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药物化学(药学高职)
定价:39.80元
作者:周淑琴,李端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9-12-01
ISBN:9787030261328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640kg
编辑推荐
本书是全国高职高专药学类专业规划教材之一,供药学、药品经营与管理、药物制剂技术、药物检测技术等专业学生使用。
本书强调适应药学高职高专教育、教学的发展趋势,体现“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发展技能为核心”的高等职业教育理念,理论知识强调“必需、够用”,强化技能培养,突出实用性,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材编写理念,在每一章正文内容之外,还设有学习目标、知识链接、课堂互动、小结及目标检测,在书后附有实训指导、目标检测选择题参考答案、教学基本要求,并配有课程教学内容的PPT课件。
内容提要
本书是全国高职高专药学类专业规划教材之一,共16章,8个实训任务。所编知识和技能适合药学类岗位的需求,涵盖全国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药学(中级)和全国执业药师资格考试考点知识。
本书介绍代表药物的名称、结构、理化性质、主要用途、发展状况和构效关系等内容,还介绍了药物的化学结构与药效的关系、药物的体内代谢和变质反应以及结构修饰等一些规律性的知识。
本书可供高职高专药学、药品经营与管理、药物制剂技术、药物检测技术等专业学生使用,也可供从事药学相关专业的人员参考。
目录
章 绪论
第2章 药物的化学结构和药效的关系
节 药物的基本结构与药效的关系
第2节 理化性质与药效的关系
第3节 药物的电子云密度分布与立体结构和药效的关系
第4节 键合特性对药效的影响
第3章 药物的体内代谢和变质反应
节 药物的官能团化反应(相生物转化)
第2节 药物的结合反应(第Ⅱ相生物结合)
第3节 药物的生物转化和药学研究
第4节 药物的变质反应
第4章 先导化合物的优化和结构修饰
节 生物电子等排原理
第2节 前药原理
第5章 中枢神经系统药物
节 全身麻醉药
第2节 镇静催眠药
第3节 抗癫痫药及抗震颤麻痹药
第4节 抗精神失常药
第5节 镇痛药
第6节 中枢兴奋药
第6章 外周神经系统药物
节 拟胆碱药
第2节 抗胆碱药
第3节 拟肾上腺素药
第4节 抗肾上腺素药
第5节 组胺H1受体拮抗药
第6节 局部麻醉药
第7章 解热镇痛药及非甾体抗炎药
节 解热镇痛药
第2节 非甾体抗炎药
第3节 抗痛风药
第8章 消化系统药物
节 抗溃疡药
第2节 胃动力药和止吐药
第9章 呼吸系统药物
节 平喘药
第2节 镇咳祛痰药
0章 心血管系统药物
节 调血脂药
第2节 抗心绞痛药
第3节 抗心律失常药
第4节 抗高血压药
第5节 强心药
1章 抗生素
节 β-内酰胺类抗生素
第2节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第3节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
第4节 四环素类抗生素
第5节 其他抗生素
2章 合成药及抗病毒药
节 喹诺酮类药
第2节 磺胺类药及增效剂
第3节 抗结核病药
第4节 抗真菌药
第5节 其他类药
第6节 抗病毒药
3章 抗寄生虫药
节 驱肠虫药物
第2节 抗血吸虫病和抗丝虫病药物
第3节 抗疟药
4章 抗肿瘤药物
节 烷化剂
第2节 抗代谢药物
第3节 其他抗肿瘤药物
5章 激素类药物
节 甾类激素药物
第2节 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
第3节 雄激素类药物
第4节 雌激素类药物
第5节 孕激素类药物
第6节 胰岛素及口服降血糖药
6章 维生素类药物
节 脂溶性维生素
第2节 水溶性维生素
药物化学实训
任务1 药物化学实训的安全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
任务2 药物的稳定性考察
任务3 几种药物的化学鉴别
任务4 几种药物的配伍变化
任务5 阿司匹林的合成及定性鉴别
任务6 苯妥英钠的合成
任务7 磺胺醋酰钠的合成及定性鉴别
任务8 药物化学的综合实训
参考文献
药物化学教学基本要求
目标检测选择题参考答案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这本书的编排逻辑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典范,知识点的推进如同搭积木一般,层层递进,环环相扣。它没有一上来就抛出那些晦涩难懂的复杂理论,而是先从基础的化学原理和药物的基本结构特性入手,用非常直观的方式进行铺垫。我以前在其他地方学习相关内容时,常常因为概念的跳跃性太大而感到困惑,但这本书的叙述方式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老教授在耐心为你梳理脉络,每一步的过渡都自然而然,让人感觉“原来如此,原来是这样构建起来的”。尤其是它在引入新的药物类别时,总能巧妙地回顾前面学过的重要反应或结构特征,这种复习和巩固的设计,极大地帮助了记忆和理解,使得那些复杂的化学反应不再是孤立的知识点,而是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知识网络。这种严密的结构,让学习的效率得到了质的飞跃。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设计非常吸引人,封面采用了柔和的米白色调,配合着简洁而富有设计感的排版,初次上手就给人一种专业且不失亲和力的感觉。尤其是封面上那几个关键的化学结构式,虽然是印刷品,却仿佛能感受到那份严谨的科学美感。内页纸张的质感也相当不错,字迹清晰,墨色均匀,阅读起来眼睛非常舒服,即使长时间对着书本学习,也不会感到明显的疲劳。我特别欣赏出版社在细节处理上的用心,比如书脊的烫金工艺,低调中透着品质,让人爱不释手。对于像我这样的学习者来说,一本优秀的教材不仅要有扎实的内涵,外在的呈现也同样重要,它能极大地提升学习的愉悦感和投入度。这本书在视觉层面上无疑是做到了顶尖水准,让人愿意主动去翻阅和探索其中的知识海洋。
评分我注意到这本书在阐述某些核心概念时,采用了非常多样的解释方法,这一点非常适合不同学习风格的读者。比如,对于一个重要的药物代谢途径,书中不仅有详细的文字描述,还配上了清晰的流程图,甚至在关键步骤那里,还穿插了简短的“思考题”引导读者自己去推测下一步可能发生的变化。这种多维度的信息输入,极大地丰富了我的理解深度。我曾经花了好几天都没搞懂的一个关于手性药物的立体化学问题,在这本书里,通过一个精妙的分子模型示意图,瞬间豁然开朗。它不仅仅是知识的搬运工,更像是一位优秀的知识引导者,总能找到最恰当的方式,将抽象的化学世界具象化、可视化,让那些原本高高在上的理论变得触手可及,充满了生动的生命力。
评分作为一本专业的学习资料,本书在内容的更新与实用性上做得非常到位,绝不是那种陈旧的、只停留在历史回顾的教材。我惊喜地发现其中融入了许多近年来新药研发的前沿思路和经典药物的最新应用进展,这对于我们这些紧跟行业发展的人来说至关重要。书中对一些热门靶点的药物设计策略的分析,可以说是既有深度又不失前瞻性。它没有将药物化学仅仅视为一门理论学科,而是处处体现着“应用”的导向。例如,在介绍特定疾病治疗药物时,它会深入分析结构修饰如何影响药物的生物活性和药代动力学特性,这种紧密结合临床和研发实践的叙述角度,极大地激发了我探索更多实用知识的兴趣,让我感觉自己学到的不仅仅是知识点,更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框架。
评分这本书的语言风格可以说是恰到好处,它既保持了科学著作应有的严谨性和准确性,又避免了过度使用晦涩难懂的专业术语而让人望而却步。作者的遣词造句非常精准有力,读起来有一种行云流水的流畅感,仿佛每一句话都是经过深思熟虑、无可替代的表达。我尤其喜欢它在解释一些历史发展脉络时,所流露出的那种对科学探索精神的敬意,这让冰冷的化学分子似乎拥有了温度和故事性。它不像某些教材那样干巴巴地罗列事实,而是充满了启发性和引导性,能让人在学习的过程中体会到发现的乐趣。阅读体验非常轻松愉快,让人愿意沉浸其中,而不是把它当成一份不得不完成的差事,这对于需要长期坚持的专业学习来说,无疑是最大的成功之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