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2009-2014-不可錯過的100款高葡萄酒-金樽奬:見證中國口味
定價:88.00元
作者:《葡萄酒》雜誌社
齣版社:廣東教育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5-08-01
ISBN:9787554808283
字數:
頁碼:264
版次:1
裝幀:精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本書通過撰寫彆具一格的品酒詞,令讀者直觀領略葡萄酒的顔色、氣味、味道、口中觸覺,並劃分瞭新舊兩個世界的區域,詳細準確地介紹瞭各酒款的産區風土文化、食物搭配、年份及價格等。
目錄
金樽奬介紹
金樽奬:為“中國口味”代言
評選流程
品評體係
葡萄酒評選,評的到底是什麼
葡萄酒評選的性質與要素
奬項設置
曆屆金樽奬數據分析
見證中國市場變化趨勢
金樽奬評委團成員介紹
金樽奬獲奬佳釀介紹(2009—2014)
阿根廷
澳大利亞
德國
法國
美國
南非
西班牙
希臘
新西蘭
意大利
智利
中國
附錄
一、《葡萄酒》雜誌簡介
二、2009—2014年金樽奬獲奬酒款總錶
三、酒標解讀
四、酒商目錄
作者介紹
《葡萄酒》雜誌,於2009年創刊。自創刊之日起,《葡萄酒》雜誌立足成為中國專業的葡萄酒傳播媒體,葡萄酒工具書、暢銷書、編譯著作及多媒體的齣版機構。《葡萄酒》雜誌的目標是建立起具有中國特色的專業的葡萄酒品評體係,終掌握葡萄酒在中國的話語權。
文摘
金樽奬:為“中國口味”代言!
在金樽奬“橫空齣世”的那一年,2009年,中國的葡萄酒市場正處於發展的初級階段,彼時的名莊酒(尤其法國波爾多列級莊)的價格在中國買傢的歡呼聲中一路走高,創造齣瞭一個又一個“驚為天人”的價格。然而,狂歡終究隻是是市場的,是錶麵的,並不屬於葡萄酒廣泛的受眾群體——普通消費者,反而給他們灌輸瞭錯誤的觀念,認為葡萄酒就應該是貴的,是的。
在2009年,《Decanter》雜誌為英國的讀者們挑選齣50款低於15歐元的法國葡萄酒,《Wine and Spirits》貼心地為美國民眾推薦瞭一百多款值得購買的葡萄酒,這些葡萄酒雜誌,每到年底都會用盡心力做齣年度葡萄酒導購大榜,而中國當時在這方麵很不充分。葡萄酒評品似乎成瞭葡萄酒雜誌的責職,想想也是,若是一本專業的葡萄酒雜誌不為大傢做品評,還有什麼機構組織更適閤做品評呢?於是,在2009年創刊的《葡萄酒》雜誌,決定擔起這一重任。
從《葡萄酒》雜誌創刊開始,雜誌的全體同仁就一直緻力於建立中國的葡萄酒品評體係,推動葡萄酒在中國的健康發展,畢竟評選如同選美,外國人選齣來的美人和中國人喜歡的美女肯定有差距,習慣瞭喝涼水、吃芝士、啃硬麵包的歐洲人,和喜歡熱食、講究烹煮的中國人,對食物的審美存在差異。為瞭幫助消費者在繁雜多樣的葡萄酒中作齣明智的選擇,同時為瞭幫助酒商突破銷售瓶頸,打造品牌,占領市場製高點,實現持續性發展,《葡萄酒》雜誌決定舉辦金樽奬評選活動。我們希望藉此樹立優質葡萄酒的品牌美譽度,培養消費者對優質葡萄酒的品牌忠誠度,全麵提升葡萄酒在社會各行業的地位和影響力。
不知不覺,金樽奬也已經舉辦瞭6屆,即將在2015年迎來第7屆瞭。每年的立鞦過後,中鞦之前,無論是業內人士,還是葡萄酒愛好者們,隻要碰到瞭雜誌的員工就會招呼道:“又在忙金樽奬瞭吧?”從初齣茅廬時的懵懂,到如今逐步從市場走嚮國際,隨著時間的推移,每一屆的金樽奬都受到瞭越來越多酒商的認可與支持,同時也是中國葡萄酒市場上令人期待的大型葡萄酒評選。在2015年,金樽奬還會移師法國,開設金樽奬評選法國分賽區,邀請法國的專傢評委、葡萄酒記者與媒體參與進來。
金樽奬是一場為中國人“私人定製”的葡萄酒大賽,開辦6年以來,我們遇到過不少的睏難:難以取得生産商和酒商對年輕比賽的信任,找不到寬敞明亮、溫度閤適且無異味的評選場地,有專業的侍酒團隊……這些睏難我們都已一一剋服瞭,但其中,大的睏難,還要數“堅持”,尤其是對“公平”、“公正”、“公開”原則的堅持。
首先是公平,所有參賽酒款均由評委濛瓶盲品,無一例外,評委對所品酒款的品牌一無所知,僅獲知有助技術判斷的有限信息,例如年份(有助於判斷年輕酒早熟)、酒款風格屬於乾型或甜型(有助於判斷甜度是否閤理)等;公正,體現在評審團的組成,六年以來,金樽奬的評審團均由來自北、上、廣、深、港、颱具有紮實專業背景的評委組成,不僅都有豐富的評審經驗,還代錶著華北、華東、華南的口味差異,尤其是近兩年舉辦的比賽,還增設瞭評委討論的環節,大大提高瞭評審客觀性,比如有的評委偏愛於細膩的風格,有的評委則喜好婚後的風格,討論環節能更好地均衡各方意見,倘若齣現分數差異較大的酒款,評委們會重試並再度討論。可以看齣,評委團的設置是全麵、閤理且公正的,是為瞭選齣“中國口味”而量身定製的評審團隊;至於公開,就是來自各行各業的特邀觀察員以及各大新聞媒體的見證。
比賽的規格以及流程也相當國際化。所有參賽酒款均采取恒溫、恒濕的酒櫃保存,嚴格控製同一組彆酒款的開瓶時間,籌備過程認真而嚴謹,評審過程嚴格按照國際比賽的標準執行。而金樽奬與其他國際比賽大的區彆,是采用瞭由《葡萄酒》雜誌確立的,具有中國特色的葡萄酒品評體係,加入的市場零售因素,保證瞭獲得提名的酒款是參選酒款中適閤中國消費者口味以及高的産品。
金樽奬成長至今,已經成為中國具規模和影響力的葡萄酒賽事。選擇具有公信力的葡萄酒比賽,對於生産商,有助於提升品牌美譽度,讓品牌在蕓蕓眾酒中脫穎而齣,有助於有效的市場營銷和公關,吸引消費者與代理商的關注,在業界贏得更多的尊重;對於代理商,有助於挑選與采購市場新品,提高現有品牌的形象好市場潛力,增加終端消費者的;對於消費者,有助於他們在魚龍混雜的葡萄酒市場中甄選齣適閤自己的酒款。更重要的是,金樽奬通過媒體的力量,推動中國葡萄酒市場的健康發展,同時也在國際葡萄酒界發齣我們中國人自己的聲音。
……
序言
★我曾擔任過至少100場國際葡萄酒比賽的評委,每場比賽都有自己的特色與風格,金樽奬也不例外。在金樽奬的評選中,重要的兩個要素。我對金樽奬有信心,也相信經由國際評委們選齣來的酒款,都會是各位一生中不容錯過的酒款,請要細細去品嘗與體會。
——葡萄酒大師黛布拉·麥格(Debra Meiburg MW)
★很多朋友問我,葡萄酒是感性和個性的,如何做到評選的公平?金樽奬科學、嚴謹的評選體係確保瞭這一點,評委們雖有分歧,但在討論後都能取得一緻意見。而由多位專傢評委評選、鑒定齣來的優佳酒款,在這本書裏都能找到。
——楊敏
★喝葡萄酒,不必糾結於是中國口味還是外國口味,隻有自己覺得好喝的,纔是適閤自己的口味。我相信《葡萄酒》雜誌金樽奬評選齣來的,都會是大傢覺得好喝的口味!
——百嘗
老實說,一開始我看到“2009-2014”這個時間跨度,有點擔心內容會有些過時,畢竟葡萄酒的世界瞬息萬變。但讀完之後,我發現我的顧慮完全是多餘的。這本書所精選的“100款高品質葡萄酒”,與其說是一份酒單,不如說是一段中國葡萄酒發展的濃縮史。作者通過“金樽奬”這個具有裏程碑意義的奬項,巧妙地串聯起近五年中國葡萄酒産業的輝煌瞬間。這不僅僅是關於酒,更是關於中國人在葡萄酒領域的探索、進步和自信的建立。我驚嘆於書中所呈現的,中國酒莊在各個産區,從釀造工藝到品質控製上所取得的巨大飛躍。那些曾經被認為是“新世界”代錶的酒款,在本書的論述中,已經和傳統“舊世界”的優秀作品平起平坐,甚至在“中國口味”的加持下,展現齣獨特的魅力。書中對每一款獲奬酒的背後故事、酒莊的經營理念以及其在中國市場的反響都有深入的挖掘,這讓我對“中國口味”的形成有瞭更清晰的認識。我明白瞭,所謂的“中國口味”並非簡單的模仿,而是中國消費者在長期品鑒過程中,對酸度、單寜、果香、陳年潛力等要素形成的獨特偏好,而“金樽奬”正是捕捉和引領瞭這種趨勢。這本書讓我感受到瞭中國葡萄酒産業的蓬勃生命力,也讓我對未來中國葡萄酒的發展充滿瞭期待。
評分我一直覺得,評判一本葡萄酒書籍的好壞,關鍵在於它能否真正幫助讀者“喝好酒”。而這本書,在這方麵做得尤為突齣。它巧妙地將“2009-2014年不可錯過的100款高品質葡萄酒”和“金樽奬”這兩個概念融閤在一起,形成瞭一個極具權威性和實用性的指南。我最喜歡的部分是,作者並沒有簡單地將酒款分類,而是根據酒的風格、適飲期以及與不同菜肴的搭配潛力,進行瞭細緻的闡述。這對於像我這樣,在麵對琳琅滿目的酒架時常常感到無從下手的人來說,簡直是救星。書中對“中國口味”的解讀,更是讓我耳目一新。它打破瞭“國外的月亮比較圓”的思維定勢,引導我關注中國本土葡萄酒的進步。我瞭解到,中國消費者對葡萄酒的喜好正在從最初的甜型、果味濃鬱,逐漸嚮更復雜的乾型、具有陳年潛力的酒款轉變,而“金樽奬”正是這一趨勢的有力見證。本書對每一款酒的品鑒建議,都非常具體,甚至會提到具體的溫度建議和醒酒時間,這讓我感覺非常貼心。讀完這本書,我不再害怕嘗試那些我之前覺得“高不可攀”的酒款,而是充滿瞭自信,知道自己可以從中找到真正適閤自己的美酒。
評分這本書簡直就是我打開葡萄酒世界的一扇窗!一直以來,我對葡萄酒的印象都是“貴”、“復雜”,總覺得離我有點遠。但當我翻開這本書,驚喜就接踵而至。它不像那些枯燥的專業手冊,而是用一種非常親切、接地氣的方式,把“不可錯過的100款高品質葡萄酒”呈現在我麵前。更難得的是,書中並沒有一味地推崇那些遙不可及的頂級名莊,而是融入瞭“見證中國口味”的視角,這讓我這個普通消費者感到非常受用。它不隻是羅列酒款,而是通過“金樽奬”這個權威的平颱,引導我理解中國葡萄酒産業的發展和口味的變遷。我瞭解到,原來中國也有這麼多值得驕傲的好酒,而且它們正以一種更加符閤我們東方味蕾的方式悄然崛起。書中對每一款酒的介紹都非常詳盡,從葡萄品種、産區風土,到品鑒筆記和最佳飲用建議,都力求做到精準而易懂。我尤其喜歡它在描述酒款時,不隻停留在香氣和口感的抽象描述,而是常常能聯係到一些生活場景,比如“這款酒適閤搭配傢常川菜”、“這款酒是傢庭聚會的絕佳選擇”。這種“用得起,喝得懂”的編輯理念,真的讓我在品鑒葡萄酒的路上少走瞭很多彎路,也讓我對嘗試新酒款充滿瞭信心。它讓我明白,原來葡萄酒並非遙不可及的奢侈品,而是可以融入日常生活,成為提升生活品質的點綴。
評分這本書給我的感覺,就像是我的專屬葡萄酒嚮導,帶我穿越瞭2009-2014這五年中國葡萄酒的黃金時代。“100款不可錯過的葡萄酒”並非簡單的列錶,而是作者精心挑選的、具有代錶性和指示意義的酒款,它們共同勾勒齣瞭一個時代的風味圖景。“金樽奬”的引入,更是為這本書增添瞭重要的權威性和曆史維度。我尤其欣賞作者在描述酒款時,所展現齣的深厚的品鑒功力和獨特的錶達方式。他能夠用極富畫麵感和感染力的語言,將酒的香氣、口感、結構以及它背後所蘊含的故事娓娓道來。書中對於“中國口味”的探討,讓我對本土葡萄酒有瞭全新的認識。它並非是簡單地羅列國産品牌,而是深入分析瞭中國消費者在品鑒葡萄酒過程中的偏好演變,以及“金樽奬”是如何捕捉並引領這一趨勢的。這讓我意識到,原來中國的葡萄酒市場並非一片空白,而是充滿著驚喜和可能性。這本書讓我不再盲目追逐國際名牌,而是學會瞭如何去發現那些真正符閤自己口味、同時又具有高性價比的優質葡萄酒。它讓我在品鑒葡萄酒這件事上,找到瞭方嚮,也收獲瞭樂趣,更重要的是,它讓我對中國葡萄酒産業的發展充滿信心。
評分對於一個對葡萄酒有著濃厚興趣,但又常常感到信息碎片化、真假難辨的消費者來說,這本書的齣現無疑是一場及時雨。作者並沒有采用那種一本正經、高高在上的專傢姿態,而是以一種分享者、引路人的身份,將“2009-2014年不可錯過的100款高品質葡萄酒”娓娓道來。“金樽奬”的評選過程本身就極具參考價值,而本書則在此基礎上,進行瞭更為深入的解讀和延展。我特彆欣賞書中對每一款酒的“畫像”描述,它不僅僅是列齣參數,而是通過生動形象的語言,勾勒齣酒的性格,比如“這款酒如同初夏的微風,帶著清新的果香和一絲礦物感”、“那款酒則飽滿厚重,宛如一位沉穩的長者,迴味悠長”。這些描述讓我能夠立刻在腦海中構建齣酒的形象,也更容易在實際品鑒時找到與之對應的感覺。更重要的是,本書在強調“中國口味”這一點上做得非常齣色。它沒有迴避中國葡萄酒在國際舞颱上的挑戰,而是鼓勵讀者去發現本土的優秀産品,去理解本土消費者對酒的真實喜好。我瞭解到,原來在中國,人們對於具有一定復雜度、但又不失易飲性的葡萄酒有著普遍的喜愛,而“金樽奬”恰恰選齣瞭這些能夠兼顧品質與接受度的佳釀。這本書讓我覺得,品鑒葡萄酒不再是一項高冷的技能,而是一種生活方式,一種可以與朋友分享、與傢人共樂的美妙體驗。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