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品味素食,悦享乐活健康
吃素是最自然的长寿之道 10
吃素,解开身体的健康密码 10
素食帮助身心同修 12
健康养生提倡蛋奶素 12
素食营养金字塔 13
基础食物:水果、蔬菜及谷类 13
中层食物:豆类、坚果、种子及植物油 14
顶层食物:蛋奶 14
素食者的营养补给 16
蛋白质的补给 16
钙的补给 16
铁的补给 17
维生素B12 的补给 17
营养补充剂吃与不吃 17
吃素不要急于求成 18
21 天逐周减少肉食比例 18
素食替代品,抵制肉食诱惑 19
四季吃素有讲究:春吃芽、夏吃瓜、
秋吃果、冬吃根 20
和春天一起生发 20
清爽瓜果消暑度夏 20
秋季滋补贴秋膘 21
冬季进补养精蓄锐 22
第二章 了解素食性格,引领饮食新风尚
五谷杂粮 24
小米 25
大米 26
糯米 28
玉米 29
红薯 30
黑米 31
豆类、坚果 32
绿豆 33
黄豆 34
红豆 36
黑豆 38
核桃 39
花生 40
板栗 41
腰果 42
时鲜蔬果 43
油菜 45
白菜 46
菠菜 48
空心菜 50
西蓝花 52
芹菜 54
洋葱 56
白萝卜 57
胡萝卜 58
土豆 60
山药 62
黄瓜 63
冬瓜 64
苦瓜 66
番茄 68
豇豆 70
韭菜 71
茄子 72
莲藕 74
菌藻类 76
香菇 76
平菇 76
金针菇 77
草菇 77
木耳 77
海带 77
蛋、奶 81
第三章 天然养生,找“营养素食”
滋养五脏 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菜为充 86
红色、苦味食物养心 86
绿色、酸味食物养肝 86
黄色、甜味食物养脾 86
白色、辛味食物养肺 86
黑色、咸味食物养肾 86
去火 身体平和,减少身体小病小痛 90
靠食物“降火” 90
苦味食品是“火”的天敌 90
调节免疫力 丰富营养,增强抗病能力 92
注意补充蛋白质 92
缓解疲劳 甩开压力,一身轻松 94
及时补充B 族维生素 94
及时补充维生素C 94
润肠通便 远离便秘困扰,从调整饮食入手 96
痉挛性、阻塞性便秘者,适量多吃少渣食物 96
无力性便秘者,宜多食用含纤维多的高渣膳食 96
延缓衰老 抗衰老要抗氧化、抗自由基 98
氧化和自由基,加速身体衰老 98
抗衰的明星食材 98
排毒养颜 让营养素帮你排毒 100
膳食纤维 100
维生素A 100
维生素B1 100
维生素C 100
维生素E 100
番茄红素 100
益气养血 气血足,百病除 102
气血充足,才能远离疾病 102
补养气血,以食补为主 102
第四章身体“素”行,对抗疾病,活出年轻态
高血压 限制盐的摄入量,向嘴巴要平稳的血压 106
高血压人群每日食盐量,应控制在5 克以下 106
学会钠与盐的换算,减少隐形盐 106
高脂血症 让食材帮你拦住血脂上升 109
多食食物纤维,降低胆固醇 109
适量补充富含维生素E 的食物, 改善脂质代谢 109
糖尿病 不要拒绝碳水化合物 112
血糖高不高都必须要摄入主食 112
合理主食不让血糖坐“过山车” 112
心血管疾病 增强血管韧性和弹性 115
不饱和脂肪酸增强血管弹性 115
每天钾的摄入量不少于2000 毫克 115
脂肪肝 喝酒最伤肝,能不喝就不喝 118
过量饮酒容易导致“慢性酒精中毒性脂肪肝” 118
通过酒精量计算限制的饮酒量 118
肠胃病 做好细节,养好肠胃 120
咀嚼是消化的第一步,吃饭要细嚼慢咽 120
食物温度要适中,不要过烫过冷 120
痛风 了解痛风,先从嘌呤开始 122
选择中低嘌呤食物 122
高嘌呤食物“适量”加“适当” 122
解决嘌呤含量高的豆类有妙招 122
第五章营养师推荐功能套餐,全家一起享受幸福素之味
青少年的健康素食配方 126
强壮骨骼,钙和维生素D 搭配食用 126
明目护眼,补充含叶黄素的食物 128
提高记忆力,含卵磷脂的食物很有效 130
让父母安享健康远离老年病 132
补充膳食纤维和维生素C,保护心血管 132
吃黑色食物,补肾又延年 134
谷豆果蔬巧搭配,减少胆固醇、降血脂 136
瘦身塑形的美味盛宴 138
瘦身需要补充优质蛋白质 138
酶与胖瘦密切相关 140
8 款高酶蔬果减肥助力 142
第六章宫廷素食 ,传承百年的味道
第七章禅味素食,吃出一份慈悲的情怀
我得说,这本书的视角非常独特。我一直以为吃素就意味着要和各种肉类、海鲜说再见,然后每天对着几片生菜和胡萝卜发愁。但《吃素的智慧》完全颠覆了我的这种刻板印象。它里面讲了很多关于如何巧妙地利用各种豆类、谷物、坚果和种子来搭配出丰富口感和营养的菜肴,这一点真的让我眼前一亮。比如,书中详细介绍了如何用不同种类的豆子来模拟肉类的口感,而且还提供了很多亚洲风味的烹饪秘诀,什么辣椒酱、姜蒜爆炒,这些元素融入素食中,完全不会让你觉得寡淡无味。我试着做了几道书中推荐的菜,比如一个用鹰嘴豆做的咖喱,还有一个用香菇和豆腐做的“伪红烧肉”,味道都相当惊艳,连不常吃素的家人都赞不绝口。更重要的是,这本书还深入探讨了素食在不同文化中的历史渊源和发展,让我对素食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不再觉得它只是一个简单的饮食选择,而是承载着文化、历史甚至哲学思考的生活方式。读完之后,我感觉自己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对未来的饮食规划充满了期待。
评分我常常在想,很多时候我们对“智慧”的理解,是不是被局限了?以为只有那些深奥的哲学或者高深的理论才算智慧。但这本书,却用一种非常接地气的方式,让我体会到了“智慧”的另一面。它不是灌输,而是启迪。它不是命令,而是建议。我读这本书的时候,感觉就像是在和一位经验丰富、慈祥的长辈聊天,他会分享自己的人生体悟,也会用自己的经历来启发你。比如,书中关于“感恩”的篇段,让我意识到,我们对食物的获取,并非理所当然,每一个环节都值得我们去珍惜。我开始尝试着在用餐前,默默地感谢提供食物的人,感谢大自然的馈赠。这种小小的仪式感,竟然能让我的用餐体验变得更加美好。这本书没有给我提供什么惊世骇俗的秘诀,但它却在我心中播下了许多善的种子。它让我明白了,真正的智慧,往往就藏在最平凡的生活细节中,藏在对生命最真诚的敬意里。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好像变得更“有人情味”了,也更能体会到生活中的小确幸。
评分这本书,我真的看了好久,也反复地在读。最开始吸引我的是那个名字,"吃素的智慧",总觉得里面藏着某种古老的哲学,或者是一种超脱尘世的生活方式。但翻开书页,我发现它并没有我预设的那种高高在上、遥不可及的论调。相反,它更多地是从日常生活的点滴切入,比如如何在一周内规划出一份既健康又美味的素食菜单,怎样才能在忙碌的工作日也能轻松准备好午餐,甚至是关于如何从当地农贸市场挑选最新鲜的时令蔬菜。作者的语言很朴实,没有华丽的辞藻,但字里行间却透露出一种对食物深深的热爱和敬意。我尤其喜欢里面关于“食物与情绪”的章节,它提醒了我,我们吃的不仅仅是食物本身,更是它所带来的能量和感受。有时候,当我感到疲惫或者情绪低落时,书中介绍的几种简单易做的暖心汤品,真的能带来意想不到的安慰。这本书让我重新审视了自己与食物的关系,不再仅仅是为了填饱肚子,而是开始注重食物的来源、烹饪的过程,以及它对身心健康的影响。它不是那种能让你一夜之间脱胎换骨的书,但它就像一位循循善诱的朋友,在你不知不觉中,悄悄地改变着你的生活习惯和对饮食的看法。
评分说实话,我一开始是抱着一种“试试看”的心态去读这本书的。我一直对“健康饮食”这个概念很感兴趣,但总是觉得很多相关的书籍都写得太专业,或者太枯燥。但《吃素的智慧》不一样,它用一种非常生活化的语言,给我讲解了很多关于营养学的基本知识,比如不同维生素的作用,各种氨基酸的来源等等,但绝不是照本宣科,而是巧妙地融入到对食材的介绍和菜肴的搭配中。我最欣赏的是它对于“平衡”的强调,它从来不鼓吹某种单一的饮食模式,而是鼓励读者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和生活习惯,去寻找最适合自己的饮食方式。比如,书中会介绍一些素食者容易缺乏的营养素,然后给出相应的食物建议,这一点非常实用。我记得有一个章节专门讲了如何为孩子准备健康的素食餐点,里面有很多充满童趣的创意,让我都觉得很有意思。读完之后,我感觉自己对食物的认识又上了一个台阶,不再是盲目地跟风,而是有了更科学、更理性的判断。
评分这本书给我带来的不仅仅是烹饪技巧,更多的是一种生活态度。作者在书中反复强调“慢下来”的重要性,提醒我们在快节奏的生活中,要放慢脚步,去感受食物的本味,去体会烹饪的乐趣。我记得有一段话写道:“当你在厨房里,用心去切每一片蔬菜,用心去感受香料在锅里跳跃的声音,那一刻,你就不再是时间的奴隶,而是时间的创造者。”这句话深深地触动了我。我开始尝试着减少外卖的次数,周末的时候,愿意花更多的时间在厨房里。有时候,我甚至会提前一天浸泡豆子,或者自己发酵一些酵母,这个过程让我觉得很平静,也很有成就感。书中还提到了很多关于“断舍离”在饮食方面的应用,比如如何避免食物浪费,如何减少不必要的购买,这些都和我的生活理念不谋而合。它不是一本教你如何减肥的书,也不是一本强迫你改变信仰的书,它只是温和地引导你,去发现生活中的小美好,去享受当下的宁静。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的内心变得更加平和,也更加热爱生活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