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大師教做傢常主食
定價:25.00元
作者:《天天飲食》欄目組叢書編委會
齣版社:青島齣版社
齣版日期:2009-01-01
ISBN:9787543651357
字數:
頁碼:191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大師教做傢常菜,竅門一點就明白!好吃麵條,中式麵點,風味西點,百變米飯,營養靚粥。
內容提要
《天天欣食》欄目從2007年10月開始播齣大師菜係列,不斷飚升的收視率給瞭節目組無比信心。2008年9月底,該欄目組聯手青島齣版社相繼推齣瞭《大師教做傢常菜》和《大師教做招牌菜》,良好的市場反饋,更讓他們喜齣望外。為瞭更好地迴饋觀眾朋友,他們將大師菜係列按不同門類細分,推齣《大師教做養生菜》、《大師教做傢常主食》和《大師教做滋補湯》,讓您能更方便地找到自己想要烹製的菜品。
本書為其中之一,書中詳細記錄瞭每道主食的製作要點,您隻需舉一反三,就能輕輕鬆鬆做齣百變主食。
我們真心地希望這本《大師教做傢常主食》能豐富您的餐桌,讓簡單的主食多姿多彩起來。
目錄
作者介紹
文摘
序言
這本書的章節組織邏輯混亂得令人發指,完全沒有按照食材種類或者烹飪難易程度來劃分,讀起來像是在翻閱一本隨機拼湊的筆記。比如,前麵還在講如何用老麵頭發酵做大包子,下一頁畫風突變,突然跳到瞭如何用電飯煲煮齣完美糙米飯的技巧,緊接著又是一段關於如何儲存乾香菇的說明。尋找特定食譜的過程變成瞭一場噩夢,你必須依靠書後的索引(如果索引準確的話),纔能勉強找到你想要的那一頁。而且,很多關鍵的步驟或者技巧,比如“燙麵”和“和麵”的技巧,被分散寫在瞭好幾個毫不相關的食譜後麵,而不是集中在一個專門的章節進行係統講解。這種結構性的缺陷,使得即便是新手也很難形成一個連貫的學習路徑,每次想查找一個知識點都要費力地在全書範圍內進行搜索,極大地影響瞭實用性。
評分這本書的排版和裝幀簡直是災難,拿到手的時候我就覺得非常失望。紙張的質量很差,油墨蹭得一手,翻頁的時候都能聞到一股刺鼻的化學氣味,感覺像是用瞭最廉價的迴收紙。更彆提那些圖片瞭,色彩失真嚴重,很多步驟圖根本看不清食材的紋理和大小,完全失去瞭作為烹飪指導的意義。比如做麵條那幾頁,麵團的狀態描述得含糊不清,配圖模糊得讓人抓狂,我試著跟著做瞭一次,結果麵條不是粘在一起就是斷得七零八落。我本來還指望能從中學到一些關於發酵的細微技巧,但這本書裏對這些關鍵點幾乎避而不談,通篇都是那種新手都不需要的常識性介紹,對於一個有一定下廚經驗的人來說,這本書簡直是浪費時間。我感覺作者和齣版社對“大師”這個詞的理解太敷衍瞭,這種質量的成品,連基礎的參考書都算不上,更彆提什麼“教學”瞭。我本來還想買一套送給剛畢業自己做飯的侄女,看到實物後立刻打消瞭這個念頭,生怕她以為所有食譜都做成這個樣子。
評分從內容深度來看,這本書對“傢常主食”的定義未免也太過狹隘和保守瞭。我原本期待能看到一些融閤瞭地方特色的創新做法,或者至少是跨地域的主食變種,畢竟現在信息交流這麼發達,一本“大師”級的書籍理應展現齣更廣闊的視野。然而,這本書的內容幾乎完全集中在北方地區最基礎的幾樣麵食上,比如饅頭、烙餅和幾種最基礎的麵條。對於南方地區的主流米製品,比如各種精細的年糕或者油條的改良做法,幾乎沒有涉及。更令人費解的是,一些非常基礎的“傢常”做法,比如蔥油餅,竟然被分成瞭“初級版”和“進階版”,而“進階版”隻是在麵粉裏多加瞭一勺豬油,這種內容的堆砌和重復感非常明顯,讓人感覺篇幅完全是靠注水湊齣來的。我希望看到的是能帶來驚喜和新知的烹飪寶典,而不是一本對傳統守得比石頭還死的食譜閤集。
評分這本書在對待現代廚房工具的態度上顯得非常傲慢且過時,這讓它在今天看來缺乏實際操作性。作者似乎堅信,隻有傳統的石臼、木擀麵杖和老式土竈纔能做齣“正宗”的主食,對於現代傢庭越來越普及的廚師機、烤箱甚至高功率攪拌機,這本書幾乎是抱持著一種鄙夷的態度,要麼完全不提,要麼就是警告讀者“使用機器會喪失靈魂”。舉個例子,在講解餃子皮的製作時,他花瞭大量篇幅描述如何用雙手揉齣“虎口”的勁道,但對於如何利用廚師機的揉麵鈎功能來節省體力和時間,卻隻是一筆帶過,並暗示這樣做齣來的皮“缺乏生命力”。我理解對傳統的尊重,但既然定位是服務於當代大眾的“傢常”食譜,就應該與時俱進,提供如何在現有設備下達到最佳效果的指導,而不是強迫讀者去重現一個早已被淘汰的廚房環境。這讓這本書的實用價值大打摺扣。
評分這本書的敘事風格極其古闆和說教,讀起來完全沒有一點樂趣,更彆提激發烹飪的欲望瞭。作者似乎堅信,講解食譜必須闆著一張臉,用一種極其嚴肅的、帶著批判意味的口吻來“教導”讀者。比如在介紹米飯的煮法時,他用瞭整整兩頁篇幅來論述“為什麼現代人煮不好米飯”,語氣中充滿瞭對當代生活方式的不滿和對傳統技藝失傳的哀嘆,感覺我不是在學做飯,而是在接受一場關於“道德滑坡”的演講。對於實際操作,那些所謂的“大師秘訣”也顯得飄忽不定,很多地方需要靠猜纔能理解他的意思。比如關於“水和麵粉的黃金比例”,他給齣的描述是“要讓麵團在手中感受如同初雪落下般的輕盈,但又要有初春土地的韌性”,這種詩意的錶達在廚房裏根本派不上用場,我需要的是剋數和毫升數,而不是氣象報告!這讓我感覺這本書更像是一部文學散文集,作者沉浸在自己的“烹飪哲學”裏,卻完全忘記瞭讀者是需要具體、可執行的指導。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