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告别失眠
:36.00元
售价:24.5元,便宜11.5元,折扣68
作者:胡维勤
出版社: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04-01
ISBN:9787537752930
字数:240000
页码:0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防治失眠,是日常生活中需要长期坚持的一个“工作”。本书根据失眠患者的饮食需求,推荐多道食疗方、药膳方和花草茶,每例调养食谱都简便易做,使读者能掌握日常饮食这一真正科学、有效治疗失眠的良方。本书内容全面、精要,指导性强。以解决问题为重点,提出、讲解失眠问题占较少篇幅,解决失眠问题的方法、措施占较多篇幅。更特别添加二维码,跟着视频学做菜更简易,方便。
目录
作者介绍
胡维勤,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警卫局保健处主任医师,1961年毕业于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医疗系,曾师从于内科医师乐文照和老中医祝谌予教授。1990年被中央保健委员会授予荣誉证书和荣誉奖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文摘
序言
说起来惭愧,我属于那种重度拖延症患者,买了一堆“提升效率”或“改变人生”的书,它们大多在我的书架上蒙尘。这本书之所以能吸引我持续读下去,很大程度上归功于作者在叙事上所展现出的那种近乎“狡黠”的引导技巧。他深知读者的弱点——我们总想找捷径,总想立刻看到效果。所以,他巧妙地设置了一些“小陷阱”,比如让你先进行一次为期三天的“睡眠日记”,但这个日记的设计目的,其实是让你先在潜意识里承认问题的存在并开始有意识地关注它,而不是急于求成地记录数据。当真正进入到“认知重塑”的部分时,我已经不知不觉地被带入了那个情境中,对新的观念产生了天然的接受度。尤其是书中提到的一种“矛盾意向疗法”在处理失眠焦虑时的应用,那种反向操作——鼓励自己“今晚一定要保持清醒”——带来的心理释放效果是立竿见影的。这本书的结构就像一个精妙的迷宫,你以为你在绕圈子,其实每一步都在向中心靠近。
评分从文学性的角度来看,这本书的文笔是那种低调而有力量的类型。它避免了使用太多夸张的形容词和煽动性的口号,更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医生在与你进行一次深入的、一对一的深夜谈话。我最喜欢它在处理“午后小憩”和“周末补觉”这些常见误区时的精准打击。很多人认为周末多睡一会儿就能弥补一周的亏空,但这本书用数据和逻辑清晰地阐述了这种行为对生物钟的连锁破坏效应。它没有指责,只是冷静地展示了后果,这种客观性让人更容易接受建议。更重要的是,它提供了一套完整的“长期维护方案”,而不是一个“速效药方”。它教会我,睡眠管理是一个持续的、需要微调的过程,而不是一个一旦掌握了就一劳永逸的技能。这本书的价值不在于它能让你今晚睡得多好,而在于它能让你在接下来的十年里,都对自己的睡眠状态拥有更清晰、更自信的掌控权。它给我的,是一种心安理得的长期策略。
评分我是在朋友的极力推荐下买的这本书,说实话,一开始我更关注的是它封面的设计感,那种简约的排版和配色,让人感觉它更像是一本关于极简主义生活的美学读物,而非一本严肃的健康指南。阅读过程中的体验非常流畅,作者的文字功底可见一斑,他仿佛是一位技艺高超的织工,用清晰、富有节奏感的语言,将那些复杂的神经科学原理和心理学机制,编织成一个个易于理解的故事片段。我特别欣赏它对于“梦境解析”的那几章,没有落入俗套地去追溯弗洛伊德式的象征意义,而是从信息处理和记忆巩固的角度来阐述梦的功能,这为我打开了一个全新的认知维度。更令人耳目一新的是,书中对于“环境因素”的探讨,它没有停留在“卧室要黑暗、安静”这种老生常谈的层面,而是深入到了光线光谱对褪黑素分泌的细微影响,以及声音的背景频率如何影响深度睡眠阶段的稳定性。这种深入骨髓的专业性,让这本书的份量瞬间加重,不再是那种浮光掠影的鸡汤。它提供的是一套可操作的、基于科学验证的工具箱,让你能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进行“定制化”的调整,而不是一刀切的解决方案。
评分我尝试过很多冥想APP,它们大多专注于“引导入睡”,但总是以一种过于柔和、缺乏力度的方式进行。这本书在这方面提供了完全不同的视角。它不仅仅是教你如何“放松”,更是教你如何“与身体重新建立有效的沟通频道”。其中一个章节专门讨论了“躯体扫描”技术,但它强调的不是机械地感知身体部位,而是去识别那些潜藏在肌肉紧张背后的“情绪存档点”。例如,肩颈的僵硬可能对应着工作中的责任感超载,而腹部的收缩可能隐藏着对未来的不确定性。作者用非常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这些身心关联,让我第一次意识到,我的失眠或许根本不在我的大脑里,而是在我的身体里“落户安家”了。这种对身体智慧的重新发掘,是这本书中最让我震撼的部分。它迫使我从一个“被动的受害者”心态,转变为一个“积极的自我观察者”。读完这个部分,即使在睡不着的时候,我也能更好地与自己的身体和解,而不是强行压制那种躁动感。
评分这本书简直是黑暗中的一盏明灯,我是在一个失眠到近乎绝望的深夜里,抱着试试看的心态翻开它的。那种感觉,就像是在荒漠中跋涉了很久,终于看到了远方的一片绿洲。我必须承认,我一开始对这类“自我疗愈”的书籍是抱持着怀疑态度的,毕竟我试过太多所谓的“秘籍”都如同昙花一现,根本无法触及我问题的核心。然而,这本书的切入点非常独特,它没有上来就给我一堆生硬的、难以执行的“睡前仪式”。相反,作者用一种近乎哲学思辨的口吻,引导你去审视自己与“睡眠”之间建立起来的那种病态的、充满焦虑的博弈关系。它让我意识到,我不是在与失眠本身战斗,我是在与我对失眠的恐惧战斗。书中的一些关于“接纳不完美睡眠”的论述,初读时会让人感到一丝刺痛,因为它挑战了我们对高质量睡眠的刻板印象,但深入思考后,却发现那是通往真正放松的必经之路。特别是它对于“睡眠卫生”的重新定义,不再是机械的打卡,而更像是一种生活态度的转变,非常细腻且富有洞察力。读完后,我没有立刻奇迹般地每晚都安睡到天亮,但那种紧绷的、时刻准备着“与黑夜搏斗”的精神状态,确实松懈了下来,这本身就是一种巨大的胜利。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