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鲜香美味家常菜
:19.90元
售价:13.5元,便宜6.4元,折扣67
作者:夏金龙
出版社: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06-01
ISBN:9787538459067
字数:230000
页码:191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540kg
编辑推荐
家常菜所涉及的范围非常广泛,其定义是指我们家庭日常生活以及逢年过节或家庭聚会时常见、常做而且常吃的一类菜肴。夏金龙主编的《鲜香美味家常菜》能够成为您家庭生活饮食方面的好助手和好参谋,让您在掌握制作各种家庭健康美味菜肴的同时,还能够轻轻松松地享受烹饪带来的乐趣。
内容提要
夏金龙主编的《鲜香美味家常菜》内容简介:讲究营养和健康是现今的饮食潮流,享受佳肴美食是城市人的减压方式。虽然我们在繁忙的生活中,工作占据了太多时间,但在紧张工作之余,我们也不妨暂且抛下俗务,走进家庭厨房的小天地,用适当的原料,简易的调料,快捷的技法等,烹调出一道道简易、美味、健康并且快捷的家常菜肴,与家人、朋友一起来分享烹调的乐趣,让生活变得更富姿彩。《家常》系列图书面向家庭,按照家庭常用的方法及菜肴形式分为《一学就会家常菜》《川麻湘辣家常菜》《鲜香美味家常菜》《主妇拿手家常菜》《好学易做家常菜》《香辣过瘾家常菜》六本。根据家常菜的特点,每本书在菜品的选取上采用了原料取材容易、操作简便易行、营养合理搭配的原则,每道菜肴不仅配以精美的成品图片,对于一些重点的菜肴,还对制作过程配以多幅彩图并加以步步详解,可以使读者能够抓住重点,快速掌握,烹调出色香味形俱佳且营养健康的家常菜美食,达到一学就会的实用目的。
目录
作者介绍
夏金龙中国烹饪大师,中国餐饮文化名师,国家高级烹饪技师,中国十大有发展潜力的青年厨师,全国餐饮业评委,法国国际美食会大中华区荣誉主席,吉林省吉菜研究专业委员会会长,2009年被中国国际交流促进会授予“中国烹坛领军人物奖”和“餐饮业管理奖”称号。2010年8月22日由中国烹饪协会名厨专业委员派遣并代表中国名厨参加世界各国现任“总统御厨第33届年会”。曾编著烹饪书籍《中国新吉菜》《CCTV天天饮食系列》《家常面点》《快手套餐系列》《中国味道系列》《蘑菇主厨系列》《好学易做1000样系列》《57道有滋有味汤系列》《炒饭盖饭》《健康饮品》《大厨拿手家常菜系列》等图书80余种。现任吉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培训鉴定基地副总经理兼餐饮总监。
文摘
序言
说实话,我对很多“大部头”的烹饪书籍都有点敬而远之,总觉得它们更像工具书,缺乏人情味。但拿到这本《鲜香美味家常菜》后,我的看法彻底改变了。这本书的叙事风格非常亲切自然,读起来完全没有压力,就像听一位经验丰富的老朋友在厨房里跟你分享她多年摸索出来的“独门秘籍”。特别欣赏作者在讲解食材处理时的那种细致入微,比如处理鱼腥味的小窍门,或者如何让豆腐保持完整不碎裂的诀窍,这些都是教科书上学不到的真本事。我尤其喜欢其中关于“调味哲学”的那几页内容,它不是简单地告诉你放一勺盐,而是引导你理解不同味道之间的平衡和层次感,这对我这个过去总是“靠感觉”放调料的“盲人摸象”型厨娘来说,简直是醍醐灌顶。这本书的价值,不在于教你做多少道菜,而在于教会你如何用心去感知和创造属于自己家里的味道。我已经把最常用到的几页折角了,准备在接下来的日子里,让它们沾满油烟和生活的痕迹。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真是太抓眼球了,那种带着烟火气的暖色调,一下子就能把我从现实的喧嚣中拉回到温馨的厨房。我一直是个对烹饪充满热情,但又常常感到力不从心的人,很多网上的菜谱要么步骤太复杂,要么食材太稀有,让人望而却步。拿到这本书的时候,我最关心的就是它到底能不能真正接地气。翻开目录,看到那些熟悉的家常菜名,比如“红烧肉的秘诀”、“一碗蛋炒饭的灵魂”,心里就踏实多了。更让我惊喜的是,里面的图文排版清晰明了,即便是像我这样厨房新手,看着那些步骤分解图,也仿佛能闻到香味。作者在每道菜前加了一段小小的“心法”,比如什么时候该放糖,油温怎么判断,这些细微的经验之谈,比冷冰冰的配料表有用多了。我已经跃跃欲试准备挑战那道“慢炖番茄牛腩”了,光是想象那种酸甜交织的浓郁汤汁拌饭的场景,就足以让我对手边的这本“烹饪指南”充满期待。它不仅仅是一本菜谱,更像是一个在厨房里默默陪伴你成长的朋友。
评分坦白说,我购买过不下十本烹饪书,但最终能留在我厨房书架上、经常被翻阅的,不到三本。这本《鲜香美味家常菜》无疑是留下的那一个。它的不同之处在于,它没有过度强调“米其林星级”的摆盘艺术,而是专注于解决我们普通人日常做饭时遇到的最大痛点:如何快速、稳定地做出“好吃”的饭菜。书中对“基础功”的讲解非常扎实,比如高汤的熬制、基础酱汁的调制,这些看似枯燥的部分,作者用非常清晰的逻辑和配图进行了拆解,让人彻底明白了“为什么”要这样做,而不是停留在“怎么”做。看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对火候的掌控力有了质的飞跃,那种“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的厨房直觉,似乎被这本书唤醒了。它教会我的,是如何让家常菜拥有超越家常的“鲜香”,这才是它名字里最好的诠释。我会把它推荐给每一个想让自己的厨房重新焕发生机的忙碌的现代人。
评分我家里厨房空间不大,很多工具也只是基础配置,所以挑选菜谱时,我非常注重实用性和可操作性。这本书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出色,它没有过多地去展示那些需要专业烤箱、分子料理工具才能完成的“大菜”,而是聚焦在那些我们日常餐桌上最常出现,但又常常做得不够完美的家常菜上。比如,它对“家常小炒”火候的把控讲解得极其到位,我以前炒青菜总是要么太生,要么炒得发黄发蔫,但按照书里的描述,先热锅后倒油,再快速翻炒的节奏,我上周尝试做了一次蒜蓉油麦菜,口感脆嫩,翠绿欲滴,连我那挑食的丈夫都夸赞说找回了小时候的味道。这种“小而美”的成功经验,比起做一道大菜成功的满足感,更能持续地激励我走进厨房。这本书的排版也考虑到了这一点,很多菜谱只占用了两页,信息密度高而不拥挤,非常适合在忙碌一天后,快速找到灵感。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和设计感让人眼前一亮,它跳脱出了传统菜谱那种刻板、严肃的风格。内页的纸张质感很好,即便是沾上一点点水渍或油点,也相对容易擦拭,看得出作者和出版方在细节上的用心。更值得称赞的是,这本书不仅仅是食谱的集合,它更像是一本关于“家庭生活美学”的载体。每道菜的背景故事虽然简短,却充满了温馨的画面感,让人觉得做菜不再是任务,而是一种充满爱的仪式。我特别喜欢其中关于“时令食材搭配”的部分,它提醒着我,最好的味道往往来自于应季的新鲜。这本书让我开始重新审视我买菜的习惯,不再盲目追求进口或稀有的东西,而是更关注菜市场的时令鲜货。这种由内而外的观念转变,才是真正有价值的收获。我甚至打算把一些我认为特别实用的技巧抄录下来,贴在厨房的公告板上,让它们成为我日常烹饪的“行为准则”。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