Grid System)在实现复杂信息架构中的关键作用。本书不局限于传统的左右对齐布局,而是探讨非欧几里得几何、动态网格以及模块化设计在构建数字界面和动态图形中的前沿应用。重点解析如何通过精确的视觉层级(Hierarchy)控制读者的视觉流向,达成预设的沟通目标。 第三章:色彩的心理学与策略性运用: 揭示色彩不仅仅是美学选择,更是一种强大的心理暗示工具。本书区分了文化色彩、生理反应色彩和品牌情境色彩,并通过一系列案例分析,展示如何根据目标受众的心理模型,制定出具有长期战略价值的色彩管理方案,而非仅仅追逐当季流行色。 第二部分:文字的艺术——排版作为叙事核心 排版(Typography)是平面设计中最易被低估却最具力量的元素。本书将排版提升到叙事层面进行探讨。 第四章:字体的选择与人格塑造: 分析不同字体家族(衬线体、无衬线体、手写体)所蕴含的历史背景、情感倾向和目标受众匹配度。我们将探讨“字体搭配”的科学性,如何通过字体的张力、密度和节奏感,塑造一个超越视觉的“品牌声音”。 第五章:版面中的节奏与张力: 深入探讨负空间(Negative Space)在排版中的积极作用。如何通过留白、字间距(Kerning)和行距(Leading)的精妙调整,创造出呼吸感、稳定感或紧迫感。本书提出了“视觉断点设计法”,用于提升阅读效率和信息吸收率。 第六章:文字动态化与屏幕适应性: 面对屏幕介质的不断变化,本章专注于响应式排版和微动效(Micro-interactions)在文字处理中的应用。研究如何设计适应不同尺寸和分辨率的文本显示方案,确保在移动端和高分辨率显示器上,信息传达的一致性与美观性。 第三部分:策略驱动的设计实践 成功的平面设计是商业策略和创意表达的完美结合。本部分聚焦于如何将设计思维融入到商业流程中。 第七章:品牌视觉识别系统的构建(VIS): 这一章详述了从市场调研、竞品分析到核心价值提炼的全过程。重点讲解如何从无形的品牌资产(如使命、愿景)提炼出可视觉化的元素,并建立一套具备强大延展性和生命力的视觉识别系统,确保其在所有接触点上的统一性。 第八章:设计在用户体验中的角色: 探讨平面设计与用户体验(UX/UI)的交叉点。分析信息可视化、数据驱动型设计(Data Visualization)在提升用户决策效率方面的应用。通过案例解析,展示优秀的界面设计如何通过直观的视觉导向,优化用户旅程。 第九章:跨媒介与环境设计: 现代设计不再局限于二维平面。本章拓展了设计的边界,讨论如何将二维的品牌元素有效地移植到三维空间、动态影像和互动装置中。探讨物理环境中的标识系统(Wayfinding)设计原则,以及如何利用材料、光线和纹理来延伸品牌故事。 第四部分:面向未来的设计思维 设计领域正经历前所未有的变革,本书的最后一部分着眼于设计师的成长与未来趋势。 第十章:批判性思维与设计伦理: 鼓励设计师跳出纯粹的“美学”范畴,深入思考设计对社会、环境和文化产生的深远影响。探讨设计中的偏见消除、包容性设计(Inclusive Design)的实践路径,以及如何在商业压力下坚守设计的伦理底线。 第十一章:从执行者到战略家的转型: 剖析顶尖设计师如何从被动的“需求执行者”转变为主动的“创意合伙人”。内容包括如何有效地向非设计背景的客户阐述设计决策背后的商业逻辑、如何建立有效的跨部门协作流程,以及如何通过设计提案赢得战略层面的支持。 第十二章:技术浪潮下的设计前沿探索: 讨论人工智能(AI)辅助设计工具、生成式设计(Generative Design)对设计流程的颠覆性影响。本书旨在教导设计师如何驾驭这些工具,将它们视为增强自身创造力的助手,而非替代者,从而聚焦于更高级别的概念构建和问题解决。 --- 《视觉叙事的殿堂》 是一本关于深度、策略与未来的设计指南。它要求读者放下对捷径的追求,沉下心来理解设计背后的“为什么”和“如何做”,从而真正掌握驾驭视觉语言的力量,将设计转化为解决复杂问题的有效工具。阅读本书,即是踏上通往更高阶视觉策略思维的殿堂。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嗯,怎么说呢,真的是把我从一个“觉得会做Logo”的状态,拉到了一个“原来设计是这么回事”的全新维度。我记得我刚开始接触设计这行的时候,满脑子都是各种花哨的字体、炫目的颜色,总觉得一个设计的好坏就体现在它够不够“酷”够不够“抓眼球”。可读了这本书之后,才发现我以前的想法有多么肤浅。它没有给我一堆现成的模板或者告诉你“用这个字体配那个颜色”,而是从更深层次的东西入手,比如如何去理解一个品牌的内核,如何通过视觉语言去讲故事。那些案例分析,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不是那种干巴巴的理论堆砌,而是那种手把手带着你解构一个顶级设计是如何诞生的。特别是关于“设计思维”的阐述,让我明白了设计不是单纯的“画图”,而是一种解决问题的策略。读完后,我回去审视我手头的一些项目,简直是茅塞顿开,感觉自己像是刚刚学会走路,以前的那些作品简直是“蹒跚学步”的产物。对于任何想把自己的设计水平提升到新高度的同行来说,这本书绝对是必备的枕边书,那种顿悟的感觉,无与伦比。

评分

作为一名资深的设计师,我对于市面上宣扬“快速成功”或“秘籍”的书籍通常是持保留态度的,因为我知道设计这条路没有捷径。这本书,恰恰是走了一条与众不同的路——它强调的是“积累”和“内功”。它没有急于展示那些光鲜亮丽的最终成品,而是花费了大量的篇幅去探讨“设计前的准备工作”和“设计后的沉淀与迭代”。读到关于“如何构建个人设计语汇体系”的那几个章节时,我深有感触。它提醒我,不要满足于模仿,而要致力于形成自己独特的审美和表达方式。这不仅仅是关于技术层面的提升,更多的是一种理念上的重塑。作者们像一位经验老到的导师,在你耳边轻声细语地剖析行业内那些顶尖高手是如何保持长久生命力的。这种对职业生涯的长远规划和深刻洞察,比任何短期的技巧传授都要宝贵得多。翻阅这本书,与其说是在学习设计技巧,不如说是在进行一次深度的职业素养的“体检”和“升级”。

评分

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提供了一种“世界级的视角”。它不是局限于某个地域的设计潮流,而是将目光投向了全球化的视野,探讨的是那些跨越文化和市场界限的普适性设计原则。我发现自己过去很多时候是“闭门造车”,只关注了本土的一些流行趋势,而这本书却像一扇窗,让我看到了国际设计巨头们是如何思考和应对全球化挑战的。特别是关于“文化敏感性”和“全球品牌一致性”的平衡处理,这对我未来拓展国际业务至关重要。它没有给出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答案,而是提供了一套严谨的思考工具箱,让你自己去适应和解决不同地域客户的需求。这种培养独立思考能力和全球化视野的引导,远比单纯学习某个软件的操作要来得深刻和持久。这本书读完,感觉自己的格局一下子打开了,不再只把自己局限在一个小小的设计圈子里,而是站在了更高的平台上去审视自己的工作。

评分

这本书的排版和视觉呈现本身,就是一种高级的设计示范。我不得不提一下它的视觉语言,那种克制而富有张力的布局,恰到好处地烘托了内容的分量。它没有用那些令人眼花缭乱的特效来分散读者的注意力,而是让文字和精选的案例图片之间形成了一种非常和谐的对话关系。对于我这种偏爱“干净”视觉风格的人来说,光是阅读的过程本身就是一种享受。更重要的是,书中对于“设计中的留白与呼吸感”的讨论,让我对“少即是多”有了更深的理解。以前总觉得版面越满信息量越大,现在看来,恰到好处的留白,才是最高级的沟通方式。它教会我如何控制信息的密度,如何引导读者的视线流动,这对于提升我未来在信息架构设计上的能力,绝对是巨大的助力。这本书本身就是一本活生生的、关于如何用视觉进行有效沟通的范例,值得反复揣摩。

评分

说实话,我本来是抱着一种“随便看看,找点灵感”的心态去翻阅这本册子的,毕竟市面上设计类的书汗牛充栋,大多都是图多字少的“样册”。然而,这次的阅读体验完全颠覆了我的预期。这本书的作者们,显然是沉浸在国际设计圈多年的一线实战派,他们谈论的不是虚无缥缈的“艺术感”,而是非常落地的商业逻辑和策略布局。书中对“如何在有限的限制中创造出最大的价值”这一点的探讨,简直是击中了我的痛点。我经常在甲方不断的需求变化和预算压缩中感到力不从心,但这本书提供了一种框架,教会你如何有条不紊地梳理需求,并用设计作为工具去引导和优化客户的期望。那种清晰的逻辑链条,让人在面对复杂的设计委托时,心中立马有了底气。我尤其欣赏它对“设计执行力”的强调,很多时候,一个绝妙的想法,如果执行不到位,也是白搭。这本书让你清晰地看到,从最初的草图到最终交付的每一步,都需要精准的把控,这种实操层面的指导价值,是其他很多理论书籍无法比拟的。

评分

还没有看,希望有帮助,让我对设计有点了解

评分

书的印刷质量不错,内容也十分精彩。

评分

书很不错,包装完整,内容等看完再评价

评分

大多数是讲和客户之间的沟通的,真正说logo设计方法的并不多也不深入

评分

新书到了,但是没想到书很薄。感觉不值这个价哎。

评分

单位需要专业书籍,全部京东购入

评分

活动力度大,买的书很划算!书的质量也不错,下次有活动继续购书!

评分

书很好,送货速度很快,就等检验内容了

评分

东西不错 包装无破损 会再次购买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