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招牌家常菜
定价:32.80元
作者:甘智荣
出版社:译林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06-01
ISBN:9787544767477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让招牌菜变成“妈妈”牌
家里就能做出的绝妙好味道
从选料到制作
每一步都有详细的说明
并配有精美菜品图及详细步骤图
让你和家人吃得更美味、更营养、更健康
内容提要
本书旨在将美味和营养结合,将日常生活中广受欢迎的家常菜分为4个类别:素菜、畜肉、禽蛋和水产。每个类别中分别精选了20道左右的精美家常菜,从选料到制作,都有详细的说明,并配有精美菜品图以及详细步骤图,一步一步教您变身大厨,轻松做出餐厅级的招牌菜。
目录
招牌菜烹调小窍门
如何妙用家常调味料/ 6
如何减少蔬菜营养的流失/ 7
正确烹饪水产品的方法/ 8
章
招牌素菜(20道)
蒜蓉炒小白菜/ 10
平菇油麦菜/ 12
红烧油豆腐/ 14
千张丝炒韭菜/ 16
韭黄炒胡萝卜丝/ 18
黄花菜炒木耳/ 20
黑椒口蘑西蓝花/ 22
滑子菇炒上海青/ 24
秘制白萝卜丝/ 26
酸辣土豆丝/ 28
……
第二章
招牌畜肉菜(19道)
第三章
招牌禽蛋菜(19道)
第四章
招牌水产菜(18道)
“大厨请到家”系列
◎拉花咖啡1
◎拉花咖啡2
◎ 119 种蛋糕
◎ 107 种西式点心
◎ 114 种中式点心
◎ 111 种面包
◎家常小炒
◎养生家常菜
◎下饭的美味川菜
◎绝味家常湘菜
◎经典家常粤菜
●招牌家常菜
◎家常菜2688 例
◎ 怀孕40 周营养餐
作者介绍
甘智荣,中国烹饪大师,精通粤、川、湘等菜系,擅长冷热菜制作、食品雕刻、面点工艺,对新派菜品的研发天赋,能将当前盛行的刀工技法、调味工艺及烹饪技法组合。长年开设家常菜、食品雕刻、厨师进修等各类长短期培训及远程教学课程,受到众多厨艺爱好者的喜爱。从事烹饪工作二十多年来,曾荣获国际食品餐饮博览会大厨奖、环球厨神国际挑战赛银奖等荣誉。
文摘
序言
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真是太吸引人了!封面那种温润的木纹质感,配上烫金的“招牌家常菜”几个字,仿佛能闻到厨房里升腾的热气。翻开来,纸张厚实得恰到好处,摸起来有一种高级的触感,不是那种廉价的亮面纸,而是带点哑光的,让那些诱人的菜肴图片更加立体生动。每一道菜的图片都拍得特别有烟火气,不是那种摆拍感十足的杂志大片,而是更贴近我们平时在家做的感觉,色泽饱满,细节丰富,好像真的能看到油花在滋滋作响,闻到香料在空气中弥漫。排版也很舒服,文字和图片比例协调,不会让人觉得拥挤,每一个菜谱都给了足够的空间去展示,让人在阅读的时候,眼睛不会感到疲劳,心情也跟着舒畅起来。就连扉页和目录的设计,都透着一种用心,那种不张扬但又处处体现品味的设计,让人一看就知道这不是一本随便做出来的菜谱,而是经过精心打磨的。这种高品质的装帧,让我在拿到书的那一刻就觉得物有所值,也让我对书中内容的期待值直线飙升。
评分这本书的实用性简直是超乎想象!我是一个厨房新手,以前做菜总是手忙脚乱,要不就是味道不对。但是自从有了这本“招牌家常菜”,我感觉自己像开了挂一样。甘智荣老师的菜谱,步骤写得特别清晰,而且非常详细,就像有她在旁边手把手教你一样。比如她写到怎么切葱姜蒜,怎么掌握火候,怎么调味,每一个细节都照顾到了。我试着做了几道菜,比如红烧肉,我以前做出来总是油腻腻的,或者颜色不好看,但是按照她的方法,做出来的红烧肉色泽红亮,肥而不腻,瘦而不柴,味道更是绝了!还有她教的清蒸鱼,我以前总觉得蒸出来的鱼肉会散,味道也不够鲜美,按照她的方法,鱼肉鲜嫩多汁,原汁原味,家人都赞不绝口。最让我惊喜的是,她还会在菜谱后面附上一些小贴士,比如食材的替代方法,或者一些容易失败的地方的注意事项,这些都太有用了!感觉这本书就像是为我量身定做的,让我这个厨房小白也能轻松做出美味佳肴,真的太感谢了。
评分这本书带给我的不仅仅是食谱,更是一种对生活的热爱和仪式感。在这个快节奏的社会里,我们常常忽略了好好吃饭这件事。然而,翻开这本书,那些充满生活气息的图片和朴实真挚的文字,却让我重新找回了那种对食物的尊重和对生活的热情。甘智荣老师在书中不仅仅是教授烹饪技巧,更是在传递一种生活态度——用心地去准备每一餐,去感受食物带来的幸福。她写到,家常菜不应该只是填饱肚子,它更应该是连接家人情感的纽带,是温暖和爱的体现。我试着按照她的方式,给家人做了一顿饭,虽然不是什么大菜,但是当看到家人脸上满足的笑容时,我突然觉得,原来生活中的幸福就是这么简单。这本书也鼓励我尝试一些以前觉得困难的菜,比如她写的煲汤,步骤虽然多一点,但是过程却充满了乐趣,最后煲出来的汤,那种鲜甜的味道,让我觉得一切的努力都值了。它让我明白,烹饪不仅仅是一项技能,更是一种生活艺术,是一种表达爱的方式。
评分这本书带来的不仅仅是菜谱,更是一种怀旧的情感共鸣。读着甘智荣老师朴实无华的文字,脑海里总是不由自主地浮现出小时候在奶奶家厨房里度过的时光。那些看似平凡的家常菜,在她笔下却有了温度,有了故事。比如那一碗简单的青菜豆腐汤,她写到汤水要滚得恰到好处,豆腐要用老豆腐才入味,青菜要最后下锅才能保持翠绿,每一个细节都饱含着经验和爱。这些描述,让我感觉不只是在看一本菜谱,而是在听一位长辈在娓娓道来,分享着她的人生智慧和烹饪心得。我特别喜欢她谈论食材的部分,那种对每一样蔬菜、每一种肉类都充满敬意的态度,让我重新审视了我们每天餐桌上的食物。她不会去追求那些复杂的技巧或者昂贵的食材,而是强调如何用最简单的方式,把家常食材的美味发挥到极致。这种回归本真的烹饪理念,在这个追求新奇、快速的时代显得尤为珍贵,让我觉得心安,也让我对手中的食材有了更多的敬意。
评分这本书的语言风格充满了智慧和人情味,让人读来倍感亲切。甘智荣老师的文字,没有那些花哨的辞藻,也没有故弄玄虚的说法,而是像一位和蔼的长者,用最朴实、最真诚的语言,将她的烹饪经验和人生感悟娓娓道来。她不会刻意去强调某个菜有多么“惊艳”,而是更注重食材本身的鲜美,以及如何通过简单的烹饪手法,将其发挥到极致。比如,她谈到调味时,总会提到“宁可少放一些,也不能过量”,这种朴素的智慧,在很多菜谱中是很难看到的。她的语言中透露着一种对食物的敬畏,以及对生活的热爱。读她的文字,感觉就像在和一位经验丰富的老朋友聊天,她分享的不仅仅是做菜的方法,更是她的人生阅历。有时候,我会反复读某一段文字,不是因为我没看懂,而是因为那些话语中蕴含的哲理,总能触动我内心深处。这种“润物细无声”的表达方式,让我受益匪浅,也让我对烹饪以及生活有了更深的理解。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