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大学计算机基础
定价:29.80元
作者:聂克成
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8-09-01
ISBN:9787115181541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40kg
编辑推荐
本书按照教育部高等学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教学指导委员会提出的“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基本要求”编写而成。在教材结构设计、内容选择以及编写过程中,贯彻和体现了中国高等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改革课题研究组提出的“计算机基础教育实质上是应用教育”的指导思想。
本书内容共分9章,主要包括计算机与信息基础知识,Window 2000操作系统的使用,Office 2000中Word、Excel、PowerPoint、FrontPage和Access的使用,网络基础知识,因特网的使用,数据库基础和常用工具软件的介绍等。每章均配有量的实践内容,并配有专门的实践教程和习题库。全书内容涵盖了全国计算机一级考试**考试大纲的内容。
本书将理论与实践进行了很好的结合,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操作技能上。全书内容丰富、层次分明、讲解清晰、通俗易懂、图文并茂、易教易学,贴近读者的需要。
本书可作为大学本科和高职高专院校计算机基础课的教材,也可作为各类计算机基础知识培训班的考级培训教材。
内容提要
本书内容共分9章,主要包括计算机与信息基础知识,Window 2000操作系统的使用,Office 2000中Word、Excel、PowerPoint、FrontPage和Access的使用,网络基础知识,因特网的使用,数据库基础和常用工具软件的介绍等。每章均配有量的实践内容,并配有专门的实践教程和习题库。全书涵盖了全国计算机一级考试*考试大纲的内容。
本书将理论与实践进行了很好的结合,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操作技能上。全书内容丰富、层次分明、讲解清晰、通俗易懂、图文并茂、易教易学,贴近读者的需要。
本书可作为大学本科和高职高专院校计算机基础课的教材,也可作为各类计算机基础知识培训班的考级培训教材。
目录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得相当朴实,米白色的封面上印着几个沉稳的黑色宋体字,让一本技术类的书籍看起来多了一份学术的厚重感。初次翻开,我主要关注的是它对于操作系统基础概念的阐述。比如,它对内存管理中的虚拟内存和物理内存的区分,以及进程与线程之间微妙差别的解释,都显得非常清晰。作者似乎非常擅长将复杂的底层逻辑用生活中的例子来类比,使得即便是对计算机硬件结构不太熟悉的初学者也能迅速把握住核心思想。我印象特别深的是关于文件系统的章节,它详细介绍了FAT、NTFS以及ext4等不同文件系统的演进历程和各自的优缺点,这对我理解数据如何在硬盘上持久化存储大有裨益。而且,书中还穿插了一些历史性的回顾,比如早期的批处理系统到分时系统的转变,这些内容不仅充实了知识体系,也让学习过程不至于太过枯燥。总的来说,它为我构建了一个坚实的计算机底层运作的框架认知,是一本非常合格的入门读物,让我对“计算机是如何工作的”这个问题有了更深入的理解,而不是停留在表面的应用操作层面。
评分这本教材在多媒体处理和信息表示这个章节的处理上,可以说是充满了惊喜,它极大地拓宽了我对“信息”本身的理解边界。过去我总觉得计算机就是处理数字和文字,但这本书让我意识到,图像、声音乃至视频,本质上都是通过一系列巧妙的编码方式转化为计算机可以理解的二进制数据的。对图像的介绍,它详尽地解释了像素的概念,以及RGB颜色模型是如何通过光的加色原理来重构出丰富多彩的视觉世界的,并且还提及了分辨率和位深对图像质量的影响。声音方面,采样率和量化位数这些参数不再是陌生的术语,而是与我们听到的音质直接挂钩的物理概念。更让我感到惊奇的是,书中还涉及了信息的压缩技术,无论是无损压缩(比如ZIP的工作原理的简化版)还是有损压缩(如JPEG和MP3),都以直观的方式展示了如何在保证基本信息不丢失或可容忍损失的前提下,大幅减小数据体积。这部分内容让我对我们日常接触到的所有数字媒体背后的技术逻辑有了更深层次的敬意。
评分对于许多初学者来说,数据库和数据管理是另一个容易产生畏难情绪的领域,但这本书处理这一块的方式非常巧妙,完全没有那种枯燥的“数据定义语言”的堆砌感。它首先从数据模型演变的角度入手,简要介绍了层次模型、网状模型到关系模型的历史发展,这为理解为什么我们需要SQL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然后,在讲解关系代数和SQL语言时,作者非常注重实践操作的关联性。例如,在介绍JOIN操作时,它没有仅仅停留在理论公式上,而是设计了一个包含“学生”表和“课程”表的场景,通过实际的查询语句来演示如何将两个独立信息集合关联起来,并解释了内连接、左连接的区别。此外,书中还涉及了数据库范式的概念,例如第一范式、第二范式是如何解决数据冗余和更新异常问题的,这让我明白了为什么数据库设计需要遵循一定的规范。这本书让我明白,数据库不仅仅是存储数据的仓库,更是一套精巧的逻辑组织系统,用以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评分我发现这本书在网络协议和信息安全这部分内容的编排上,展现出极强的时代感和前瞻性。现在的应用型人才,对网络通信的理解已经不再是简单的“浏览器输入网址就能看到页面”这么简单了。这本书详细拆解了TCP/IP协议栈的每一层的功能,从物理层到应用层,特别是对三次握手和四次挥手的模拟动画(虽然是文字描述,但想象空间十足),让我对数据包是如何可靠地在互联网上传输有了直观的认识。更让我惊喜的是,它没有避开网络安全这个热门话题,而是以一种非常基础且易懂的方式介绍了什么是公钥加密,什么是数字签名,以及常见的几种网络攻击手段,比如ARP欺骗和SQL注入的原理。这些内容的深度把握得非常好,既不会因为过于深入而让人望而却步,又能提供足够的知识广度,让人在日常浏览网页或使用软件时,能对背后的安全机制有所警觉。这部分内容让我意识到,现代计算活动无时无刻不依赖于这些复杂的网络协作和安全保障体系,读完之后,我对信息的流动和保护有了更审慎的态度。
评分这本书在编程语言入门这块的处理方式,可以说是独树一帜,我个人非常欣赏这种务实的教学态度。它没有过多地陷入某一个特定语言的语法细节的泥潭,而是将重点放在了编程思想的培养上,这一点对我这个编程新手来说至关重要。作者选择的例子,往往都是围绕着如何解决一个实际的小问题展开,比如如何用循环结构处理一个数列求和,或者如何用条件判断来优化一个简单的决策过程。这种“问题导向”的学习路径,比起直接堆砌语法规则要有效得多。特别是关于算法和数据结构的基础介绍部分,它并没有一开始就抛出复杂的图论或者动态规划,而是从最基础的线性表、栈和队列开始,用图示化的方式清晰地展示了数据的存储和访问效率的区别。这种循序渐进的引导,让我在面对稍微复杂一点的逻辑时,不再感到手足无措,而是能有意识地去思考“我应该用哪种结构来最高效地存储和操作这些数据”。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教给我的不是如何写出某段特定的代码,而是如何像一个程序员那样去思考问题和构建解决方案的逻辑骨架。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