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米高清长卷,完整大图,用经折装的形式呈现给大家,高清复制,纤毫毕现,临摹鉴赏,诸般皆宜。
2、李公麟,白描宗师。“神与万物交,智与百工通。”
扫去粉黛、淡毫轻墨、高雅超逸,“天下绝艺矣”。
人物道释得吴道子旨趣;气韵清秀得王维正传;
着色山水追李思训心法;画马过韩幹;集诸家之长。
海报:
用白描手法绘写形形色色的人物,既有贵族及其眷属随从,也有市井商人、乞丐、渔父、玩把戏的等。既是道教画,亦为风俗画,因为道教认为神仙具有普通人的外表,会隐迹于世俗人群中。在中国画中,纯用线条和浓淡墨色描绘实物的白描,可说是线描技法尤为纯的阶段。李公麟使白描成为后人学画的样板,“如群龙之首”,代代相传。
已出版:
顾恺之·洛神赋图
吴道子·送子天王图
董源·夏景山口待渡图、潇湘图
赵佶·写生珍禽图
李公麟·西岳降灵图
夏圭·溪山清远图
刘松年·十八学士图
王蒙·太白山图
黄公望·富春山居图
唐寅·溪山渔隐图
文徵明·桃源问津图
仇英·文姬归汉图
八大山人·河上花图
石涛·十六阿罗应真图
即将出版:
阎立本·历代帝王图
张萱·虢国夫人游春图、捣练图
周昉·簪花仕女图、挥扇仕女图
周文矩·宫中图、重屏会棋图
顾闳中·韩熙载夜宴图
赵幹·江行初雪图
李成·寒鸦图、茂林远岫图
武宗元·朝元仙仗图
张激·白莲社图
王希孟·千里江山图
张择端·清明上河图
李唐·长夏江寺图、江山小景图
马远·春游赋诗图、水图
张胜温·大理国画梵像图
…………
李公麟(1049-1106),字伯时,号龙眠居士,舒州(今安徽舒城)人,北宋画家。好古博学,长于诗,精鉴别古器物。尤以画著名,凡人物、释道、鞍马、山水、花鸟,无所不精。
数码图像呈现的细节、质地、幅面、气息,使所有昏暗的古画获得全新的观看机会,而且,每个人都能面对并拥有清晰的美术史文本,就在自己家里、手中,与辉煌的华夏绘画同在。
中信美术馆《大师原典》系列是我迄今所见完整的出版计划(几乎囊括遍布海内外的一流经典),也是面向大众、尤为廉价的精印画集(相当于一两份盒饭的售价)。
宫廷画、文人画,因此不再是宫廷的,文人的,也不再是所谓职业美术家的雅好。这批画集属于所有愿意认知华夏绘画的人。其功德,不仅仅是在赏阅,而在实实在在的爱国主义教育。
--陈丹青
本丛书遴选中国美术史最优秀的大师及其原典,完整大图呈现给读者——千百年来,这些杰作征服了无数观众,已成为华夏民族的美学基因、东方文明的背景符号!
过去,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这些杰作往往深藏不露,普通读者难以一睹全貌,更无缘亲近赏鉴。本丛书企望“旧时王谢堂前燕”,得以“飞入寻常百姓家”。愿大师原典的灼灼华彩,成为读者的案
头锦瑟、枕边韶华。
——张子康 中国美术馆副馆长,全国美术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
作为一名业余的中国书画爱好者,我最大的困扰就是资料的系统性和权威性。市面上很多同类书籍要么信息碎片化严重,要么就是引文注释不够严谨,读起来总觉得心里没底。然而,这套“大师原典系列”给我的感觉完全不同,它提供了一种令人安心的学术支撑。我注意到编者在引用古代文献和进行艺术史的梳理时,采取了一种极其审慎的态度,论据扎实,逻辑清晰。对于那些初学者来说,它构建了一个非常稳固的知识框架,让他们可以循序渐进地建立起对某一艺术家的完整认知;而对于有一定基础的人来说,书中偶尔出现的、对主流观点的补充或挑战,也能带来新的思考火花。这种兼顾普及性和专业性的平衡拿捏得恰到好处,非常难得。
评分这本书的阅读体验,对于我这种喜欢在安静的下午,泡一壶茶,慢慢品读的人来说,简直是量身定做的。它的文字节奏感很强,不是那种紧凑的报告文学,而是像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师在耐心地为你讲述一个古老的故事。描述色彩变化时,笔触细腻得仿佛能嗅到颜料的味道;讲述构图布局时,又有一种建筑师般的精准和冷静。我发现,读完关于某幅作品的深入解析后,我不再只是“看”图,而是开始“读”图,能够分辨出线条的抑扬顿挫,体会到空白处的精神力量。这种阅读过程是慢而充满回味的,每一次重读都会有新的领悟,仿佛这位沉睡在画卷中的大师,正透过这些文字,再次向我低语他的秘密。这绝对是一本值得反复摩挲、细细咀嚼的宝藏之书。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设计实在是太精美了,光是捧在手里就能感受到一种沉甸甸的历史厚重感。封面那种深邃的墨色调,配上烫金的字体,立刻就能把人拉回到那个遥远的、充满艺术气息的时代。我尤其喜欢它内页的纸张选择,那种略带粗粝感的宣纸质感,与那些古代画作的笔触完美地融合在一起,简直就是一场视觉和触觉的双重享受。而且,排版布局也十分考究,每一幅图画都有足够的留白来呼吸,让观者可以完全沉浸在艺术家的世界里,不去分心看那些冗余的文字。这种对细节的极致追求,让我觉得这不仅仅是一本书,更像是一件可以长期珍藏的艺术品。对于那些真心热爱传统文化,并且注重阅读体验的同好来说,光是这份对书籍本身的尊重和用心,就足以让人心动。我简直等不及要把它摆在我书架最显眼的位置,时不时地拿出来翻阅,感受那份穿越时空的宁静与美好。
评分说实话,我购买这本书是冲着它在“系列”中所体现的宏大叙事体系去的。我期待的是一种脉络清晰的、能够帮助我定位这位大师在中国美术史长河中具体位置的导览。这本书没有让我失望,它巧妙地将这位艺术家的创作置于他所处的时代背景之下,无论是与同时代的其他流派进行对比,还是探讨他对后世产生的深远影响,都做到了言之有物,绝不空泛。特别是对特定时期风格转变的论述,我读出了那种历史的必然性和艺术家的能动性之间的微妙张力。它不仅是在介绍一个人、一套作品,更是在向我们展示,艺术是如何在历史的洪流中被塑造和继承的,这种史诗般的视角,让人读后心潮澎湃,对中国文化的连续性感到无比自豪。
评分我最近迷上了一种深入探索中国古代艺术家的创作心路历程的感觉,这本书似乎正好抓住了我这种需求。它不仅仅是简单地罗列作品和年代,更像是一本详尽的“艺术家心灵地图”。阅读过程中,我仿佛能跟随着那位大师的笔锋,体会他作画时的心境波动,感受到他如何观察自然、提炼生活,最终将那些瞬间的感悟凝固在绢帛之上。尤其是那些关于技法演变的章节,作者的解读非常到位,不是那种干巴巴的术语堆砌,而是结合了当时的社会背景和材料限制来剖析,让原本晦涩的“皴法”或“设色”变得生动起来,仿佛一切都合理且顺理成章。这种由表及里、由技入心的分析角度,极大地提升了我对传统绘画理解的深度,让我对“形神兼备”这四个字有了更切实的体会。
评分以三国曹植的《洛神赋》为依据,描绘了曹植对洛水之神的爱慕以及神人殊隔、不能交接的惆怅。卷中主要人物反复出现,以山石、林木及河水为背景分割成不同情节,使画面既分隔又连环。全画用笔细劲古朴,恰如“春蚕吐丝”。设色浓艳,山川树石画法空勾无皴。正所谓“人大于山,水不容泛”。
评分非常好的书,印刷颜色亮,图清晰,就是有些地方粘连,要小心打开。
评分表示找翻译(?‾?^‾??) 嫌弃你
评分很适合学习阶段使用,我已经临了两遍,非常清晰。
评分非常可爱的图,孩子很喜欢?,特别好
评分还没拆开,后期加评。先给个好评。
评分京东618买的书,很快就到了,活动优惠丰厚,真是太给力了
评分描绘清明时节北宋都城汴梁东角子门内外和汴河两岸的繁华热闹景象。
评分吴道子不愧是名家,这些人物的神态形象各不相同,买回来适合练习,加上纯线条,勾线风格,真的很喜欢,基本上这个系列都很喜欢,之前在书店买过一本,之后打算慢慢收集。推荐一下。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