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养好 女人才好
定价:29.80元
作者:陈瑞
出版社: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08-01
ISBN:9787535267597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一本致力于让中国女性永葆青春的书
全面解读与女性健康的关系
为魅力保鲜,为健康护航,崇尚女性源头健康保养
我的眼中只有你,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为女人私人定制
健康管理专家陈瑞博士写给天下女人的私信
内容提要
《养好 女人才好》一书是由陈瑞博士凭借20多年的临床经验精心撰写而成的呕心沥血之作,为广大女性揭秘与女性健康之间的关系——是女性健康的源头揭开了神秘面纱。女性的很多生理特点都跟息息相关:色斑、脸部皮肤衰老、月经异常、潮热汗出、心烦易怒、严重失眠、心慌多疑,都可能是功能异常引起的。
本书能帮助女性找到自己的病根,并对症调理。同时,还就当前社会上存在的保养误区、各种保健方法等做了区分辨别。帮助女性朋友辨别真伪,去伪存真,养成科学的生活习惯,采取正确的保健方法。
目录
目 录
前 言 一本致力于让中国女性年轻十岁的书
章 有多好,你就多年轻
节 ,女人的魅力之源
第2节 ,女人体内的“一口井”
第3节 ,女人体内的“脂肪管理器”
第4节 ,女人体内的“保洁员”
第5节 ,女人体内的生物钟
第二章 女人老得快,源于失养
节 的四个生命周期
第2节 “出状况”,四类女人老得快
第3节 健康自我检测
第三章 失养——拉响女人十轮衰老警报
节 身材走样:乳房萎缩、腰发福
第2节 皮肤干燥、松弛起皱
第3节 面部色斑激增
第4节 虚弱、疲劳、体质下降
第5节 失眠、心累
第6节 情绪失控、焦虑多疑
第7节 月经不调
第8节 阴道干、痛、失去'性'趣
第9节 妇科病多发
0节 阵发潮热多汗
第四章 很受伤,九大不良习惯是元凶
节 长期熬夜
第2节 过量饮用富含的饮料
第3节 过度
第4节 久坐不动伤
第5节 不科学运动
第6节 贪凉
第7节 避孕方式不当
第8节 豆类食品摄入不足
第9节 长期吸烟、酗酒
第五章 女性不同时期,给不同关爱
节 18~25岁——抚养期:助发育,为美丽奠基
第2节 25~40岁——保养期:让风韵驻足,给美丽保鲜
第3节 40~55岁——调养期:重拾年轻,享受蜕变奇迹
第4节 55岁以后——补养期:延缓更年期,给健康加分
第六章 年轻十岁:保养自救三步曲
节 补充专属营养,把叫醒
第2节 药食同源,全面狙击“巢衰”并发症
第3节 多一份关心 多一份要求=年轻10岁的秘密
第七章 专家解答保养常见问题
节 更年期症状要重视
第2节 压力大、脾气暴躁要小心
第3节 性生活不和谐,可能是惹的祸
第4节 经期紊乱女人要注意保养
第5节 骨质疏松,解决钙的吸收是关键
第6节 经常失眠,睡眠质量不好怎么办
第7节 女性不正确的美容观念
第8节 女性如何保持健康的身材
第9节 夜尿多需要补充雌激素
0节 一侧切除术后的保养
1节 附件炎症要当心
作者介绍
陈瑞,男,湖北省协和医院中医科副主任医师,副教授,医学博士,博士后,硕士研究生导师,湖北省药膳食疗研究会理事,现任湖北省中医药学会肺系病专业委员会秘书长,世界中医联合会呼吸病专业委员会理事,对女性健康保养有丰富的临床经验。从事中医和中西医结合学习研究20年,2006年在湖北中医药大学获得医学博士学位,随后,分别在华中科技大学中西医结合研究所、日本金泽医科大学综合医学研究所、高龄病研究所从事中医、西医博士后研究,在本专业期刊上发表SCI收录论文15篇,学术论文被多次引用,主编、参编相关学术专著多部。主持和参与多项*、省部级科研课题,并获得湖北省、武汉市科技进步奖励。
文摘
序言
老实说,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其实挺朴素的,一开始我没抱太大期望,但内容却远远超出了我的预期,简直是一部关于现代女性“生存哲学”的教科书。 它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对于“情绪自治”的探讨。我们常常被教导要管理情绪,但这本书更进一步,教会我们如何识别情绪的“根源代码”,而不是仅仅处理表面的“症状”。它没有提供速效药,而是提供了一套可以长期实践的“情绪操作系统升级”方案。比如,它分析了在亲密关系中,哪些沟通模式是低效的“情绪陷阱”,并提供了具体的“对话脚本”来进行替代。这对于那些在沟通中经常陷入僵局的人来说,简直是雪中送炭。我发现,自从我开始有意识地运用书中的沟通技巧,家庭氛围明显缓和了许多。更重要的是,这本书让我意识到,一个人的内在稳定,才是应对外部世界波动的最强盔甲。这本书的文字力量在于它的精确性,没有一句废话,每一个论断都像是经过千锤百炼的结论,让人信服且愿意立即付诸实践。
评分很久没有读到一本能让我感到如此“酣畅淋漓”的非虚构作品了。 这本书给我的感觉就像是,一个资深的人生教练,在用最不留情面但又充满关爱的方式,帮你把那些蒙蔽你眼睛的“迷雾”彻底吹散。它对社会对女性施加的隐形期待进行了深刻的解构,特别是关于“奉献”和“牺牲”的社会叙事,这本书提出了强有力的反驳和重构视角。它鼓励读者重新定义“成功”和“幸福”的含义,让这些词汇不再是外界标准化的标签,而是由我们自己亲手绘制的地图。我特别欣赏其中关于“独处的力量”的章节,作者详细阐述了高质量的独处如何成为创造力的温床和自我修复的必需品,这在当下这个信息爆炸、社交压力巨大的时代,显得尤为重要和稀缺。这本书的行文节奏把握得非常好,它能在你感到疲惫时给予温和的提醒,在你需要力量时又给予坚定的鼓舞。读完之后,我感觉自己的内心世界被重新梳理了一遍,不再是杂乱无章的碎片信息堆砌,而是一个结构清晰、目标明确的堡垒,随时准备迎接生活的下一场挑战。
评分我拿到这本书的时候,正处于职业转型期的巨大迷茫中,感觉自己像一艘失去了灯塔的船。 这本书带来的,不是直接的“职业规划指南”,而是一种更深层次的“自我定位重塑”。它没有直接告诉我该去做什么工作,而是引导我去思考“我到底想从生活中获得什么核心价值?”这种由内而外的探索,远比盲目追逐热门行业要来得可靠。书中的案例分析非常精彩,涉及了不同年龄段和不同背景的女性,她们如何从困境中找到自己的“核心驱动力”,那种真实感让我产生了强烈的共鸣。我特别喜欢作者对于“不完美主义”的辩护,她鼓励我们拥抱那些“足够好”的状态,而不是在追求那个永远达不到的“完美”中耗尽自己。这种松弛感,是这本书带给我最宝贵的礼物。它让我放下了对自己过往选择的过度苛责,转而用一种更具建设性的眼光去看待未来的每一步尝试。这本书的文字有一种独特的韵律感,行文流畅,即便在探讨比较沉重的话题时,也总能找到一个恰到好处的出口,让人感到被理解和抚慰。
评分这本新书简直是我的救命稻草! 我最近在人际关系上跌了好几个跟头,总觉得付出和回报不成正比,心里憋着一股气。翻开这本书,一开始还真有点不以为然,觉得又是那种老生常谈的“女性自我提升”那一套。结果,越往后看越是惊喜不断,它完全没有那种居高临下的说教感,反而像是一个阅历丰富的朋友在跟你促膝长谈,分享她如何在生活的泥泞里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平衡点。特别是关于“边界感”的那几章,简直是醍醐灌顶。我以前总怕伤害别人的感情,所以一味地妥协退让,结果把自己活成了一个没有个性的“老好人”。这本书很坦诚地指出了这种讨好型人格的隐患,并提供了一套非常实用的、循序渐进的调整方法,让我开始学着用更坚定的语气说“不”,同时还能保持对他人的尊重。我发现,当我开始懂得珍视自己的时间和精力时,周围人的态度也微妙地发生了转变,他们开始更加重视我的意见。这本书的语言风格非常接地气,夹杂着一些幽默的自嘲,读起来完全没有压力,像是在听一场高质量的脱口秀,只不过每句话都藏着真金白银的智慧。我强烈推荐给所有感觉自己被生活推着走的姐妹们,它能帮你把方向盘重新握回自己手里。
评分说实话,我对市面上那些鼓吹“完美女性”的书籍已经免疫了。 它们要么过于强调外在的包装,要么就是空谈一些不切实际的“心法”。然而,这本让我眼前一亮,因为它深入探讨了“内在秩序”的重要性。作者似乎对现代女性在家庭、职场、自我成长三者之间的拉扯有着深刻的洞察。我尤其欣赏它对于“能量管理”的论述,它不再是简单地告诉你早起、冥想这些表层建议,而是深入到如何识别和切断那些持续消耗你精神资源的“能量吸血鬼”——无论是具体的事件还是潜意识里的自我怀疑。读完后,我开始系统性地审视我的日常日程表,那些看起来“不得不做”的事情,其实很多都是可以被优化甚至剔除的低效活动。书中提到一个观点:真正的强大不是你能扛起多少重量,而是你能轻松放下多少不属于你的负担。这个视角非常独特,让我意识到,我过去所谓的“责任感”,很多时候只是被过度放大了的“惯性”。这本书的结构清晰,逻辑严密,引用了很多心理学和哲学的观点作为支撑,让它的论点既有感性色彩,又不失科学的严谨性,读起来非常过瘾,是那种会让你忍不住边读边做笔记的深度阅读体验。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