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健康长寿食为天
定价:18.00元
作者:史德著
出版社:金盾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09-01
ISBN:9787508281254
字数:156000
页码:232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大32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本书围绕饮食安全、合理搭配、科学制作等问题进行了系统阐述,重点介绍了如何合理膳食、营养平衡,做好每一个菜,吃好每一顿饭,安排好一日三餐的食物搭配等科学知识。同时,书中还介绍了人体所需的七大营养素及吃五谷杂粮、蔬菜、水果的学问等。其内容科学实用,知识性,实用性,可操作性强,适合大众阅读。
目录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我最近在寻找一些能真正改变我日常饮食习惯的实用指南,而不是那些泛泛而谈的理论。这本书的引人入胜之处,在于它似乎有一种魔力,能让你立刻联想到自己厨房里那些被忽视的食材。比如,它提到某些看似普通的根茎类蔬菜,在特定季节搭配烹饪时,对提升人体“元气”有着惊人的效果,这完全颠覆了我过去“吃得饱就是好”的简单认知。我立刻去菜市场寻找那些推荐的食材,并尝试着调整了晚餐的结构。这种即学即用的能力,才是衡量一本健康书籍价值的核心标准。它没有使用太多晦涩难懂的医学术语,而是用了很多生活化的比喻和故事来解释复杂的生理过程,让一个对营养学一窍不通的人也能迅速理解其中的关键。这让我感觉,这不仅仅是一本“读物”,更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老中医或营养师,坐在我身边,手把手地指导我如何构建一个真正滋养身心的饮食结构。
评分翻阅此书的过程,就像进行了一次心灵的深度清洁。我发现,作者在行文中多次强调了“顺应自然时令”的重要性,这在如今这个反季节蔬果遍地都是的时代,显得尤为珍贵和难能可贵。他详细解析了春生、夏长、秋收、冬藏这四个阶段,身体机能对不同温热度食物的需求是如何变化的。例如,在初春时节,过度食用生冷食物对肝脏的伤害有多大,以及应该如何通过温和的粥品来“唤醒”沉睡了一冬的消化系统。这种与自然节律保持同步的养生理念,让人感到踏实和安全,仿佛重新找回了祖辈们那种与土地和季节和谐共处的节奏感。这不仅仅是关于如何吃得健康,更是关于如何活得更有序、更有尊严。读完这一部分,我立刻开始重新规划我的采购计划,决心减少对温室大棚的依赖,多关注本地和当季的新鲜农产品。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真是深得我心,封面色彩搭配沉稳又不失活力,那种水墨晕染的背景,隐约透出一种东方哲学的韵味,让人在翻阅之前就感受到一种对“养生”这件事的敬畏与认真。纸张的质感也相当不错,不是那种廉价的反光纸,拿在手里沉甸甸的,阅读体验很舒适,即便是长时间阅读也不会觉得眼睛疲劳。我尤其欣赏它在排版上的用心,字体大小适中,行距也留得恰到好处,使得即使是那些复杂的营养学名词,看起来也不会让人感到压迫感。看得出来,出版方在制作这本书时,是真正站在读者的角度去考量的,绝非只是简单地把文字堆砌起来。这种对细节的关注,往往是判断一本非虚构类书籍是否值得收藏的重要标准,这本书无疑达到了很高的水准。我猜想,作者在构思内容时,也一定是抱着一种精益求精的态度,希望将最优质的知识以最舒服的方式呈现给大众,光是看外在的呈现,我已经对接下来的阅读内容充满了期待。
评分从文字的韵味来看,这位作者的文学底蕴显然非同一般,他的文字不仅是传递信息,更像是在进行一场娓娓道来的哲学对话。他很少使用那种命令式的语气,而是像一位智者,用充满历史厚重感的语句,引导读者自行去发现和领悟。例如,当谈到水的摄入时,他引用了古代关于“活水”和“静水”对人体能量场影响的观点,这种跨越时空的对话感,极大地提升了阅读的层次感。与那些只有数据和图表堆砌起来的工具书相比,这本书的阅读体验更像是品茗,需要慢慢咀嚼,细细回味。我常常读完一个小节,会放下书本,闭目沉思片刻,消化其中的深意。这种能让人主动进入“思考模式”的书籍,才是真正有生命力的作品,它给予读者的,是长久不衰的内在力量,而非短暂的潮流信息。
评分这本书的作者在阐述观点时,展现出一种罕见的平衡感。它既没有走向极端“素食主义”的狂热,也没有过度推崇某些“超级食物”的神话,而是脚踏实地地基于传统智慧与现代科学的交叉点进行论述。我印象特别深的一段论述,是关于“情志与脾胃”关系的探讨。它清晰地指出了,一个人的焦虑、压力乃至情绪波动,是如何直接影响到肠胃对营养的吸收和转化效率的,并将此与具体的食物调理方法联系起来。这种将心理健康和生理健康紧密结合的视角,是非常全面和成熟的。它提醒我们,真正的长寿,是身心合一的整体工程,饮食只是其中一个极其重要但又并非全部的环节。很多市面上的健康书籍往往只聚焦于“吃什么”,而这本书则将“为什么吃”和“如何带着平和的心态去吃”也一并囊括了进去,格局开阔了不少。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