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泉百咏 9787516508879

酒泉百咏 9787516508879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霍军 著
图书标签:
  • 诗歌
  • 酒泉
  • 地方文学
  • 文化
  • 历史
  • 民俗
  • 西北
  • 传统文化
  • 文学
  • 汉诗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韵读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航空工业出版社
ISBN:9787516508879
商品编码:29729063365
包装:平装
出版时间:2016-01-01

具体描述

   图书基本信息
图书名称 酒泉百咏 作者 霍军
定价 45.00元 出版社 航空工业出版社
ISBN 9787516508879 出版日期 2016-01-01
字数 页码 220
版次 1 装帧 平装
开本 24开 商品重量 0.4Kg

   内容简介
中国是诗的国度,中国人是爱诗的民族。酒泉,作为丝绸之路的名城,在诗歌的国度中拥有独特的地位。《酒泉百咏》撷取了历代写酒泉诗歌中的精华,在体例上采用作者简介、注释、赏读、选读的方式编排,赏读力求畅晓明白,突出每位注释赏读者的个性,不求一致。同时选择同类咏酒泉诗歌佳作,供读者赏读,理解古人眼中不一样的酒泉文化。
  《酒泉百咏》既可作为大众读物,也可供有志于了解、研究酒泉灿烂文化的读者阅读、参考。

   作者简介

   目录
1.天马歌 刘彻
2.祁连山燕支曲 匈奴民歌
3.石壁诗 马岌
4.宋纤画像颂 杨宣
5.凉州乐歌 温子升
6.敦煌乐 温子升
7.关山月 徐陵
8.重别周尚书 庾信
9.关山月 卢照邻
10.塞上 郭震
11.凉州词 王翰
12.水鼓子曲 张子容
13.凉州词 王之涣
14.古从军行 李颀
15.从军行 王昌龄
16.从军行(其七) 王昌龄
17.陇西行 王维
18.送刘司直赴安西 王维
19.渭城曲 王维
20.月下独酌(其二) 李白
21.关山月 李白
22.从军行 李白
23.酒泉太守席上醉后作 岑参
24.题苜蓿峰寄家人 岑参
25.送人从军 杜甫
26.饮中八仙歌(选一段) 杜甫
27.塞下曲 戎昱
28.塞上曲 王烈
29.出塞 钱起
30.塞上曲 钱起
……

   编辑推荐
《酒泉百咏》作为一项重大学术工程和文化建设工程,经过集思广益、辨证认知、不断修改研讨,终于成为一次立意高远、眼光独特、才华闪现的酒泉文化的寻根之旅,全方位、多角度、多层面地揭示酒泉文化的丰富内涵,展现世代酒泉人根本的精神基因、深层的生命追求和独特的人文标识,总结历史、盘点遗产、延续文脉、服务现实,尤其对于检视酒泉文化实力,彰显酒泉文化魅力,提升酒泉文化影响力,意义深远。《酒泉百咏》为丛书之一,撷取了历代写酒泉诗歌中的精华,带你领略古人眼中的酒泉。

   文摘

   序言
1.天马歌 刘彻
2.祁连山燕支曲 匈奴民歌
3.石壁诗 马岌
4.宋纤画像颂 杨宣
5.凉州乐歌 温子升
6.敦煌乐 温子升
7.关山月 徐陵
8.重别周尚书 庾信
9.关山月 卢照邻
10.塞上 郭震
11.凉州词 王翰
12.水鼓子曲 张子容
13.凉州词 王之涣
14.古从军行 李颀
15.从军行 王昌龄
16.从军行(其七) 王昌龄
17.陇西行 王维
18.送刘司直赴安西 王维
19.渭城曲 王维
20.月下独酌(其二) 李白
21.关山月 李白
22.从军行 李白
23.酒泉太守席上醉后作 岑参
24.题苜蓿峰寄家人 岑参
25.送人从军 杜甫
26.饮中八仙歌(选一段) 杜甫
27.塞下曲 戎昱
28.塞上曲 王烈
29.出塞 钱起
30.塞上曲 钱起
……





好的,为您撰写一份不包含《酒泉百咏》内容的图书简介,重点突出其他领域的丰富内容。 --- 书名:《丝路遗韵:河西走廊的古今嬗变与文化密码》 作者: 历史地理研究组 出版社: 陇原文化出版社 ISBN: 978-7-80755-XXXX-X (此处为示例) --- 【内容简介】 一、 序言:穿越历史的壮阔画卷 本书并非简单的地方志汇编,而是一部深植于河西走廊这片古老土地上的多维度人文地理史诗。河西走廊,这条连接中原农耕文明与西域广袤草原的天然走廊,自古以来便是丝绸之路的咽喉要道,承载了中华民族历史上无数次的征伐、贸易、文化交融与技术传播。本书旨在以宏大的叙事视角,结合最新的考古发现与文献考证,重构自汉唐盛世至近现代,河西走廊在军事、经济、宗教、艺术等方面的演变轨迹,揭示其作为“文明交汇点”的独特文化密码。 二、 汉唐雄风:军事戍边与漕运命脉 本书开篇聚焦于汉代张骞凿空西域后,河西走廊从边塞化为“内疆”的关键历程。我们详细梳理了汉武帝设置河西四郡(武威、张掖、酒泉、敦煌)的战略考量,分析了居延汉简中所反映的基层军屯生活细节,以及烽燧、坞堡体系在抵御匈奴、巩固边防中的实际作用。 进入唐代,随着西域局势的稳定,河西走廊的地位从单纯的军事屏障,转变为帝国西部的经济动脉。书中专题探讨了唐代河西节度使的职权范围及其对周边吐蕃、突厥势力的制衡。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我们深入剖析了漕运体系的构建,阐明了在缺乏现代交通手段的古代,如何通过水利工程和驿站系统,确保了从内地向西域运送物资的畅通无阻,支撑了安西都护府的有效管辖。 三、 丝路之魂:宗教东渐与商业繁荣 河西走廊是佛教东传的“第一站”。本书用近三分之一的篇幅,系统梳理了佛教艺术在敦煌、莫高窟、榆林窟等地的传播与本土化过程。我们不仅关注著名的壁画和塑像的风格演变,更深入探讨了赞助人制度(俗家供养人、王公贵族)对佛教艺术风格的影响,以及佛教在服务于政治、军事、社会教化的过程中所展现出的适应性。 在经济层面,本书详尽考察了河西走廊作为丝绸之路核心节点的商业活动。从马匹、茶叶、丝绸的交换,到玻璃器、香料的输入,我们通过出土的文书和史籍记载,重建了古代边贸市场的运作模式,分析了粟特商人、回鹘商人等在国际贸易中的中介作用,以及地方政府在关税、度量衡方面的管理措施。 四、 多元共生:游牧与农耕的张力与融合 河西走廊的地理特征决定了其必然是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相互渗透的前沿地带。本书摒弃了简单的二元对立叙事,转而关注两者在文化基因上的交融。我们考察了吐谷浑、吐蕃、西夏等政权在河西走廊的兴衰,探讨了他们的语言、服饰、饮食习惯是如何渗透到汉族定居点,反之亦然。 例如,书中对比了不同历史时期,当地居民在水利技术(如坎儿井的运用与改良)上的交流与借鉴,以及不同民族对地方神祇和民间信仰的共同崇拜现象,展现了文化交流的复杂性和层次性。 五、 近代转型:从“边陲”到“战略后方” 进入近代,河西走廊的角色发生了深刻转变。本书记录了清末在河西地区兴起的洋务运动对地方基础设施建设的影响,特别是兰州、张掖等地新式工厂的建立。 更关键的是,本书详细叙述了20世纪,河西走廊在国家统一进程中所扮演的“陆桥”角色。从民国时期西北军阀的角力,到新中国成立后国家重点项目(如国防工业、新式铁路)的布局,本书揭示了这条古老通道如何在新时代的国家战略中,重新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我们特别关注了新中国成立后,在戈壁滩上崛起的工业基地,及其对国家战略纵深形成的贡献。 六、 结语:面向未来的文化遗产保护与研究 《丝路遗韵》的最后一部分,转向当代。本书强调了在现代化进程中,如何科学保护和传承河西走廊丰富的文化遗产。从遗址的科学发掘、文物的数字化存档,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本书提出了对历史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保护理念,为当代读者理解“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厚历史根基,提供了坚实的学术支撑。 本书特色: 跨学科整合: 融合了历史学、考古学、民族学、水利学和建筑学的研究成果。 图文并茂: 收录了大量珍贵的历史地图、考古现场照片和复原图,直观展现历史场景。 细节翔实: 基于一手文献和第一现场调研,力求还原历史细节的真实面貌。 适合读者: 历史地理爱好者、丝绸之路研究者、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者,以及所有对中国西部历史文化感兴趣的读者。 ---

用户评价

评分

读到《酒泉百咏》这个名字,我脑海中立刻浮现出一幅幅画面:黄沙漫卷,驼队绵延,古老丝绸之路上的繁华与孤寂交织。而“百咏”二字,则勾勒出一种诗意的表达,仿佛将这片土地上,从古至今,无数动人的瞬间、传奇的故事、壮丽的景色,都浓缩在这“百”首咏唱之中。我很好奇,作者是以何种视角来解读酒泉?是历史学家的严谨考据,还是文人的浪漫情怀?抑或是当地居民最朴实的生活写照?我期待着,书中能够有对那些历史事件的细致描摹,比如著名的“凿井取泉”传说,亦或是当地独特的民俗风情,那些在现代社会中可能已经逐渐模糊却依然珍贵的记忆。一本优秀的图书,应该能够带领读者走进一个全新的世界,而《酒泉百咏》,单从书名来看,就足以点燃我探索未知的好奇心,让我渴望去了解,去感受,去沉浸在那片神秘而迷人的土地之中。

评分

这本书的标题,《酒泉百咏》,让我立刻联想到的是一种沉淀了时光的味道。酒泉,一个自带历史厚重感的名字,而“百咏”则像是将这片土地上无数细微的感触、故事和景致,凝聚成了一百首情感的颂歌。我迫不及待地想知道,这“百咏”究竟涵盖了哪些内容?是关于那些古老的城墙,那些见证了沧桑岁月的遗迹?还是关于当地居民的生活习俗,那些世代相传的智慧和情感?我更倾向于想象,书中会有一些鲜活的细节,比如,某个清晨,当第一缕阳光洒在戈壁上,泛起金色的光芒,会是怎样的景象?又或者,在某个夜晚,当繁星点点,微风拂过,会听到怎样的低语?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带领我穿越时空的界限,去感受酒泉的脉搏,去倾听它的呼吸,去理解它在历史长河中留下的独特印记。一本能够触动人心,引发深度思考的书,往往源于作者对生活最真挚的体察和最深沉的爱。

评分

这本书光是书名就有一种古朴而悠远的气息,让我忍不住想要一探究竟。“酒泉”这个地名本身就带着传奇色彩,仿佛能闻到戈壁上腾起的风沙,听到驼铃悠悠的声音。而“百咏”则暗示着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故事和诗篇,我想象着,里面一定记录了许多关于酒泉的风土人情、历史变迁,甚至是那些不为人知的传说。不知道作者是如何将这“百咏”串联起来的,是按时间顺序,还是按地理位置,抑或是以某种更具艺术性的方式?我更期待的是,这些“咏”中是否会有对当地特色美食的描绘,比如那些用当地泉水酿造的醇厚美酒,或是戈壁上特有的食材烹饪出的独特风味。一本好的图书,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一种情感的共鸣,一种文化的传承。我希望这本《酒泉百咏》能够让我身临其境,感受到酒泉这座城市的灵魂,领略到它深厚的文化底蕴,哪怕只是通过文字,也能勾起我对这片土地无限的遐想和向往。

评分

《酒泉百咏》这个书名,就像是一个邀请,邀请我去探访那片充满传奇色彩的土地。我不确定书里具体写了什么,但“酒泉”这个名字本身就带着一种历史的厚重感和地理的辽阔感,仿佛能听到风吹过戈壁的呼啸,看到古老城池的轮廓。而“百咏”,更是充满了文学的想象空间,让我猜测其中是否汇集了关于这片土地的无数故事、传说、诗歌,甚至是那些关于生命、关于水源、关于坚韧的哲学思考。我特别希望能在这本书里找到一些关于“酒泉”名字由来背后的故事,或者是一些关于当地人民如何在严酷环境中顽强生存的感人篇章。一本好的书,应该能够唤醒读者内心的情感,引发深刻的共鸣,并且能够拓宽读者的视野,让我感受到不同地域的独特魅力。《酒泉百咏》的出现,让我对接下来的阅读充满了期待,渴望在这“百咏”之中,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一份感动和启迪。

评分

翻开这本书,我最先被吸引的是它精致的装帧,虽然我还没细看内容,但仅凭这触感和视觉上的享受,就足以让我对它的品质产生极高的期待。厚实的纸张,细腻的印刷,以及那恰到好处的排版,都透露出一种用心和匠心。我总觉得,一本真正的好书,从外在到内在,都应该是一场完整的艺术体验。这本书的名字,《酒泉百咏》,虽然不直接点明具体的历史事件或人物,但“百咏”这个词本身就充满了文学性和艺术性,让我联想到古代文人墨客对景抒情,咏物言志的创作方式。我不禁开始猜想,书中的“百咏”会是以何种形式呈现?是十四行诗?是五言绝句?还是更自由的散文诗?无论何种形式,我都相信作者一定是带着深厚的情感和敏锐的观察力,去捕捉和描绘酒泉的方方面面。我想象着,或许其中会有对丝绸之路的辉煌历史的追忆,对古战场上英雄儿女的赞颂,甚至是那些流传在民间,关于水源、关于生命、关于坚韧的动人故事。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